《清净道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净道论-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业有之缘——即如“我作此行,将于某处而受诸欲或断灭”等的转起、接近、
  执、执取,是名为取。“思即是有”,是说在努力之后的思为(业)有。当知如
  是之义。
  “今世有五果”,即如圣典所说的从识至受的五种。即所谓:“此世的结生
  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去触为触,曾受为受。如是此等于此世的生有的
  五法,是以宿作的业为缘”。此中:“结生识”——此识之所以称为结生,因为
  是连结于他(过去)有而生起之故。“入胎为名色”——那来入于母胎之中的色
  与非色诸法,如入来似的,是为名色。“净色为处”——是指眼等的五处而说。
  “去触为触”——去触所缘而生起触,是名为触。“曾受为受”——与结生识,
  或与以六处为缘的触共同生起的异熟受,是名为受。此义应知。
  “今世有五因”,是渴爱等;即来自圣典所说的爱、取、有。说有之时,则
  包含了它的前分(行)或与它相应的行。说爱与取之时,则包含了与它们相应的
  (无明)或愚痴者以彼而行业的无明。如是则有(爱、取、有、行、无明的)五
  因。所以说:“因为此世成熟了的处,痴即无明,努力为行,欲求为渴爱,接近
  为取,思即是有。如是此等于今世业有的五法,是未来的结生之缘”。此中:
  “此世成熟了的处”——是显示于成熟了的(内六)处的作业之时的痴迷。余者
  易知。
  “未来有五果”,是识等的五种,它们是用生的一语来说的。老死亦即彼等
  (识等)的老死。所以说:“未来的结生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去触为
  触,曾受为受。如是此等五法于未来的生有,是以此世所作之业为缘的”。这是
  二十行相的辐。
  (Ⅳ)(三轮转)其次“有三轮转,辗转不息”,此(缘起支)中:行与有
  为业轮转。无明、渴爱,取为烦恼轮转。识、名色、六处、触、受为异熟轮转。
  这有轮以此等三种轮转为三轮转。因为直至烦恼轮转未断,则无间断之缘,故为
  “不息”;再再回转,故为“辗转”。
  (3)(缘起的决定说)如是辗转的有轮:
  以谛的发生,以作用,以遮止,以譬喻,
  以甚深,以法理的差别,当适宜而知。
  此中:(Ⅰ)(以谛的发生)因为善、不善业,依据于谛分别所说的总体的
  集谛,故知于“无明缘行”(等句),以无明为缘而有行,是由第二谛发生第二
  谛。由行而生识,是由第二谛发生第一谛。由识而生名色乃至异熟之受,是由第
  一谛发生第一谛。由受而生渴爱,是由第一谛发生第二谛。由渴爱而生取,是由
  第二谛发生第二谛。由取而生有,是由第二谛发生第一和第二谛。由有而有生,
  是由第二谛发生第一谛。由生而有老死,是由第一谛发生第一谛。如是当先适宜
  而知(此有轮)由谛的发生。
  (Ⅱ)(以作用)此(缘起支)中:无明使有情对于事物的痴迷,并为行的
  现前之缘。行则造作有为,并为识的现前之缘。识则认识事物,并为名色之缘。
  名色则互相支持,并为六处之缘。六处则于自境转起,并为触的缘。触则去接触
  所缘,并为受的缘。受则尝于所缘之味,并为渴爱之缘。爱则染著于可染著的诸
  法,并为取的缘。取则取其可取的诸法,并为有的缘。有则散于种种的趣中,并
  为生的缘。生则生起诸蕴,并且由于彼等(诸蕴)的生而转起故为老死之缘。老
  死则主持诸蕴的成熟与破坏,且为愁等的住处(原因)故为他有的现前之缘。是
  故当适宜而知于一切句都转起二种的作用。
  (Ⅲ)(以遮止)此中:“无明缘行”是遮止有作者的见。“行缘识”是遮
  止有自我转生的见。“识缘名色”是遮止因为见事物的区别而遍计自我的浓厚之
  想。“名色缘六处”等是遮止我见……乃至识、触、觉受、渴爱、取、有、生、
  老死等亦然。是故当适宜而知这有轮是遮止邪见的。
  (Ⅳ)(以譬喻)于此(有轮)之中,无明如盲者,因为不见诸法的自相及
  共相之故;以无明为缘的行如盲者的颠踬;以行为缘的识如颠踬者的跌倒;以识
  为缘的名色如跌倒者(被击伤)所现的肿物;以名色为缘的六处如肿物所成将破
  裂的脓疱;以六处为缘的触如脓疱的触击;以触为缘的受如触击的痛苦;以受为
  缘的渴爱如热望痛苦的治愈;以渴爱为缘的取如以热望治愈而取不适当的药;以
  取为缘的有如涂以不适当的药;以有为缘的生如因为涂了不适当的药而肿物起了
  变化;以生为缘的老死如肿物的破裂。
  或者,无明以不行道及邪行道的状态而迷惑有情,如白内障对于两眼相似。
  为无明所迷惑的愚人以能取再有的行包裹自己,如蚕作茧自缠自缚。由行取来的
  识而得住于诸趣,如由首相扶持的王子(得住)于王位。因为遍计生起之相,而
  识于结生中生起多种的名色,如幻师之现幻相。于名色中存在的六处而至增长广
  大,如存在于沃土的丛林(而至增长广大)。由于处的击触而生触,如从燧木的
  摩擦而生火。由触于所触而现起受,如为火触者而现起伤。由于(苦乐受的)受
  者而渴爱增长,如饮盐水者而增渴。渴爱者热望于诸有,如渴者热望于水。而彼
  (热望)是他的取,由(四)取而自取于有,如鱼贪味而上钩。有了有则生,如
  有了种子则发芽。生者必有老死,如生的树必倒。是故当以适宜的譬喻而知有
  轮。
  (V)(以甚深的差别)其次关于以义、以法、以说法、以通达(而说明这
  缘起的)甚深性,世尊说:“阿难,此缘起甚深,具甚深相”,故应以适宜的甚
  深的差别而知有轮。
  (义甚深)此中:无生无老死,不是从生以外的其他而有(老死),而此
  (老死)是从生而来的。如是这以生为缘而生起之义难知,故此老死以生为缘而
  生成生起之义甚深。同样的,生以有为缘……乃至行以无明为缘而生成生起之义
  甚深。是故这有轮义甚深是先说“义甚深”。这里是以因的果而名为义。即所谓
  “关于因之果的智为义无碍解”。
  (法甚深)其次以什么行相及什么位置的无明,为什么行的缘,实难觉知,
  故无明为行的缘的意义甚深。同样的,行……乃至生为老死的缘的意义甚深。是
  故这有轮的法甚深。这是说“法甚深”。这里是以因为法。即所谓:“对于因的
  智为法无碍解”。
  (说法甚深)其次这缘起,因为是由种种的原因而转起种种的说法,故亦甚
  深。除了一切知的智以外的智而不得住(不能说缘起法)。而这(缘起),在有
  些经中顺说,有些逆说,有的顺逆说,有的从中间开始或顺说或逆说,有的作三
  连结及四种略说,有的作二连结及三种略说,有的作一连结及二种略说,是故这
  有轮的说法甚深。这是“说法甚深”。
  (通达甚深)其次此(缘起)中:这无明等的自性,是由于通达无明等的自
  相(的智)而正通达,因此甚难洞察故甚深。所以这有轮的通达甚深。因为无明
  的无智无见及谛不通达之义甚深;行的行作、造作、有贪及离贪之义甚深;识的
  空性、不作为、不转生及结生现前之义甚深;名色的同时生起、各别(互不相
  应)、不各别倾向(名)及恼坏(色)之义甚深;六处的增上、世间、门、田及
  具境之义甚深;触的接触、击触、会合及集合之义甚深;受的尝所缘之味、苦、
  乐、中庸(舍)、无命者及所受之义甚深;渴爱的欢喜、缚著、如流水、如蔓、
  如河、爱海及难充满之义甚深;取的取着、把持、住着、执取及难度越之义甚
  深;有的造作、行作、投之于生、趣、(识)住及(有情)居之义甚深;生的
  生、入胎、出胎、生起及现前之义甚深;老死的灭尽、衰灭、破坏及变易之义甚
  深。是为此(缘起的)“通达甚深”。
  (Ⅵ)(以理法的差别)于此(缘起),有同一之理、差别之理、不作为之
  理、如是法性之理的四种义理,是故“以理法的差别”适宜而知有轮。
  (同一之理)此中:象“无明缘行、行缘识”,并如由种子的发芽等的状态
  而成树木的状态,相续不断名为“同一之理”。正见者,由于觉知因果的连结相
  续不断,故舍断见;邪见者,因解因果的连结而转起相续不断以为是同一的,故
  取常见。
  (差别之理)无明等的各各自相差别为“差别之理”。正见者,因见(事
  物)常常有新的生起,故断除常见。邪见者,于似乎有多种相续的一相续中,认
  为差别法,故取断见。
  (不作为之理)于无明,没有“诸行由我生起”的作为于诸行,没有“识由
  我等生起”的作为,此等名为“不作为之理”。正见者,因觉知无有作者,故断
  除我见。邪见者,因不解无明等虽无作为,但依自性而决定成为因性,所以他取
  无作见。
  (如是法性之理)只由无明等的原因而成行等,如从牛乳等而成酪等,不是
  由其他(而成)是名“如是法性之理”。正见者,因觉知随顺于缘而有果,故断
  除无因见及无作见。邪见者,因不知随顺于缘而起果,以为可从任何事物而生任
  何事物,故取无因见为决定论。是故于此有轮:
  以谛的发生,以作用,以遮止,以譬喻,
  以甚深,以法理的差别,当适宜而知。
  因此(有轮)非常的深故甚难究竟,而种种法理的密林实难通过。甚至在殊胜的
  定石上磨利了的智剑亦难击破有轮,如雷电之轮而常摧碎于人的轮回的怖畏,即
  在梦中也没有谁能超越的。
  世尊这样说:“阿难,这缘起法甚深,具甚深相。阿难,因此人类对于此法
  不知不觉,故如一束缠结的丝,如俱罗鸟巢的线球,如们义草及波罗波草,不得
  出离于苦界、恶趣、堕处、轮回”。是故当为自己及他人的利益和安乐而行道,
  而舍弃其他的工作。
  于甚深的种种的缘相,
  智者当知得彻底而常念精进。
  为善人所喜悦而造的清净道论,在论慧的修习中完
  成了第十七品,定名为慧地的解释。

  第十八  说见清净品

   慧体之一——见清净

  现在再说那前面已经说过的:“既以学习及遍问而熟知(慧
  的)地的诸法之后,当完成二种是(慧的)根的清净:即戒清净与心
  清净”。此中:“戒清净”,即极清净的别解脱律仪等四种戒,业已在
  “戒的解释”中详细地说;而“心清净”,即与近行(定)相共的等
  至,这也曾于以心为题目的“定的解释”中以一切行相而详细
  地说过了。是故应知那些详说过了的方法。其次那里说:“见清
  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的五清净
  是(慧的)体”。此中:如实而见名色为“见清净”。

  (一)名色的观察

  (1)(简略的方法)先说为欲完成(见清净)的奢摩他(止)行者,
  当从除了非想非非想处之外的其余的色及无色界禅的任何一种
  禅出定,以相、味(作用)等而把握寻等诸禅支及与它相应的诸法。
  有了把握之后,则应确定它们以倾向之义而为“名”,因为面向于一
  切所缘之故。譬如有人看见了蛇在屋中,便追逐它而发现它的洞,
  如是此瑜伽行者,遍观此名而作遍求:“此名是依止什么而起的
  呢”?便见其所依的心色(心的所依处)。自此他便把握了心色的所
  依的大种及以大种为依的其他的所造色的色。他确知一切(色)都
  是恼坏之故为“色”。于是他简略地确知名色,即有倾向之相的为
  名,有恼坏之相的为色。
  (2)(四界的差别法)其次那纯毗钵舍那(观)的行者或奢摩他
  的行者,即以在四界差别(的解释)中所说的诸界的把握门中的
  任何一门而简略或详细的把握四界。此时,当他在由于如实的自
  作用(味)及自相上而明了的诸界之中,先于业等起的发,而知有
  (地水火风)四界、色、香、味、食素、命、身净的身十法的十色。于
  同样的(发)中,因有性的存在,亦有性十法的十色。又于发中,亦
  有由食等起的而以食素为第八(的八法),及由时节等起的和心等
  起的(以食素为第八的各八法)共二十四色(和前面的身十法及性
  十法合为四十四色)。如是于(三十二身分之中由业、食、时节、心
  的)四等起的二十四部分,各各(部分)有四十四色。其次在由
  于时节及心等起的汗、泪、唾、涕的此等四种之中,各各有二种以食
  素为第八的十六色。在由于时节等起的胃物、粪、脓、尿的此等四
  种之中,则各各只有由时节等起而以食素为第八的八色。这是先
  于三十二行相中(把握色法)的方法。
  其次明白了这三十二行相之时,则亦明了其他的十种行
  相。此中,先说明了在食物等的消化中由业生的火的部分,有以
  食素为第八(的八法)及命的九色。同样的,在由心生的出息入息的
  (风界的)部分,亦有以食素为第八(的八法)及声的九色。再明了
  在四处起的其他的八(部分)中,各各有命九法及三种以食素为第
  八的三十三色。
  他(修习者)这样详细地由四十二行相而明了此等大种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