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一小批,不过这个技术如果成功了,在咱们大蜀国推广开来的话,必定会福泽万民的。”
元景帝接过那水稻,仔仔细细的端详着,他久居深宫,自然是不知道这稻子和寻常稻子有什么不同,于是沉吟一声吩咐道:“老刘,宣大司农,魏相进宫,要快!”
刘公公连忙退下去传皇上的诏令,而元景帝则是更为好奇地说道:“这样的高产稻子究竟是如何种出来的?以前怎么都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法子?”
杨凤仙耐心的解释道:“这样的稻子便是选取地里面颗粒最大最饱满的相互杂和,而后不断循环,这样产出的后代便会更加的强壮更加的颗粒饱满,一代一代下去,再用这样的稻子做种子,种出来的稻子便是高产稻子了。”
她把这些什么杂交水稻的原理简而化之,并没有过多赘叙,她才不说,当初为了帮助自家老爹培养这一代代的稻种,她还偷偷的用了空间去加快过翻代的速度呢。
更何况当时用的水是空间的灵泉水,这样的灵气一点点聚集,自然是比一般的稻子要来得好,虽然现在杨凤仙不在桃园村,可是这种子的良好基因已经打下了,就算是不用灵泉水也能有不错的产量。
几乎可以说是如果不用灵泉水,便能有五百斤的亩产,若是用了,六百斤也是不成问题的。
元景帝不说话了,又在仔仔细细的端详着那稻子,像是想要研究出一个所以然来。杨凤仙也只是在旁边静静地坐着,也不着急的催促。
过了一会儿,魏相和大司农便来了。因着是急昭,两位大人都没来得及整理衣冠便面圣了。也好在这二位大人也只是刚刚下了朝,回到家中官服都没脱便又被诏了回去,眼下二人对视一眼,看着对方的眼神都有些疑惑。
刚刚上朝的时候皇上并没有说有什么事找他们,怎么这会儿又急匆匆的喊了回来?魏相清了清嗓子,问道一旁带路的刘公公:“刘公公,不知皇上下了朝之后又见了什么人,才将我们二人急召入宫?”
魏相可是两朝帝师,身份自然是非同寻常,这样一问,刘公公自是也不敢拿架子,只毕恭毕敬的说道:“魏大人,皇上正在见那位嘉惠郡主。”
这话一出,再一看随着自已一同被召见的是大司农,魏相心里就有底了,想来又是那位嘉惠郡主有了什么新主意,这样想着,他的神色也愉悦了起来。
对于这个年纪轻轻便做了不少利于天下之事的杨凤仙,他十分的欣赏,并且以这个女子为榜样教育自己家族中那些不成器的子孙。
一个女子尚且可以因为功绩得封郡主,这说明皇上知人善用,选贤与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他们有才能,自然是会得到皇上的青眼相待。若是没什么真才实学,还是早点回家去,别给他老人家丢人了。
这一番刺激之下,魏家的儿郎们掀起了掀起了一股攀比读书的风潮,成日里举目所见便是刻苦读书的后辈,魏相表示甚是欣慰,于是作为榜样的杨凤仙就更是让魏相欣赏了。
魏相这样想着,便和大司农一起进入了宫室,见到元景帝和杨凤仙后便行礼道:“老臣见过皇上,见过嘉惠郡主,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嘉惠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杨凤仙忙侧过身,只受了半礼,而后又起身微微福了福身子,意为还礼。
裴逍遥之前说过,这位魏相是难得的清流之辈,同时还是朝中的中流砥柱,可以说没有他,大蜀国就像是缺了一块似的。
而且除了在朝政上的超然地位,魏相还是皇上和太子的先生,但裴逍遥特意强调道,这位魏相虽然是太子的先生,同时也是其他几位皇子的先生,所以向来不拉帮结派,厚此薄彼,但不管是太子还是皇子们,对他都是恭恭敬敬的,从来不敢在他面前造次。
杨凤仙对于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自然是打心眼里尊敬,所以这礼行的是心甘情愿,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行礼。
互相见过礼后,元景帝体谅到魏相年老不能久站,便吩咐人赐了座,而大司农夏当归,也就是夏容华夏紫琳的父亲也沾了光,作为国丈也被赐了座。
等都落了座之后,元景帝又吩咐上了茶,这才慢悠悠的把那稻穗放在桌上,说道:“你们看看这个。”
大司农夏当归和魏相魏德鑫沉默不语的拿起那稻穗,左看右看,研究了半天,大司农才皱着眉头,极其不确定的说道:“启禀皇上,这稻穗看起来,倒是和寻常的稻穗不太一样啊。”
元景帝挑眉:“哦?怎么个不一样法?”
夏当归握着稻穗仔细观察着说道:“这稻穗的支杆纹理有些不同,而且这颗粒也比寻常的大上不少,倒是难得少见这样颗粒饱满的稻子。”
☆、第374章 先下手为强
第374章 先下手为强
元景帝忽然拍手爽朗的大笑起来:“哈哈,果然,果然!杨凤仙,朕没看错你!”
夏当归和魏德鑫却是一副茫然的样子:“皇上,这是怎么回事,这稻穗可有什么名堂?”
元景帝看起来开心极了,就连魏德鑫都承认,为相几十载,少见皇上这么开心的时候。
元景帝大笑道:“有名堂,有名堂,这名堂啊,可大了呢!凤丫头,你和两位爱卿说说这稻子吧。”他的称呼已经从一开始的封号嘉惠改成了更为亲近的凤丫头。
这样一个妙人儿,他怎么能不亲近!莫非这杨凤仙便是上天给他派下来的福星?他前些日子病重的时候,总是在感叹着年轻的时候没有做出来什么供后人歌功颂德的功绩,可没想到老了老了,倒是出来一个杨凤仙来让他名垂青史。
到时候,他顾钦明可就是发掘这稻田养鱼,发豆芽和高产水稻的伯乐了!他一定会被世人乃至后人赞颂,为普天之下的所有百姓谋了福利,为所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们提供了个温暖的港湾,他此刻甚至觉得,自己简直就像是一个救世主,一个主宰天下的神!
杨凤仙便一五一十的简略将这件事说了说,说完之后,魏德鑫和夏当归坐在原处久久不能回神。
夏当归呆愣的看着自己手中的稻穗,竟然感觉这一棵小小的稻穗,像是有千斤重一样。
哪里又没有千斤重,比起统管天下的皇上,专门管着这一个区域的大司农比皇上更加明白,这样能够亩产翻倍的稻谷,究竟对于整个大蜀国是什么影响。
他的手都不由地颤抖了,这样的稻穗,这样的稻穗!他身为大司农平生仅见,不行,他要去看看,他要去田间看看,究竟是怎么样的稻杆能够长出如此令人心动的 稻穗!
想到这里,夏当归忽然跪下,将双手举过头顶,小心翼翼的托着那稻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说道:“皇上,请容许臣下去桃园村,亲自看看那稻子,并且和嘉惠郡主的父亲交谈一下,看看这样的稻子是否适合在全大蜀国推广,若是适合的话,若是适合的话……”
他的声音一下子有些哽咽:“这样的成果,若是真的能让全大蜀国的稻子都亩产翻倍的话,那么未来五年后,咱们大蜀国的黎民百姓将不会再有吃不饱的情况了!”
这样的话可以算是十分沉重了,因为不管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发展的再优秀,可农耕方面一向是制约最大的,因为土地就那些,种出来的粮食也只有那些,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农耕若是不强大的话,这个国家也不会强大。
人都吃不饱饭,又哪来的力气和闲情逸致去纺纱织布,去做一些促进其他行业发展的事情?
所以一个国家要想强大起来,必然要先强大他们的农耕,而现在杨凤仙的这个高产水稻,便是大蜀国强大起来的希望。
元景帝一时收了震动,只眼圈微红,十分欣慰的说道:“爱卿真是……心系国家,心系黎民百姓啊,即使司农部可能会因着爱卿的暂时离开而有些麻烦,但朕要成全爱卿的这种想法,准奏!即日起即刻启程!”
夏当归的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声音中有着哽咽:“臣……谢主隆恩!”
魏德鑫看着杨凤仙的眼神也更加和蔼可亲了,他翘着胡子,十分激动地说道:“嘉惠郡主真乃奇女子也,老夫敬服!”
元景帝也龙颜大悦:“赏!老刘!赏嘉惠郡主黄金百两,白银千两,丝绸百匹,东海明珠一斛,玉镯三对,金钗五双,蜀锦丝绸履五双,八宝琉璃樽一对,青瓷玉瑶碗一双……”元景帝在这儿说着,刘公公便在那里记着,随后又派人去往嘉惠郡主府送礼,看着赏赐如此丰厚就可窥得一二。
杨凤仙便盈盈下拜:“谢主隆恩。只是……凤仙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元景帝正在高兴的时候,说话便十分爽快:“凤丫头但讲无妨。”
杨凤仙得了这句话,便颇带了些小女儿情态地说道:“那,那皇上可要恕我无罪。”
眼下杨凤仙给了他这么天大的一个福分,元景帝哪里会轻易的责怪她?自是略带宠溺的用着像对自己最宠爱的女儿端宁的语气说道:“好好好,朕恕你无罪,这总行了吧,你这鬼丫头。”
杨凤仙知道皇上金口玉言,自是不会轻易说些什么,此刻便打蛇随棍上似的说道:“是这样,我和我相公前些日子进京之前,曾经在郢城盘桓过一阵子,那个时候认识了一个女人,肤色是小麦色,轮廓也更分明,看着便不像是大蜀国之人。”
一提到别国之人,元景帝的神色便严肃了起来,就连魏相等人的脸色也正经了起来。
杨凤仙继续说道:“那日我和我相公在白堤附近游玩,她撞得我直接摔倒在地上,我那个时候胎气未稳,我相公气不过,便上前和她较量了一番,结果打败了她,那女子却要以此为理由以身相许,还想让我相公休了我。”
元景帝并没有因为这是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便放松警惕,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依着杨凤仙的性格,若只是这样的小事,那她必然不会以这么正经的神色说出口,更不会把这样的面前摆在他的面前。
元景帝有的是耐心,便没有追问。
杨凤仙继续说道:“后来我们进了京,没有见到那女人,以为这事儿便是了了,可没想到前些日子那女人和我相公在集市上遇见了,便又纠缠了起来。”
元景帝问道:“你是说,那看起来像异国之人的女子进了京?”
杨凤仙点点头道:“正是,前些日子我得到了她一直缠着我相公的消息,便想劝退她,一个好人家的姑娘可不能这么没羞没臊的缠着别人的相公,于是今日上午便和我相公一起出了门,那姑娘果然就出现了。”
“后来她出言侮辱,我的丫鬟气不过便上前出气,后来闹得有些大,便引来了顺天府尹,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那个一直缠着我相公没羞没臊的女人,竟然是邻国漠国的明珠公主。”
☆、第375章 太子获释真相
第375章 太子获释真相
杨凤仙有意去引导元景帝:“皇上,倒不是我因为她看上了我的相公出言威胁抢夺而生气,只是您想,她一个别国的公主隐姓埋名的进入咱们大蜀国的京城,怎么想都是别有所图吧?”
元景帝虽然不算是一个特别称职的皇帝,但也不至于被人带走了思路,只是杨凤仙说的不无道理,她一个公主来到大蜀国,若不是有什么想法,还真让他不相信。
尤其是这个公主还不是第一时间来求见他,而是去纠缠一个有妇之夫。
更何况杨凤仙刚刚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就算他心有不满,也不好直接说出来,倒显得他十分小气了。
元景帝心思转了几转,面上带着几分薄责:“你这个小丫头,心思倒还不少。看在朕今日心情甚好的份上,便替你挡上一挡罢了。”
杨凤仙面上带出几分喜色:“那凤仙便先谢主隆恩了。还望皇上能够帮凤仙保住相公啊!”这话说得极为俏皮,杨凤仙又像是怕他反悔似的,还飞快的 行了礼。
元景帝无奈的说道:“好好好,朕金口玉言,既然应了你,你便放心好了。行了,这些事儿朕都知道了,你且先回去,我和两位爱卿还有事要谈。”
杨凤仙便十分有眼色的说道:“是,那凤仙就先退下了。”而后她福了福身,走了出去。
杨凤仙走出去后,魏相这才开口说道:“皇上,这漠国的明珠公主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啊。老臣曾听过不少传闻,都是说这位明珠公主性格暴戾,张扬跋扈。不知皇上对这件事可有什么想法?”
元景帝沉吟道:“嘉惠郡主并不是不知分寸的人,此刻有这样的事,想来也是那位明珠公主做的太过分了。她张扬跋扈又如何?这里可是我大蜀国的地盘,不是他们漠国!”
而后他又略略思索了下,吩咐道:“来人,把抚远将军请来,还有顺天府尹。”吩咐完这些事后,元景帝才又说道:“夏爱卿,你先退下吧,若是想去嘉惠郡主家那边看一看那高产稻子,可是要回家打点行装了。”
夏当归便行李道:“是,臣遵命。”
元景帝又补充了一句:“且再给你两天的准备时间,三日后出发,朕赐你御赐金牌一枚,到时候可让各地官府给你行个方便。”
而后刘公公便呈上了金牌,夏当归毕恭毕敬的双手接了过来说道:“臣谢主隆恩。”元景帝挥了挥手,他便行了礼退下了。
等到身边只剩下魏相和刘公公时,元景帝才神情严肃的说道:“老师,您看这件事情……”
魏相也神色严肃:“眼下看来漠国倒是有些不安分了。这样派遣探子到咱们大蜀国的腹地,真当咱们大蜀国无人了不成!”
元景帝神色有些慌乱:“可,可是……”
他自从登基以来便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先帝时候也因为只有他一个独苗苗,所以当之无愧的继承了大统,更是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的便和平继位。
对于北方的漠国和东边的倭国,他一向是保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更何况朝中出了三位不世出的大将军各自镇守一方,所以边疆到还算稳定。
可时日渐长,他对于抚远,威武,镇宁三位大将军的不信任感也与日俱增,虽然他娶了他们的嫡女,而这三位嫡女在宫中的地位也高高在上,可地位越是高,他越是不信任。
威武大将军的嫡女是他已经去世的皇后,可威武大将军的外孙却是东宫之主的太子,而镇宁大将军的嫡女便是叶妃,儿子便是二皇子顾清木,抚远大将军的嫡女便是如今宠冠后宫的温贵妃,而儿子正是那个男生女相的四皇子顾清宴。
这三位成年皇子身后各站着一位兵权在握的将军,这让元景帝多少有些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