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心里却装了那么多事。
而且此次是晴霜姐姐误会了,若是下次让那个人 误会了,她可就得不偿失了。毕竟那个人……本身心里就没有她。
晴雪退出去之后,晴雯便进来了,她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走了进来:“这是老爷和夫人派人送来的,说现在天气还炎热,这会儿的西瓜最甜,可是派了快马来送的呢。主子快尝尝。”
虽然天气炎热,可那西瓜却并没有拿井水冰过,如今她月份大了,自然是该小心注意着才是。
杨凤仙便拿起牙签插着西瓜吃着随口问道:“爹娘还有说什么吗?”
晴雯便道:“老爷传了口信来,说是会动身来京城,主子月份大了,夫人不放心,要过来伺候着呢。”
杨凤仙皱了皱眉头说道:“娘年纪大了,又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再说了,京城的水太深太浑,又怎么是他们这样的老实人能够趟的呢!”
晴雯却道:“主子心疼老爷和夫人,老爷夫人又怎么不心疼您呢。再说了,夫人 说这是主子的头一胎,女人生产的头一胎最是凶险,若是没个有经验的亲人陪在身边,想来是会害怕的。”
而后她难得狡黠的眨眨眼:“再说了,老爷和夫人 只是传个信来,眼下信儿传来了,估摸着老爷夫人早已经动身了。”
杨凤仙无奈的扶额:“好吧,好吧,晴雯,派人把我西边的院子打扫出来吧,到时候让爹娘住在那里,也好有个照应。”
杨凤仙的西边便是一处不小的院落,再往西一些又是杨全福的住处,这样倒也十分方便。
晴雯应下来之后,又拿了铜盆和布巾给杨凤仙擦手,她西瓜已经吃完了,而后晴雯拍拍手,便有个二等丫鬟进来把东西收拾出去了。
杨凤仙如今已经八个多月了,肚子看起来就像是个大皮球,她懒懒的靠在榻上,问道:“那送信的人是什么时候动身的?”
晴雯答道:“据说是七月末动身的,估计因为带的人多了,所以会慢一点,想来能敢在八月十五之前到。”
八月十五啊……杨凤仙算道:“那不是中秋节吗?”
晴雯笑眯眯的点头:“正是呢,想来老爷和夫人也是想和主子一起过中秋节才这么赶着过来吧。”
杨凤仙忽然有些期待,她离家已经半年多了,之前一直在爹娘身边承欢膝下,这一离开,自己要独挑大梁,其实她是有些不适应的。
虽然在家中的时候,她娘亲也十分的软弱,爹爹也太过老实,但是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是他们一家人一起面对,不像现在,风风雨雨都只有自己的身边人一起。
很多人确实是值得信任的,可却和家人还是不一样。有爹娘在,她便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不管做什么都有依靠有依赖,累了也可以趴在娘亲的肩头休息一会儿,看娘亲温柔的给她下阳春面吃。
这样想着,杨凤仙甚至还问道:“晴雯,你说我要不要再找几个做应天府口味菜系的厨子?爹娘一辈子没出过应天府,我怕他们吃不惯京中菜的口味。”虽然她现在的小厨房中用的就是元景帝赐下的厨子,可她还觉得有些不太够。
晴雯笑道:“主子想找很容易啊,暗部的人从事各种行业,相比起皇室派来的人又更值得信任,若是主子需要的话,奴婢这便下令去找两个。”
杨凤仙便挥手催促她:“快去快去,这事儿交给晴馨负责就行,你要忙的事儿太多了,能让别人去做的,你自己就别那么费心了。”
晴雯掩嘴笑道:“主子真是心疼奴婢。”
☆、第505章 现任国师
杨凤仙故意用眼斜她:“我什么时候不心疼你们了,你们这四个啊,可都是我的宝贝,哪一个我都不舍得呢。”
晴雯被她逗得也笑了起来:“是是是,主子说的是。”
晚上裴逍遥回来的时候,杨凤仙便把晴霜和苏喜的事和他说了,而后她道:“真没想到晴霜和苏喜倒是能走到一起去呢。”
裴逍遥给她揉捏着浮肿的腿,笑着说道:“那谁又能想到,国师居然会娶了一个农女呢。”
杨凤仙挑眉:“不是前国师吗?怎么就不能娶农女了?再说了,现在我可是公主!”
裴逍遥扬起嘴角说道:“不是前国师,而是现任国师。”
杨凤仙猛地坐直了身子:“这是怎么回事?”
裴逍遥便一五一十的说道:“之前不是说了元景帝已经写了废太子诏和让位诏书了吗?第二日早朝的时候魏丞相便宣布圣旨了,眼下礼部可正在准备平欢的登基大典呢,据说钦天监也在择良辰吉日。啧啧,之前还说娶土谷明珠那个疯女人半年内没什么良辰吉日,眼下平欢要登基,倒是就近有不少的好日子,钦天监那帮人,可真是会察言观色。”
杨凤仙又问道:“顾大哥已经要当皇上了?真快啊……”她有些恍惚,这半年的时间看似步步惊心勾心斗角的,没想到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那你当现任国师又是怎么回事?”
裴逍遥便继续说道:“宣布了圣旨之后,平欢便以储君的身份为我恢复了名誉,也写了诏书昭告天下,估摸着你这两日除了宝宝的事情就是府中的事,所以才不知道外面早就传开了的事情吧。如今我可以自由的用我原本的面貌行走,再也不用担心我是不是会被人追杀了。而平欢说我帮助他平叛有功,恢复了我国师的位置。”
而后他笑道:“公主殿下,你是更想做你的嘉惠公主,还是做我的国师夫人呢?”
杨凤仙耸了耸肩说道:“这有什么 区别吗?我若是嘉惠公主,你便是我的驸马,你若是国师,我便是你的国师夫人。这没什么矛盾的,不管身份如何,你我的关系难道还会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吗?”
裴逍遥微微笑了起来:“当然不会,在我这里,你始终都是我的凤丫头罢了。”
杨凤仙埋头在他的肩膀上,说道:“我们是不是等到顾大哥登基大典之后,就可以回去桃园村了?”
裴逍遥侧头问她:“你不喜欢京城吗?”
杨凤仙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喜欢是喜欢,京城多大啊,比桃园村不知道繁华了多少倍,好东西也多,可我总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不属于我的,在桃园村的时候,那一块地,一粒沙,都让我觉得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裴逍遥却叹了口气说道:“估计还得有一段时间,平欢马上就要登基了,刚刚登上这个位置事情一定很多,他之所以把我册封为国师,想来就是想让我帮他的忙,而且如今废太子那边的情况也不容小觑,还是得随时打起精神来应付才是。”
废太子顾清辉的外祖家掌握着大蜀国三分之一的兵权,在经历了顾清辉叛逃之后,他的外祖父威武大将军便借口年事已高,辞了官,但顾清宴为了表示对于轩辕一家祖上是开国功臣的后代的尊重,依然保留了废太子的舅舅轩辕卫在军中的地位,而老威武大将军的头衔便落到了轩辕卫的头上,但与此同时,轩辕一家手上的兵权却是被剥夺去了大半,留在轩辕卫手中的之后很少的一部分。
杨凤仙追问道:“废太子那边有什么新情况吗?”
裴逍遥又叹了口气:“消息还没传到平欢那里去,眼下那帮人只报喜不报忧的,一个个惯会阿谀奉承,我又不能暴露出自己保命的暗部去告诉他更多的消息,只能提示他小心顾清辉卷土重来,而实际上暗部得到的消息却是,顾清辉和明珠公主逃往了漠国,眼下却是已经穿过了大蜀国的边境线了。”
杨凤仙也忧心忡忡了起来:“这是养虎为患啊,当时在大殿之上没能抓住他,眼下又去了漠国,大蜀国,极有可能再起狼烟啊。”
裴逍遥也皱着眉头:“谁说不是呢,就是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神不知鬼不觉得去了漠国,看来这顾清辉的势力,当真是不小呢。”
杨凤仙轻抚着肚子说道:“相公,你会有什么危险吗?”
“我不知道。”裴逍遥诚实地说道,“我手中并没有兵权,我不过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人 ,说难听一点,不信我的人都喊我神棍。我并没有什么权利插手战争,这是皇室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当真是残忍的很。”
杨凤仙叹了口气:“自古以来帝位更替的背后便是血淋淋的斗争,我只希望能尽快结束这一切,到时候你陪着我回桃园村,咱们再过以前的生活怎么样?你教书,我做生意。”
裴逍遥回想起之前在桃园村的生活,除了之前在山上跟着师傅的那十几年,他入世至今,那段时间确实是难得的放松的时候了。
裴逍遥点点头,郑重其事的说到:“好,我答应你,等一切都结束之后,我便陪着你会桃园村。好了,天色晚了,早点睡吧,我明日还要去上朝。”
第二日一早,天不亮的时候裴逍遥便起了身,他轻手轻脚的坐了起来,怕杨凤仙半夜睡不好会掉下来,所以他总是会睡在外面挡着她,如今倒也是方便起床。
杨凤仙的睡眠不是很好,所以裴逍遥并没有点灯,好在他武功高强,夜视更是不在话下,摸着黑穿好了朝服,他才又轻声轻脚的走出门,晴雯已经早早的起来了,给裴逍遥准备好了洗手净面的水,又拿了青盐来。
裴逍遥上朝惯会起得早,所以除了值夜的丫鬟,他们都会轮流早起服侍他。
那边小厨房的早膳也做好了,裴逍遥总是怕吵到杨凤仙,也好在房间够大,距离也足够远,所以做在饭厅中倒是可以不必刻意的小心翼翼。
用过早膳后,天也才刚蒙蒙亮,裴逍遥让晴雯等人 又去休息了,这才一个人出了门。
☆、第506章 国师上朝
清晨的京城十分的寂静,街上只有马车碌碌的声音,一看便知是早早地去上朝的朝臣们。
进入皇宫之内,裴逍遥便下了马车,虽然顾清宴给了他特权,但他本身就是个低调的人,还是和所有朝臣一样,步行着走上金銮殿。
他的朝服是最特殊的一个,代表着国师尊贵身份的银色,但这种银色并不是大面积的银色,而是玄色的衣料上镶了银边,又在衣服的下摆处绣了七十二星宿,标志着他与众不同的身份。
这身朝服本就是他自己的,但这一年多没穿了,竟让人觉得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这传了十几年的款式如今穿在身上,却是没有在桃园村里布衣荆钗来的舒服,他真的觉得,做大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还不如做桃园村一个小小的私塾先生。
虽然后来他让暗部的一个人接替他去做了私塾先生,但是那桃李书苑还是他的,如果他想回去的话,也是回的去的。
裴逍遥一步一步拾级而上,终于走到了大殿的门口,步入金碧辉煌的金銮殿,却见朝臣们已经三三两两的等在那里了,见到他之后纷纷躬身行礼:“见过国师大人。”
少数几个见他不需要行礼的,除了顾清宴的外祖家,便是唯一的三朝元老,不,现在应该是四朝元老,魏丞相了。
等到所有朝臣都上朝了之后,顾清宴才姗姗来迟,他并没有穿代表着皇帝的龙袍,但依然用了明黄色,因为他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但眼下他已经是即将即位的皇帝了,用明黄色也不算违背祖制。
顾清宴身边的大太监并不是元景帝身边的刘公公,却是温贵妃赐予他的小德子,现在也要被人尊称一句“德公公”了。而另外一个,却是原本刘公公的徒弟,方公公。
这人杨凤仙和裴逍遥也是十分熟悉的,杨凤仙最开始接触到皇室这一块便是由他办了不少的事儿,而这个方公公,当时看来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能够在元景帝身边获得一席之地,成为元景帝身边红人刘公公的徒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是新帝身边的大太监之一,地位仅次于从小伺候顾清宴的德公公,这就让人不得不带些审视的看他之前的哪些行为了。
而就算想东想西的人再多,方公公现在也是活的算是风头无两了,就连背后都没人敢怎么嚼舌根,毕竟除了德公公,顾清宴眼前的红人便是这位方公公了。
那边方公公高声唱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顾清宴因为如今还没有登基,所以看起来还如以前一样平易近人,但没有人会在把他当之前的软柿子,随意的捏来捏去了。
三个成年的皇子里面,原本储君的大热人选太子顾清辉如今成为了妄图弑父夺位的小人,成为了叛逃的废太子,而另外一个也颇得元景帝喜爱的二皇子顾清木,却在他的面前丝毫没有存在感。
顾清宴却是知道的,他这个二皇兄本身就无心皇位,只不过是他的母妃野心勃勃,所以他不得已才为之,有很多事他其实是不上心的。
但皇家的事又怎么好说的那么绝对?顾清宴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本他一贯给人的印象便是软弱可欺,丝毫没有存在感的,但在这样的固有的印象中他韬光养晦多年,自然是一翻身便成功的夺下了帝位。
所以这所谓的不醉心权势,还是要看行为,而不是说法。顾清宴清楚得很,皇家的人,生下来便浑身都是心眼,要是不一直小心翼翼,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皇权的集中想来是军权的高度集中,所以二皇子顾清木母家的兵权也被夺去了大半。但身为顾清宴舅舅的温言温顺二人并没有回京,而是依旧镇守在边疆,这是顾清宴最信任的两员大将,自然是不会派遣别人守着最危险的地方。
大蜀国有两个邻国,便是位于东北方的漠国和位于西南方的倭国,倭国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岛上之人皆是身材矮小,喜好吃米饭和鱼类,性格也狡诈残忍。而漠国则是北方大国,漠国的人皆是英勇善战之辈,但漠国多草原,所以在农耕方面十分落后。
人倒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漠国便是吃亏在粮草这一方面,没有了粮草,漠国之人便再是英勇善战也是不能打持久战的。
而大蜀国是偏安一隅的南方国家,最繁荣的便是农业,而又因为气候的关系,稻谷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就算亩产和现代比起来并不算高,但在现在这个时期却已经是农业大国了。
而和男耕女织对应的,便是相对薄弱的战斗力。但大蜀国的君主也明确自己国家的缺点,在北方苦寒之地训练着一批又一批的将士们。而后又将天下军权三分,三足鼎立之下才能得到一个长久的平稳。
但眼下顾清宴却是为了皇权的集中而收回了兵权,让温家一家坐大,所以温家在顾清宴得到皇位之后,地位便一跃直上,成为了如今京城中最烈火烹油,鲜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