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小娇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错嫁小娇妻-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算不是宋勇所为,怕是也脱不了干系。宋缜没有证据,只能听着二叔二婶亲亲热热的喊他好侄儿,如今能坐等看宋勇笑话,他自然是安心拿把椅子坐着看戏。

    宁熹撇撇嘴,别人吃一堑长一智,宋勇倒好,跌过一次的坑里还要再爬进去一次,该不会是至今都以为那蕙兰柔弱无辜吧!宁熹可不觉得那蕙兰会无私的觉得儿子幸福就好,那人没送走,以后还有的闹腾。

    宋缜十分欣慰宁熹没有让那蕙兰柔弱无辜的模样骗了去,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拍拍宁熹的脑袋,道:“阿九真乖,以后要保持这样的头脑,可千万别让人可怜兮兮的模样骗过去啊!”

    宁熹干脆利落的翻了个白眼,想起珊瑚先前提起的事,随口问道:“听说过些天有亲戚要来,你知道是什么人吗?”

    宋家自然不止镇国公府这一支,除了在京城的血缘比较近的几房之外,宋家祖籍凤凰,还有许多族人在那边住着。这时日长了,难免有的富贵有的贫穷,落魄的亲戚前来投奔也不是稀奇事,不过大多给些银两安顿了便是,能称得上亲戚的倒是不多,宋缜稍微想了想,今日还有人提起这事,“这事我也听说了,来的是堂叔一家子。那位堂叔与咱们家血缘已经有些远了,但祖父与堂叔的父亲是一起长大一道习武的,后来又一起出征,情分比嫡亲兄弟还要亲厚些。”

    宁熹听到这个说法有些惊讶,若是如此,那位叔祖父家应当过得不错才是,只听宋缜接着道:“叔祖父武艺高强,在领兵作战上也很有才华,只是后来一次战事中意外死于沙场,嗯也有种说法,道是那位叔祖父是因为父亲才会战死沙场的。那时还没有我,我不清楚真相如何,当时祖父想将堂叔一家留在京城也好照拂,但叔祖母坚持带着堂叔回了凤凰老家,此次前来,是为了堂叔家堂妹的亲事而来。”

    “要在京城定亲?”宁熹有些不明白,既然一定要回老家,为什么又要将女儿嫁到京城来,许多人家都不希望女儿嫁的太远,怕不能看顾照拂。

第一卷 第三十四章 分担

    “听说因为叔祖父战死沙场的缘故,叔祖母不许堂叔习武从军,只命他读书考科举,所以堂叔在好几年前就跟同窗好友定下了儿女亲事,将堂妹许配给人家长子。”宋缜知道得这么多,还是祖父有回提起那位堂叔多说了几句,语气中还有些遗憾,“堂叔书读得并不太好,所以许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同窗已经是正三品京官,而堂叔还在老家坐着州府的文书。”

    宁熹想着,按照小说里的剧情,这个时候应该是飞黄腾达的亲家瞧不上落魄旧友家的女儿,又怕坏了名声不敢退亲,于是就这么拖着女方,女子毕竟比不得男子熬得住,却没想到宋缜接着道:“那户人家倒也是重诺的,去年堂妹及笄,便去信商议亲事,婚期就定在今年八月,所以堂叔一家此次进京就是为了嫁女儿来的。”

    宋缜还没见过那位堂叔,虽然听过那家的事,甚至还有传言提到他父亲,但对于宋玉书一家也没什么情绪,就宋缜来说,那位叔祖父与祖父交情不浅他信,但若说于他父亲有恩,他却是不信的,否则以祖父的性格必定会对他细说以思报答。既然没有这一层的因由在,叔祖父与祖父交情好,他顶多对宋玉书一家照拂一些,却谈不上更多。

    宁熹听宋缜这么说,便明白宋缜的意思了,也没有多留意,反正招呼客人什么的也不用她操心。

    从庄子上回来,宁熹盘算着,管家的事至少一两年之内她插不上手,虽然她作为世子夫人,从身份上来说她进了门管家权就应该交到她手中,但白氏显然在假装忘了这回事。白氏不提,宁熹不可能开口说这话,毕竟宋家没有分家,她作为小辈开这个口可以编排的东西就多了,尤其在白氏和杨氏经营多年的条件下。

    前世宁熹的管理才能被天才一般的哥哥打击得体无完肤,但也学聪明了不少,比如她一向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如今这管家权确实应该交给她,但人家不想给,她若是伸手人家能打包好了交给她?不知多少谋算埋在后头等着她出了错再抢回来。既然如此,宁熹索性就不着急了,反正宋缜世子的位置稳当,白氏和杨氏管家再好,也不过是个管家媳妇罢了,迟早得交回来。

    想透了这一点,宁熹只需打理慧园的事,打理自家的嫁妆和婆婆留下的嫁妆,顺便学着管理家业,相比起大多数新媳妇算轻松的。为了不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太过颓废,宁熹让人买了一个烤箱来,准备研究着做做老本行,虽然就现在来说,许多材料不一定找得到,但也可以摸索着找替代品嘛!

    烤箱倒是不难找,做许多点心都要用烤箱,只是不像前世一样功能齐全且使用方便,但道理都是一样的,宁熹摸索了几次,大致就能熟练使用了,然后,试着烤了两样简单的小点心,端着去给宋老夫人尝鲜。

    因为不是休沐,宋老夫人处只有年幼的宋绮在,宋老夫人年纪大了稀罕小孩子,也不嫌宋绮烦,拿了许多小玩意儿陪她玩,听说宁熹来了,便向她招手,道:“这天热了,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宁熹笑着从红杏手中接过食盒,把小碟子放在桌上,道:“祖母尝尝,可还能入口!”

    才刚刚熟悉烤箱的使用,宁熹也没敢挑战复杂的东西,只做了些简单的蛋糕卷,中间加了果酱,一打开甜香就飘了出来。宋老夫人年纪大了,对甜腻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喜爱,倒是宋绮立刻丢下手里的玩具凑过来,好奇道:“三嫂,这是什么?”

    虽然是蛋糕卷,但为了方便取食,宁熹特意切成可以入口的小块,用小巧的竹签就可以叉来吃,见宋绮好奇,宁熹便扎了一块送到宋绮面前,道:“七妹妹尝尝好不好吃。”

    宋绮也不伸手,就着宁熹的手咬了一口,连连点头道:“好吃!绮儿还从没吃过这样的点心呢!三嫂从哪里买的,绮儿下次也给三嫂买!”

    小姑娘还懂得礼尚往来,宁熹有些得意的一笑,道:“这可是三嫂亲手做的,绮儿可没处去买!”

    宋老夫人见宋绮欢喜的模样,也好奇的尝了一口,虽谈不上美味非常,但与平常见到的点心不同,便又有一番风味,也点点头道:“不错,我吃着有桃子的味道,可这还不到吃桃子的时候呢!”

    “祖母说的是!”宁熹笑着给宋绮递了一根竹签,叫她自己吃,“这个时候没什么新鲜的水果,所以拿果脯做了些果酱,远不抵新鲜果酱好,只略有些桃子的味道罢了。”

    正说着,白氏同杨氏一道进来,一起尝了些点心,白氏一面夸赞,一面道:“前些天三郎媳妇还弄了个烤箱来,这是要做点心卖吗?”

    宁熹不擅长心计,但感觉很敏感,虽然没有人开口说什么,但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看她的目光有些不同。便是不是土生土长的,宁熹也明白一个道理,她在宋家过得舒心,一是宋老夫人照顾,二是宋缜看重,否则便是有世子夫人的身份,旁人看她也是灰姑娘的目光。而做了堂堂世子夫人,还要专门弄吃食出去卖,旁人自然是鄙夷的。

    宁熹用余光打量了白氏和杨氏一眼,婆媳两个揽着管家权很高兴嘛,心里头哼了一声,面上先前的笑容还没散,实话实说道:“咱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会抛头露面出去卖点心嘛!我这不是除了打理慧园的事就没什么事做吗?所以试着做些点心打发时间,做得好了也能饱饱口福嘛!”

    宁熹买烤箱也好,寻各种材料也罢,都是自己的人手自己出的钱,所以白氏管着家也没有理由说什么,毕竟宁熹不管家,手头没什么差事,谁还能管她在院子里做什么。原本是想借机点出宁家落魄,叫人觉得宁熹眼皮子浅,如今反倒让老夫人觉得她们婆媳揽着管家权,才叫宁熹没有事做。

    白氏心思转了一圈,舍不得将管家权分了出去,可如今宁熹刚过门也就罢了,时日长了,正经世子夫人府里掌家的事半点摸不到边就说不过去,只得咬咬牙,道:“三郎媳妇不说,我都险些忘了,三郎媳妇过了门,正好府里的事也能替我分担一些,母亲觉得怎样?”

    ------题外话------

    厚着脸皮喊一声:求收啊!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远客

    “熹丫头怎么想?”宋老夫人没有接话,看向宁熹道。白氏先前闹出那一桩事,宋老夫人罚白氏禁足,但兰氏不通俗物,宁熹年纪又小,偏还要操心宋绾的亲事,那禁足也只能说说罢了。宋老夫人倒是希望宁熹能将管家的事担起来,可一来宁熹年纪小,怕不懂那么多,二来她冷眼看着,白氏只怕也不会那么轻易交出管家权去,若是再生出许多事情更是不妥。

    “祖母,孙媳可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我并不是二婶所说那样眼皮子浅,要仗着国公府的名义捞钱……”宁熹连忙摆手,“要说管家的事,从前娘疼孙媳,凡事都替孙媳看着,孙媳至今也只能盯着屋子里的三分地,哪能当得起管家的责啊!”

    “这也没什么难的,”宋老夫人想到宁家三房的地位,也怜惜宁熹自小怕是受了不少委屈,便有了慢慢培养宁熹的意思,道:“这样吧,熹丫头毕竟年轻,就先管着果园的事练练手,其他的以后再说。”

    这个结果几人都算满意。对白氏和杨氏来说,果园子那边没什么油水可言,也招揽不到什么人脉,不过是担着个差事说着好听,就像三夫人兰氏管着府里花园一样。而对于宁熹来说,那果园子确实不大,也确实没什么实权,却是一个突破口,白氏两个不想将管家的权力给她,她若真就这么让人糊弄下去,日后怕是连耳目都让人堵上了。

    白氏满意了,这才想起正事来,道:“刚刚得的消息,宋五爷一家明日就该到了,特地来回母亲一声,屋子里外都准备好了,五爷一家来了就能住下。”

    宋老夫人点点头,道:“也该是这两天到了,屋子准备好了就好,萍丫头八月里就出阁,玉书他们远道来,怕是也带不上许多东西,到时你多费些心,帮着置办才是。”

    白氏自然连忙应是,还细细提了宋玉书一家子住处的安排。宁熹这才知道,宋玉书虽然是独子,可上头原本是有兄姐的,在家中排行第五,只是兄姐都早早就没了,但依然称为五爷。宋玉书一共两子一女,此次都会同来,女儿宋清萍排行第二,去年年底及笄,听说是个温柔美丽的姑娘。

    果园子交给宁熹管理,原本宁熹得先见一见园子的管事,但考虑到有客人要到,宁熹便将这件事往后面放了放。

    宋五爷一家是午后到的,恰好休沐,宋缜几个也陪着见了客人,才同宋五爷并两位公子一道离开,由女眷招待宋五夫人罗氏母女。宋清萍还不到十六岁,虽然此次就是为了结亲来的,但听长辈们说起亲事来还是红了脸,白氏一面笑,一面体贴的叫宋绾陪宋清萍出去走走。

    宋绾两个出去了,屋子里说话便随意多了,提起宋清萍定了亲的夫家钟家,罗氏也是十分满意的模样,道:“这门亲定下来也有好几年了,虽然老爷这些年都没能更进一步,但钟家一直没嫌弃我们家,这几年都当亲戚走动的,去年萍丫头及笄,还是钟家主动提的亲事。我倒是想留萍丫头两年,可女儿家不经留,只要萍丫头好,我也就知足了!”

    宋老夫人点点头,道:“可不是这个理儿!当娘的哪个不是盼着儿女都好,便是嫁出去了,也是自家女儿呢!哪能耽误了姑娘家的年华。倒是萍丫头出嫁,府上是个什么章程?”

    “我和老爷细细想过了,原本在京城的宅子是租出去了的,萍丫头的婚期定下来就叫人收回来了,刚好萍丫头就从那边出嫁,不过宅子好些年没住了,还得修葺一番,少不得还要打扰堂伯母府上。”罗氏脸盘微圆,笑起来十分温柔和气,虽要暂时住在府上,但是显然不会叫宋清萍从国公府出嫁。

    宋老夫人也点点头表示理解,嫁女儿是大事,便是条件差些,也要自己租一个地方办喜事,少有从别人府上出嫁的。听罗氏这样说,宋老夫人十分和气道:“哪里就要这样客气,那宅子自然是要细心修葺的,你们只管在府上安心住着,有什么需要只管同你弟妹提便是。”

    罗氏自然是十分感激的应下,因着宋五爷一家远道才来,宋老夫人只问了些旅途的事,便让人引罗氏先去歇息,晚间再摆宴为他们接风。

    罗氏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只是看上去身子就有些单薄,从老家赶路到京城走了好些天,强撑着寒暄了一回,回房便歇下了。但对几个小的来说,刚刚到京城来新奇多过疲倦,便是宋清萍,被宋绾带着在园子里转了一圈,便又到慧园来了。

    宋绾跟宁熹熟悉了,领着宋清萍进来,道:“三嫂,清萍姐姐听说三嫂这里有朱雅先生的真迹,想看一看呢!”

    朱雅先生是前朝一位有名的书画家,只因老年贫困,作品大多散出去了,到如今名气虽大,想找一幅真迹却并不容易。宁熹手里头有一幅《春山华锦》,原是母亲周氏的陪嫁,宁熹出嫁时便给了宁熹,宋绾在宁熹这里看过。

    宁熹招呼宋绾和宋清萍坐下,叫青枝将图取来,心里却在想着,宋绾虽然性格热情活泼,但也并非轻易与人交心的,跟宋清萍才刚刚认识,就将这些事都同宋清萍说了,看来宋清萍并不像表面这般柔和腼腆?

    才刚见过一面,就问人家要这么珍贵的画来看,宋清萍有些不好意思,手捏着帕子,向宁熹道:“叫堂嫂费心了,清萍曾经有幸见过一幅朱雅先生的真迹,一直念念不忘,听绾妹妹提起,才忍不住求她带我来开开眼。”

    宁熹笑着叫人取了早晨新做的点心来,道:“清萍妹妹不必这样客气,画不就是拿来看的吗?看一眼又不会少了一块,想来清萍妹妹也是爱画的,清萍妹妹想看,只管来找我便是。”

    “世子夫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呀!”宋清萍还没说话,站在旁边的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