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美梦初醒开启手机时显现出的那幅开机画面闪现在了脑海之中,杨小宽马上关闭镜面功能,旋即惊喜地发现手机屏幕右上方标志网络联接状态的柱状线中,最短的一条居然泛白、闪着亮光,在柱状线上方,还显示着“4G”字样。难道这里还有4G信号?
杨小宽顾不得多想,随即伸手拉下手机菜单,点触了下数据连接,奇迹出现了:那十分熟悉的两条小鱼尾巴竟然一闪一闪地亮了起来。他下意识地抬头望了望,想在屋顶上寻找4G信号的来源,却除了几根粗壮的屋梁,什么也没找到。
管它哪,既然有网络可用,为什么不用它来查询一下自己附身的这位晋王倒底是何许人也呢?
杨小宽心中打定主意,点开手机浏览器,略一思忖,在搜索栏中输入了“隋唐晋王”这四个字,尔后两眼紧盯着搜索栏上方那道显示搜索进度的蓝线在一点点拉长。。。。。。终于,搜索有了结果:
第一条显示:开皇元年春三月乙卯,册族弟爽为卫王,雄为广平王,封子广为晋王,俊为秦王,秀为越王,谅为汉王。。。。。。;
第二条仍带有晋王广的字样;
第三条则显示:晋王李治。。。。。
。。。。。。
杨小宽脑海之中首先对第三条搜索结果产生了反应:晋王李治,这不是女皇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吗?不对,刚刚从自己眼前离开的唐国公李渊才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自己怎么可能附身于他的孙子李治身上呢?
排除了李治,杨小宽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搜索结果中显示最多的晋王广这几个字上。
隋炀帝杨广?!
难不成自己这场魂穿,竟然附身在了这位臭名昭著的末世昏君身上?
杨小宽犹不甘心,紧接着在手机搜索栏中输入了隋炀帝三个字,片刻之后手机屏幕上显示出的结果令他彻底绝望了:杨广,一名英,小名阿纵,隋文帝杨坚次子,北周大象元年受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册为晋王。。。。。。
每一名少年心中都有着一个穿越重生的梦想,在杨小宽的梦想当中,自已要么化身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的开国帝皇,麾师百万,统一天下,开创下千古不朽的盛世基业,要么化身为像卫青、霍去病、陈庆之、李靖、郭子仪那样的统兵大将,智勇兼备,南北弛骋,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扬名青史。
谁承想,这一回自己居然附身在了千古昏君杨广的身上!
弑父****,杀兄逼嫂,荒淫无度,强逼民反,直至自己也落得个被宇文化及所杀,身死国灭的下场,这难道就是自己将要面对的命运?
杨小宽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手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杨广的生平简介,脑子里一片空白。
过了许久,他才从自头至脚彻头彻尾的失望、沮丧情绪当中恢复了些清醒。
对,QQ电话,微信视频。。。。。。
他尝试着借助这不可思异的4G信号,通过一个个途径和家人、老师、同学取得联络,妄图证明方才发生的一切不过只是一场恶作剧而已,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远外传来两声悠扬的钟声,提醒了杨小宽:多年之后将成为大唐开国君主的李渊此刻还焦急地等候在自己府门外。
于是,他只得强打起精神,起身来到衣架前,随手扯下件淡黄色的长衫裹在自己身上,草草地用一根玉带拦腰系了一下,蹬上一双薄底云靴,就要迈步出殿。
才往外走了几步,又倏地停下了脚步。杨小宽紧咬了咬牙关,心中颇为不服地暗下决心:附身在杨广身上,难道说就一定要按部就班地将历史重新演绎一遍吗?我偏不!
心中既产生了改变历史,进而改变自身命运的惊人想法,他随即想到了自己即将去面对的妖孽杀人事件,立马转身走回床前,从床上捡起手机,又在搜索栏里输入了几个字:隋介国公之死。他要充分利用4G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提前预知历史真相。
………………………………
第四章 弘圣宫妖孽杀人真相
(求收藏、求推荐票)短短几秒钟之后,搜索结果清晰地显示在了杨小宽眼前:
开皇元年春三月丙申,高祖贬静帝为介国公,五月,使人鸩杀之,举哀于朝堂。。。。。。
即使以杨小宽小学六年级的文化程度,也完全能读懂这短短一句古文中所包含的意思:隋高祖,也即是隋文帝杨坚,自已这一世的亲生父亲,唆使人用毒药杀死了介国公,并在朝堂上为他举办葬仪。
呵呵,杀死介国公的幕后真凶居然是自己这一世的亲生父亲,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杨小宽足未出户,就通过网络搜索,提前获知了弘圣宫妖孽杀人事件的历史真相,禁不住打心底里发出一阵冷笑,随即心中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瞧搜索结果显示出来的字意,这位介国公原本应该是谧号为静帝的皇帝,他既是被杨坚唆使人暗害,当今皇后,自己这一世的母亲,又为何如此心急地命李渊前来传唤自己赶去弘圣宫呢?难道这位被毒死的介国公和杨家还有别的牵扯?
“王爷。。。。。。”
殿门外不知何时来了一位黑衣黑裤的精瘦少年,轻声呼唤杨小宽道。
杨小宽意识到自己的确在寝殿耽搁的时间过于久了些,遂一边把手机顺手塞回到了枕下,一边转身向那少年抱歉地一笑,抬手指向前方,说道:“叫唐国公久候了,咱们这便走吧。”
那黑衣少年甚是机灵,眼见杨小宽迈步出殿,立马躬身紧走几步,赶在杨小宽身前,边替他引路,边向他讨好地问道:“王爷还没用过饭吧,要不要小的找安姐姐讨要些点心,王爷路上吃?”
杨小宽这时满脑门子的历史谜题,哪儿还有心思吃什么饭,只对黑衣少年轻轻摇了摇头,一言不发地紧随在他身后向王府正门的方向走去。
接连穿过两进宽敞的院落,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了这座晋王府的正门外。杨小宽一路上满心满意地都在暗自琢磨刚刚发生在弘圣宫的这场妖孽杀人事件的来龙去脉,却始终单凭搜索出的简单一句话里猜想不出更多的实情。因此,跟在黑衣少年身后自这座名义上归自己所有,而自己几乎对它完全陌生的晋王府穿行而过,却始终未曾留意这座偌大的王府格局如何。
及至一脚踏出晋王府的朱漆大门,看到李渊带着八名身着戎服的军士正在门外候着自己,杨小宽才从一路的遐思当中清醒过来。
他转身望了一眼气势恢宏的王府院落,心中感叹道:单单是这一座王府,只怕就有井底村半个村子大小啊!
黑衣少年紧跑几步,牵过一头健驴来,对杨小宽说道:“坐骑早已备下,请王爷上驴吧。”
杨小宽眼望着面前这头尖头尖耳的大青驴,着实犯起愁来:虽说自己从小学五年级起,就开始一人骑自行车上下学,可是却从未骑过诸如驴、马这样的牲畜,这可如何是好?同时,他也暗自觉得奇怪:明明瞧着不远处的李渊身后牵着的是一匹高头大马,为何自己贵为王爷,却只能骑头驴呢?
黑衣少年手脚麻利地双膝跪倒在杨小宽面前,伸双手捧起杨小宽的左脚,口中说声:“王爷留神。”手上使劲儿,将杨小宽的左脚捧着塞入了蹬套,紧接着缓缓站起,用自已的身体扛住杨小宽的后背,双手用力挟住杨小宽的腋下往上一抽,杨小宽借力使力,竟然一纵身翻骑到了驴背上。
黑衣少年旋即一转身,三两步跨到青驴头前,牵起了缰绳,微笑着对李渊说道:“公爷,咱们可以出发了。”
他一连串的动作不但极为娴熟,堪称一气呵成,而且侍候得杨小宽十分舒服,丝毫没有初次骑驴的不适之感,李渊在旁看了,也不禁扬起手中马鞭,点着黑衣少年,对杨小宽赞道:“鲜于罗这小子,身手越发敏捷了,王爷府中果然是卧虎藏龙啊。”说罢,翻身上马,挥鞭向随行的军士们喝令道:“头前开路,去弘圣宫。”
一行人正要策马离开晋王府门前,突然听到王府大门内有一个女子的声音带着哭腔儿急急喊道:“不好了,出事了。。。。。。”
杨小宽一脸愕然,不知出了什么事,忙命鲜于罗停下青驴,骑在驴背上回头望去。过不多时,只见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妇人在前,在她身后还紧跟着一位身穿土褐色长衫的中年胖男人,两人相跟着跑出府门,径直来到杨小宽驴前,那妇人竟一把抱住了杨小宽的小腿,扯着哭腔儿嚷道:“王爷快回府瞧瞧吧,安姑娘她。。。。。。”
她话才起了个头,就被从身后赶来的中年胖子伸双手将她从杨小宽身边拉开,声色俱厉地训斥道:“我把你个不识轻重的臭婆娘,没见王爷急着入宫去见娘娘吗?有什么话,不能等王爷见过娘娘,回府后再说?”
杨小宽不明所以,正欲向那妇人细问原委,李渊却因之前杨小宽在寝殿内耽搁时间过长,生怕去晚了会挨皇后的骂,忙附和着那中年胖子,连声催促杨小宽道:“鱼府掾所言甚是。王爷,去晚了,娘娘会责怪在下办差不力的。余下的事,还是等王爷今日回府后再处置吧。”
杨小宽听李渊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眼前这位中年胖子似乎是自己府中管事之人,遂冲他说声:“好生照看着,我去去就回。”
鲜于罗扯动驴缰绳,那头青驴迈着碎步,踏踏踏地向城东的方向去了。晋王府门前只剩下那中年妇人哭丧着脸,望着一行人渐行渐远的背影,跺脚长叹道:“这可如何是好呀!”
杨小宽骑在青驴背上,与李渊并辔而行,一路上但见隋都长安城内街巷交错纵横,一座座里坊井然错落而置,果然气象不凡。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样子,远远地望见一片殿阁林立,巍楼高阁,斗拱密檐,好不壮观。
李渊见弘圣宫快要到了,便找了个由头将鲜于罗从杨小宽身边支走,这才向杨小宽转达皇后的嘱咐:“娘娘有旨,要王爷呆会儿入宫见了公主,务必邀请公主搬离弘圣宫,暂且挪至晋王府与王爷同住,以全姐弟之谊。再者,娘娘特意交待,王爷当着公主的面儿,切不可提及介国公被妖孽所害之事。凡此二事,王爷须当谨记,切莫有负娘娘一番心意。”
杨小宽自忖:既是隋文帝暗害了介国公,尔今听李渊转达皇后对自己的格外关照,分明皇后对此也知情,只不知他们夫唱妇随,这一番矫柔造作,其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旋即转念一想,又忍不住迭声叫苦:当今的皇帝皇后,分明是自己这一世的亲生父母,自己明明知道他们就是躲在幕后的杀人凶手,却还不得不装做不知,按照他们的指令行事,也算得是穿越后遇到的第一桩倒霉事吧。
心中虽暗暗叫苦,杨小宽表面上还是神色庄重地对李渊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愿意服从皇后的旨意行事。
………………………………
第五章 另一世的亲妈
(求收藏、求推荐)弘圣宫座落在长安宫城靠北居中的位置,论规模形制,虽较南面不远处的正阳宫相差不少,但也修建得别具一格,装点得十分富丽堂皇。
杨小宽由李渊引导着,一路攀上数十道台阶,才来到了弘圣宫正殿门外。李渊当门而立,冲殿内抱拳躬身报号道:“臣李渊奉娘娘懿旨,传唤晋王到此,报名求见。”说罢,偏过头望了一眼杨小宽。
杨小宽反应还算是快,立即学着李渊的样子冲殿内报名求见道:“儿臣晋王杨广奉旨来到,求见母后。”自打确认自己魂穿之后,这还是杨小宽头一回以杨广的身份自称,及至说到求见母后几个字,他仍禁不住心虚地偷眼张望了李渊一眼。
稍顷,殿内传来一个低沉的女声:“阿纵进来吧。叔德,你且到宫门处侯着,待太子并诸王来到,再报与我知。”
李渊毕恭毕竟地答声是,转身冲杨小宽做了个请进的手势,径自下台阶走了。
杨小宽鼓了鼓勇气,迈大步走进了正殿。
弘圣宫的正殿内弥漫着一股如兰似麝的香气,杨小宽提鼻一嗅,依稀觉得这种香气比起今儿早上在自己寝殿内嗅到的香气多有不同,碍于他平时对香水、熏香之类的女生喜爱的玩意儿并不在意,因此也分辩不出两种香气有何不同。
空荡荡的大殿内只在当中的位置设着两副座位,上首的座位上坐定一位体态丰腴的中年妇人,身后侍立两名白衣侍女,座中这中年妇人襦衫长裙,云髻高挽,若不是发髻上横插着一只凤头金钗,杨小宽还真不敢相信打扮如此朴素的一位妇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在独孤后下首的座位上,坐着位年轻貌美的宫装女子,眼见杨小宽走进殿来,她抬手用罗帕擦拭了一下眼中的泪水,冲他微微颔首示意。
这位宫装女子应该就是自己的姐姐啦。杨小宽心念一闪,却顾不得同她打招呼,仿效着古装电视剧中看到过的礼仪,疾趋几步,来到独孤后近前,扑身跪倒,纳头便拜,嘴里说道:“儿臣叩见母后,恭祝母后万安。”
“得了,阿纵平身,去见过长姐吧。瞧你这披头散发地一副模样,想是一听说长姐宫中生了变故,就心急火燎地赶来,连冠帽也忘记了戴。”
杨小宽闻言先是一惊,下意识地摸了摸头顶,果然光着头没戴冠帽。他素知古人最重礼仪,忙匍匐在地,连连顿首道:“请母后治儿臣失仪之罪。”
“母亲既要你平身说话,便是已饶恕了你失仪之过。阿纵,多日不见,怎么瞧着你清减了许多。”宫装女子的嗓音听起来绵绵的,透着几分沙哑,格外动听。
她并不像自己一样称呼皇后为母后,而是像寻常人家称呼她为母亲,杨小宽心念不禁一动,隐约对这位长姐的身份猜到了几分。
自从两年前杨小宽当上了省博物院的“国宝讲解小明星”,他就开始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订阅《探索历史》,虽然从未系统地阅读过一本史书,可日积月累地也从杂志上读到了许多历史小故事。
其中就有这么一则:“北周宣帝宇文员(yun)并立五后”。故事讲的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