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听到杨广果真在府门外等着的缘故,稍顷,就见一位弯腰陀背的干巴老头儿拎着鲜于罗的一只耳朵,将他连扯带拖地拉出了花圃。在老头儿和鲜于罗的身后,还跟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后生,头戴璞头,身着黄衫,不住地在帮鲜于罗向老头儿求着情:“老人家,你看他两手空空,身上既没挎着弓,也没携有箭,多半您真是误会他了。”
说话间,三个人连拉带扯地已走近了杨广和张须陀。陀背老头儿一眼望见手中拎着那把三石强弓的张须陀,立马放开鲜于罗,手指张须陀,向杨广大声央求道:“请王爷做主,重治此人毁花之罪。”
杨广此时只对张须陀方才那一箭是否真射落了飞鸟感兴趣,横了陀背老头儿一眼,没有搭理他,径直向捂着耳朵站在老头儿身后的鲜于罗问道:“怎么样,找到了那枝箭没有啊?快拿来我看。”
鲜于罗显然是被那陀背老头儿给拧怕了,在身后偷偷指了指陀背老头儿,冲杨广点了点头。
跟在二人身后的那名年轻后生手捧着一枝羽箭走至杨广面前,躬身一揖,说道:“少府监细作署丞何稠见过晋王殿下。殿下请看,这就是方才掉落到花圃里,砸落了江先生所植木芍药的那枝箭。端的一手好箭法,一箭射穿了这只麻雀的身子。”
杨广听到年轻后生自报家门,居然还是少府监的一个小官儿,撩起眼皮打量他一眼,见这何稠长得细眉细目,白净面皮,好似个女人模样,也未多在意,只向他捧在双手之中的那枝羽箭望去,果然见箭头上犹有一只带血的麻雀横贯其上,这只可怜的麻雀身上还沾有两片粉色的花瓣儿。
张须陀方才那一箭不过是射中飞在空中的麻雀,坠入花圃,砸落了一枝花儿而已,这个陀背老头儿竟然敢当着自己的面儿打骂自己的贴身护卫?今天不知是什么日子,染干、张须陀,还有这个陀背老头儿,牛人都叫自己给碰着了。
他本想开口申斥陀背老头儿两句,顺便问问他的来历、姓名,可话到嘴边,陡地想起今儿一早,自己心血来潮闹出的为两名侍女改名的恶作剧中,自己竟不知萧萧、瑟瑟这两个名字原是穿越前杨广为两名侍女起下的,以至差点儿穿了帮。尔今站在面前的这个陀背老头儿既然敢对鲜于罗动手打骂,应该也大有来历,自己还是莫要卤莽行事,待私下问过鲜于罗,打听清楚了,再与他理论才是。
“何稠,你一个少府监的吏员,不在自己衙门里呆着,一大早地跑到我府中的花圃来做什么?”杨广一边挥手示意张须陀和鲜于罗随他回府,一边随口向何稠问道。
“回王爷的话。”何稠立马凑至杨广面前,满脸堆笑地答道,“小吏自幼便对营造之事极感兴趣,晋京任职以后,常常听人说起,王爷府中的这位江先生不但种得一手好花草,而且精通园艺营造,故而今日专来向他讨教一二。”
“哦?”敢情自己这座晋王府中还真是藏龙卧虎,各种各样的能人都有啊,杨广盯了陀背老头儿一眼,没再多问,转身便要进府。
“王爷就这么走了?”那陀背老头儿却不依不饶起来,迈步拦在杨广身前,理直气壮地诘问道,“这株木芍药可是去年娘娘驾临王府时,亲口叮嘱老夫好生栽植的。今年初次开花,就这么着毁了,倘若娘娘过几天问起,倒叫老夫如何向娘娘交待呀?”
“一株花的事,有什么打紧的?”杨广听这陀背老头在自己面前一口一个老夫的自称,心中恼他无礼,以鱼赞王府大管家的身份,尚且当着自己的面儿只敢自称是老儿,这陀背老头的身份难道要高过鱼赞?
“万一母后日后真的问起,就由本王向她老人家解释个中原委,用不着你来费心了。”杨广冷冷地撂下这句话,带着张须陀、鲜于罗撇下陀背老头儿和何稠二人,径直回了府。
………………………………
第六十八章 岂可儿戏
(今明两天仍是每天两更,时间不变,后天恢复一更,时间安排在11:30)陀背老头儿得了杨广这句承诺,终于没再追进府门纠缠杨广。可是,还未等杨广穿过头进院子,走进第二进院中的正殿,就见长姐杨丽华身边的侍女珠儿脚步匆忙地迎面跑了过来,冲他喊道:“王爷不好了,娘娘和唐国公两人争吵起来了,王爷快过去劝劝吧。”
“珠儿莫慌,你把话说清楚些,到底是怎么回事?”杨广停下脚步,待珠儿气喘吁吁地跑至面前,惊诧地开口问道。
珠儿一眼看见李渊手下的张须陀站在杨广身后,迟疑着不肯回答。
“张须陀,你先退下。”杨广见状,屏退张须陀,用询问的目光盯视着珠儿,等着她讲述事情的起因。
“王爷,事情是这样的。”看着张须陀走远了,珠儿才轻声对杨广说道,“今儿早起,唐国公循例来娘娘房中向娘娘请安,娘娘向他问起了王府断粮之事。当娘娘听说是因为我们挪到了王爷府中来住,增加了府**养人口,才导致府中断粮,王爷受到皇上的责罚时,便提出要亲自入宫面见皇后,当面向皇后讨要粮米。谁知,唐国公找出各种理由,执意不肯放娘娘出府,娘娘一时气恼起来,当场批了他一记耳光,两个人便争吵起来。王爷,您快去劝劝吧,我家娘娘好好的,怎么连王爷的府门都不许出了呢?”
杨广早从李渊对待自己的态度中猜到了李渊奉旨率军进驻自己府中,绝不仅仅为了加强晋王府的护卫,同时也多半负有监看杨丽华,甚至是自己的使命,因此,对珠儿所说李渊拦着不准杨丽华出府并不觉着意外。
碍于此事发生在自己府中,长姐又派了她贴身的侍女来向自己求助,杨广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随着珠儿一同赶往杨丽华居住的第四进院落前来劝架。
他带着珠儿和鲜于罗两个刚刚迈进第四进院落的院门,就听到上房内传来杨丽华怒不可遏的声音:“李渊,你们李氏父子也曾是我大周朝的臣子,如今竟敢将本宫强行拘禁在此处,你不怕遭世人唾骂吗?识相的话,赶紧闪开,放本宫出去,否则。。。。。。”
“公主息怒,皇上、娘娘都唯恐公主您再出什么意外,才令叔德如此行事的。娘娘如果定要出府的话,可否容叔德先入宫禀奏,待皇上、娘娘诏准后,叔德必亲自护送公主入宫。”
“呸,谁是公主?本宫是哪朝的公主?李渊,你给我记住,本宫今生永远是大周朝的太后,谁也甭想打本宫的歪主意。”
杨广在门外听得真切,杨丽华这分明是借李渊之口向自己的父母表明自己誓不改嫁的态度。他轻声叹了口气,回头吩咐鲜于罗和珠儿两个到院门外守着,不要叫府内的闲杂人等靠近,自己则闪身走进了上房。
上房内,杨丽华披头散发地站在中央,李渊半跪着挡住了她出门的去路。显然,他们二人方才已经过了一场激烈的争吵,甚至是争斗。
房内两个人一见杨广走进来,皆以为自己盼来了帮手,不约而同地向杨广开口求助。
“阿纵,你代姐姐入宫去见母亲,就说我要即刻见她。”
“王爷,你能否在此照看公主一时,容我进宫请旨?”
杨广看了看这个,又望了望那个,略一思忖,向李渊说道:“表兄,你且退下,容我单独同长姐说几句话,可好?”
李渊会意,这是杨广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他留出进宫请旨的时间,他感激地答应了一声,起身走出了上房。
“长姐,大哥已借给了我五十斛粮米,府中现已不缺粮,你急着进宫见母亲做什么?”杨广走过去,扶着杨丽华坐下,劝慰她道。
李渊一离开,杨丽华全然没有了方才的恼怒和霸道,神态倒显得有些凄凉和落寞,她轻抚着杨广的头,颇为无奈地说道:“我不过是为了替夫家争下一口气,替蛾英争得一口饱饭罢了。如今我自已是什么处境,你当我真不知道吗?”
自穿越以来,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杨广唯有在长姐杨丽华跟前,才觉得自己真正像个还未长大的孩子,用不着怀有任何戒心。此时听她这话说得凄惨,忍不住鼻子一酸,两行热泪顺着脸淌落了下来。
“长姐,都是我不好,任性挥霍钱财,惹出事来,如今倒教长姐替我去求母后赐粮。。。。。。”
杨丽华伸双手捧起杨广的小脸,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阿纵,你能想到这一层,我就很是心慰了。长姐今后这大半辈子,能指靠得住的,也只有你一个了。你差人传话给李渊,叫他不必进宫请什么旨了吧,我也不想见父亲、母亲。”
“哎。”杨广抹了把眼泪,起身便走。
还未等他走至门边,又听杨丽华冲他说道:“呆会儿你还回来,我另有些话要对你说。”
杨广走出上房,吩咐鲜于罗立马去传话给李渊,推说杨丽华身体突觉不适,不能入宫去见母亲,请他无需进宫请旨了。
待他二次返回房中,已见杨丽华梳理好了披散着的头发,恢复了旧有的端庄和典雅。
“阿纵,我怎么听说萧萧、瑟瑟两个今儿改了名字,叫什么可儿、欣儿的,这可是你的主意?”杨丽华面色一沉,向杨广问道。
杨广见她眨眼之间完全换上了另一副神情,俨然像是准备教训自己,感到一阵心虚,忙开口解释道:“原是今儿早起我一时想到,萧萧、瑟瑟这两个名字过于老气,呼之不祥,才想出了这么两个名字令她两人改过。长姐要觉得不妥,我回去就命她们俩再改回原来的名儿就是。”
杨丽华抬手示意杨广在自己身边坐下,语重心长地教导他道:“阿纵啊,咱们生长在帝王之家,自不比寻常百姓小门小户的人家,可以率性而发,随意而行。这些日子想必你也发现了,你的一举一动,朝中、宫中都有成百上千双眼睛在随时盯着呢。晋王府中最近接二连三地出事,我只恐将来有朝一日,这些事都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把柄,给你带来种种的后患呀。”
………………………………
第六十九章 又多了一个妈
(求收藏、求推荐)杨广听杨丽华说得异常郑重,心中起先还颇不以为然,认为杨丽华将事情的后果预料得过于严重了些。
“可儿,欣儿,哼,轻佻!趁着现在知道这件事的人还不算多,你趁早叫她俩把名字改过来,省得消息一旦再传出去,于你不利。”杨丽华直指杨广荒唐地要两名侍女改名之事。
“长姐说的甚是,我这就去办。”杨广嘴里应着,站起身,抬腿就想开溜。
“你急什么?坐下,说说府里断粮是怎么回事?”
杨广最不愿意听别人提起此事,他万万也没想到,自己才朝着改变历中的方向迈出了一小步,就招惹来如此的麻烦。
既然长姐问到了此事,杨广出于对她的信任,便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杨丽华述说了一遍。
“那你再说说,昨日父亲母亲传你入宫,都对你做了什么处罚?”
杨广搞不清楚杨丽华为何会对这件事表现出如此高的兴趣,只得原原本本地将昨日在正阳宫中的情形向她叙说了一回。
“看起来,你身边没有一个像安若溪这样的约束着你些,还真不成。”杨丽华仔仔细细地听罢,竟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不过,还好,她被发落离开了你,我来了。这次就算了,单单是在府中更换些摆设,为府中的下人们添置些新衣这些个事,别人也找不出太多的可垢病之处,只是你须得记住,自今日起,你再要做出类似于今天为身边的侍女改名这样荒唐的事之前,先屈尊到我这里同我商量商量再说。”
杨广明知杨丽华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纯粹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可听着这些絮絮叨叨的话,心里就是觉着不舒服。他正处在向青春期迈进的年纪,叛逆、自立的意识已经开始在他心中萌芽。即如今儿早上醒来,当他对昨日父亲和长孙晟像打哑谜似的话恍然参悟之时,他便头脑膨胀,有一种雏鹰即将脱离父母呵护,展翅高飞的感觉,急于向别人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治理好一座晋王府,进而治理好一座州城,甚至能独当一面,为父皇分忧。
像杨广这样年纪的少年,心中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再要他像个八九岁小孩似的事事听从大人的话,凡事都要征得大人的同意,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更何况,杨丽华还只是他的姐姐,而非母亲!
正因如此,方才还对杨丽华抱有同情心,怀有亲近感、信任感的杨广在听了杨丽华俨然以尊长的身份对他提出严格要求时,心中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排斥和厌烦的心理。
是的,我承认,出于一时戏谑之心,擅自要两名侍女改名字这事儿,做得的确有些孟浪,有欠妥当,可也用不着从此以后,事事都要向您汇报、请示吧,我的好长姐!
杨广一肚皮都是对杨丽华的不满,有意将话题引向了别处:“长姐,方才我来时才注意到,您这院子里收拾得过于素净了些,回头我叫人送些花草来,装扮装扮这小院可好?这样,您养养花、弄弄草什么的,日子也不至过得太过寂寞。”
“你这小鬼头,明明是不愿听我在这儿唠叨你,却和我说起什么花花草草的。”杨丽华含嗔一笑,用手点着杨广,说道,“爱不爱听是你的事,但要是让我发现了你再任着性子胡来,我可饶不了你。”
杨广顽皮地冲杨丽华扮了个鬼脸,万分不情愿地答道:“我哪敢呀,以后就是嫌萧萧、瑟瑟两人这个名字不好,也得请长姐您亲自替她俩重新起个新名字才是。”
“胡扯,一个人的名字是好随便乱改的吗?我且问你,父亲既然要你当着他和母亲、见地伐并朝中两位宰相的面儿拜长孙晟为师,他今日为何不来府中授业?”
“父皇命他起草一份对付突厥人的奏章,昨日他已说了,等奏章的事一了,便来府中授业。怎么,姐姐,你也想见长孙晟?”杨广一想到早上那个搜索结果,心里就一阵别扭,仍不肯将长孙晟唤做师父或者先生。
“他一个外臣,平白无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