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隋行-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责问道。

    “母后有所不知,南陈奸细花姑收容司马珞,原是为了将她暗中送往南陈与其父团聚的,可据儿臣向司马珞询问得知,她宁可死在长安,也决不愿背井离乡,前往江左。依儿臣对司马珞的观察,她所说确像是发自真心,并无存心诓骗儿臣之意。而且从她谈及长姐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神情间,儿臣也约略推测出,司马珞对长姐颇怀敬畏之心。母后如能允许她姑媳二人相聚同居于一处,一来可彰显我大隋朝廷的宽仁大度,二来也可使长姐得一倾诉衷肠之人,待长姐将积压在胸中的郁闷向人述说殆尽之日,或许她就会回心转意的。这只是儿臣的一点浅陋见识,当行不当行的,还望母后三思。”杨广实在不忍心叫自己穿越以来至亲最爱的长姐于自己走后独自留在偌大的一座空荡荡的王府之中忍受孤独和寂寞,思虑再三,终于还是代杨丽华向母亲提出了请求。

    独孤伽罗脸色渐霁,却兀自沉吟不语,或许因她参与了鸩杀司马珞的小丈夫北周末帝宇文阐,在心底里自觉对司马珞有愧的缘故,她一时间还难以接受杨广的建议,答应要杨丽华和司马珞结伴同住,沉吟良久,方答道:“此事容后再议吧。你须谨记,未经我的允准,不得向丽华提起司马珞现在正阳宫中安置。”

    送走独孤伽罗以后,杨广感到身心俱疲,在鲜于罗的陪伴下,正要返回寝殿略作歇息,却见长姐杨丽华的贴身侍女珠儿手捧着一绺长发,急匆匆地迎面走来。

    “王爷,皇后娘娘回宫了吗?我们娘娘要婢女将她刚剪下的这绺头发进呈给皇后娘娘。”珠儿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吓,神色慌张地向杨广说道。

    杨广心里不由得往下一沉,情知杨丽华如此做是为了向母亲表明自己誓死不再改嫁他人的坚定态度,遂忙冲珠儿吩咐一声:“走,随我瞧瞧长姐去。”
………………………………

第148章 动了贪功之念

    杨广带着珠儿和鲜于罗来到杨丽华居住的第四进院落,他命鲜于罗在院门外守候,自己带着珠儿径直奔院中上房走去。

    “娘娘,王爷来看您了。”珠儿站在门外,向房中通禀道。

    许久,没有听到房内有人搭腔。

    杨广生恐杨丽华有什么意外,当下也顾不得许多,推门便进了上房。

    “晋王殿下,我是不是该向你道喜呀。”上房内,杨丽华独自坐在几案旁,满头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语带揶揄地冲杨广说道。

    “长姐,你别想那么多,母后她,她也是为了你好。”杨广走近杨丽华身旁,温言劝道。

    “哼,想当初我只道你是诚心邀我来你府上居住,却没想到母亲另有差使交待给你。”杨丽华沉着脸,瞪视着杨广,说道,“眼看着你就要离开长安,终于沉不住气,今日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吧。”

    杨广亲自为杨丽华捧上一杯茶,继续劝解道:“您先喝杯茶,消消气儿。阿纵最近忙,也没得着空儿陪长姐说说话,今天您心里有什么话要说的,尽管和阿纵说一说,阿纵虽然年幼无知,也无力劝长姐回心转意,但陪您解解闷总是可以的。”

    “那好,你先坐下,我一件一件地问你。”杨丽华对杨广终究是心怀疼爱,听杨广话说得十分贴心,嘴角隐然掠过一丝笑意,却依旧板着脸,从杨广手中接过茶,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示意杨广坐下说话。

    “母亲是不是要你撮合我改嫁李渊?”杨广屁股还没坐稳,杨丽华开门见山地就向他问道。

    “啊,长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杨广大张着嘴,吃惊地望着杨丽华。

    “一天三请安,没事就往我房里钻,极尽取悦讨好之能事。如果没有心怀鬼胎,对我这个表姐意有所图,李渊,他一个父母派来看守着我的禁军将佐,用得着这样?”杨丽华终于说出了憋在肚子里长达三个月的话。

    “即使长姐不中意表兄,只要长姐开口。。。。。。”杨广内心也颇不愿和李渊这位多年后的冤家对头亲上加亲,忙趁势说道。

    杨丽华一抬手,制止了杨广继续说下去,又向杨广问道:“如果我执意不肯顺从父母的心愿,你会如何?是要立马将我们娘俩扫地出门吗?”

    杨广一听这话,急得挺身站了起来,指天发誓道:“阿纵若有此心,天打五雷轰。”

    “那就好。你现在对我实话实说,还有什么事瞒着我?”杨丽华紧盯着杨广,追问道。

    “我,我没什么事瞒着长姐呀。”一想到就在方才,母亲还特别交待自己,不得将司马珞如今现在宫中的消息透露给杨丽华,杨广生生将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对视着杨丽华,十分肯定地说道。

    “珠儿,你进来。”

    随着杨丽华的传唤,珠儿手捧着那绺长发走进房来。

    “既然再没什么事瞒着我,那么我倒要烦劳你替我做件事了。这是我刚剪下来的一绺头发,本想着命珠儿到前面正殿呈给母亲,以明我心志,母亲既已回宫,就请你哪天进宫之时,将这绺头发代我呈给母亲,并转告她,今后再向我提及改嫁之事,摆在她面前的就不仅仅是一绺头发了。”杨丽华说着说着,又不免动起气来,胸口起伏不定。

    杨广暗自叫苦,有心再劝她一劝,可眼见得一向温柔沉静的长姐态度如此决绝,只得勉为其难地从珠儿手中接过那绺头发,小心翼翼地揣入了怀中。

    杨丽华见杨广收下了自己剪下的那绺头发,心中对杨广的态度甚是满意,脸上强挤出一丝笑,转变话题,向杨广说道:“听说你新收了位厨艺高超的大厨,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一声,也好叫我尝尝他烹制的美味。”

    杨广正巴不得房内的气氛缓和下来,忙冲珠儿吩咐道:“你去院门外传我的话给鲜于罗,要他现在就到后厨,传命谢讽立马做几道菜,送到这里来与长姐品尝。”随即口若悬河般,滔滔不绝地向杨丽华夸赞起谢讽的厨艺来。

    杨丽华听杨广说得生动有趣,脸上逐渐也带出些笑容,将方才的烦恼暂且抛在了脑后。

    “阿纵,你方才说最近忙,不知你都在忙些什么?”杨丽华听罢多时,随口问道。

    杨广不愿向杨丽华提及染干每天来府里做“代课老师”的事,自是也不便向她透露自己牵总查案的前后经过,便只含混地推说父皇存心考校他办差的能力,交待了几桩差使给他来办。所幸杨丽华只是随口问问,并没再多问,也就稀里糊涂地被他给应付了过去。

    但是,经杨丽华这么一问,反倒提醒了杨广,使他想起了数月前自己初访万善尼寺,安若溪当面自承是内奸,杨丽华帮他做出的种种分析,不禁向杨丽华问道:“长姐,倘若我现在有证据证明安若溪不是别人安插在我身边的眼线,你说,将来我赶赴并州就任时,能否带她一同前往?”

    杨丽华只道是杨广对安若溪旧情未泯,不忍和她长时间分离,故有此问,菀尔一笑,轻松地答道:“你如果能证明她的清白,又何需来问我?虽然若溪擅自堕胎,心肠未免狠辣了些,但如今回想起当时她面临的情势,堕胎对你,对她,当时确乎都是上上之选。这几个月来,她倘若对佛旨有所领悟,以她之聪慧过人,陪伴你出镇并州,倒的确是一位再合适不过的参谋、帮手。哦,我知道了,这几个月,你是不是没少往万善尼寺跑?”

    杨广被她说得既羞又急,却又无法为自己分辩,只得喃喃自言自语地问道:“就不知母后会不会答应?”

    杨丽华目光一闪,主动帮杨广出起了主意:“你先甭管其他人会怎样,依我说,最重要的是若溪现在愿不愿回到你身边来。你何不趁早把你的心意向她说明,尔后视她的态度再做打算。”

    杨广心窍顿开,当即表示愿照杨丽华的主意去试上一试。

    过不多时,珠儿便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进来,杨丽华逐个菜肴品尝过后,自是对谢讽的厨艺赞不绝口,并向杨广提出,自今以后,她这里的饭菜就交由谢讽来做了。杨广乐得看到长姐转怒为喜,遂满口答应了下来。

    杨广从杨丽华房中告辞出来,走在回寝殿的路上,脑子里仍在琢磨着安若溪和万善尼寺的事。

    万善尼寺中有数百名前朝的嫔妃命妇,屈突通那晚又发现石屋院中的秘道通往万善尼寺附近的小树林中,这二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联系?杨广随即想起了,今日大朝会上,父皇虽然诏准自己开府建衙,加了左武卫大将军的头衔,可并没有免去自己牵总查案的差使,如能赶在自己离开长安之前,将会真和尚横死案查出个眉目来,岂不功成圆满,同时也可向兄弟、群臣证明,自己决非泛泛之辈?
………………………………

第149章 一个约定

    心中一旦产生了要将会真和尚横死案查出个眉目的念头,杨广迫不及待地立马就付诸了行动。

    次日天方大亮,他便主动传唤张须陀和鲜于罗陪同自己再访万善尼寺。按照杨广经过昨日一晚上思考想出的计划,他打算将安若溪发展成自己安插在万善尼寺内的眼线,重点在万善尼寺内的前朝嫔妃命妇当中找出可能和花姑等人有所勾连的目标,尔后再对这些人一一实施排查。

    甚至,他还绞尽脑汁,极力回想着穿越前看过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当中柯南破案运用的种种手法和细节,进一步将怀疑的目标初步锁定在了那些在万善尼寺内出家修行的前朝嫔妃命妇中出身于江左的人身上。

    而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争取说服安若溪,答应作为自己的帮手,共同侦破此案。反过来推理,倘若安若溪真能帮助自己拿获潜藏在万善尼寺内的凶手的话,那么自已也就有了在母亲面前替安若溪辩白的充分理由了。

    至于自己为何如此心急地要重新召回安若溪,杨广并不肯承认他对安若溪已暗生情愫,反而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替自己找出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无论怎么说,安若溪都是自己这具身体的第一个女人,自己基于男子汉的道义,也决不能坐视她背负着内奸的嫌疑,做一辈子尼姑不管。这大概也是所有处于青春萌动期大多数男孩儿都会有的想法吧,既看似可笑,又有他自己的想法包藏于其中。

    张须陀来得倒挺快,一见了杨广的面,竟异同寻常地表现得殷勤了起来,口口声声地向杨广道着喜,同时,吞吞吐吐地向杨广提出了个请求:“王爷,您能不能考虑出镇并州时带上我?”

    杨广对张须陀一身的功夫确是称赏有加,但颇腻烦他平时的为人,只淡淡地答了句:“你目下军籍还在备身府,本王出镇并州,岂敢向父皇讨要近卫?不过,能不能随我一同前往并州,实则还要看你今后的表现而定。”

    张须陀本是个红脸汉子,轻易张不开口求人,听杨广话中之意,似乎不愿带自己一同前往并州,只会涨红着脸傻傻地立在原地,却是一句软话也多说不来了。

    正在这时,有把守府门的军士来报:突厥王子染干在府门外求见。

    昨日在大朝会上,杨广已见过染干一面,只是二人未得机会交谈。今天染干一早便登自己的府门,莫非仍打算接着做他的“代课老师”不成?杨广一想到这十几天来,他和染干之间玩的这场猫捉老鼠般跟踪与反跟踪的游戏,就不免为自己实际上的获胜而感到一丝得意,当下停下脚步,吩咐军士带染干到正殿相见。

    “染干王子贵体抱恙,如今可大好了?”看到染干在军士的引导下迈步走进殿来,杨广主动站起身,热情地向他问候道。

    “有劳晋王殿下挂怀,染干身子也恢复如初。”染干左掌抚于胸前,向杨广略一躬身,算是行过礼了,紧接着直言不讳地说道,“今日一早登门,专为辞行而来,还请晋王殿下能够允准我父子明日离开长安,返回故邦。”

    “染干王子请坐。小王前些天听说,令尊处罗喉可汗也身染小恙,贵父子为何不在长安多留几日,待身体完全恢复了再走不迟啊。”杨广一边请染干落座说话,一边在思考着该不该由自己放染干父子返回突厥。

    昨日在大朝会上,长孙晟代表朝廷已向处罗喉说明,自今尔后,凡涉突厥事务,概须先向自己禀明,母后驾临自己府上,也曾说过相似的话,可眼下自己毕竟还是个并未出镇的藩王,像如此重大的事,似乎不应由自己来做出决定。

    “多谢王爷关怀,家父身体已无大碍。王爷,请恕我直言,家父自奉大可汗之命出使隋国,至今已在长安居留了将近一月,其间,经我方屡次催促,却始终得不到隋国皇帝对我大可汗所致国书的明确答复,有鉴于此,我父子再在长安滞留,已无任何必要,所以,还是请殿下允准我父子早日返回故邦吧。”染干软中带硬地回道。

    眼瞅着强留下染干父子不放已属无理之举,可若从自己口中说出允准他们返回突厥的话,又显然不妥。杨广反复思量,灵机一动,想出了条缓兵之计。于是,面带笑容,避实就虚地向染干说道:“小王实不曾想到,前些时日承染干王子每日到府陪小王习说突厥语之情,今日眼看即将分别,不如就请染干师兄在小王府上多耽搁半日,待我差人请先生来,共同为师兄摆宴饯行,不知师兄意下如何?”

    染干听杨广改口称呼自己师兄,很是高兴,当下便对杨广说道:“我正欲去向师父告个别,既然殿下盛情相邀,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杨广改称染干为师兄,原为的就是以同门师兄弟的身份留下染干,搬请长孙晟来帮自己应付眼前的难题,见染干一口答应了下来,遂吩咐张须陀道:“你速去面见长孙先生,就说本王今日要在府中设宴为染干师兄饯行,请他务必来一趟。”又嘱咐鲜于罗到后厨知会丁三儿一声,要他精心准备一席酒宴。

    张须陀、鲜于罗二人眼见得有染干在场,今天杨广多半是去不成万善尼寺,齐声答应一声,各自出殿办差去了。

    “师兄,不知你这一口流利的汉话是跟哪位先生习学的呀?”杨广没话找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