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俱罗得到张须陀的传信,于五更天将明未明之时赶到了晋王府来见杨广。他尚未得到朝廷的明发诏令:在杨广手下查案的差使已结办结,随时听候下一步调遣,因此半夜被张须陀从被窝中叫醒,还误以为杨广要向他交待新的差使,急吼吼地便跑来见杨广。
“这几天,你没和袖红住在一处?”杨广见鱼俱罗来得如此之快,心中陡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张口便冲他问道。
鱼俱罗冷不丁被杨广问及他和袖红的私事,老脸不禁也是一红,老老实实地抱拳答道:“前天,袖红说八月十五她要去大兴向她姑妈请安问好,一早就出门走了,今天应该就回来了吧。老儿方才是在军营中被张须陀叫醒,急着来见王爷的。不知王爷有什么差使要吩咐老儿去做?”
袖红跑了!杨广但觉头颅之中轰地响了一声,呆坐在殿内,半晌没说出话来。
………………………………
第194章 棋先一着
八月十六的早上,辰时未到,舒国公刘鲂便身着朝服来到了露门外,请把守露门的监门军将佐代他入宫通禀,他有要事求见皇上。
昨夜阿丑(张仲坚)潜入晋王府行窃未曾得手,还当场掌毙了晋王府中的大厨丁三儿,在得到阿丑的回报后,刘鲂几乎是一夜未曾入睡,反复思忖,终于在天亮前做出了一个看似冒险却能暂保自己平安的决定:主动进宫面见杨坚请罪。
站在露门外,抬头仰望着露门上自己曾经十分熟悉,尔今却是久违了的两座重檐门楼,刘鲂不禁思绪万千,感慨良多:曾几何时,他身为前朝宣帝驾前最为受宠的两位近臣之一,无数次地登上这两座门楼,代表天子,向露门外的王公、重臣们发号施令;又有多少回,他陪伴着皇帝在露门内的长安宫中嬉戏玩耍,竞夜不出宫门。。。。。。
刘鲂在心底里不得不承认,自己和周宣帝宇文员是同一类人:都胸有大志,却安于享乐。如果说自己和被称为荒唐君主的宇文员还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宇文员可以为了贪图享乐而放弃名利,甚至不惜早早地就舍弃旁人看来至高无上的皇位,而他,刘鲂却很难做到。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刘鲂自问尚略逊宇文员一筹。
然而,刘鲂也有明显强过宇文员的长处,那就是他善于洞察未来。
宇文员对他有过知遇之恩,且两人秉性相投,论其实质可归为同一类人,但刘鲂也清醒地预料到,宇文员难成大事,早晚北周的天下将丧失在他的手中。
正是由于相较朝中其他亲信大臣而言,刘鲂提早一步预料到了这一点,他才能够及时地转投杨坚麾下,并且成为了头一个向杨坚建言,要其取代北周,开创大隋一朝的定鼎功臣。
杨坚虽不同于宇文员,可刘鲂毕竟还是那个刘鲂,多年来,仅凭着偷机取巧、谄媚逢迎这一套本领足已使他在朝代更迭之世立于不败之地,恩宠加身,权势显赫,刘鲂当然不会为了杨坚而轻易改变自己贪图享乐的一惯做派,也因此成就了高颖,而将自己彻底逼到了整日无所事事的边缘地带。
于是,在新朝创立之初,曾为隋高祖杨坚立下过定策之功的刘鲂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个大闲人。及至真正被排除在长安宫之外,刘鲂才发觉,赋闲在京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虽然有无数的富商大贾争着和他交朋友,做生意,但刘鲂心里明白,他们大多是冲着他头上仍顶着的那顶大隋舒国公的爵位来的,无非是借用自己在新朝皇帝跟前的那点儿面子,为他们各自的营生寻求些便利罢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多久,刘鲂就耐受不住寂寞了。在同梁士彦、宇文忻等前朝重臣的交往过程中,刘鲂灵敏的嗅觉再次发挥出了作用,他意外地发现,虽然杨坚做上了皇帝的宝座,可举朝上下,真心拥戴他的人并不多,反而这些前朝的老臣们言谈之中对被杨坚逼着禅位的那位小皇帝宇文阐称赏有加,都认为如假以时日,宇文阐定能成长为一位英明神武如其祖父周武帝宇文邕那样的明君。
随着杨坚企图以诛除宇文氏一族的方式消除身边的隐患,身居朝堂之外的刘鲂瞧得更加清楚了:杨坚的高压手段在表面上似乎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实则在满朝文武大臣的心中,没有几个赞成他这么做的,反而因此增添了对宇文氏一族的同情。
在这种情况下,曾因功高权重,受到杨坚猜嫉,被削去相州总管的职位,和刘鲂一样赋闲在家的盛国公梁士彦找上了他,欲广泛联合前朝旧臣,推翻刚刚建立不久的隋朝,恢复周室江山。刘鲂当时不但一口答应了,而且渐渐地成为了这个以他、梁士彦和英国公宇文忻为核心的小圈子的首脑人物。
同时,刘鲂也并不傻,他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决不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寄希望于几个失势的前朝旧臣身上。于是,在和梁士彦、宇文忻结成反隋复周同盟的同时,刘鲂通过广陵首富张季龄,和南陈朝廷取得了联络,答应为南陈朝廷派至长安的眼线、斥候刺探隋朝的军情、政情提供便利。按照刘鲂的设想,一旦复周不成,他还可以逃往江左安身,至少不会做前朝的陪葬品。
最近,杨坚借口要为宇文阐报仇,决定举兵南下攻陈,而北面的突厥和高句丽也蠢蠢欲动,趁着隋朝立足未稳之机,在北境兴风作浪,或勾结北齐残将攻陷临榆关,或并吞相邻的异族,想称雄辽东,杨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竟然将自己最亲信的兄弟,镇守关中、京畿重地的卫王杨爽派往了幽并等地。这样一来,率领一万府军,驻守华州的大将军乐朱绩便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刘鲂急欲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联合宣帝一朝的天大皇后朱满月,一举促成尔朱绩举兵反隋,如果能成功的话,到时一旦占据帝都长安,则复周大业有望矣。
尔朱绩身为手握重兵、镇守关中的大将军,当然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在同意起兵反隋复周的同时,也给刘鲂和朱满月出了道难题:要得到一道已死去的小皇帝宇文阐的亲笔遗诏,或者前朝皇太后杨丽华的亲笔书信,才可起兵反隋。
无奈之下,刘鲂只得提前起用谢讽这棵他有意安插到杨广身边的暗桩来窃取杨丽华的笔迹。
偏偏在此关键时刻,张仲坚给刘鲂捅了个不大不小的漏子,在按照他的指示,唆使谢讽窃取杨丽华手迹不成的情况下,张仲坚这个浑小子居然自做主张,亲自动手潜入晋王府行窃,结果被晋王府中的掌案大厨丁三儿撞到,张仲坚掌毙丁三儿,连夜逃回了舒国公府来向他禀报消息。
刘鲂一听,就知道事情要糟:谢讽既受张仲坚胁迫,如今又在杨广手中,难保他不会招供出张仲坚。而张仲坚明面上的身份是自己合伙人的儿子,只要杨广头脑不太笨,很容易据此怀疑到自己头上。。。。。。
经过了一夜的反复权衡个中利弊,刘鲂决定抢在杨广前头入宫求见杨坚,主动向杨坚低头认罪,以期能够挽回当前对自己而言,极为不利的局面。
“舒国公,皇上命您前往正阳宫见驾。”当值的左监门郎将薛世雄的声音打断了刘鲂的思绪。
“哦,哦,有劳将军了。”刘鲂恍然省悟过来,冲着薛世雄道了声谢,抬脚迈进露门,径直朝着正阳宫走去。
………………………………
第195章 嫁祸于人
正阳宫是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日常起居的宫室,一般而言,若非特别亲近之臣下,杨坚决不会在正阳宫接见他的。刘鲂得到杨坚命自己前往正阳宫见驾的口谕,心里略感安慰:看来自己在杨坚心目当中还算得是一位亲近臣下。
因昨夜天台开家宴,兼之杨丽华入宫与宴,向杨坚传递出了和父母尽释前嫌的明确信号,杨坚心里痛快,不免多喝了几杯酒,天光大亮,才刚刚起床,未及到武德殿听政,就听到有人来报,称舒国公刘鲂在露门外求见。
杨坚闻讯,心中感到纳闷儿:自一年多前尉迟迥起兵叛乱,刘鲂因不肯临危受命,赶往前敌监军,受到自己的有意冷落之后,在印象中,他还从未这么早进宫来求见自己。
由于前些日子,他授意苏威以违反朝廷禁酒令为借口,查封了刘鲂所开之“江南岸”酒楼,为了向刘鲂略表歉意,同时也为了显示出他对刘鲂仍心存感念,杨坚特意命人传唤刘鲂到正阳宫见驾。
刘鲂既是为了请罪而来,表面文章自然要做足做够,进得正阳宫正殿,遂不待杨坚开口,疾趋向前,扑倒于杨坚脚下,嘶声叫道:“罪臣刘鲂今日特来向陛下请罪,求陛下重重治臣之罪。”
杨坚未料到刘鲂才一见面,便闹这么一出来,忙吩咐随侍的宫人将刘鲂扶起,赐座,方向他问道:“叔介,这是为了何事啊?”
刘鲂又要起身回话,被杨坚摆手制止住,才勉强坐着拱手答道:“罪臣违反朝廷禁令,私设酒楼,当街沽酒,实在是罪不可赦啊。”
杨坚听罢,微微皱了皱眉头,心说:原来你今日早早地入宫求见,是为了“江南岸”被查封一事,向朕来讨要说法的啊。
“叔介,要是你府中短缺什么,尽可向朕开口,朕一一赏赐给你就是,大可不必以国公之身份地位开设酒楼牟取些许蝇头小利嘛。”杨坚不以为然地应道。
“单是私设酒楼,违禁沽酒也就罢了。”刘鲂说着,又不由分说,扑身跪倒,以头抵地道,“昨日臣意外地发现,之前与臣合伙开设‘江南岸’酒楼之广陵富商张季龄之子张仲坚,极有可能是南陈派至长安的奸细。罪臣有容留敌国奸细之嫌,不敢在陛下面前就坐,求陛下早治臣的罪,罪臣方能心安。”
“你且平身,慢慢说与朕听,你是怎么发现这张仲坚是南陈派来的奸细的呢?”杨坚心头震惊,却不露声色地问刘鲂道。
“昨夜因逢中秋佳节,罪臣与家人一起把酒赏月,多喝了几杯酒,回卧房安歇便迟了些,当罪臣返回卧房途经张仲坚宿房窗外时,就听到房内有人说话。当时已至三更时分,罪臣一时好奇,便停相脚步,顺道听了几句,不想这一听,可把罪臣给吓坏了。原来,这张仲坚正向一个不明身份的同伙抱怨说,没有人在晋王府周围配合他行动,以至他潜入晋王府行窃之时,被人发现,一急之下,他出手伤了一人,急急忙忙地便逃了回来。。。。。。”刘鲂按照之前早已打好的腹稿,滴泪横流地向杨坚述说着昨夜自己府中那骇人听闻的一幕,“陛下素知罪臣胆小怕事,当时听到这些视同谋逆的话,罪臣吓得魂不附体,没敢多做停留,忙返回自己的卧房,苦思应对之策。”
“唔,你打算怎样?”杨坚两眼中陡地射出一道精光,直盯在刘鲂的脸上,沉声问道。
“罪臣本打算呼唤家仆,将张仲坚并其同伙拿下交陛下问处,怎奈,罪臣因素知这张仲坚身负超强武功,而罪臣家中只有七八名年轻力壮之家仆,唯恐捉他不着,反被他伤了罪臣家人,因此未敢轻举妄动。待捱到天亮,罪臣才慌忙入宫求见陛下,请陛下派禁军前往罪臣府中捉拿逆犯。”刘鲂回避着杨坚的目光,故作羞愧地答道。
“元胃何在?”杨坚当即喝问一声。
“末将在。”右卫将军元胃应声而入。
“命你亲率一百千牛军士从速赶往舒国公府邸,将南陈奸细张仲坚缉拿归案,不得有误。”杨坚简洁而明确地向元胃下达了指令。
元胃抱拳答应一声,像一阵风似地去了。
“叔介,你说,元胃此行,能将张仲坚捉拿归案吗?”杨坚望着元胃离去的背影,冷冷地问刘鲂道。
刘鲂匍匐于地,浑身上下颤抖不止,过了移时,才沙哑着嗓音答道:“如果抓不到张仲坚,罪臣愿一死以恕已罪。”
倘若刘鲂不是犹豫再三,才说出情愿一死来抵偿自己所犯下的罪过,杨坚或许对他说的这番话至多相信三分,可是以杨坚对刘鲂其人的多年了解,眼前这个惊魂未定,贪生怕死的刘鲂才像刘鲂发自真心的反应。
“好了,叔介,你既是无意间察知张仲坚夜入晋王府行窃,收留他在府中居住,便算不得是罪,更不至以死恕罪。且坐下说话吧。”杨坚脸上泛起一丝笑意,温言安抚刘鲂道。
“罪臣贪图小利,以致险些中了奸人的圈套,这就是罪。但不知昨夜晋王府中被张仲坚打伤的是何人,如果是晋王殿下的话,那罪臣这罪可就大了啊。”刘鲂仍不肯起身就座,脸上带着两行热泪问杨坚道。
“你放心,阿纵没事。”杨坚不得不耐着性子抚慰他道,“朕尚不明白,你怎么会想到和身处敌国的广陵富商张季龄合伙经商?”
杨坚这一问,听似温和,仿佛两个老友闲话般随意,可在心怀鬼胎的刘鲂听来,却隐含杀机,凶险无比。他一点儿也不敢大意,据实答道:“罪臣与张季龄结识,原本是在现任太子左庶子的卢贲府中,记得当时罪臣才赋闲在家,正思量着找门赚钱的营生补贴家用,卢贲便向罪臣引荐了张季龄,据他说,张季龄因有大量的丝绸生意要做,每年都需往返于关中、江左两地不下十几趟之多,正想在长安城中寻下一个既可营利,又能落脚的地儿来歇马驻足,罪臣因见张季龄身家万贯,且为人十分豪爽,一时贪图他的财货,便主动提出要和他合伙开设一家酒楼,一道营利。张季龄从卢贲口中得知了罪臣的身份、地位,也欲借助罪臣在朝中的薄望,为他日后在长安经营提供更多的便利,我二人便当下说下,五五入股,合伙开设了这座‘江南岸’酒楼。酒楼开张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季龄就派了他的儿子张仲坚来长安,借口张仲坚在他家中常受其妻排挤,故差他离家来长安常驻酒楼,也好找个妥当的地方安置于他。罪臣只道是张季龄派儿子来照应着生意,也没多想,却不承想到他原是南陈的奸细。”
………………………………
第196章 华州有变
就在刘鲂棋先一着,在正阳宫面见杨坚,主动揭发张仲坚是南陈朝廷派至长安的一名奸细的同时,杨广在获知袖红已提前逃匿的讯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