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司马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司马家-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轿谎罨屎笥爰痔渝呐ο拢韭碇缘牡匚焕尾豢善啤
司马炎临去世的时候,杨骏已经彻底掌握了朝廷的大权。经过数年的排斥异己与培植自己的势力,杨骏已经可以做到一手遮天,司马炎尚有一口气时,他已悄悄地撤换了朝廷的所有禁卫军,等司马炎撒手西去时,他的遗诏都没能出得了內宫,所有后事安排皆由杨骏独自做主。
公元290年,武帝司马炎于洛阳驾崩,享年55岁,司马炎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留给儿子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太平,但暗中危机四伏的帝国。
公元290年,司马衷即帝位,是为晋惠帝。加封太尉杨骏为太傅,辅政大臣。“太尉”,“太傅”都是虚职,地位尊贵,却没有多大职权,关键在后两个字:“辅政”,即辅佐皇帝,皇帝幼小不懂事,所有国事一律由杨骏做主。
一些司马氏驻防外地的重要亲属全都不许回京师吊丧,司马炎的叔叔司马亮是当时司马家族里最有威望的人物,本来司马炎打算让他作为辅政大臣辅佐司马衷执政,但这道上谕也被杨骏给扣押了。司马亮连回京师给司马炎吊孝都不被允许,只能在城外嚎啕大哭,就这样还被人诬告有谋反嫌疑。杨骏借这个理由要派兵去镇压司马亮,但由于司马炎在世时裁军过度,朝廷的军队数量有限,领军将领石鉴等人觉得没把握能对付司马亮,杨骏这才作罢。
不过司马亮也没把握能对付杨骏,两下里都只能算了。目前京城在杨骏的控制下,杨骏以辅助皇帝治理国家为借口,干脆搬家住进了皇宫,其实他是想过过当皇帝的干瘾,所以就直接搬进了太极殿,模仿皇帝处理政事,这种感觉实在是好极了。
杨骏如此飞扬跋扈,干预朝政,那些外臣们不敢说什么,但内部却有人对他不满了。谁呢?就是贾南风。贾南风可不是好惹的,她也是权力欲望极盛的女人,司马衷当上皇帝后,她就是皇后,加上贾家在朝廷中的扎实基础,她感觉自己完全有能力与杨骏抗衡。
贾南风的妈妈是贾充的第二任妻子郭槐,郭槐原来就是个厉害女人,对丈夫贾充管得无比严密,以至于贾充最后只能去武帝司马炎处诉苦,司马炎此人帮助朋友最为热心,他以皇帝的身份支持贾充将第一任妻子李氏迎接回来,结果还是被郭槐给顶了回去,郭槐连皇帝的圣旨都敢不买账,搞得贾充灰头土脸。贾南风作为郭槐的女儿,学到了她妈妈管理老公九成的功力,现在开始管理自己的老公司马衷了,好在司马衷根本是一个白痴,容易管。
本来吧,由杨骏执政,司马衷是没什么意见,因为他自己根本对执政没兴趣,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但是他老婆贾皇后可有意见。贾皇后心想,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现任皇帝是我的老公,你杨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再那么独掌朝纲。但是杨骏哪管这一套,他全面掌控了禁卫军,朝廷上下都是他的人。
贾皇后作为皇后,能在后宫里称王就该满足了,朝廷和天下那是男人的事情,但这个贾皇后偏偏不干,她要与杨骏争夺掌握天下的权力。但这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有帮手,需要有军队。贾皇后身边没人,后宫那些嫔妃都是女流之辈,能管何用?贾皇后深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那就想想谁是杨骏的敌人。杨骏上台后,努力打压司马氏诸王,尤其手握兵权的楚王司马玮和汝南王司马亮更是被他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那么不用问,这两人一定能成为自己的盟友。
17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
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史书把这一年作为“八王之乱”的开始。楚王司马玮目前还是个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冲动,他既然叫“楚王”,那封地就在湖北一带了。古时候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里实权是很大的,基本上就是土皇帝。但是仍有许多有封地的王爷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他们宁愿留在京城里,就像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那样,要他去封地就跟要他的命一样。这里面有几个原因:首先这些王爷从小在京城里长大,京城才是熟悉的故乡,这里有自己的王府,有熟人有朋友,而且京城一定比其他地方繁华,这里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而一旦去了自己的封地,虽然可以当土皇帝,但封地往往比较边远荒凉,远离国家的政治中心,一旦去了,没有皇帝的宣召不能擅自回京,也不能随便去其他兄弟的封地串门,感觉上有点被流放的意思。
而司马亮是司马炎的叔叔,司马衷的叔祖,算是目前司马家族在世成员中能力最强的,杨骏对这个司马亮最为忌惮,总是想方设法害他,司马亮对杨骏仇恨在心,立志报复,这正合贾皇后的心意。贾皇后想要扳倒杨骏,顺便除掉自己的婆婆杨太后,这可是一场政变,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失败的一方将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株连三族。所以贾皇后想得很周到,她到处物色合作者,联络有军权在手的人。
杨骏此时虽然大权在握,但他实在没有什么真本事,对治国安邦毫无经验,对管理并平衡各方势力也没有手段,他所认为的掌握政权就是为所欲为,不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殿中中郎将孟观和积弩将军李肇平时不受杨骏待见,杨骏总想找机会排挤他们,最后搞得他们无路可走,打算铤而走险。于是他俩合伙给贾皇后上密折,诬告杨骏谋反,这可正中了贾皇后的心意,她立即让身边的亲信太监董猛联络这两人,研究一起推倒杨骏的计策。
殿中中郎将孟观负责宫殿的宿卫任务,手中握有一定数量的禁卫军,贾皇后命令他暗中调动禁军,随时准备发难。然后又让积弩将军李肇去联系司马亮与司马玮,希望他们能发兵响应。结果司马亮表面看似很强大,实则内心是个胆小鬼,他盘算来盘算去,最终仍然不敢参与这次政变,生怕一旦失败,自己的人头不保。反而是司马玮年轻人火力壮,一口就答应了与贾皇后一起干。他当即打报告给皇帝,要求进京参见。报告很快被传到了杨骏的手里。杨骏没有见过司马玮,听说他想申请进京参见皇帝,并没有深入去想原因,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其实因为杨骏也想乘机见见司马玮,了解一下他的为人,为今后清除司马家族的势力打好基础。
18 权臣更迭寻常事
收到朝廷的批准函后,司马玮就率兵进京了,有了这一步棋后,贾皇后胆子大了不少,她让皇帝随便找个名义大宴群臣,在席间盛赞杨骏杨太傅为国辛劳,功勋卓著,理应重赏。当晚大家都喝得很开心,杨骏也得意非凡,尽兴而归。没想到第二天凌晨,皇宫就被孟观率领的禁卫军戒严了。孟观率人包围了杨骏在皇宫内的寝殿时,杨骏还在蒙头大睡呢,忽然被人四周围住而吵醒,只见孟观手捧皇帝诏书大声道:“杨骏接旨!”杨骏有点蒙,不知发生了何事。孟观又说道:“杨骏接旨”。杨骏赶紧滚下床来,跪在地方磕头道:“臣杨骏接旨”。孟观展开圣旨宣读道:“反臣杨骏,图谋不轨,即时革去太傅头衔,送回府中等候发落。”
杨骏一下子彻底了,心想昨晚皇帝还夸自己是一个大忠臣,怎么今天一早就变成反臣了?到了这一步,杨骏也没有办法,被禁卫军押着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而在此时,司马玮所率领的卫队才刚到洛阳城外,基本上就没派上什么作用,贾皇后只得让他们在城外候命,同时派出四百多人在司马繇的率领下去抓捕杨骏的亲信并占领重要的政府机构,让自己的亲信刘颂率军驻扎在皇宫大殿之外,负责皇帝的安保工作。
杨骏回到自己的家后,主簿朱振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拼死向邻近的太子宫求救,顺便挟持太子为人质,与皇帝博弈,顺便放火燃烧皇宫,引起混乱,乘乱夺权。这些主意不管行不行,至少可以一试,但杨骏毕竟是个胆小心虚的人,他犹豫半天仍然不敢做出过激反抗来。机会稍纵即逝,很快司马繇和刘颂率领人马来到了他的太傅府,对方下手可比他狠辣多了,立即就四面包围并放火焚烧了太傅府,逼迫府里的人四处逃散,最后在马厩里抓住了杨骏并当场将他杀死。杨骏被杀死后,贾皇后诬陷太后杨芷伙同父亲谋反,将她囚禁起来。接下去杨骏的同党相继落网:杨洮、杨济、张劭、李斌、段广、刘豫、武贸、杨邈、文鸯、蒋俊等人皆夷三族,总共诛杀了数千人,贾皇后彻底掌握了政权。
晋朝有一个出了名的大帅哥王衍,他的特点首先是长得帅,其次是口才好,学识也渊博,他的父亲曾任平北将军,也算是个将门之后。在洛阳,王衍年纪轻轻就成了“京城偶像”一类的人物,是众多少女追逐的目标,也是众多少男学习模仿的目标。他在京城中树立了一种注重仪表,善于清谈的风气,在当时引领潮流。当王衍19岁时,无数名门千金托媒人前来求婚,但王衍一律看不上对方。一个人长相太丑固然不容易找对象,长得太帅也照样找对象困难,因为他看谁都觉得不合适。直到有一天,在一个公众场合,有一位姑娘入了王衍的法眼,这位姑娘年方16,长得美若天仙、知书达理,气质仪态处处透出皇家风范,王衍立即爱上了她。这位姑娘也疯狂地爱上了王衍,两人之间爱情的发展速度如火箭般惊人,直到要谈婚论嫁了,姑娘才对王衍说出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她名叫杨芷,父亲是太傅杨骏,姐姐是皇后杨艳。
这本来是一段才子佳人的美丽童话,但王衍在这个时候突然悬崖勒马了,因为他意识到其中隐含着风险,因为杨芷虽美,但她父亲杨骏的所作所为让人不齿,王衍年纪轻轻就看出杨骏的昏庸和无能,心想一旦与杨家沾上关系,不知将来后果如何。看到王衍似乎要打退堂鼓,杨芷可不干了,她在当时算勇敢的女性,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男人,动用父亲的势力一定要让王衍娶她。但王衍好像天生有逆反心理,急于推销的东西他总认为其中有诈,于是装疯卖傻就是不肯娶杨芷。搞到最后杨芷没办法,她因失恋,几次试图自杀。姐姐杨皇后怕妹妹想不开,把她接入皇宫中暂住,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妹妹偶遇司马炎,让司马炎将杨芷留在宫里。姐姐杨艳去世前,又竭力要求司马炎册封妹妹杨芷为新一任的皇后。
王衍摆脱了杨芷之后,很容易又换了一个女人并顺利结婚。这个嫁给王衍的女人姓郭,是贾充妻子郭槐的侄女,司马衷妻子贾南风的表姐。贾南风就是目前政变成功的贾皇后,而失败的一方是太傅杨骏及其女儿杨芷杨太后一家人。大家都奇怪,王衍当初年纪轻轻怎么就那么有远见,从杨家过渡到贾家,从而逃脱了灭顶之灾,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王衍最后曾做到丞相,但他私心太重,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不为国家考虑。当时的荆州和青州是国家的军事要地,王衍任命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并私下里对二人说:“荆州扼长江水道,青州背靠大海,你们在外为将,我居京师,可谓狡兔三窟。”他每时每刻所想的是给自己留后路,让自己不要陷入麻烦。
19 宗室内讧与后宫争权
清除完杨骏的残余势力后,晋朝获得了极为短暂的安宁。惠帝司马衷看到自杨骏及其亲信党羽全部离岗后,朝廷的政务无人打理,就想到自己亲属司马家族的几位重臣。当时司马家族辈分最大的一位是司马亮,是自己的叔祖,据说水平不错,于是就封司马亮为太宰,为百官之首,主要负责处理政事。太宰原来就是太师,因为要避司马师的讳,才改为太宰。司马亮虽然在清除杨骏的战役中没有出力,但事后却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司马衷此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仍然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只能信任老婆和亲属来协助治理国家。
除了自己的亲属外,司马衷还提拔了一个亲信,就是卫瓘。卫瓘是当时不多见的能臣,当年平定邓艾与钟会之乱,卫瓘是主要参与者,后来又被留下治理归顺后的蜀地。
皇后贾南风此时也急不可待地登上舞台,这次推翻杨骏的政变她是主谋,现在胜利了,该分享成果了,怎么能少了贾家的这一份呢?但问题是贾充这一家子无男丁,贾南风多想随便抓几个贾家的男丁硬是让他封王拜帅啊,但就是没有。实在没办法,只能扩大搜索范围,她任命族兄贾模为车骑将军,郭彰为右卫将军,以及外甥贾谧为鲁公,与楚王司马玮,东安王司马繇共同参知国政。司马亮看贾皇后在不遗余力地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也不含糊,也加紧给自己的亲信封官,光是封侯,一次性就封了一千多个,估计在这个时间段,只要你跟司马亮混一阵,立即就封侯,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意思。
这样一来,贾南风觉得司马亮明摆着是在与自己较劲,欺负贾家没人是吧?贾南风毕竟是女流之辈,对国家军政大局不是很了解,她只是一厢情愿地想,是不是可以让司马诸王相互牵制,相生相克,别让司马亮一人独掌大权。既然贾家无人可封了,那她就参与对司马家的封赏,她专挑可以抗衡司马亮的人封赏,她一下子就封了秦王司马柬为大将军;东平王司马楙为抚军大将军;楚王玮做卫将军,兼任北军中候;下邳王司马晃为尚书令;董猛为武安侯。贾皇后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让司马家族的人相互牵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甚至允许所有诸侯带兵,这样一来,各人军权在手,实力就大多了。但贾皇后忽视了一点,她这种做法只能出现在皇帝强有力的情况下才可行,一旦皇帝虚弱无力,诸侯又各自带兵,必定你争我夺,互相不服。
司马玮年少轻狂,做事随心所欲,常与老前辈司马亮产生矛盾,司马亮倚老卖老总喜欢教训小辈,但司马玮可没把老前辈放在眼里。司马亮说得多了,他就要叛逆,本来手上没有军队吧,还惹不起啥事端,一旦有了军队,惹出的事情就大了。司马亮几次看到司马玮不听话,就打算削夺他的军权。这下司马玮可不干了,他打算向司马亮叫板,司马亮看到司马玮要对他不利,就与卫瓘商量如何把司马玮赶回他的封地去。
卫瓘给司马亮出主意,说要动司马玮,首先要动一下他身边的两个帮手: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