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程永宁领着林初彤离开后,沐亲王看着那对璧人越行越远的背影,不由得叹了口气。
秦钰并不知道沐亲王在书房里与程永宁说了些什么,并且以她的性子也从来不觉得初彤与永宁会是那种在意凡夫俗子想法的人。
是以,即使是先前与林初彤独处,秦钰也不曾提及子嗣谣言一事,若连这么点负面影响都在意的话,初彤那丫头也不可能有闲心与她说笑。
“想什么呢,怎么一脸如此憋屈的模样?”
见一旁的男人面色不太好,秦钰倒是有些奇怪。
听到熟悉的声音,沐亲王倒是很快回过神来,朝着心爱之人苦笑道:“没什么,就是在想要如何向皇兄交差。”
秦钰一听,也没刻意过问皇帝沐亲王办什么差,但见其面色便知道肯定办得不怎么样。
“还能怎么回复,如实呗,他是天子,你能道还想欺君不成?”
白了沐亲王一眼,秦钰扔下这句话后便毫无负担的转身进去了。
沐亲王先是一愣,而后便是茅塞顿开,也不再多想那些有的没有,转而喜滋滋地跟着秦钰的脚步追了上去。
等到沐亲王再次入宫之后,于御书房内果然将事情原本一五一实的转述给了天子。
皇帝已过不惑之年,听完沐亲王所言后,却是半天都没有吱声,神色忽明忽暗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朕知道了,此事日后不必再理,你告退吧。”
正当沐亲王有些拿不定自己这位皇兄念头之际,皇上终于摆了摆手,示意沐亲王可以退下了。
见状,沐亲王自然应声称是,行过礼后,很快便退出了御书房。
“万岁爷,程大人虽然辞了您的一番好意,不过想来也的确只是因为程夫人身子当真无碍,您可别想太多。”
一旁服侍了十多年的老太监琢磨着皇帝的心思,小声安慰道:“况且,老奴也听说那林大夫一手医术神乎其神,比之宫中的御医全然不着,程夫人有林大夫照看,将来子嗣问题自是不愁的。”
“朕哪里是计较他辞了朕的这番好意,只不过觉得是想要弥补、想要拉近与他的距离地始终毫无办法罢了。”
在心腹老太监面前,皇帝倒也不需要将心底话掩饰起来,继而自嘲般地笑道:“你看,就连你在朕面前,也只敢叫他一声程大人,而不能以殿下称之。不是怕朕不高兴,而是心知肚明他不会高兴,所以朕才不想勉强。”
皇帝面露哀伤,想到亲生儿子与他之间的裂痕始终无法填平,不论他再如何努力也无法得到儿子的原谅,他便觉得自己这皇帝当真做得失败无比。
有些话藏在心中太久,实在憋得太过难过。今日难得说出来,一时间倒是很难收住。
老太监清楚皇帝这么多年心中的苦楚,所以这样的倾述其实也算是一种难得的发泄,便不动声色地开导着皇帝继续。
“万岁爷也不必太过悲观,虽说如今程大人心中还是存有芥蒂,可事情已然往好的方面在慢慢发展吗?如今程大人肯出仕为官,肯与您同朝共处,肯心平气和地站在您的面前谈论公事,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呢!”
想想早先那几年吧,当时程永宁可是连见都不肯见万岁爷的,更别说默许万岁爷暗中替其铺路,踏入仕途、入朝为官了。
老太监很想道声知足常乐,不过这话若是真说出来,估计他这颗脑袋就别想安安稳稳的放在脖子上了。
“朕也知道不能够太贪心,不能太操之过急。可是,朕是怕自己没那么多时间能够等到他肯叫朕一声父皇的那天。”
说到这,皇帝的眼睛不免泛了眼,甚至有些哽咽:“只要他愿意点下头,朕心甘情愿将这江山双手捧到他面前,可他偏偏根本就不愿意认我这父皇!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东西!”
这话一出,老太监内心当真震惊无比,只不过好在如此多年宫中的经历,却是让他快速的镇定了下来,并不曾在皇帝面前露出什么异样。
老太监的确知道这位不愿意认祖归宗的皇子在皇上心中有多重的份量,那样的疼爱因着亏欠愈发浓烈,所以比起其他皇子来自然要格外的放在心尖上。
而且,老太监也猜想过,皇上因为这份偏爱在皇位上对程永宁有过考虑,但却从来没有想到皇帝的态度已然明确执着如此。
猜测与亲耳听到自然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也愈发的让老太监加深了交好程永宁的心思,哪怕对方不那么容易示好,至少也绝不能得罪半分。
当然,今日皇上说的这句话,他从左耳进便立马就会从右耳出,只当从来没有听说过,绝对不会向外人透露半个字,不然的话,他这条小命也就算是完了。
“万岁爷寿与天齐,可千万不能胡思乱想。”
老太监只当没听到后头的话,而是连忙关切地转移了话题:“其实,依老奴看,皇上想要与程大人修复关系也并不是那么难以达成,现下不就正有个现成的好人选吗?”
“你是说……”皇帝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了过去,看向老太监的目光也明显变得精神了不少。
“万岁爷圣明!”
老太监立马笑着拍起了马屁,同时说道:“要说程大人放在心尖尖上的可不就是如今的程夫人吗?依老奴看,一个男人愿意为妻子洁身自好,还能因担心其年纪小怀孕生子有危险而主动延迟孕育子嗣,甚至于不要都可以,为的只是保全妻子身子安康,这足以说明程夫人对程大人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
“既然程大人一时半会不愿意与万岁爷亲近,那皇上就主动从程夫人那边出手突破,万岁爷真心对程夫人好,真心与儿媳妇打好关系,人心都是肉长的,久而久之程大人就算看在程夫人的份上也会渐渐接纳万岁爷您的这份真心!”
第二百九十章 召见
三日后,林初彤被召入皇宫。
看到宫人前来之际,她还有些莫名其妙,毕竟对于贾皇后她当真并不熟悉。
若说两者之间真有什么特别的牵扯的话,也就数如今在东凌不知过得怎么样的贾芙蓉。
宫里过来接人时,程永宁并不在府上,不过林初彤倒也不算太过紧张,收拾一番后便直接跟着宫人上了入宫的马车。
在她印象中,那贾皇后也不是什么蠢人,应该还不至于在宫里对她做什么太过之事。
毕竟贾皇后身为继后,本身并无所出,在宫中也得受各方势力的牵制,根本不可能一手遮天。
果然,进了皇宫之后,一路她都并不曾受到宫人的刁难,相反那些引路宫人一个个对她都还十分的客气。
林初彤不知贾皇后召见她的目的,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法让身怀武艺的墨言随行,是以只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好好应对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事。
但令她完全意外的事,等她真正进了皇后寝宫后,却根本没有看到贾皇后的身影,见到的反倒是另一名有些眼熟的中年男子。
林初彤虽颇是惊讶,但也很快明白今日之事的大概,镇定下来后,却是不卑不亢地向那中年男子行礼。
“臣妇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是一眼,她便认出了眼前之人的身份。
当初在长公主府时,他们之间便有过一面之缘,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也不方便摆明身份罢了。
如今在宫里,皇上拐着弯的召她面见,是以自然也没有必要装作猜不出身份的样子。
“倒真是个聪慧的丫头!快平身吧,此处并无旁人,无需拘礼。”
皇帝见状,出手虚扶了一把,脸上带着慈祥和气的笑意,倒是对这个儿媳妇越看越满意。
“谢皇上!”林初彤谢恩后起身。
立于一旁,也不便再主动开口,只等着皇帝开口示下。
她心中清楚,眼前之人可不是普通的长者,而是手握生杀大权的一国之君,也不能像平常人相处一般问他召见自己有什么事。
所以,这会最好的办法便是以静制动。
本以为贵人事忙的皇帝必定不会太过浪费功夫,却不想她是再一次的料错。
皇帝让人给林初彤赐了座后,又让宫人呈上不少精致美味的茶点、新鲜的瓜果,也不说正事,就一边让林初彤陪他用些茶点吃食,一边闲话这些东西味道如何,平日里林初彤都喜欢吃什么、做什么、玩些什么之类的。
林初彤心中纳闷无比,但还是事无巨细地回复,当然也听话的品尝了不少皇上亲自推荐的吃食。
一开始她还有些放不太开,但慢慢的见其并无恶意,倒也懒得再多想,索性便照着皇上的话做便是。
安下心来,气氛也渐渐的轻松自然起来,抛开身份不谈,两人就着吃喝谈论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倒显得颇是其乐融融。
特别是,林初彤发现皇上在看似不经意的情况下,总会有意无意的将话题转到程永宁的身上,较为隐晦的打听一下程永宁的喜好以及平日生活中一些细节小事。
听得出都是出于关心,且都是些寻常事,并没有隐瞒的必要,是以林初彤倒是坦坦然然的说给皇上听。
每每听到与程永宁有关的一些私下小事,皇上脸上的笑容便无意识的加深起来,这对于一个很少有机会了解自己亲生儿子的帝王来说,能够得知这些便显得尤为珍贵。
林初彤见状,面上不显,心里倒还真有点说不出来的心酸,觉得此时的皇上其实也有那么些可怜,不过绝大多数的不适自然还是为了自己的男人。
好在,皇帝倒也心中有数,并没有过多的提及与程永宁有关的话,也不曾提出任何让她可能为难的要求,这倒是让林初彤微微松了口气。
虽说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毕竟程永宁并没有真正与皇上相认,而她也并不想违背自家夫君的意愿。
两人竟是就这般闲聊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而后皇帝这才有些意犹未尽的先行离去。
从林初彤对待自己的态度,皇帝便知道这女娃娃完全清楚永宁的一切,知晓却又聪明的不去点破,更说明这女娃娃将永宁看得比权势要重要得多。
皇帝一方面为自己的儿子寻到如此真心相待相护的媳妇而高兴,另一方面却也明白想从林初彤这儿下手突破与永宁之间的那道屏障,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能够从这儿媳妇嘴里时不时的得知永宁的种种近况,听到关于儿子那些不为人知的温馨一面,皇帝倒也觉得收获极大。
再加上林初彤这丫头也的确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他倒是真心愿意时不时的与这丫头说说家常。
临走之际,皇帝终究还是忍不住打着关心臣子的旗号,叮嘱林初彤好好照顾程永宁,家和万事兴,让他们好生过日子,不必理会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林初彤自然也明白皇帝的关心与用意,倒是真心真意的应下并谢了恩。
等到皇上走后,她才算是真正见到了这次被皇上借了名头召见她的贾皇后。
贾皇后倒是并没有与林初彤多说什么,简单寻了个由头,便直接赏赐了不少的好东西,而后直接让宫人将林初彤送出了宫。
就这样,林初彤在宫里转了一圈后莫名其妙的就领了一大堆的赏赐。
当然,她心中也清楚赏下的这些东西不过是个托辞,皇后也全然是看在皇帝的吩咐上才会如此。
毕竟,即使贾皇后识大体不会因为贾芙蓉而刻意为难她,却也决不可主动上赶着来给她赏东西玩。
宫里的赏赐自然会有宫人专门负责送上门,所以林初彤倒是不必操心这些。
只不过,应召入宫觐见都是管上门接却不管送到家。
出了宫门后林初彤倒也不担心没人接她,想来墨言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马车在外头等着。
果然,她便一眼看到了不远处正朝她挥手的人,只不过并非墨言,而是此刻本应该在大理寺当值的程永宁。
第二百九十一章 钦差
将妻子拉入怀中,细细打量了一通,确认她并无任何异常后,程永宁这才安下心来,将其带上了马车,亲自送她回府。
程永宁在第一时间便得知了妻子被召入宫之事,因为担心,所以二话不说便放下了公务跑到了宫门处等着。
此处并非说话之地,两人自然没有多言,待上了马车后这才询问起入宫事宜。
林初彤没有隐瞒,将入宫后的情况一五一实都与程永宁说道了一通。
听完妻子之言,程永宁神情微异,片刻后却是说道:“无事便好,宫里不是什么好去处,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有了。”
他的话是安抚亦是保证,虽然清楚宫中那人并不会伤害初彤,可难保宫中其他有心之人利用这样的机会做些旁的。
更何况,他也并不喜欢那人借着旁的名义接近他身旁最重要之人。
“若是宫中有召,又岂是我可以推拒。”
林初彤自然明白程永宁是担心她,因而微笑着道:“放心吧,我那么机灵,就算往后再被得应召入宫也不会有什么事的。况且,皇上对我其实也并无恶意,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听着看着便是,其他的该如何便还是如何。”
一句话便表明了她的想法与立场,宫里的人要应付时还得应付,但她心里有数,谁亲谁疏,谁重谁轻却是绝不会受到影响。
其实,她哪里看不出皇帝的用意,无非就是想通过与她拉近距离,从而改善与程永宁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做法倒是无可厚非,若是换成她,怕是也会如此。
好在,皇帝也不知道是顾及着颜面还是顾及着程永宁,所以从先前的种种做派来看,都明显的表达出并不会逼迫她帮着规劝什么。
所以,林初彤觉得哪怕以后再被召入宫去,也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关键是程永宁不要多想就好。
“我自是知你机灵,也……也知晓他不会为难于你。”
程永宁皱了皱眉,转而又道:“但宫中毕竟是个是非地,那么多人那么多的龌蹉心思,难保会有人借机做点什么。能不去,还是不去的好。你不必操心,我自会安排妥当。”
那个“他”是谁,他们都心知肚明,林初彤也觉得有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点了点头倒是没有再说。
至于程永宁,得知宫中的那点小心思后也不觉得意外,看在那人最后还算有心安抚初彤的份上,倒也懒得去计较这次的突然召见。
只不过往后,若无必要的原因,他自会与那人说清楚,不会再让其打着任何由头将初彤单独召入宫中。
此后,如程永宁所言,林初彤果然没有再被如入宫中。
皇帝是从沐亲王那儿辗转得知了程永宁不希望他再以任何名义单独召林初彤入宫,虽然心里不免有些落寞,但好歹本就在意料之中。
但想着这次永宁虽不满,却还是少有的给他留有了颜面,只是托了沐亲王的口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