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为着尚乐弹劾顾正德一事。”
耳边的风依然呼呼地吹着,将严惟章的话缥缈地吹散,严厚昭闻言眸中微浮笑意,随即出声道:“父亲不必担心,这弹劾你我始终未曾出面,此次汲水集一事,咱们更是立了大功,即便此次伤不得顾正德,父亲这首辅之位还是稳的,至于顾正德,没了张怀宗的庇护,一个孤家寡人戳在内阁,又能翻得起什么天。”
听到亲儿子的话,严惟章沉默了一会儿,这才赞同的点了点头道:“不怪为父杞人忧天,实在是这顾正德与张怀宗那个老家伙一样,都精的很。”
“即便再精,如今不也翻在你我父子手里。”
严厚昭的话让严惟章脚下一顿,转而侧首正好对上严厚昭耐人寻味的笑意。
就在此时,严厚昭又小心凑近低声道:“更何况,顾家是国戚,咱们严家如今也是国戚,如今严家与九殿下是绑在一起的,陛下眼看着越发宠爱倚重九皇子,怎会为难自己的亲家。”
严厚昭的一番话让严惟章如同茅塞顿开,不由眸中化开几分安心来,他竟忘了,自家的孙女儿小嬛是九皇子妃,眼看着明年也要入皇家的门了,未想到当初前路未卜的联姻,如今又给他们严家添了一个后盾。
感觉到父亲安稳下来,严厚昭依旧孝顺地扶着严惟章缓缓朝乾清宫去,此刻的他,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欣然,因为他知道,今日过了这道门,他就该入阁了。
未来的前途,只有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他敢只身一人入宫面圣,冒着雷霆之怒的风险将那本《汲水集》递上去,有时候这权位不是仅靠着起早贪黑的苦干熬出来的,还得会拼,会搏,会赌。
而他,无疑是朝堂之上第一善堵之人。
如今他在汲水集一事上立了头等功,再加之他们严家蒸蒸日上的地位,只需要他们稍加点拨,六部的官员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当父子二人来到殿前,灵宝眼尖,当即笑着上前扶住严惟章道:“哎哟,阁老您来了。”
看到严惟章一身裹着风雪寒意,灵宝偏头看了眼廊外密密麻麻的雪花,当即关心道:“难为阁老这一路风雪的了。”
严惟章眯眼一笑,更是慈眉善目的模样,只见他摆了摆手,亲切地扶住灵宝的手道:“这大雪的天,也难为你们守着了。”
“阁老来了——”
严氏父子闻声看去,看到了一身赭袍的冯唯,未等他们说话,冯唯便颇为有礼地笑道:“陛下正让奴婢来请阁老进去呢。”
“有劳冯公公了。”
眼看着严厚昭要扶着严惟章进去,一旁的冯唯上前道:“让奴婢来吧。”
话说完,冯唯亲自上前去,严惟章再三推却不过,才由冯唯扶着,严惟章倒还好,倒是严厚昭,眼见着司礼监的第一太监都这般客客气气对他们严家,眸中的得意不由浮了上来。
“严大人,就请先等一会子,待到陛下传召再进吧。”
耳畔陡然的话让严氏父子微微一愣,却只看到冯唯仍旧那般客气恭谨的模样。
可见,这是陛下的意思。
严厚昭无奈,心下却多了几分莫名的忧虑,但也只能拱手道:“臣遵陛下旨。”
眼见着严厚昭等候在外殿,严惟章独自随着冯唯入了内殿,一进去,皇帝听到声,便放下了手中的笔。
“臣叩见陛下。”
看着恭恭敬敬的严惟章,建恒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起吧。”
待到衣料摩挲声响,严惟章小心翼翼地爬起身来站立,殿内再一次陷入宁静,建恒帝没有说话,严惟章也不敢轻易说话,二人沉默间,只能听得里间的西洋座钟一分一秒的走着。
“朕今日收到了一份弹劾,一同看看。”
听得皇帝如此说,严惟章不由暗自松了口气,果真是尚乐的那份奏疏,想着此,他已然在心中准备好了一份可谓滴水不漏的说辞,丝毫没有了顾虑。
皇帝话落,冯唯便恭敬地上前接过奏疏,小心翼翼地送到严惟章面前,严惟章忙郑重的接过,正要打开时,却听到了皇帝的话。
“这奏疏,是翰林院编修谢昀所写,弹劾湖广巡抚吴疆,肆意投机,排除异己——”
皇帝话说的平淡,却是让严惟章惊如雷劈,手中的奏疏险些没落下去,但到底是在皇帝面前,严惟章还是强自抑制住惊惶,平静地翻开奏疏。
越往下看,他便越觉得后脊发凉,他未想到,一个刚刚任职的翰林,写出来的弹劾奏疏竟是比那些言官更为老辣,证据凿凿,条理清晰,让人无从插缝。
“朕教你来,也是因为,这吴疆是你的门生——”
皇帝此话一出,严惟章想都无需想,当即惊得脸色都变了,可怜也是一把年纪了,还要担惊受怕地撩起衣袍下跪伏地,老泪纵横道:“识人不清,实在是臣之罪,从前臣见其是实干之人,堪为大用,这才推荐其去了湖广,未曾想——”
话说到这儿,面前的老人愧疚不已,俨然一副悔不该当初的悲凉模样。
建恒帝将这一幕收入眼中,眸子微微一眯,唇角勾起看破而不说破的意味,却是丝毫没有怪罪之意道:“民间有句俗语,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吴疆的确是可用之才,这湖广与京城相隔甚远,你也是鞭长莫及。”
听到皇帝如此安慰,严惟章不由稍稍将心安放下来,谁知却又听得上面的声音陡然低沉的了几分。
“只是吴疆如此行事已然引起湖广官愤,原本一件平逆贼的正义之事,却是被他冠上了别有用心的骂名,既毁了你这老师的名声,也坏了朕的名声。”
严惟章闻言原本放松的心当即又吊起来,连忙伏地道:“是臣的疏忽,竟让小人有了可乘之机,臣恳请陛下降臣的罪。”
建恒帝看着眼前诚惶诚恐的人,眸中隐隐透露着一丝满意,随即转而侧首示意了冯唯一眼。
冯唯会意地上前去扶起严惟章,此刻的严惟章努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
“属下管教不严,你的确有罪。”
坐在上面的建恒帝呢喃了两句,不紧不慢道:“但此次汲水集一事你也有功,如今也算是功过相抵。”
严惟章一听到此,犹如受到天大的雨露般,感激地又一次伏地道:“臣谢陛下圣恩。”
建恒帝看着这一幕眸中浮起深意,看了眼严惟章紧紧捏着的奏章道:“吴疆是你的学生,此事由你处置,也算是让你洗清假公济私的嫌疑,莫要辜负了朕的心意。”
皇帝说的容易,看似是在体谅他,替他树立公正的形象,可到底是将杀了吴疆的这把刀递到了他的手上,还叫他不得不接。
这可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学生!
严惟章当真是觉得,自己从未看清眼前的皇帝过。
“臣谨遵陛下旨意。”
皇帝看着跪地的严惟章,笑着摆了摆手,随即身子微微前倾,颇为意味深长道:“如今你是首辅了,只有一碗水端平了,这内阁才稳,朕也就能安心向道了。”
眼看着严惟章诚惶诚恐的领悟圣意,建恒帝又翻开手下的一本奏章,似是聊着闲天一般。
“前几日,南京工部侍郎谭吾贞上奏了治水良策,朕看了,的确是颇有见地,只可惜南京离京城到底远了,朕想多问两句,这一来一回总是浪费人马的。”
严惟章闻声眸中一动,当即体会了皇帝的一番意思,低头诚恳道:“如陛下所言,谭吾贞的确是难得的治水能臣,如今内阁只余臣与顾阁老二人,实在是力不从心,臣斗胆请陛下准谭吾贞重新入阁,对于国家,必是大有裨益啊。”
看着严惟章伏地叩请,一副为国请才的模样,连一旁的冯唯都恍然觉得严惟章当真是为国为民的良臣,可只有严惟章此刻才能知道,明明不想为,却又不得而为之的苦恼。
半个月前好不容易将人撵出去,现在又不得不“大义凛然”的将人请回来跟自己作对,严惟章觉得实在是憋屈。
可这就是陛下方才与他所说的,一碗水端平。
“严阁老为国为民,实在是我大兴的治世忠臣。”
建恒帝眸中浮起赞叹之意,随即偏头对冯唯道:“待严阁老拟好谭吾贞回京入阁的旨意,你亲自前往南京一趟传旨吧。”
“奴婢遵旨。”
第二百五十七章 权衡之术
建恒帝看着眼前颤颤巍巍,脸色灰败了几分,却又强自撑起的严惟章,到底是可怜了几分。终究是替他做了不少的事,该有的甜头还是要给,如此两相抗衡,他才是真的安心。
“六部上奏,严厚昭这些年来颇有功绩,朕也觉得的确是可造之材,人都说上阵父子兵,传朕的旨意,让严厚昭自即日起,也入阁吧,你们父子同心,内阁再有顾正德,谭吾贞,朕也能好好过这个年了。”
原本被进殿的这一通训斥而绝望,眼看着儿子入阁无望,满心溃败的严惟章,陡然听见这个消息竟还有些未反应过来,当抬头看到皇帝认真而宽慰的表情,这才感恩戴德的叩头道:“臣叩谢陛下圣恩。”
眼看着严惟章缓慢的走了出去,建恒帝颇有意味的转着手中的念珠,随即扬了扬左手宽大的道袍袖子,看着上面华丽而精致的绣工,唇角微微勾起,说出了一句看似寻常,却又满是深意的话。
“如今这新衣服,旧衣服,朕都有了,今年的衣服,朕是不缺了。”
……
此番走出来,严厚昭老远看着自己的老父亲,当即满心期冀地跑了上来,小心翼翼地扶住,随即四下看了一眼,颇为低声道:“父亲如何,陛下此番如何处置顾正德一事?陛下是不是也准儿子入阁了?”
听着严厚昭一句又一句的提问,严惟章没有丝毫回答的心思,看着身旁急急忙忙朝外走,默然不语的老头子,严厚昭不由也怔愣了,再一细想,明明召他前去,却又未能面圣,难道出了什么变故?
眼看着走出乾清宫,来到了寂静无人的甬道,满心想着入阁的严厚昭终于等不得道:“父亲,事情到底如何,您倒是说句话呀。”
刚从建恒帝那一打一拉的手段中走出来,严惟章只觉得自己犹如处在冰火两重天之中,不知到底该高兴,还是该忧虑,偏生严厚昭在一旁提问不停,更是叫他烦闷不已。
“好了!”
严惟章没来由地窝火,抬手甩开了严厚昭的手,倒是把严厚昭惊了一震,而接下来父亲说的话,却还是叫他顿时放下心来,欣喜不已。
“陛下已恩准允你入阁。”
眼看着儿子眼角咧开的欣喜,严惟章便冷言打击道:“只不过在你之前,谭吾贞也会入阁,按着先后,你在内阁尚在谭吾贞之后。”
因为在方才的君臣对话间,建恒帝分明是先提出了谭吾贞,让他提出了谭吾贞之事,皇帝才准许了六部奏请严厚昭入阁一事。
即便是这短短的时间,两人的排辈却是天差地别。
话音一落,严厚昭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刚刚撵出去的人,如何又以这般快的速度回来?而且生生占了他的位置,将他踢到末尾的位置?
“为何会——”
“是为父亲自叩请陛下的。”
严惟章话一出,严厚昭几乎觉得自己的父亲是在与自己开玩笑。父亲叩请将赶走的谭吾贞请回内阁,将他压了一头?
看到儿子不可置信的模样,严惟章中间顿下了步子,挫败而又无奈道:“你可知道,今日为父一去,陛下便拿出了谢昀弹劾吴疆的奏折,吴疆铲除异己逼出了官愤,证据确凿,无从抵赖,为父若不如此,如何平息此事,难道让天下人都怀疑为父,怀疑陛下吗?”
严厚昭闻言脸色一变,随即又想起什么般道:“旁人也罢了,为何是谭吾贞,父亲明明知他是张——”
“是陛下的意思!”
严惟章已然是烦闷不已,却又顾忌周围,将声音压低了许多。
当听得这一句话,严厚昭瞬间明白了什么,不再继续问下去。
担心宫中人多眼杂,父子二人再一次默然地走下去,雪花呼啸的声音并未停歇,直到甬道尽头,一直紧锁眉头,眸中难掩沉闷的严厚昭陡然琢磨出什么,渐渐缓和下来。
感觉到自己的手被拉住,严惟章转头过去,却见一直默然不语的严厚昭陡然划过一丝了然的笑意,随即轻声道:“儿子明白了,咱们严家,是成了陛下手里的一柄利器,陛下之所以用谭吾贞,是因为谭吾贞有治水的能力,看似此次陛下对吴疆一事有所不满,可又让儿子入阁,可见,陛下对我们此次的功劳也颇为满意。”
听得此话的严惟章微微皱眉,不由顿下脚步,静静地听着这个儿子的后话。
“父亲,这是好事,只要咱们严家好好的替陛下做好这一柄利器,替陛下解决一切他老人家想解决却又不能亲自解决的事,这样下去,陛下势必离不开我们,一旦离不开,又有谁能轻易替代和动摇?”
说到最后,严厚昭难掩深意道:“父亲,您该高兴啊。”
话音一落,严惟章原本忧烦的眸子渐渐清明,也渐渐欣然起来。
他竟没有想到这一处!
的确,即便是贵为天子,也有太多祖宗规矩和圣明的桎梏,只要他们严家能帮助陛下达成所愿,成为陛下的顺心人,顾正德和谭吾贞那样的人,都是自诩正直,他们不肯为的,他们严家可为,如同这次扫清张怀宗一党,只要陛下需要,他们严家在所不辞就好。
如此下来,陛下在一日,严家势必稳如泰山,待到九殿下上位,他们严家还有什么对手?
好,好啊。
几乎是一瞬间扫清阴霾,严惟章激动地捏住严厚昭的手,话虽未说,却都在欲言又止中。
他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转眼间,父子二人一改方才的压抑与败落,再一次挺直了背朝宫外走去。
只可惜,对与谭吾贞的入阁,严厚昭只看到了一层,未看到另一层。
谭吾贞的确是治水能臣,却也是张怀宗的学生。
如今内阁中,严惟章作为首辅,压下顾正德这次辅一头,排行老三的谭吾贞,却又生生压住了排行老幺的严厚昭。
严惟章与严厚昭是父子,顾正德与谭吾贞是志同道合的挚友。
细想下来,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制衡。
第二百五十八章 笄礼
转眼间,冬去春来,粉艳的桃花再次漫山开遍,冬日里怕寒的人都趁着难得的春日出门去踏青,孩子们虽还被裹着棉袄,却已是欢欢喜喜地取出了风筝,三个一群,五个一团的出门放风筝,脸上一个赛一个的高兴。
去岁的腊月十五,顾砚龄过了这一世十五岁的生辰,或许十五于女儿家而言是个分水岭,分为重要,因而这一年的生辰一改从前的简单低调,显得格外热闹。
可若说最为热闹的,莫过于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