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贼人留下来的密探呢。杀了就杀了,没什么可惜的。
万历皇帝最在意的,便是现下这京师的安全了。既然贼人已然让大同兵马赶走了,那接下来,倒是要需要这京师左近待上一段时日了。直到这儿时候,万历皇帝才觉得一切还都在他的控制中。
“这弄来弄去,就是因为京营那些人实在是太差。ish若是京营那些人稍微强上那么一点,又哪里用把大同那边的兵马调过来。哎,朕当年要练这御马监的兵马的时候,你们都是反对,现下可好,你,这都成了什么样子。”
万历皇帝此时在宫里头,跟跪在他眼前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田义抱怨着。
“万岁,这个口子可是不能开的,万岁重用武人,那可是祸端的开启,武宗皇帝可就是个例子,万岁还是别这么想了。现下不是很好嘛,大同兵马说调过来便调过来了,什么事情都是没有耽搁。不过奴婢还是要奉劝万岁一句,这事情的祸端便是那些出去搜刮的人弄的,万岁还是把这些人招回来吧,省的以后还要出这样的乱子。”
“你怎么和那些穷酸们一个鼻孔出气,这哪里是什么搜刮弄的,你莫非脑子混了,看不出这是有人故意在这么做。行了行了,你下下去吧。朕懒得和你说。把差事办好了,别让朕再为这些事情闹心。哦,辽镇那边发来的战报,朕也是刚刚才看到。哎,现下也就是这辽镇能让朕舒服一些。这个魏和尚还真是能打啊,竟然又是弄过来一千多个脑袋。”
田义知道他再说也是没有用,听到皇帝给他布置了任务,便只好规规矩矩的跪安。
待到田义一走,万历皇帝好似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连忙跟站在他身边的小春子说道:“让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过来一趟,朕让他查的东西,现下应该查出个头绪了。”
小春子得了旨意,自然是要赶紧出去找人的。不过他出去招人的时候,也是顺带着回了一趟自己的居所。
骆思恭是现下的锦衣卫指挥使,一天到晚都是要在办事的衙门里呆着的。他可不像他的前任刘守有,靠着张居正,完全忘了自己是给谁卖命的了。他可是十分的清楚,这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时时刻刻可是要听命于皇上的。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骆思恭便跟着传旨的太监来到了万历皇帝呆着的御书房。进了屋子,先是跪拜,然后站在那儿等着皇上的问话。
“落思恭啊,朕让你查的那事情可是有了眉目,那些贼人现下都是跑到哪里了?”
“回皇上话,臣派人查了一番,那些贼人还真不是一般贼人。西山那边的,据臣的人查证,他们很多人以前都是听命于一个商户的,但是因为很多证据都是毁于兵祸,臣也是没有办法查的更清楚了。至于南边和东边那伙贼人吗,根据臣的探查,已然往东南那边跑了。臣的人跟了其中一伙,那伙人竟然在当日鼓动城中众人跟他们往南边跑。可惜,城中百姓还是能看出他们并非善类,所以也是没有跟着跑。不过后来他们具体跑到哪里,臣现下就不得而知了。这倒是要等到臣的人的了消息后,才能发过来。”
“嗯,你办事办的不错。朕猜得一点也不错,这哪里是什么民变,这就是有人在背后想搞一些幺蛾子出来,哼,以为这样的招数,朕就能看不破了吗。真真是把朕当白痴不成。你继续查,要放长线,钓大鱼,莫要着急。朕就不信,挖不出这根子来。便是挖不出来,朕也是能猜个不离十的。和那些穷酸们肯定有关联,骆思恭,这阵子你也要加派人手,给朕盯紧了城中这些官员们。他们平素都和谁交往,都干了些什么,朕可是都要知道的。”
“臣知道了,臣一定办好。”骆思恭跪在那里,算是表衷心了。不过他没有想到,他派出去的那些混入反贼内部的人,却是从此再也没有了音讯。
操纵这一切的李豹此时也是感到颇为劳累。这算是一次技术活了,让那么多人突然闹起来,然后又是跟各处兵马打了几仗,甚至趁机还发展了一些武装人员,这中间要是一个控制不好,便会超出他的预想。待到他得到了自己的队伍里混进了锦衣卫的人后,也是暗中吃惊。他没有想到朝廷锦衣卫竟然如此快速的把人混到他的眼皮子底下了。这幸亏朝中他们有最大的内应,这要是不知道,他们这一切的行动,可不都是在人家的探查中了吗。
不过经过这一番折腾,李豹也是成熟起来,谋划事情,算计别人,都是比往日更上了一层台阶。这一点,李豹本人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在一旁协助他的王作武可是能看的清楚地。
比李豹更忙的是辽镇的魏刚。他给朝廷报的是一千个鞑子首级,其实哪里至这么点。赵士祯也是没有跟着出去,就是派了一个镇守太监跟着出去。魏刚这头自然是要把这家伙伺候好的,真正的军情,这家伙那是一点也不知道的。糊弄他一个太监,还是好糊弄的。
这边吞了朵颜三卫,不过现下却是不能在明面上打出旗号。还要让这名号存着,毕竟,这可是朝廷当初封的。穆泰自然是承担起明面上统领这朵颜三卫的任务了。不过现下盘踞在朵颜三卫上的部落,仅仅是原来三卫人马当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都是被魏刚拉到了辽镇以北。那边可是有大片土地等着开发呢。这些年自打吞了海西女真诸部后,魏刚就开始着手开发整个东北了。那边可是有松嫩平原的,那可是大粮仓。现下在辽镇左近,玉米和番薯都是引种成功,这可是解决了老大的粮食问题了。若是那未来的松嫩平原也都栽种上这些东西,那辽镇这边,粮食肯定是不成问题了。
除了把这些人拉去开荒,就地魏刚还留下一批人,在这朵颜三卫盘踞所在筑起了城,这意思显然就是要彻底的吞下这块地方了,以后再也不会有和大明貌合神离的什么蒙古部落了,这些蒙古人将会彻底的别汉化,就像现在的女真各部一样。
朵颜三卫这边如此处理,那被打散了的插汉部更是如此。俘虏的蒙古牧民,一部分让他们在早就投了魏刚的蒙古人的带领下继续放牧,但是更多的则是被发派到辽镇以内,跟着大连港出来的技术工匠,开始铺设从大连港到沈阳卫的铁路了。魏刚依然规划好了,等这条线路铺设好了,那就直接把铁路铺设到北边的黑龙江。然后在从这条线路分出岔路,东边往朝鲜那边铺设,西边则是往蒙古人的故地,蒙古高原那边铺设。将来,他的人马就可以沿着铁路线直接到达各处。以后,这关外的游牧民族将再也不会成为汉人的软肋了。
魏刚忙乎完这些后便回了大连港,那边铺设铁路的事情已然开工,那番人马克正在主持这项事情。他必须要回去看看,这可是这个时代第一条铁路啊,从大连港到金州卫,算是开天辟地的事情了。不过除了这件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便是大连港那边的管理人已经开始为从松江那边过来的徐光启发愁了。这家伙被骗来后,竟然和那李老先生一般,四处走动,四处探访。这边工厂一般人可是不准四下里打探的。奈何这徐先生是上边特许的,所以他这一走动,跟在他身边的护卫也要跟着四下里走动。一时间倒是打扰了不少人的正常工作。最让护卫们难受的是,这徐先生不光是看,还要问。就连那番人马克,现下被成为总工程师的,也是被他问得有些烦了。到不是不想告诉他,关键是很多知识不是一下子能说明白的,且这些人都是有事情在身的,谁也不能跟着他旁边耐心的给他说这来龙去脉。后来马克索性把这徐光启放到了为工厂工人子弟办的学堂里,让他从最开始的学起。还别说,这下子倒是好了,这徐先生竟然很是耐心的在跟着孩子们一起学习数学、地理还有自然知识。
这徐先生有事可做了,跟着来的那徐光亮也是有事可做。当初林昌吉知道了他发明那纺织机的事情后,便算到了这一点。等到这林昌吉来到大连港后,看到机器加工厂里那些转动的机器后,灵感一下子就都涌了出来。特别是他看到蒸汽机后,竟然马上想到,让这机器代替人工,来摇动那纺纱织布的机器。工厂中原来被提拔起来的一些精通机械的工匠更是在一些番人工匠的带领下,跟着这徐光亮联合研制起这新的纺织机器来。
魏刚听到这些汇报后,自然是要过来看看的。若是这徐光亮真的把这纺纱织弄出来了,那他绝对要奖励这徐光亮的。因为这意味着,以后辽镇用的各种布匹,再也不用看南边织布商贩们的脸色了。而且还将超越他们,在市场上完全压夸他们。
远在松江的柳二郎和林昌吉,自然是受到了上边的表扬。但是他们现下却是没有功夫想着上头的表扬,因为根据他们自己的线报,江南这边也是要乱起来了。一个人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视线,那便是苏州城外的葛贤了。
“二郎,这个葛贤看来是背后有人了。呵呵,如此鼓捣,如此串联,怕是这苏州地界闹的事情,可是要比京师或是山东那边更大了。这些大豪们大概也是豁出去了,让这么多人停工,你说他们这要损失多少啊。”
“哼,这点损失算什么,你该知道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织工,以为能借机得到点什么,其实,他们仍旧和以往一样,怕是还要有人提这些幕后的人被黑锅了。咱们不管这些事,咱们这次要做的,便是趁机掳人。老爷可是跟我说了,这次咱们家的船,除了派到倭国那边的八条外,剩下的可都是派过来了。在江口那边的港口可是搭建好了吧,到时候可要保证大船能够停靠啊。”
“二郎放心,这都是计划好的。便是这左近的卫所,我都是打点好了的。”
“呵呵,我估计那些卫所怕是用不上了,他们到时候目光大概都是盯着那些闹事的了,哪有功夫看着海上的情况啊。”
!#
huish
270章惊讶
ish第二百七十章惊讶
五月的辽南,却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不冷也不热,只需穿着单衣,便可以出门。
大连港左近因为林立的工厂,所以工人也是多。工人也是有孩子的,而这些孩子按照魏刚的要求,那都是要进行学习的。所以这边除了工厂,学校也是建了不少。在靠近工厂附近的一所学堂中,这些日子却是出现了一个怪书生,每日里都是坐在这教室的后排,来听前边老师的讲课。当然这书生是不听国文课的,却是只听数学、地理还有格物。
初时,他还是在那所谓的低年级教室里听,到了后来他便坐到了高年级的教室里。讲课的老师,也都是些年轻人,有辽镇各处的秀才,也有魏刚自己培养出来的教师,甚至还有很多三四个番人。让这书生奇怪的是,这些番人竟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这一点倒是和他在广东那边看的传教士郭居静一般。不过这些番人却是并不传教,只是单纯的在讲课。
这书生自然是被林昌吉从上海那头给诳来的徐光启了,他听到了林昌吉那番言论,竟然连南京也不想去了,只是想到这辽镇南边的港口来看一看,这边到底有怎样的人物,能做出那么大的学问。要知道,在大明的读书人中,他可是没有看过多少类似那林掌柜说的他自家老爷那般人物的。
当日他是坐着小船到了吴淞口的,出了吴淞口没有多远,他就看到大江入海口处停了一条大船。他也是有见识的,一看这大船,还以为是番人的船过来了呢。不过还没等他紧张起来,随行的林昌吉就告诉他,这是他们自家的船,不是番人的。他上船后一看,果然如此,这船上的水手还真都是大明的人。这一看之下,他就对这林掌柜口中的自家老爷更是好奇起来。便是跟他一起来的那徐光亮都是目瞪口呆。毕竟,他们还不如徐光启呢,他们一家可是没有看过这样的大船的。
经过一番颠簸,总算是上了岸了,等上岸一看,这里处处和大明其他各处透着不一样,若不是那进出忙碌的工匠都是汉人,他们还以为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了呢。
徐光亮一家自然是有人安顿,而徐光启自然也是有人接待。他只是带了一个书童,反倒是好安排了,直接就是住到了魏刚盖的那商馆中了。
刚来的几天,徐光启四处走动,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也是感到好奇。在钢铁厂中,他看着巨大的炼钢炉在空中转动的时候,还担心那些钢水直接扣过来呢。在机械工厂中,他看着那些工匠们竟然用那些所谓的机床在加工钢铁,则更是惊讶。要知道钢铁本身就很硬了,而那机床上的工具刀竟然还能把这些钢铁进行切割,这个可是说明这刀头可是相当锋利的。不然,又怎么会切动钢铁呢。其他的工厂他也是参观了一遍,便是造船厂他也是看了,那正在建造中的飞剪快船他也是看了,不过他毕竟没有学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在看热闹。
看了一圈下来,他已经是震惊了。这样的地方,在大明其他各处,那是不可能有的。以他这些年的经历,他也是看明白了。这些工厂若是在大明的官方督造下建起来,怕是用不了两三年,那就要成为累赘。京师中的各处工坊,但凡是能发大财的,那都是被朝廷那些当官的给侵占了。官办的工坊更是成为了监守太监们的钱袋子。物件进去了,出来是个什么样子就不知到了,但是但凡经手之人,大概都是要剥下一层的。这样下去,那工厂要是能好才怪呢。那些替朝廷造火器的工坊便是如此了,打造出来的火铳或是火炮,要是有兵士敢用,那可都是要烧高香的。
而现下他看到的这些工厂,所有的管理都是有章可循的。若是出了问题,那就要按照章程上的要求来办。这里边的工匠们干活也是精细,且对于算数的运用也是颇为得心应手。这一点倒是出乎他的意料。按照他的理解,将人们那都是出力的,又哪有几个能读书的。可是偏偏这里的匠人竟然是人人在工作之余都是要讲一讲这活计如何做的更好,哪个部件多算了多少,少了会如何。当时他还颇为奇怪,后来才知道,这些工匠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上工的,都是要经过一番学习,有师傅带的,几年后才能出徒的。这工厂左近那可是有所谓的夜校的。很多工匠,白日里做工,晚上还要到这里学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