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十八年-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肴チ烧蚰潜呖纯础A烧蚍缙拐媸强舜竺鞯南群印2还巯拢勖腔故且龊谜庑睦镒急浮D阍诰┦鸪嫡究吹降模侵皇窃勖谴竺魑娜说囊坏悖蛘咚凳潜降囊唤恰:呛牵獯饰一故呛屠罹殖に档哪亍D愕鹊搅四暇┏牵率且吹礁嗾庋摹D闱靶﹔ì子看到的那些文人,便都是南边过来的。咱们京师左近,现下也是和你们辽镇一样,并不只学四书五经了,其他的算学历史地理格物什么的,也都是要学的。和那些南来的士子们,还是不一样的。”

第三百八十九章 这就是一个坑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其中杭州可是占了一半。刘禹锡的诗中就是特意提到了这杭州城的西湖。历朝历代,这文人士子总是要在这西湖边上多愁善感一番的。寻常时节,士子们也是愿意到这里来游玩的。

靠着湖边有一处长堤,便是大名鼎鼎的苏堤,当年苏东坡在这里当政,也是做了一些事的。初秋的湖上,波光淋漓,湖上荡漾的几条画舫,这都是达官贵人家才能坐的起的。寻常百姓,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其中一条画舫比较大,明显上边坐的不是寻常富户。船上的艄公小心的掌控着船,不让他走的太快。画舫中坐着两个人,却不是什么年轻士子,而是两个岁数比较大的儒生。穿的虽然都是绸缎,但是却并不怎么显眼。此时的江南地界,满身绸缎,已然不是什么有钱人的标志了。

一旁伺候着的书童给这两个人的茶杯里斟满了茶,然后就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上候着。两个人的对面坐着一个歌女,正在抱着琵琶弹唱,唱的也无非是一些昆曲什么的。两个人的神情都是比较淡然,似听非听的样子。待到那歌姬唱完一曲,其中一个人摆了摆手,那意思是叫那歌姬先下去。

画舫很大,两个人此时倒是独处一室了,身旁只有个书童站在那里,别人却是都出去了。

“沈阁老,现下人都出去了,想要说什么,现下就说吧。呵呵,王某倒是没有想到。来到这西湖泛舟,竟然还能碰到沈阁老。”

“哎,不是了,不是了。呵呵,想来这就是缘分吧。某与王阁老还是有这个缘分的。想当年你我二人同朝为官,现下到了这般年纪,还能坐在一起泛舟品茶,已然是人生一大快事了。王阁老倒是快人快语,这年岁越大。xìng子却反到变得更急了。呵呵,也罢,老夫既然遇到王阁老了,便把心中不解之事和王阁老说一说,以解某心中之惑。”

船上的两个人,自然便是曾经的内阁阁臣王锡爵和沈一贯了。沈一贯家住在杭州,王锡爵离着杭州也不远。两个人虽然致仕了。但是还是有些联系的。这个时候,两个人能在一条船上喝茶,却绝不是什么巧合。不过两个人彼此的关系却不似当初在朝中那般相近了,隔阂还是有些的,要不然。一开始也不会先听曲喝茶,泛舟观景。沈一贯嘴里否定那王锡爵对他的阁老称号,但是转过来却又喊这王锡爵为王阁老,可见此时二人心中还是各有所想的。

“王阁老可是看了最近的报纸?”

“哦,却是不知沈阁老想要说什么。某一在野村夫,早已远离朝堂。倒是没怎么在意报纸上说什么了。呵呵,沈阁老可是看到什么新鲜事了。”

沈一贯心中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嘴上却挂着些许微笑:“王阁老此言差矣。岂不闻那东林先生顾宪成说的那句对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啊!”

“哈哈哈,你呀你,若是你现下还在朝中,怕是这位顾先生要想想自己该怎么躲开你了。”说到顾宪成。两个人同时都笑了起来。这种笑是那种不屑一顾的,对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所做作为的一笑。充满了讽刺意味。

“可是现下朝廷却是没动咱们这位顾先生,这位顾先生现下可是忙的很啊,整天在报纸上写文章,还别说,他这才情还是不错的。三吴士子,很多都是比较追捧他的。他那书院,以某看来,现下这阵势,怕是要盖过两湖那边的书院了。沈某之前还真是没有想到,这位顾先生竟然有这般本事,竟然能想着依托这些士子的力量来做事。”

“做不长,沈阁老也是读过书的人,岂不闻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俗语。不过这报纸现下倒是发行的多了,读书人这一辈子都是要立下一些言辞的,这下子可是让那些办报纸的行商发财了。我听说但凡是想在这报纸上发表自己文章的,都是要给那报社一笔不少的银钱的,呵呵,这报社的老板现下看来定是个头脑jīng明之辈,竟然会赚咱们这些读书人的钱。”王锡爵一开始就对东林书院的这些人下了定义,然后又是一番笑侃。

沈一贯并没有说话,他轻轻的撵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若有所思的在那里坐着,连茶都忘了去喝了。

“王阁老看来还是比沈某看的透彻啊,若是当年王阁老留在京师,怕是沈某也不是如今的样子了,这朝廷怕是也不是这个样子了。这个魏和尚,不简单啊。”

“你既然都看出来他不简单,现下还存了这么多幻想干什么。不过你现下也算不错,做个富家翁岂不是更好,没事喝点茶、赏赏花,或是听听这小曲,何苦想那许多。”

“说是这么说的,却是有些不甘心。所以说嘛,王阁老看的比沈某看的开。要说起来,倒是沈某的养气功夫差的太多了。”

“我观魏刚此人,绝不是那种好勇斗狠之徒。能让皇上封他当护国主,这本事已经不小了。他这些年慢慢的在京师各处布局,大概京师左近,就没有多少反对声音了吧。呵呵,这个时候还特意把这事弄出来,登到报纸上,这不就是个明显的套吗。那位顾先生实在是太过幼稚,这么简单的局都看不出来。某以为,便是真让他去了京中,官复原职,估计也是没什么大本事的。先帝当初把他赶出去,却是看的明明白白。”

“王大人当初看出来了,为何不早告诉老夫,却让老夫独自一人在朝堂上苦熬,白白替朱家那傻小子做了那么多事。”

“呵呵,沈阁老莫要烦乱,你做的那些事,是不会白做的。那魏和尚总会给你给说法的,我想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过来看你的了。便是不看你,你家那些买卖,他也是会照顾的。不管怎么说,这个魏和尚做事还是有些分寸的,知道相互回报。想当年,始皇帝焚书坑儒,不过就是埋了六七百个儒生,便让太史公记到青史上了。沈阁老,你来猜猜,咱们这位护国主魏大人,伺候会不会和那始皇帝一样,行此狠辣手段?”

“既然王阁老说他不是个粗人,想来这之后的手段便不是始皇帝那样猛烈的吧。始皇帝把书都烧了,这魏和尚却一个劲的鼓励商贩们发行报纸。这其中的门道沈某却是一时半会看不清。大明武人,好似从来就没有几个如这魏和尚一般。一个和尚,能做到现下这般,已然是不容易了。”

“你忘了一个人,你需知道,本朝太祖皇帝,当年可是在皇觉寺里当过小沙弥的。”

“不一样,不一样,太祖皇帝,用的都是重典,死了多少人,才让这天下安稳。呵呵,可是你看这魏和尚,便是那郑国舅一家,他都没有直接拖到菜市口。如此温和手段,真真是不曾见过啊。若用医人比治国,这魏和尚的手段,倒是一个杏林高手,不伤元气,却还要把这弊病除去。老夫老了,剩下的只有拭目以待了。”

……

“大帅,南边林局长已然把最活跃的一些人查清楚了。其中一些人是挑头的,他们都是有产业的,不少家里还是偷偷走海的,其余的便是做南货生意的居多。当然也有的是被那徐光亮的纺纱织布买卖给生生挤出市场的。他们也都不是傻子,知道这背后有大帅的影子,所以这次就借着这个消息开始大放厥词了。受他们蛊惑的人也是不少。年轻人总是很热血,不少人都是跟着在那报纸上签了名。八月初四那天还一起在苏州府衙外闹了一下。看光景的人倒是不少,不过他们也没闹的太大,府衙大门被他们砸了,其他的就没什么了。大帅,您看要不要派人把他们抓起来。”

“呵呵,闹了半天才砸了一个苏州府衙,他们怎么没有把南京皇宫给砸了,看来朱家皇帝在他们心中还是有点威严的。就这种货sè,你抓他们干什么。记住我跟你说的那句话,对付这些人,记住了,要文斗不要武斗,文斗触及灵魂!”

第三百九十章 闹剧

无锡城南附近有一处酒楼,叫做桂花楼的,平素买卖就是十分的好,无锡城里的达官贵人,都是愿意到这里来摆饭局。

最近这几天,却是更加的热闹,不少即将去南京城参加秋试的无锡本地士子,都是聚集到了这里。当然,他们虽然也要在这里吃饭,但是更主要的是要在这里联名,联名的目的自然是反对那镇国公魏刚当那什么护国主的。这护国主的名号听着有些不伦不类,但是众人也都是知道这就是要封王的意思了。而且这国主听起来怎么都觉着像是要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意思。若是以为他们对这朱家天下比较忠心,那可是错了。他们在一起搞这联名,跟多的是想让自己出风头。有了这清名,以后在仕途上那就是一个绝佳的资本。

钱一本坐在一张圆桌的首位,他今rì很高兴,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最后这结果还是让他满意的。仅仅这一天的功夫,来到这桂花楼的就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和他坐在一起的还有无锡知县林宰。按说他一个有官身的人,自然是要坐到这桌子的首位的。可是现下,他却心甘情愿的坐到了那钱一本的身边,反倒是当成了陪衬。除了他俩,这桌子上还有东林书院的其他一些教习和学生。除了东林书院,无锡城中其他各处书院也有学生到此,当然更多的都是在自家私塾里读书的士子。江南地界,财物丰厚。寻常百姓人家都是可以吃到大米的,银钱也是多出许多,族里也是能够办起这公学,所以能够读书,且有机会去读书的人自然是要比北地多上许多。读书的人多了,每年去考秀才举人的自然也是要多。此时正值秋试,所以这钱一本在报纸上一发表声明。跟风而来的士子就一下子都涌到这桂花楼了。也不知道这钱一本从哪里弄来那么多银钱,反正今rì这桂花楼是要的对前来的士子们敞开供应饭食的。

“来来来,钱某与诸位痛饮此杯。今rì如此盛会。实在是钱某没有想到啊,看来我三吴士子心中还都是一心向着朝廷,向着这公理的。钱某只是登高一呼。诸生就如此踊跃,实乃朝廷之幸,百姓之幸啊。''若是让那粗鄙武夫当了什么护国主,那岂不是坏了大明历朝历代祖宗的规矩。武人干政,这就是祸乱的始端。”钱一本满脸的兴奋,且神sè庄重,好似此刻他正在做一件天大的事情一般。

“钱先生此言大善。我等读书人,当如顾先生所出的那副对联一般,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林某虽有官职在身。但亦不会对此不和祖制之事置之不理。某已然上书南直隶六部,若是他们不管,林某就直接上书朝廷。国朝养士,此正当有所为之时,林某就是拼了自家xìng命。也要和诸位同列。这签名簿上,算上林某一个。”林宰此时算是给那钱一本捧场了。其实就是他此时不站起来说,也是有人替那钱一本说话的。

林宰说完,坐在这桌的其他儒生自然也是要跟着恭维一番的。其中一个士子正在说的时候,众人忽然听到楼下传来喧闹争吵的声音。士子们聚到这里,却不似强人。大声说话,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彼此之间还都是保持一定风度的,便是楼下那些散桌子上坐的那些士子,也都没有几个大声喧哗的。此时却是听到这喧哗声,众人自然是要把目光都聚集到那喧哗的所在。定眼一看,却原来是店小二在拦着一个妇人,且那妇人身边还跟着好几个小孩。跟着那妇人来的,还有几个壮汉。

“休要管我,奴家是来寻自家夫君的。为何不让我进这酒楼!”那妇人此时正和那店小二撕扯。

“这里哪有你家夫君,这楼上的都是东林疏远的先生和士子,你找错地方了吧。”

“你怎么知道找错地方了,狗眼看人低。”一旁跟来的那壮汉一下子把那店小二给扒拉一边上了,而那妇人领着身边的几个孩子径直往楼上去了。

钱一本正在高兴的听着那士子对他的夸赞,忽的听到楼下喧闹,眉头一皱,心里自然是不高兴起来。就在这个当口,他看到从楼下上来一个妇人,那妇人身边还领着两三个孩子。他们并没有在雅间里,这楼上也有好几桌子,除了他们这一桌,还有其他桌子也都是坐满了士子。那妇人一上来就看到了坐在靠近窗户那边的钱一本,好似认识钱一本似地,马上就往他这边来。

钱一本隐约觉着有事,不过他一时半会也是没想明白,心道这店家,还真是不识抬举,怎么把这妇人也放进来了,难道是找自家男人?

可就在他寻思这个当口,那妇人直接来到他眼前,放声就大哭了起来:“冤家,你这冤家,你让奴家找的你好苦啊,都这么年了,你都不曾想过奴家,你可知奴家为了你遭了多少罪啊。孩儿们,来啊,这就是你们的爹爹,赶紧过来认你们的爹爹。”

这妇人一哭起来,她身边的那几个孩子马上就围了上来,扯着钱一本的衣服袖子还有裤腿就开始嚎啕大哭起来,一个稍微大一的小子嘴里还不停的喊着爹爹。一边喊,还一边用袖头抹去自己的鼻涕眼泪。

这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坐在二楼的这些文人士子都是一时间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的脑袋快一的,自然是以为这就是那位钱先生之前惹下的风流债了。

“胡闹,某根本不认知你,你这妇人,平白污我名节。真真该死,店家,还不把这妇人赶出去。”钱一本半响才反应过来,连忙呵斥起来。可是正因为他这半响才反应过来,看在众人眼里。自然是以为他一定是碍于情面,才如此做派的。

“你个没良心的啊,你跟奴家都有了这么多孩子,现下竟然不顾奴家死活,是谁当初跟奴家海誓山盟的啊。你看看,这大小子都这般大小了,你竟然还要抵赖。你的书都读到驴肚子里去了,你不是整天嘴里喊着仁义礼信吗,怎么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