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铁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铁律-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自立终于开口说话了。
    “李书记,说说你的认识。”
    “袁书记,举报材料上面说的事情,肯定是真实的,虽然只是个别的反映,但我估计,这样的情况,已经成为了煤矿之间的一个默契了。”
    袁自立微微点头,他看到材料的时候,也是非常震惊的,这份举报材料,属于匿名举报材料,地方直接指向了安国市胶南县,胶南县的煤矿很多,私人所属的煤矿占了9成以上,如今对煤矿的整改正在开始进行,安全责任事故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所以,胶南县的煤矿安全事故,这段时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本来是一种好的情况,可举报信里面明确指出了,如今胶南县煤矿的事故并没有减少,隐瞒不报的情况明显增多,大部分的煤矿,并没有想到如何达标,在检查验收的过程中过关,而是采取了换人的方式,管理人员都是大规模的撤换,煤矿老板清一色用自己的亲人管理煤矿,不管不顾煤矿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尽最大所能遮盖安全责任事故。
    举报信中间举出了一个例子,某一家煤矿,因为塌方,有三人失踪,结果,管理人员要求所有的煤矿工人放假一天,这些管理人员晚上进入煤窑进行现场清理,挖出了三人的遗体之后,放在了运煤车的下面,接着装忙煤炭之后,运煤车开到了镇里某一处地方,在这个地方,煤炭被暂时卸下来,三人的遗体有专人进行清洗,同时,通知家属的人已经将家属秘密带到了镇里的某处地方,开始谈判,晓以利害,最终每个死者支付100万元钱了事,双方都不再追究,死者家属将遗体带回去,举办丧事,对外宣称是因为得病死亡的。
    整件事情人不知鬼不觉,煤矿工人上班的时候,煤窑里面已经清理干净了,挖煤的工人是不会关心这些事情的,他们考虑的是挣钱,再说了,煤矿都是采取的高压政策,谁多嘴就辞退了,挖煤虽然危险,可是待遇是很高的,是一项纯体力活,每天都是按照挖煤量领取的工资,熟练的挖煤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接近万元了,所以,不会有人多嘴。
    煤矿发生这样的事情,老板毫不心疼钱,很爽快就拿出来了,要知道,在如今安全责任事故高压的情况下,死人之后,如果是煤矿的管理问题和人为原因造成死亡的,煤矿老板可能会有牢狱之灾。这样处理之后,煤矿老板花钱了,免去了灾祸,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正煤矿还在,还能够生产,就可以继续赚钱。可如果上报了,情况就不同了,首先,上面会派出调查组,调查事故形成的原因,其次启动责任追究的程序,责令煤矿停产整顿,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在整顿达标之后,才能够申请继续开工运营,这中间的时间多长,谁也不知道,近来正在进行煤改,没有哪个干部胆大包天,敢于为煤矿开绿灯,最后是赔偿,一样少不了,而且还要迅速拿出钱来,虽然说赔偿的钱少一些,但是,综合算起来,煤矿的损失是更大的,甚至可能因此而破产。
    正是因为死者家属能够得到更多的赔偿,所以,目前这样的事情屡有发生,死者的家属能够拿到更多的钱,煤矿老板可以逃脱责任,致使这样的产业链开始形成。表面看,这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中间涉及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煤矿的安全完全没有得到重视,工人的生命依旧在危险之中,可以说,这样的一个产业链,就是一条随时可以夺去活鲜鲜人命的产业链,在煤矿老板的眼里,生命是明码标价的,只要有钱,死人不算什么。
    “李书记,你熟悉煤矿的情况,你说说,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
    “查,严查,一定要捣毁这样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的危害太大了,时间长了,会形成巨大的隐患,我们的检查工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举个例子说,在我们到某一处煤矿去检查的时候,煤老板会拿出最完备的材料,对煤窑进行专业的修饰,我们往往抽查其中的两个煤窑之后,便会认为其过关了,这中间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有一些退休的国家干部,以前是专门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退休之后,被煤矿高薪聘请,这些退休干部,不是想到如何抓好安全生产,而是在帮助煤矿规避相关的责任,这给我们的整改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一边的曹发云和刘大华都是频频点头。见到李兆新说完了,曹发云开口了。
    “具体的工作,我们商议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度还是有些大的,煤矿老板有钱了,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我们不敢排除一些党政领导干部,或者是管理干部没有牵涉到煤矿的利益之中去,前些年我们清理了党政干部入股煤矿的事情,可那大都是自查自纠,具体的内幕如何,不一定掌握清楚了,有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大华终于开口了。
    “市政府制定的煤改工作规划,第一步是关停小煤窑,用两个月的时间,关停所有不合格的小煤窑,接下来,重点清理煤矿的隐患,都是很复杂的工作,如今市政府组成的专班,已经到所有县市,正在进行清理和排查,三天后,我们将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做出具体的布置,开始关停小煤窑,市公安局将成为这次行动的主力军。”
    袁自立点点头。
    “公安干警的情绪如何啊,上次的打黑除恶行动,公安机关可是元气大伤,属于重灾区的范畴的,这次的行动,他们能够承受吗,能够完成任务吗?”
    李兆新毫不犹豫开口了。
    “袁书记,打黑除恶行动,清除了公安机关里面的败类,纯洁了队伍,现在,各地公安机关,进入了一批的新鲜血液,保证听从指挥,圆满完成这次大规模的关停小煤窑的行动,我代表安国市公安局,向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表态,坚决完成任务,如果出现了相互勾结和通报情况等问题,毫不留情查处,直至追究领导责任,包括我的责任。”
    “袁书记,市委市政府的决心也是坚决的,一定要做好第一步,关停小煤窑是艰巨的任务,可能会有一些正面的冲突,但我们绝对不会退缩,开会之后,我们将营造强大的舆论攻势,让那些赚着黑心钱的不法之徒明白我们的决心和手段。”
    袁自立是非常清楚的,如今的华湘省,安国市和渭山市是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的,一方面,黄宗圣会关注这两个地方,特别是安国市,安国市经历不少波折,以前的市委书记是黄宗圣很信赖的干部,可现在全部调整了,上任的市委书记曹发云是袁自立的绝对心腹,也就是说,黄宗圣不敢说能够绝对掌控安国市的局势,所以,如果安国市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干部执政执法过程中间的问题,黄宗圣是不会客气的,加之现在的安国市困难重重,煤改工作,极有可能影响到安国市的财政收入,黄宗圣乐的让袁自立信任的曹发云去担任市委书记,反正工作做好了,黄宗圣是有着最大的功劳的。
    另一方面,华湘省的不少干部也在看着这两个地方,袁自立树立起来了威信,马建华和曹发云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但是,官场上,不仅仅是上任了,还有稳固的问题,如果说曹发云短时间就离开了安国市,或者是在工作中间显得灰溜溜的,那么,干部还是有看法和想法的,当然,这些注意的都是高层的干部。
    最后一个方面,是离开了安国市和渭山市的几个原任领导,内心也是不服气的,秦鹏飞调到了省委,出任常务副秘书长,赵东来同样调到了省委,出任副秘书长,李剑的安排还是不错的,到省公安厅,出任副厅长,而且,杜发强比较器重李剑,李剑在省公安厅分管刑侦工作,这是最为重要的一块,原因大家自然知道,至于说渭山市的刘明银,萎靡了很多,调到了省人大,出任副秘书长。这些干部中间,除了李剑,其余的人也是看着渭山市和安国市的,看看继任者究竟能够有多大的作为。
    在任用干部方面,袁自立已经下定决心,在北京参加了人大会,几个老前辈的教诲,让袁自立明白,高层的领导,重在用人,相信的干部,就要毫不犹豫推上去,看不惯或者是能力不是很出色的干部,不用就坚决不用。在对待安国市前班子的问题上,袁自立非常果断,没有拖泥带水,秦鹏飞的安排,看似不错,其实是很微妙的,省委的副秘书长,如果不能够直接跟着省委领导协调工作,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管理省委办公厅的日常工作,不会有很大的权威,如今,刘泽文跟着黄宗圣做协调工作,袁自立尚未确定哪个副秘书长跟着自己,按照道理,应该是秦鹏飞,可袁自立不会选择秦鹏飞,袁自立中意的是赵东来,这个中间,秦鹏飞和赵东来之间,一定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所以,袁自立决定缓一缓。
    杜发强曾经建议,李剑参与煤改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袁自立没有同意,这样做太敏感的了,李剑既然可以在省公安厅参与煤改工作,为什么不能在安国市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为此,李剑也私下里找到了袁自立,李剑是明白的,在自己的安排上,袁自立是充分照顾的,李剑拍着胸脯向袁自立保证,一定可以抓好煤改工作中的强制执行的措施,袁自立直截了当告诉了李剑,目前还是低调一些,不要参加煤改工作,好好抓一抓刑侦工作,尽量避免出现闲言碎语,李剑是非常感激的,明白袁自立的苦心。
    赵东来也隐隐明白了袁自立的意思,估计自己是跟着袁自立做协调工作,这样的安排,赵东来是非常满意的,无非是中途转一个弯,下一步,多半就是直接出任市州的书记,所以,赵东来开始大量查看煤改方面的资料,为跟着袁自立做协调工作打好基础,至于和秦鹏飞之间的关系,赵东来没有特别注意,按照赵东来的预计,下一步,秦鹏飞多半会到人大政协,安排好,出任人大副主任或者政协副主席,安排不好,可能出任秘书长。
    “安国市目前的形势还是严峻的,打黑除恶的硝烟刚刚散去,你们几个主要领导,都是刚刚上任的,一方面要掌握和熟悉情况,振奋干部职工的精神,一方面要展开煤改工作,安国市的煤改工作成败,关乎到华湘省煤改工作的大局,所以,我要求你们要多吃苦,多考虑工作,多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尽快将工作抓起来,曹书记在煤改领导小组会议上的发言是正确的,安国市不仅仅是煤改工作,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本书来自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下狠手
    张长健近来的日子还是不错的,曹发云担任安国市市委书记之后,张长健立刻出任了胶南县县委书记,安国市的干部也说不出来什么意见,张长健担任县长有一段时间了,再说了,目前的要求就是提拔年轻干部,不到40岁的张长健出任县委书记,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大家只能是羡慕张长健的运气好,如果张长健的工作突出,下一步,甚至可能出任安国市副市长或者是市委常委。
    张长健清楚,这一切都得力于曹发云和张丽华,特别是表姐张丽华,不知道在曹发云的耳朵里面灌了多少的话语,还有家族的长辈,也是旁敲侧击帮着说好话,当然,重点还是曹发云,如果曹发云不同意,大家怎么说都是没有用的,表姐张丽华毕竟和曹发云是夫妻,说到底,心思还是在曹发云的身上,就是曹发云不同意,张丽华顶多在家里埋怨一下曹发云,在家族里面,还是要为曹发云说话的,什么曹发云刚刚上任,这样的事情当然不好做,要为以后考虑等等,家族的人什么都不会说。
    张长健想起自己的这个家族,还是挺有意思的,颇有点唯权力论的滋味,从表姐张丽华在家族中的地位,就可以看出来,随着曹发云地位的升降起伏着,一段时间,曹发云落魄的时候,管不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家族里面不是很重视张丽华,曹发云跟随袁自立开始做协调工作之后,家族的态度迅速转变,张丽华慢慢成为了中心人物,而曹发云出任安国市市委书记之后,张丽华成为了家族中间绝对的核心人物,都是因为家族的人太多了。张丽华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家族中间说话的时候,完全是护着自家的老公的,绝对不允许有人说老公曹发云的坏话。
    张长健上任之后,9成以上的精力放到了煤改上面,说起来,胶南县的阻力还是很大的,煤矿的收入是很大的一块,如果在煤改过程中,稍微不注意,财政收入将受到巨大的影响,目前,这样的后遗症已经出来了。胶南县远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一些煤矿老板蠢蠢欲动,甚至准备联合起来对抗煤改,张长健当然不会退缩,张长健还是有头脑的,煤改工作,是对表姐夫曹发云的最大考验,做好了煤改工作,曹发云的地位完全稳固了,他自己的地位也随着稳固了,向上发展的可能性很大,做不好煤改工作,今后如何还不知道。
    张长健主持召开的几次县委常委会,都重点说到了煤改工作,强调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不能因为胶南县的财政收入,降低煤改工作的要求,第一期的工作,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小煤窑,要坚决关停,绝不姑息迁就。张长健清楚,县里有些干部,一定是和煤老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说,张长健很重视市委派来的调查组,全力支持和配合调查组的工作,目前调查组正在下面调查,陪同的县领导是县委副书记和政法委书记。
    袁自立进入县委大院的时候,张长健正在和市委调查组电话联系,询问工作情况,表示全力支持煤改工作,只到袁自立和曹发云、李兆新进入办公室,张长健才发现。县里的工作人员,大都知道曹发云,从网络上可以很快找到曹发云的照片,但大家不知道袁自立,虽然网络上也有袁自立的照片,但毕竟隔得远了一些,所以,办公室的人员匆匆跑到张长健的办公室汇报的时候,张长健还以为是曹发云来检查工作了,下楼之后才发现,袁自立也来了,张长健有些手忙脚乱,要求办公室马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