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算有那么一些不识字也会用兵的怪才,可是。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低,不在于学历,而在于学识和见识,所以对于学识的接受程度以及见识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苏宁觉得,军队里的人更需要认字,更需要明白道理,因为很多时候,军队需要做出一些特殊的抉择,关乎于国家命运的抉择。

    李二陛下可以拥有军人的忠心。那是建立在他本身做的事情是对的。而如果他错了。军队要有判断的能力,所以苏宁在校训里头着重表明了军队保护百姓的重要性,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把这个理念深深的刻入军队的心中。让军队明白自己的职责,在关键的时候,军队会做出关键的选择。

    所以文化教育不能放松,思想教育尤为重要,这军事大学第一期的学子,估计就要从那些识字的人里面选择出来了,当然,也不排除意外,这些日子苏宁也吩咐报名点的工作人员把识字的报名者名单留给他一份。他想试试能不能从里头寻找到一些历史名人,以后可以着重培养,然后引为臂助。

    上天也的确待苏宁不薄,给苏宁一个大惊喜,王玄策的大名跃然于纸上。今年二十岁,年纪轻轻的有为青年,将来创造一人灭一国奇迹的唐代著名外交家和军事家,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所得,识字的一千余人里头也就他一个苏宁熟悉的名字,其他的都是没有听过的名字,不过这样的大才不可多得,为人也不能贪婪,大唐军事大学是一个整体,不是靠一个人就可以发扬光大的。

    带着这样的心思,苏宁在四大护卫的保护下继续进行第六天的招生工作,这些日子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前一日堆积下来的大量来不及报名的,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按照这个趋势,估计这一下子来报名的人不会少于十万,有报国之心和追求功名之心者何其多也,但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太少,门槛太高,所以,没有什么门槛的大唐军事大学横空出世,虽然侧重于军事,却也引来了不少文人投效。

    所以苏宁就开始寻思,虽然军官的培养是必须的,可是,军事大学不可能只传授战阵之术,肯定是要分出擅长骑兵作战和步军攻城作战的两大类,也就是骑兵将领和步军将领,军事方面的全才不多,那是大将,而下面的中层军官和基层军官还是要分出等级的,而且这个时候军队的分工不明确,没有单独**与骑兵和步兵之外的特殊军队,苏宁希望借此机会培养一些其他的兵种和善于指挥这些兵种的将领。

    也就是这个时候,苏宁希望可以开始对火器进行研究了,以便早日把攻城兵种给**出来,设立神机营,为特殊的技术兵种,到时候骑兵冲锋掠阵,步军攻城略地,而火器部队可以随着骑兵和步兵一同出战,担任辅助和攻坚的作用,而且由于动物对火的天然恐惧心理,火器的威慑力量很大。

    作为一个平民,苏宁接触不到火器,所能接触的也就是烟花爆竹里头的最原始的黑火药,甚至是高级一点儿的火药都接触不到,百度也搜索不到关于火药的标注配置,大抵也就是什么硝石硫磺和木炭之类的东西还知道一些,估计的对这个玩意儿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而且大炮这种玩意儿可不仅仅是一根钢管就能解决的……

    作为非正式官员的大唐军事大学祭酒司马,苏宁有参与大唐军事大学一切事物的权力,虽然不知道这个被李二陛下捏造出来的所谓正式称谓是什么玩意儿,而且也没有俸禄,不算官,硬要算也就是个吏,但是只要有这个权力就可以了,而且苏宁可以不跟随这些学生参加日常教学,因为按照苏宁的水平只要跟在李靖的身边就可以了,李二陛下还是有点儿私心,想让苏宁得到最好的教育,成为军方新的领头人。

    苏宁不在意这个,在意的就是苏宁有了提建议的权力和参与事务的权利,可以在大唐军事大学内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设立火药研究中心之类的,苏宁觉得火药这个玩意儿不是那么好弄得,而且火器更不容易弄,虽然把火药聚在一起捆成一包就是个**包,可是面对这石块累积成的城墙或者是土造的城墙还是缺乏攻击力,必须要弄出可以借火药的威力发射实心弹药的大炮,这才意味着火器部队可以**于骑步二军种单独为第三军种。

    这样的难度比较大。所以苏宁遣人到处搜集硝石硫磺和木炭,准备按照一定的比例先看看能不能弄出黑火药来,黑火药才是所有火药的鼻祖,弄出黑火药才意味着火器的发展有了一个开端,而不仅仅是把弓箭点上火就算做火器了,只有大炮问世之后,火器才真的算是火器,否则不算火器。

    据说火药是那些炼丹家七捣鼓八捣鼓无意之间给弄出来的,所谓的炸膛,可以把铜炉给炸碎。这大概算是威力巨大了。苏宁打算试试单纯的黑火药爆炸和这些炸膛事件爆炸所带来的威力有何不同。说不定可以找到优化黑火药的法子,不过孙思邈不炼丹,应该不懂的这些,问问他有没有沉迷于炼丹的其他道友什么的。顺着这些炼丹家的脚步和配方看看有没有机缘。

    等到火炮可以发射实心炮弹从而对城墙造成损害的阶段,或其研究才算获得了第一个阶段的胜利,记得大唐对付高句丽的时候就是遇到了一个善于守城的杨万春把安市城守得和铁桶一样,逼的唐军无奈撤退,要是有了火炮这等利器,一百门火炮一起发射,一百颗铁弹就不信轰不烂那城墙!

    这都是后话,现在,还是把军事大学办好才是真的。看着那些工作人员不断的把识字的报名者的信息送到手里,苏宁也在一个一个的筛选这些人,虽然不知道他们可不可以入选,但是若是有一些优秀的却不足以从数万人里头脱颖而出的,就要提醒他。不要泄气,明年还有机会。

    但是这些人里头注定不包括薛礼,薛礼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进入军事大学的,所以长安城门一开就直奔报名地点朱雀门,大概过了一个时辰,薛礼才抵达朱雀门,但是这个时候朱雀门已经人山人海了,薛礼来的还算早,所以找了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苏宁抵达坐镇的这个时候,正好轮到了薛礼报名。

    “姓名。”工作人员头也不抬的询问。

    “薛礼。”薛礼老老实实地回答。

    “可有表字?”工作人员还是不抬头。

    “表字仁贵。”薛礼答道。

    “年龄。”工作人员继续询问。

    “周十七,还有一月不到便是十八。”薛礼老实的回答,虽然他知道年龄下限是十八岁,但是他没有说谎,他认为自己还有一个月不到就是十八岁了,有这个资格进入军事大学的,所以他很有信心的回答道。

    工作人员抬起了头,看着薛礼,这一看不要紧,还真给愣住了,大唐选择官员的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仪表雄伟端正,虽然军事大学不是,可是唐朝朝堂上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大帅哥,除了尉迟恭和程咬金这一类的威猛肌肉男,但是五官还是端正,没有歪瓜裂枣,所以人们普遍以为仪表堂堂者才有出息,很明显薛礼就是这样的仪表堂堂者,而且甚是雄伟,人高马大,一身肌肉,绝对的猛将之向,工作人员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籍贯何方?”工作人员接着询问。

    “绛州龙门。”薛礼答道。

    工作人员这才来了兴趣:“郎君这才十七岁,未曾及冠,何来表字?”

    薛礼答道:“家父早丧,临终之前提前为某加冠,赐字,是故某有字。”

    工作人员问道:“有字者绝非寻常人家,看郎君仪表堂堂,必定不凡,可为何这副模样?”工作人员指了指薛礼一身破烂的衣服,薛礼不好意思的回答:“某乃龙门薛氏出身,祖上的确位居高位,然自祖父起家道衰落,父亲早丧之后某唯有靠种地做工为生,不复贵矣,今次来长安风雨兼程,风餐露宿,这才导致这副模样,郎君见笑了。”

    工作人员奇道:“郎君乃是贵人之后,虽是家道中落,然某观郎君相貌气度不凡,但某虽有心答应,然大唐军事大学招生严格,不至十八决不录取,便是不希望出现竭泽而渔之事,郎君这情况,实属特殊,不若,郎君明年再来?定然可行。”

    薛礼闻之大惊,都已经这个时候了,哪里还能再等一年?再等一年,就意味着又要危险一年,距离回乡又要迟上一年,这,这如何使得?不行,绝对不行!

 第二百六十章 让他加入

    “郎君,某不过还有一月不到,也就二十四日便年满十八,这,这,看样子等到这招生结束,某也就年满十八了,这,这为何不可通融一下?”薛礼急的跳脚。

    工作人员摇摇头:“这是铁的规则,不容有失,而且郎君现在的确只有十七,无论如何,现在不能让郎君通过,或者,等郎君年满十八了,再过来,若是招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郎君或许还有机会,况且,若是让郎君通过,这岂不是对其余人不公平?。”

    排在薛礼身后和旁边的人也纷纷出言,责备薛礼无理取闹,明明未满十八周岁,不应该过来的,这来了不少要浪费其余人的时间吗?薛礼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了,他们纷纷感到不满,就是旁边的工作记录人员也感到不满。

    薛礼哑口无言,急的无可奈何,但是实在不甘心,便说道:“某识字,读过书,自幼习武,天生力大,此次是抱着一定的决心定要加入大唐军事大学,若是不入,某就当真无处可去,还请郎君通融通融!某,某实在是……”薛礼说不出那个一定要进入的理由……

    工作人员眼睛一亮,识字?习武力大什么的多得是,但是识字的人实在不多,苏司马也嘱咐了,识字的人要特别挑拣出来给他过目,眼前就有一个,这还有一个月不到就要十八了,这个时候不让他进入实在是可惜,而且看着这个状况,苏司马明言一个月的招生时限,弄不好他还就真的赶得上,这,这却如何是好?

    又看了看一脸急切的薛礼,工作人员笑着摇摇头:“这样吧,某且去禀告苏司马,看看苏司马的意思,你且等候一会儿。是成是败,就看苏司马的意思了。”

    薛礼一阵疑惑:“苏司马是何人?”

    身后的人说道:“你是外地来的吧?竟然不知晓苏宁苏二郎,苏二郎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年仅十四,便是军中将领,参加过大唐消灭东突厥之战和灵州平叛之战,两度立下大功,第一次是火烧阴山生擒东突厥的可汗颉利可汗,第二次就是把灵州叛军打败了然后千里追击,把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给杀了。拥立了新的可汗。

    这会儿新的西突厥可汗可都来大唐朝见了。哎呀。年纪轻轻立的功劳还真不小,东西两个可汗都是败在苏二郎的手上,苏二郎还是李靖李祭酒的高徒,年轻有为。虽然是寒门出身,但是已经是大唐的三原侯,啧啧,前途不可限量啊,真可谓是文武双全,那一笔字和诗写的真叫好!”

    薛礼大惊失色,虽然苏司马他不知道是谁,因为苏宁担任这个没有官位的吏才几日,但是三原侯苏宁他可是太清楚了。河东之地消息并不闭塞,尤其还是连续两场国战的消息,灭了东突厥,又逼得西突厥臣服,连着两个可汗被干掉。这样的大消息对于大唐而言不可不谓是惊天大喜,连着向突厥称臣十二年的憋屈可不好受啊,这一翻身就干掉了两个可汗,还是同一人立下的大功,几乎全大唐都知道了苏宁苏二郎的名声。

    “哎呀,同样是十四岁,我那儿子比起苏二郎可就差得远了啊,人家都是三原侯了,还是寒门出身,咱们也是平民百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就看着这一会能不能进入军事大学拼搏一下,好歹弄个封妻荫子啊……”深厚这人还在唠唠叨叨,但是薛礼却什么也没有听进去,苏宁的大名他早已听闻,甚至以苏宁为榜样,人家才十四岁,已经是著名战将,三原县侯,他都十七了,还是白身,先祖之荣耀如何恢复?

    薛礼心中非常不平静,同样的,苏宁的心里头也很不平静,本来看着工作人员急急忙忙走过来以为是又有识字之人,谁知他一来便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苏宁决断,有一个人,年满十七,还有不到一月就要十八岁了,但是苏宁规定了不到十八岁不予报名,可是也规定了报名期限是一月三十日,如今是第六天,还有二十四日才截止,而此人也正好只有二十四日便要年满十八,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苏宁觉得有些奇怪,也有些好笑,这人可真是奇葩,还有二十四日年满十八,军校也还有二十四日截止报名,正好赶上了这个时候,于是便笑着询问:“此人姓甚名谁?哪里人?既然识字,可有表字?”

    工作人员恭敬地回答道:“此人姓薛,名礼,礼仪之礼,表字仁贵,绛州龙门人,观其家世不凡,只是家道中落,其人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工作人员不惜赞美之言夸奖薛礼,对薛礼非常看好,非常希望他可以报名,报名权掌握在苏宁的手上,只有苏宁点头才能确定,不过他却是不知道,苏宁并没有听到他的赞美之语,苏宁已经激动地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尼玛,刚来了个王玄策,现在又来了个薛仁贵,两个都他娘的是猛人啊,一个人一人灭一国,另一个是高宗朝著名大将,大唐高宗时期的擎天之柱,也是国公一类的人物,和苏定方很像,都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历史上一直到贞观十九年参加了大唐征讨高句丽的战争才被发掘出来,而如今,提早了十四年出山,也仅仅十七岁,又是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

    好啊,好啊,这样的猛将岂有不收之礼?苏宁很快的恢复了平常之心,虽然他们未来是大人物,但是如今也不过是一介平民,虽然薛仁贵有不凡的家世,曾祖父薛荣,官至北魏新野、武关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县公,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父薛轨,隋朝襄城郡赞治。

    真的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薛仁贵直接没官做了,只好种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