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问你,我投降后作什么?我的这些部下怎么办?我这支部队怎么办?他们的生命财产能不能保证?”面对庄继华连珠炮似的问题,使者却无法回答。
“这样好不好,你回去。把我的这些问题带回去,问问郑司令,如果真有诚心,我们可以再谈,不然地话,请他尽管派兵来打。”说到最后庄继华不客气了。郑俊彦想拿我开涮,我也拿你唰一把。反正要在这里待上十二天。
使者被送走后,熊绶云看看庄继华问:“文革,你要做什么?不会是真的要投降吧。”
“郑俊彦显然我们投降,我呢要守十二天。所以呢我就与谈。能谈几天谈几天,最好谈上二十天。”庄继华乐呵呵的说。
熊绶云明白了,这是拖时间:“希望郑俊彦会上当吧,至少今天可以拖过去吧。”
没想到庄继华却说:“你不要这样说,我是真心与他谈判。其实你不了解我,我是和平主义者,我喜欢和平,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坐下来谈谈,何必非要动刀动枪的呢。今天谈不拢,明天再谈,你说是不是。”
“你到底在说什么呢?”熊绶云又有些糊涂了。
“我跟他谈的是要他向我投降,只是目前条件不是很成熟,所以要先从我向他投降谈起。这***画得有些大。当然啦,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条件地变化,他最终会接受我的提议,毕竟我地诚意更大些。”庄继华一本正经的说,熊绶云越听越好笑,最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指挥部的军官们也都笑着一团。林雷
“文革呀文革,难怪寿山和萌国都说在你手下,不是被你训死就是被你乐死,我算是领教了。”熊绶云乐得直不起腰来。
使者回去后向郑俊彦报告了庄继华的意思,郑俊彦大感兴趣,之所以派出这个使者主要是来自梁鸿恩和彭德铨地要求,特别是梁鸿恩,彭德铨多多少少有五千人,这一仗下来就算损失了千吧人,也还有四千多人,可他要损失千吧人,这个旅也就伤筋动骨了,所以他提出看看能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劝守军投降,毕竟他们现在无路可逃。
郑俊彦开始不想同意,可随后想想也不错,彭德铨一天下来就损失了三百多人,真要把这块骨头给啃下来,估计三个旅都要伤筋动骨,江西大战这才刚开始,后面地战事将会变得更加激烈,那时候兵力越多越有把握。
现在听到使者的回话,郑俊彦有些信心了,与梁鸿恩和杨赓和商议后,又把使者派回来了,提出保证庄继华的的生命安全,所有军官都可去上海,战事结束后,他们可以自有选择出路。
庄继华磨磨蹭蹭的,借口要召集军官开会商议,拖到下午,然后才送使者回去,带回去的条件是部队整编为一个军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三个旅,然后又提了什么军费,驻地等等要求。
接到使者带回的条后,郑俊彦有些生气了,自从杀了施从滨之后,能给战俘一条活路已经很大的优惠了,这庄继华怎么不识抬举恼怒下就想发起进攻,可杨赓和劝阻了他。
“司令,看来他是真的想投降,否则不会提这样地条件,他这是满天要价,咱们可以落地还钱。”
于是使者又派回来了,答复是部队整编为一个师,下辖两个旅,由第二方面司令部直辖,军费由浙江提供,驻地暂时在江西。
不过这回使者来得有点晚,庄继华留他吃晚饭,不但请他吃饭,还请了几个军官陪他喝酒,庄继华酒量不高,很快就醉了,当然使者最后也醉了,直到日上三杆才醒。
快到中午的时候,使者带着信回去了,庄继华提出可以接受一个师的编制,不过要求有三个旅,而且驻地不能在江西,不与北伐军打仗。
使者回去原原本本的把昨夜的遭遇报告了郑俊彦,郑俊彦把他大骂一通,这时郑俊彦接到邓如琢地通报,他要带兵去南线抚州,赣中就交给他了;可郑俊彦手上能调动地只有第十师即要防守丰城又要守住西山,兵力就显得不足,他急于从牛行车站抽身,于是换了个使者给庄继华送信说他接受了庄继华的条件。
庄继华看看才拖了一天半,心有不甘,使出最后一招。要求孙传芳亲口答应,理由却冠冕堂皇,堂堂上将施从滨都被杀了,我们几个无名小子,孙馨帅要是翻脸不认,那我们不是自投罗网吗。
郑俊彦终于暴走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不过他心里还是很笃定。认定庄继华逃不出他地手心。
于是他地使者再次走进庄继华的指挥部,以命令的口吻限庄继华在天亮以前决定是否接受条件,不过庄继华以为这就够了,能拖两天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等使者走后。庄继华下令全线戒备。准备夜战。
果然凌晨两点,常建诗和蔡粤的阵地上几乎同时响起激烈枪声,彭德铨和梁鸿恩各投入一个连进行偷袭,只是敌人很显然缺少夜战训练,很快就被警惕的前沿部队发现,经过短暂激烈地战斗,丢下一批尸体跑了。
“这郑俊彦够狡猾的,明明说是天亮嘛,不守信用地家伙;不过。文革,你怎么知道敌人回来夜袭?”听着前沿传来的激烈枪声,熊绶云半是气恼半是佩服。
“简单,他们的使者都不愿意在这里过夜,这么晚了还要回去。这不明摆着今晚要夜袭吗。”庄继华平静的说。
熊绶云点点头。这个细节现在看来是个很大地破绽,可能从这个联想到敌人会夜袭就不容易了。
“今夜大慨会平静了。明天就难说了。”庄继华也伸个懒腰:“赶快休息一下,明天就要大打了。”
夜袭失败让郑俊彦感到失望,他连夜部署了天亮之后地攻击方案,这两天下来,丰城和西山都有些吃紧,第十师刚开上去一天就开始求援,他不能再在牛行车站耽误了。这三个旅必须尽快从牛行车站抽身,开往前线顶住北伐军的攻势,以配合孙传芳在赣北围歼第七军。
“…各部必须全力以赴,前进者赏,后退者死,彭旅长和梁旅长必须亲临前沿督战;杨赓和旅为预备队,在敌向东方逃窜时,将负责追击。营有三分之二投入进攻时,营长必须亲自率队,团有三分之二上阵时,团长必须率队;有违令者,杀!”郑俊彦的命令充满杀气,他要一举歼灭庄继华。
半夜的安宁并没有让士兵松弛,双方都知道天一亮就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天渐渐发白,薄薄的雾气在阵地之间氤氲,雾气之中是士兵警惕的眼神,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八点正,一声短促而尖利的啸声划破这宁静地清晨,进攻开始了。
郑俊彦集中了两个旅的火炮猛烈轰击常建诗的一线阵地,与上次进攻不同的是,这次炮击完全集中在一线,车站内几乎没有落下几颗炮弹。
阵地上到处闪烁着火光和爆炸的气浪,连续有几个防炮洞防炮坑被炸塌,里面地士兵不是被埋就是牺牲。
炮击持续了十几分钟,一停下来,常建诗就从泥堆里爬出来,他地身上已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浮土。来不及拍拍身上地土,他就叫道:“进入阵地!进入阵地!”
一连士兵纷纷从隐蔽点跑出来,几个士兵拼命的从炸塌的防炮洞中把幸存的战友挖出来。
“准备战斗!准备战斗!”常建诗趴在战壕上向外观察,对面涌出黑压压的一大群敌人,他估计有三四百人之多。
敌人今天的进攻显然与两天前不一样,这次他们的行动迅速,很快就进入三百多米的区域。
“狙击手,自由射击。”
三百米以外的区域是狙击手的射击区域其他士兵是不准开火的,机枪也也不能开火。常建诗换了个位置,他又跑到机枪手身边,随时准备接替机枪手的工作。
啪,啪,枪声平稳有力,随着枪声,走在前面的几个军官倒下了。敌人的气势随之一挫,前进的脚步开始变得缓慢。
“停止射击,放他们过来!留心敌人的机枪!”常建诗担心把敌人吓跑了,打算把敌人放近点再打。
枪声停下来让敌人受到鼓舞,突然发出一声呐喊,向一连猛扑过来。
看看敌人到了百米左右时,常建诗大喊一声打,一连阵地泼出一道弹雨,两挺机枪喷出两条火龙,在敌群中来回扫射,收割生命。
很快敌人的反击就开始了,机枪子弹噗噗的打在阵地上,溅起阵阵尘土。“冲过去!冲过去!冲过去赏大洋一百!”指挥进攻的营长在后队大声鼓动士兵冲锋。
战斗变得更加激烈了,敌人依靠优势的兵力逐步接近一连阵地。
“打手榴弹!手榴弹!”常建诗大叫。
随着喊声,几十颗手榴弹接二连三飞出阵地在敌群中爆炸,敌人的攻击势头稍稍被压制住。
不过敌人还是没有被击退,他们稍微退后,又重新冲上来。
战斗变得更加激烈了。
“文革,敌人的气势很盛呀。”熊绶云有些担心的说。
“***,喝鸡血了,这梁鸿恩怎么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庄继华放下望远镜自言自语的说,要换往常敌人的进攻一般就结束了,可今天却完全不是这样,他们的表现很顽强。
庄继华不知道,这是梁鸿恩的杀手锏,多线进攻,最后一道由攻击部队长官亲自率领,凡后退的士兵,最后一线均可开枪射杀,梁部官兵均知道,一旦布下这样的攻击队形,就是必杀攻击,谁也不敢退。
第四十四节 牛行车站(七)
阵地上的战斗更加激烈了,看着被逼退的敌人又重新冲上来,阵地上的射击更激烈了,手榴弹的爆炸此起彼伏。//两边的机枪都是对方打击的重点,一连最早的两个机枪手已经阵亡,常建诗再次操起机枪射击,一连的伤亡越来越大,左翼阵地在一群敌人的攻击下,发出求援信号,常建诗不得已从正面抽出一个班去增援,这个班走后右翼又再度告急,常建诗急了,把最后的炊事班也派上去了。一连的阵地摇摇欲坠,却始终不坠。
郑俊彦和梁鸿恩在后面看得心惊胆战,攻击部队的表现已经足够英勇,三次冲上去,三次被打下来,眼见着尸体铺满原野,血流成河。
“吹号,命令他们冲过去!”梁鸿恩也豁出去了,他原打算拿七八百人的伤亡攻破外围防线,剩下就交给杨赓和,可现在看来,如果外围阵地的北伐军都是这样顽强,七八百人恐怕不够,至少一半部队要赔在这里;可现在他已经没得选择了。
嘹亮的冲锋在阵地上响起,血,让所有人疯狂起来,敌营长嚎叫照着挥动指挥刀,驱赶士兵发起冲锋,面对汹涌而来的敌军,阵地上的士兵已经来不及拉栓射击了,纷纷操起雪亮的刺刀冲出战壕。
常建诗抓起旁边的步枪就冲出战壕,面对冲来的敌人就是一个突刺,敌人猝不及防,被他扎了透心凉,随后他又连续刺倒几个敌人。他的悍勇和军官制服引起敌人的注意,很快就在身边聚集起几个敌人,常建诗立刻陷入被动中,左遮又挡,狼狈不堪,几个一连士兵发现他地情况。呼啸着杀入战团,解救了常建诗。随后他们结成一个战团。
一结成团,平时训练的威力立刻显现,转眼间五六个敌人就死于他们的刀下,而他们自己却只有一人负轻伤。
混战弥散在阵地各个角落。落单的一连战士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大部很快阵亡。而结成团的士兵周围却是一圈敌人地尸身。
血狂飙,浇灌脚下的土地;人错落,拼杀于生死一线。
斗志顽强者胜,意志坚韧者生。
“把他们打下去!杀!”常建诗大吼着,浑身血污带着他地战团向敌人最多的地方扑过去,沿途挡者披靡。他的英勇激起一连士兵的斗志,他们奋起最后地力量向敌人杀去。林雷而孙军也毫不示弱,鼓起余勇于迎上前来。
阵地上地部队都已经拼尽了最后关头,谁能得到支援。谁就能在这场战斗中取胜,双方指挥官很快发现了这一点。
宋雄夫亲率三连增援上去,几乎同时梁鸿恩也命令一个营增援上来。
“杀“杀!”
震耳的杀声,宋雄夫的距离毕竟要短很多,他抢先冲入阵地。获得生力军支援的一连士兵士气大振。一阵猛烈的进攻,敌人抛下一遍尸体溃退下去。而此刻他们的援兵只有三百米了。
“不要追击!不要追击!”宋雄夫大喊道:“立刻进入阵地,进入阵地。打!”
宋雄夫抢过一挺机枪就开始猛烈射击,很快四挺机枪开始嚎叫,逃跑的敌人和增援敌人倒下一遍,跳入战壕的士兵们,也立刻开始发出如雨般的弹幕。
弹幕之下敌人死伤忱籍,如潮水般退下;战场上暂时归于平静。
“好样地一连!好样的常建诗!我要给你们请功!常连长!常建诗!”宋雄夫看看阵地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身,有一连的也有敌人的,但敌人地数量明显超过一连很多,他忍不住大声夸奖起来。
“报告营长,常连长牺牲了。”一个浑身血污地士兵站起来答道。
宋雄夫愕然,良久才说:“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常建诗面容被硝烟熏得漆黑,怒目圆睁,斜靠在战壕的一侧,胸前地军装上有四五个弹孔。
“我们向敌人冲过去的途中,敌人突然开枪连长,连长…”一个士兵眼中含泪说道。宋雄夫默默的合上常建诗的眼睛,声音低沉的说:“好兄弟,你先走一步,哥哥我随后就到。”
然后抬头对几个士兵说:“找个偏僻的地方埋了吧,挖深点,注意防炮。”
“李党代表呢?”宋雄夫又问。
“也牺牲了。”
一场血战下来,一连剩下不足七十人,连长党代表全部战死,三个排长,阵亡两个。宋雄夫把剩下的这些人编成一个排,交给那个活下来的排长,让他带到后面去休息,充当预备队。一线阵地交给三连。
正面的进攻被打退不久,西面的枪声也停止了。
彭德铨的打法与梁鸿恩不同,他依仗兵多采取多波次不间断持续冲击的方式进攻,这种战法给蔡粤带来很大的麻烦,他指挥八营连续打退敌人的五次进攻,一线阵地被突破两次,两次都是他亲自带着增援部队杀上一线,才把阵地守住。结果他的八营伤亡达八十多人,新任二十二连连长王玉珊牺牲。
上午的进攻结束了,双方退守各自阵地,添着伤口的血迹,等待下一次的厮杀。
“妈的,就算当初吴大帅的三师也没这么能打。”郑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