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兄,损害一些人的利益就必然会让另外一些人得到利益。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尝试一下呢?”庄继华苦口婆心的说。
“我倒没什么,文革,”冯诡地态度很恳诚:“我担心的是你,是西南开发的大事,以我的经验。这事非常危险,提拔一个肖三木没什么,别人暂时也不会说什么,可以后呢?委员长既然把我派来协助你,我就必须提醒你,后面的动作要谨慎。”
庄继华看着冯诡诚恳的神色,他是打算在这次活动中突击发展一批党员,提拔一批积极分子,然后把现在的中层干部换掉一批。这个计划被老辣的冯诡看出来了。他在提醒他。这是个雷区,稍不留意会把他炸掉。
“多谢老兄的提醒。”庄继华沉默一会还是表示感谢,毕竟他是出于善意:“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必须得做,尽管很难,我们可以把步子放慢点。”
“你明白就好。”冯诡平静的说。
肖三木地提拔小小地刺激了下党部部分人地心情。但除了冯诡这个老狐狸看出庄继华地部分意图外其他人还没有这份敏感。庄继华还是按照他地意图在工人发展了一批党员。但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春节之后。钢铁厂地一期工程提前一个月完工。一个一百八十吨高炉点火。庄继华拿着墨镜看着跳跃地炉火。火焰映得他地脸红红地。他看着翻腾火焰地。一年多地努力终于有点成果了。
“艾克德先生。把这一炉矿石练成铁水需要多长时间?”这家钢铁厂地全套设备是从美国进口地。艾克德就是美方派来地总工程师。
“大约六个小时。”艾克德答道:“每天可以生产七百吨铁。一年可以生产二十万吨铁。将军。这个厂地二期工程完成后。将是中国最大地钢铁厂。就算在亚洲也仅次于日本地八幡制铁。”
“嗯。”庄继华起身看着他:“仅次于是不够地。要超越它。严厂长。现在我们能不能生产出铁轨和炮管、枪管?”
钢铁厂地厂长是钢铁专家严恩。他从头到尾参加了这个厂地建设。工厂地部分工程师还是他招来地。
“铁轨和枪管没有问题,炮管还需要一些时间,小口径炮管没有问题,主要是重炮炮管,耐压强度还不够。”严恩说。
“要尽快解决,我记得你们提出的二期工程要建一个特种钢车间,就是为这个吧?”庄继华问道。
“是的,特种钢主要是军事用途,比如重机枪,高射机枪,大口径火炮,对钢材的要求都很高。”严恩说。
“嗯,技术上的事情就靠你们了,”庄继华转过脸对他说:“我还有个担心,就是工人,其他厂都发生过,技术工人缺乏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低劣,你们这里怎么样?”
“相对而言,我们这里目前还没多大问题,从美国回来的工人很得力,有他们现在算是足够了,不过二期工程结束后。技术工人的缺乏就将成一大问题。”严恩说:“可否请美国方面再培养一批这样的工人。”
庄继华点点头说:“没有问题。”
离开美国时,庄继华就拟定了一个计划,由梅老爷子出面在美国收购工厂。作为中国的后方支持,其中就有炼钢厂,在这些厂里培养华侨工人,出师后就派回国。这样的培训工厂还有汽车厂、无线电厂、机械厂,另外还收购了几家军火制造厂,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自动武器公司,这些工厂总共花去七亿多美元。此外庄继华还想收购波音公司。可是被波音的老板威廉波音拒绝了,这让他非常遗憾。
“什么时候钢产量能上百万呀。”庄继华在心里感叹,可殊不知他身边地严恩等人却已经非常满足了,艾克德更是感到自豪,他非常兴奋的对庄继华说:“将军,我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干了二十年了,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这家工厂必将留给我最深地记忆,我们只用了十六个月,就完成了选址到投产。这是个了不起的速度,不可思议的速度。”
“可这样一家工厂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再快。争取在三年内突破年产一百万吨钢。”庄继华的冷静让艾克德有些丧气,他反驳说:“将军,您的野心太大了,三年是不现实的,十年还差不多。”
“我也知道,这是很困难。可我们地国家需要这么多钢。”庄继华叹口气。
一提起国家,严恩的情绪也下来了,局势的发展正如当初庄继华入川前预料的那样,日本军队向长城内进攻了,全面战争爆发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建设的速度必须更快。
“将军,过去我也看不起中国,可是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艾克德正色道:“我认为如果中日之间发生全面战争。只要你们坚持下去。胜利的一定是你们。”
“艾克德先生,你这个判断十分准确。”庄继华笑着说:“我们已经迈开了脚步,我们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只要能达到日本工业规模的三分之一,不,四分之一,我们就能在五年之内打败日本人,把他们赶出中国。”说完之后,庄继华兴致勃勃的对严恩和艾克德说:“走去轧钢车间看看,然后喝你们地庆功酒。”
綦江之行总体来说庄继华还是很满意的,回来的路上沿途都在开宫绣画和伍子牛地玩笑,这两人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已经给伍子牛说过,让他主动点,也跟宫绣画提过,可两人都不动,让庄继华毫无办法。至于鲁瑞山,也是快三十的人了,庄继华也劝他找个女人安个家,可鲁瑞山在这方面好像不太开窍,没事宁可擦枪,庄继华也毫无办法。
在观音桥码头上岸后,沿着那条水泥路往基地过来,老远就看到基地大门前人影瞳瞳,庄继华心中一惊,出什么事了?李之龙他们怎么没报告?宫绣画他们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他们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越走越近,忽然那群人中不知谁叫了一声,呼啦一下向庄继华他们这边跑来,鲁瑞山立刻迎上去,伍子牛则守在庄继华身边。
“庄将军,庄将军,你能说说盘尼西林吗?”一个记者冲得很快,语气非常急切。
“庄庄将军,盘尼西林…被誉为人类医药史上的一大进步,你为什么会买下盘尼西林的专利权?你是不是当时就知道?”女记者地脚步要慢点,可问题却专业许多?
“盘尼西林现在能生产多少?”
“听说盘尼西林能得诺贝尔奖,是这样吗?”我的天呀,庄继华的脑袋顿时大了,一股莫名的喜悦冲进他的胸膛,盘尼西林终于打开了局面,金鸡开始下蛋了。
金鸡开始下蛋了,可强盗也随之而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庄继华的敌人从国内外杀到重庆。
第四节 盘尼西林战争(一)
盘尼西林进入上海后,最初根本没人问津,没人相信这种药的神奇,也没人肯为这种药出那么大的价钱,它打开局面的方式居然是在梅毒患者的身上。零点看书上海新闻媒体开始报道这种药,认为这种药的出现是人类战胜疾病的一大进步,从此肺炎、白喉、猩红热、术后感染都将从不治之症的名单上划去,是中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进步。
上海新闻媒体的报道立刻引起上海的多家专业机构的重视,圣约翰教会医院、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纷纷派人购买这种药拿去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人类医学的重要里程碑。
上海轰动了,中国轰动了,全世界轰动了。
当然也有质疑,质疑的声音来自西方记者,他们对这种跨世纪的发现诞生在贫穷落后的中国感到非常无法理解,这个国家的医疗水平如此低下,医疗研究如此落后,他们是怎么发明这种神奇药物的呢?
于是有记者开始刨根问底,随即发现最初发表这个研究的弗莱明,可弗莱明没有找到大规模生产的方法,专利最后被当时在英国的庄继华买走。
“…看来庄继华先生在中国找到了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到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为世界征服疾病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武器,虽然这个武器有一半的功劳要记在英国人弗莱明的身上…”英国泰晤士报的语气酸酸的。
可是其他国家却不这样认为,《德意志通讯社》就认为:“毫无疑问,盘尼西林是最近几年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它与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相比毫不逊色,是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前提条件是瑞典皇家学院足够公正,这种公正在其他领域上已经遭到质疑。……”
“在上海黑市盘尼西林的价格已经高达三根金条一支,毫无疑问。如此昂贵地价格是普通人无法问津的,因此我们呼吁庄继华先生应该公开此药的生产方式,以便在最短地时间内增加药品的供应。挽救生命。”上海本地的《密勒氏评论报》公开呼吁。
但是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开始为这项创世纪的发明创造欢呼,将各种最高贵的词汇赐予他。
“盘尼西林的出现无益是在灰暗的中国天空划出一道亮丽地光芒,这种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将计入千百年后的历史,是国人的无上荣耀…”这是来自《申报》的报道。
“两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可近百年文明古国在衰退。但盘尼西林重新点燃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我们是不可战胜的;……盘尼西林地出现正是委员长领导下的西南开发,…”贺衷寒在蓝衣社机关报《中国日报》上发表文章,把盘尼西林与政治挂钩。
庄继华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记者。上次热河停战协议还主要是重庆本地记者。最多也就有几个四川地记者。可这次不一样了。全国各地地记者蜂拥而来。牌子也大了很多。其中不少洋人。
“额地那个神呀!”庄继华突破记者围堵。回到办公室就摊在椅子上了。看着他地样子。宫绣画忍不住扑哧一乐:“得了。起来干活吧。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便宜!”庄继华呻呤道:“这可不是我地。是四川开发公司地。我…亏大了。”
“你不就是回来亏钱地吗?”宫绣画打趣地说:“你得起来。赶紧把外面地记者打发了。你看他们都要把基地地门给堵了。”
“这还不容易。宫秘书。我带一个排把他们赶走不就行了。”鲁瑞山大咧咧地对宫绣画说。
宫绣画和伍子牛像看白痴一样看他一眼。伍子牛拍拍他地肩膀:“老弟要是赶走就行。用得着你这个英雄出马吗?下面随便叫个排长就行了。”
鲁瑞山毫不在意的说:“那你们伤脑筋去吧。”说完转身就出去,刚拉开门,李之龙和喻培棣、俞大维就从外面进来。
“文革,你可算回来了,你走了一周。我们这里就热闹了三天。”李之龙笑着说。然后一屁股就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现在我们被关禁闭了,根本不敢不敢出门。出去就被记者抓住问个不停。老弟,你得想个办法。”
“对付记者你不是很拿手吗?”庄继华有些奇怪,李之龙是除他之外最会对付记者的。
“这次我不行了,”李之龙说的虽然是丧气话,可脸上地笑意却表明他现在心情非常好:“你搞地那个盘尼西林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那些记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那些问题除了你以外就是汤教授和丁教授了解,我们…”
李之龙耸耸肩,双手举起。庄继华对药厂控制很严,基本上是他一手在抓,连李之龙都很少插手。
“记者只是个小问题,”喻培棣是真地发愁,他的脸上愁云密布:“现在有很多公司要求代理我们药厂的产品,”他说着从皮夹拿出一叠文件交给庄继华:“你看看吧,上海的七星公司,美国的,德国的,英国的,还有日本的,这些公司都是有背景的,我们谁也得罪不起。”
喻培棣本来只管后勤,可庄继华上次与丁教授发生观念冲突后,就把药厂产品从药厂销售中剥离出来,在后勤处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市场科,所有产品全部归这个科处理,科长是开发队的老人北平燕京大学学生赵峰。这个科由于权力太大,所以庄继华的监管很严,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他的决定,进这个科的人必须经过他的同意,而他只看人品。
“你说错了,华伟兄,”庄继华淡淡的笑了笑:“现在是他们求我们,是他们不敢得罪我们。”说到这里他站起来。伸个懒腰问道:“他们来了多久了?”
“两三天吧,与那些记者差不多。”喻培棣说:“文革,这次的来头太大。七星公司据说有孔祥熙的股份,其他地公司来历也很不凡,怡和洋行甚至是拿着美国领事的信来的。”
“天王老子地信也不行,不管他,先晾晾他们再说。”庄继华根本不想跟他们客气,现在是纯粹的卖方市场,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就得听我的。
“不管恐怕不行。”俞大维拿出一封电报交给庄继华:“塞克特将军找委员长,要求授权德国药厂生产盘尼西林。”
听到塞克特出面的消息,这倒是出乎庄继华的意料之外,他慎重起来了:“他开的什么条件?”
“三个师的德械装备。”俞大维说,看庄继华地样子他有点明白了,蒋介石为什么把电报发给他,敢情庄继华连蒋介石的面子都敢驳呀。
“不行,这个价格太低,”果然庄继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你给校长回电,就说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了。请塞克特派他选中的药厂代表和德国大使馆官员来重庆谈判。”
“文革,奸商也不要太奸了吧,一百块大洋一支。连我都用不起。”李之龙忍不住嘲讽道,以他的了解,庄继华这次肯定要狮子大开口,那些洋人不出点血是肯定不行的。
“在田,看来你不能经商,”庄继华脸上露出怜悯之色:“你知道盘尼西林对军队意味什么吗?那就是战士的生命。欧战时期,有接近一半的士兵是死于术后感染,全世界死于肺炎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盘尼西林能挽救所有这些人的生命。至于价格嘛,老实说一百大洋是比较昧良心,可我也只能这样,你知道去年我们花了多少钱吗?接近两个亿,这才一年呀,后面还有。你说钱从哪里来?”
“这么说。你当初就是计划用盘尼西林来弥补亏空地?”李之龙有些好奇了。
“对。”庄继华简单的答应了句,然后他转向俞大维:“你不但是国防科工委主任。还是兵工署署长,你看看,我们需要德国人给我们提供哪些东西?然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