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投机者-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他们看来是因为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农民和工人才起来的,其实这是误觉,是因果颠倒。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记载了无数次这种事情了,只不过把他记录成了农民造反而已。”

庄继华说到这里心中对自己都有些佩服了,这样解释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个。

“历朝历代农民造反无不是因为大量农民破产。活不下去,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变革,拒绝这种变革就必然导致革命。所以简单的把问题归结到共产党地身上就是因为他不愿承认当前农村的现实,农村中有很多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处于破产的边缘。”

“用没收的方式来解决可以吗?当然不行,这是以国家的名义行抢劫之实,政府不但不能没收,反而应该保护私有财产。除了对恶霸地主进行打击外,对凡是依靠自己勤劳致富的都应该保护。社会公平不是指社会财富平均,而是指机会公平,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国民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发展机会等是公平。”

“宰相地儿子和农民的儿子他们会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他们出生和成长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可这是先天造成的,是老天爷定的,你没有办法改变。唯一能做的是,让农民的儿子与宰相的儿子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环境地机会。否则就算你强行平均财富,几十年后新的不平等还是会产生。”庄继华想起前世的一些莫名奇妙的事情,不由多说了几句。

“所以学会的纲领既要针对当前社会现实,又要符合三民主义。还要与共产党不同,还要符合执政党的身份。这就要看你们俩地智慧了。”庄继华说道这里不由笑了,贺衷寒和曾扩情互相交换一下眼色,贺衷寒说道:

“文革,干脆你来起草,我们润色,再拿到学会里讨论。”

“我说了这么多,就已经是帮你们了。再说你们的纲领让外人来起草,传出去可不好。”庄继华说完向对面房间漂了眼,杨其刚和黄蟹仍然在忙,似乎没有注意这边的情况。贺衷寒闻言却知道又被他滑过去了。只好叹口气说:

“好吧,文革,不过…,算了,还是我们自己来,写好之后,我再请你看看。”

“没有问题,随时听从调遣。”庄继华知道贺衷寒这是顾虑他的副官身份,进而猜想这是不想把蒋介石牵连进来。

这边的事情做完,庄继华又走进杨其刚的房间,普一进门,杨其刚就问:“那边的事情做完了?”

庄继华也不在意,他也根本没想瞒谁,点头说:“他们那边简单,你们这是在印这期的《士兵之友》?”

“嗯。”黄蟹点点头,手上用力把滚子向前推,然后掀起压板,杨其刚把印好地纸拿出来,黄蟹把压板压下,用力推一下,整个过程很熟练。

“杨大编撰,我写了篇文章,想在《士兵之友》上发表,你看行不行。”庄继华知道他们冷落自己的原因,也不在意。

“哦!文革,这可难得呀。”杨其刚有些意外,刚才对面隐隐有农民工人的话传来,让他心里产生些异样想法,没想到庄继华过来却是开口就是要在《士兵之友》上发表文章。

“怎么他们不让发表?”黄蟹问。

“什么他们你们,在我看来你们都是一伙的,政治部地政客。”庄继华心里不舒服,话里就带上刺了。

杨其刚呵呵笑了,房内的气氛一下就缓和了:“我们要是政客,你庄文革是什么?不也是个政客。”

“我可是军人,没看我是副官,与政治不沾边。”庄继华面不改色继续他的花活。

“其刚,你跟文革斗嘴恐怕不行,他的脸皮比城墙的拐角还厚。”黄蟹嘴上说,手里的活也没停。

“歇下吧,”杨其刚对黄蟹说。

“几下就完了,你看我这手,”黄蟹举起双手,那双手上沾满墨汁:“这怎么歇。”

杨其刚为难的看了庄继华一下;庄继华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便说:“你们作吧,我等你们做完,再说。”

“那好,那边有报纸,也有水,你自己动手。”

庄继华从书报架上取下报纸夹,挨着翻这些天的报纸,报纸很杂,没有按照报社分类,而是所有的报纸都夹在一起的。

开始时他还是有手无心的随意乱翻,过了会,他被报上的消息吸引。

“军司令杨希闵通电支持唐继尧就任大元帅”

“桂军司令刘震寰指责中执委讨唐通电不当”

“杨希闵下令前线各军不准回广州,军于各处设卡”

“大本营任命东征英雄蒋介石担任潮梅八属善后督办”

“东江各地农协纷纷成立”

“永福舰被北京政府海军劫持,黄埔军校两连官兵被扣厦门”

“东征英雄粤军张明达师长溺水失踪”

“总理善后事毕,汪精卫先生本日离开北京”

“许崇智司令致电闽督周荫人要求归还永福舰”……

 第六十七节 争论

县没有报纸,这些报纸有些是广州的,也有潮州,来天前的;有最近几天的;庄继华看到这些有点坐不住了,他感到广州的局势有可能要大变,说不定杨希闵和刘震寰就会叛变,另外蒋介石态度变化也肯定与广州局势变化有关,他不由想起柜子里的那堆文件,心里有些急切的想打开看看。 /

他抬头看看杨其刚和黄蟹,两人身边已经摞起老高几叠印好的纸,他又沉静下来继续等待两人。

又等了十几分钟后,杨其刚和黄蟹终于印完所有报纸,待杨其刚洗完手后,庄继华把自己的文章递给他。

“文革,你在文章中说共产党并非完美,这是什么意思?”杨其刚看完庄继华的文章后问道。

“这世界有完美的政党吗?”庄继华没有正面回答。

杨其刚一失语塞,黄蟹边擦手边接口道:“没有,就算有完美的政策,也要看执行政策的人。不过,文革,我党虽不完美,但仍然是目前国内最有远大理想的党。”

说完端起乌黑的脸盆,就要出房。

“远大理想不等于现实,马克思不是说过,道路是曲折的。”庄继华玩笑的口吻说道。

“前途也是光明的。”黄蟹回敬道,他始终不习惯庄继华这种玩笑的腔调。说完端起脸盆出门倒水去了。

“《革命青年》不发表吗?”杨其刚问。

“发。刚与君山谈了,他们这期发。”

“他们这期,这…。”杨其刚脸上露出为难地神态。

“其刚;你们之间打架虽然处理了,但后遗症还在,很多同学还是把他归结为同学之间的义气之争,对他的危害没有认识清楚。我希望你们两家都发表这篇文章,以造成一种促进团结,维护国共合作的声势。”庄继华很坦率的和盘托出自己的真实目地。

“可是,你看我们刚印完这期,下期要等一周以后,《革命青年》明后两天就要发表,那时我们再发表时间上已经落后太多。”杨其刚说出自己的顾虑。

“这…想放弃。

“要不你再另写一篇,中心思想相同就行。”杨其刚提出一个折衷方案。

“可是刚当校长副官,事情不少,有没有时间还很难说。”庄继华也感到为难,他想到刚看到的消息和屋里的文件。

两人同时沉默了,黄蟹端盆清水又回来了,见两人沉默,问明情况后,他也感到不好安排。

庄继华感到他们的确不好处理,便让步说:“好吧。我再写一篇。”

杨其刚和黄蟹都以为庄继华会回去写,没想到他拉过一把椅子将就杨其刚的桌子和纸,只一会就完成了。

杨其刚接过来一看,标题是《维护国共合作是每个革命者的责任》。

“……,当前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所以有些同志信心爆棚;眼睛里开始容不下不同意见了。对同一阵营不同党派地同志更缺少耐心和团结之心,在他们看来革命阵营分裂也没什么,因为更纯洁了。他们忘记了,革命形势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与总理确定的三大政策是休戚相关的。

三大政策的核心是国共合作,为什么呢?没有国共合作,就谈不上联俄,苏俄也不会支持中国革命;扶助农工,国民党十多年的历史中重来没有干过群众运动。而共产党自他成立之日起就以群众运动为己任,有众多作群众运动的干部。

我们东征收复东江,赶跑陈炯明,这只是我们革命道路上的一小步。如果这一小步就骄傲了,就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了,这是很渺小的;被北方还有大量军阀瞪着我们去消灭,还有大量卖国条约没有废除,还有大量租界没有收回;革命力量现在不是强大而是弱小,国共合作就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是实现振兴中华地捷径。

投身黄埔,投身革命,就是以身许国,既已许国,为何不能放弃个人意气,一切以国家为念,以国家为先。

东征以来,倒在敌人枪口下的不但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想起这些走在前面的烈士,我们还在闹小团体情绪,争党派利益,置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于不顾,宁不惭愧吗?

总理的决策,校长的教导,烈士的鲜血;无不提醒我们,维护国共合作,巩固国共合作每一个黄埔同学应尽地责任。

如何维护国共合作?首先是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凡涉及国共合作的事无小事,对待不同党派的同学要有耐心,有恒心;不可恶言相向…。”

按照庄继华的设想只要两派宣传喉舌同时发出维护国共合作的声音,再由各级党代表推波助澜自然可以形成一股维护国共合作的风潮。

没想到杨其刚看完后陷入沉默,过了会才迟疑的说:“文革,我怎么感到你这是在号召向右派妥协呀,这样地文章如果发表出去会影响革命斗志的。”

庄继华这下明白了,杨其刚这是压根不想发表这方面的文章。庄继华心中生气,难怪贺衷寒和他们闹翻,转念又想,不对呀,按说蒋先云应该做过他的思想工作地,杨其刚这时怎么啦。

“向右派妥协?你能说说那些话是这样说的?”庄继华问。

“‘在他们看来革命阵营分裂也没什么,因为更纯洁了’,这句话是错误的,纯洁的革命队伍战斗力才更强。”

“还有这句。”黄蟹指着上面的一段话:“‘我们还在闹小团体情绪。争党派利益,置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于不顾,’,你地意思是我们和右派的矛盾是小团体的

是为了党派利益?这完全是错误的。”

“君山他们是右派吗?你们划分右派的标准是什么?”这句话心里很反感右派这个提法,这让他想起他爷爷告诉他的反右运动,他地一个叔爷就被划成了右派。被监督劳动了二十来年,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回来。

“标准,右派的标准就是反对总理的联俄联共。贺衷寒他们就是右派。”杨其刚毫不含糊。

“嗯,那么你们和君山他们的矛盾是因为君山他们反对联俄联共,还是意气之争?”庄继华问。

“当然是因为他们反对联俄联共,我们和他们是原则斗争,绝非个人的意气之争。”杨其刚毫不退让。

“他们有什么具体的行为吗?”庄继华又问。

“他们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分裂青年。还不是明证吗?”黄蟹尖锐的问。



“不是,孙文主义学会是国民党同学组织学习总理思想的组织,更谈不上分裂青年。如果你要这样说,他们是不是可以以同样地理由指责青军会。”

杨其刚冷笑一声说:“文革,我还以为你仅仅是被他们蒙蔽了,看来你和他们是一伙的。”

庄继华心里冒火,他努力克制自己,可还是忍不住讽刺道:“看来我也快成为右派了。其刚、昭君,我看你们划分右派的标准就是是否赞成你们的观点;赞成者左派,反对者右派。是这样吧,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能肯定自己是对的吗?”

“我们是按照党的指示办的。”杨其刚极其自信,根本没想过自己会错。

“不要这样说,贵党不会为贺衷寒或者刚成立的孙文主义学会发指示,至少现在不会。相反,我认为贵党给你的指示是团结同学,团结青年,你认为这样的工作思路能完成贵党交给你地任务?”庄继华“好心”的提醒杨其刚,孙文主义学会成立不过十来天,广东区委不可能就此专门发指示,相反团结青年的指示是肯定有的,那才是青军会的主要任务。

杨其刚有些疑惑的看着庄继华。心里有些吃惊他怎么知道区委地指示,难道…。

“别想东想西的,我们带兵的,判断敌情是第一要点。君山他们成立孙文主义学会才多久。贵党怎么可能会为这样的组织发指示,他们除了和你们打过架外,还作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庄继华见杨其刚的样子,心中有些好笑,同时也有些鄙夷,军校学习除了增加点政治热情外,其他的好像都还给老师了,象蒋先云那样的还是太少了。

“他们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就是不对,就是分裂青年。”杨其刚强硬地坚持。

庄继华心中更是不满,口气有些咄咄逼人:“其刚,我记得你以前口口声声谈民主,怎么到自己的时候就不民主了?”

“这不是民主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杨其刚大声说。

“奇怪,青军会是什么时候变成贵党的了,君山还是青军会地总干事,他可不是共产党员。”

“《士兵之友》不是青军会的出版物,与青军会无关。”黄蟹好不容易抓住庄继华的一个错误。

“哦,黄埔军校政治部主办的,可是黄埔军校好像是国民党办的,贵党只是协助,为什么我这篇呼吁维护国共合作的文章不能发表,非要赞成分裂的文章才能发表?其刚,昭君,你们是支持国共合作还是反对国共合作,主张共产党单干?”庄继华的问题越来越尖锐。

“当然是支持国共合作。”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周主任从门外进来。

“文革同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你这样咄咄逼人。”周主任呵呵笑道,看见周主任,庄继华心中一下就软了。

“其刚他们逼近我的底线,也就是原则,我不得不如此。”

“你的原则?你还有原则?”杨其刚怒斥道。

刚才杨其刚的话声太大,周主任当心这边又出事,赶紧过来瞧瞧。周主任这边进来,贺衷寒和曾扩情也过来了,他们是担心庄继华吃亏的。

“其刚同志,说话要有依据,”周主任严肃的批评道,杨其刚一愣,周主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