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不过没有那么可口而已。

说得口干舌燥的刘欣,刚刚坐了下来想要喘口气,便闻到一股肉香,他只当是哪个士兵嘴馋,偷偷烤了野味。对于这种事情,刘欣一般不去过问。不过,他既是个超级大厨,又是个顶级的美食家。闻着香味,刘欣忍不住用鼻子使劲嗅了嗅,暗暗点了点头,自言自语地说道:“恩,是烤肉,还是用松枝烤的,闻起来不错,只是不知道火候掌握得怎么样。”

突听身后一个银铃般的声音传了过来:“阿哥,想知道火候好不好,你尝一尝不就知道了。”

刘欣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在说话了,这才记起祝融在路上打的那只锦鸡,不由暗道可惜,那么漂亮的一只锦鸡,要是拿回家做成标本给孩子们看看多好啊。

果然,一只光溜溜、油乎乎的烤鸡已经伸到了他的面前。刘欣是个行家,光从卖相上看,这鸡烤得就不赖,还有那浓郁的香气,叫人闻着就食指大动,不禁赞道:“祝姑娘,这是你烤的?想不到你还有这个本事。”

“那还用说,我会得可多了,我还会烤野兔、烤青蛙、烤小鱼。”祝融得意洋洋地转到前面来,撕下一条鸡腿递到刘欣眼前说道,“怎么样?香不香?你答应我一件事情,这条鸡腿就送给你了。”

刘欣刚想伸手去接,听到这句话只得又缩了回来,讪讪地说道:“你在我们家白吃白住了那么多天,现在吃你一条鸡腿都要讲条件,真是人心不古啊。说吧,什么事。”

祝融脸上突然飞起一朵红云,嗫嚅道:“以后不要再姑娘姑娘地叫我了,就叫我阿妹好不好?”

刘欣知道,在蛮族的风俗习惯中,阿哥阿妹是有特别意义的。不过他也不想让祝融难堪,何况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谁能够杀死孟获,就算现在叫她阿妹应该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于是一把抢过那条鸡腿,说道:“行,让我先尝尝阿妹的手艺如何。”

祝融顿时高兴起来,说道:“阿哥,你要是觉得好吃,这一条也留给你。”

“阿妹,我的饭量有限,一条鸡腿已经够了,你还是留着自己吃吧。”刘欣知道祝融的饭量大得出奇,足足能顶他三四个,君子不夺人所好,能从她嘴里抢下一条鸡腿也该知足,他一边说着,一边抓起鸡腿咬了一口,连声说道,“恩,不错,不错,外焦内嫩,火候掌握得正正好,只是好像少了点什么?恩,对了,要是能够再撒点盐那就完美了。”

“盐巴在我们蛮族可是稀罕物,所以我们烤东西的时候都舍不得放的。”祝融显然对于刘欣最后一句点评不以为然,不过,看在之前赞美的份上,还是说道,“如果你喜欢,以后烤的时候我放上那么一丁点就是了。”

 第342章 斩尽杀绝(十一月)

刘欣这才想起,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当时还没有开采井盐,食盐主要是两淮地区出产的海盐,千里迢迢运到柯,价格自然不菲。/这样一来,生活在山区,本就不太富裕的蛮族百姓购买食盐就是一项巨大的开支,不舍得多用也就不奇怪了。

见到刘欣默不作声,祝融忐忑地问道:“阿哥,是不是没有撒上盐巴,你就不喜欢吃了?那我去向他们讨点盐巴过来,重新烤一下。”

刘欣笑着叫住她,说道:“不用了,就这样挺好。以后可以告诉你们部族的百姓,不用担心盐巴的问题。现在江东三郡都已经归附,我们马上就会有自己的盐场,到时候食盐也可以卖得便宜些。”

蛮族百姓由于生存环境和技术上的原因,盐和铁这两件东西一直是困扰他们发展的两大难题,虽然朝廷并没有进盐铁贸易实施专卖控制,但是这两宗生意还是掌握在少数士族世家的手里,给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这时候,刘欣已经开始考虑对部分物品实行专卖制度,盐、铁自然是他的首选,未来还会考虑增加茶叶、丝绸和瓷器。通过实行专卖,可以保证稳定的税收,又可以平抑物价,最主要的是,刘欣要防止制茶、制瓷、造纸、养蚕这些在当时可以算作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被泄露出去。

听说将来蛮族百姓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食盐,祝融一高兴,便将整只烤鸡都伸到刘欣面前,说道:“阿哥,你对我们蛮族子民太好了,这只鸡全给你吃。”

看到祝融如此大方的模样,刘欣不由觉得这个小姑娘也蛮天真可爱的,而且心地善良,要是能将她娶回家中也算一件美事,只是年龄差距似乎有点大了,也不知道那些八十岁的老翁面对十八岁的大姑娘是怎么想的,自己怎么就过不了这一关呢?

这只锦鸡甚肥,刘欣又不是十分喜欢吃油腻的东西,看了看手里那条鸡腿,笑着说道:“有这么多已经够了,还是你留着自己吃吧,要是吃不掉就分给你那几个妹妹好了。”

刘欣哪里知道,要是他真的接过那只烤鸡,祝融将他放到火上去烤的心思都有。其实,刚才话说出口,祝融就有些后悔了,只是烤鸡已经递了出去再收回来实在有些丢面子。正在两难之际突然便听到刘欣推托之辞,祝融如释重负,慌忙缩回了手,哪里还再肯分给她的那些堂妹。

突听一声怒喝:“快点让开,要是误了军情大事,你可担当不起!”

又听一个稚嫩的女声针锋相对地说道:“就不许你过去!我家阿姐正和老爷是商谈要事,任何人都不能打扰,再重要的军情也得等一下再说!”

听到吵闹声,刘欣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身边的士兵都离得远远的了。

循声看去,只见文聘一脸焦急,正怒气冲冲地与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对峙。那个少女正是祝融四个堂妹中最小的一个,叫做祝玉。面对威风凛凛的文将军,小姑娘丝毫不惧,挺着平坦的胸膛,张开纤细的双臂,寸步不让。文聘虽然有一身武艺,可是却不好用在这么一个小姑娘身上,何况她伺候的那位大小姐看上去和刘欣的关系还非常不一般。文聘急得在那里又脚乱跳,抓耳挠腮,却又无计可施。

刘欣又往四周看了看,只见祝融的另外三个堂妹也是各霸一方,双手叉腰,好像雌豹一样守护着自己的领地。刘欣的脸色顿时一沉,手指在祝融的额头上重重点了一下,轻叱道:“胡闹!”

祝融满脸委屈,撅着小嘴,一边走一边冲着祝玉大声喊道:“胡闹!还不快请文将军过来!”

文聘狠狠地瞪了祝玉一眼,快步走了过来,拱手说道:“启禀主公,刚刚接到前方送来的紧急军情,孟获又从越、益州二郡的蛮族部落各调来了两万蛮兵,现在,聚集在边境的蛮兵已经达到了十四万之多,加上雍等人的汉兵,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八万。敌兵势大,请主公定夺!”

“哈哈哈哈,他们来得正好!”刘欣抚掌大笑,“孟获听说我来了,真是孤注一掷,他难道要将整个中南蛮族都推入绝境吗?阿妹,你可知道……”

刘欣刚想问一下祝融,中南四郡的蛮族各部到底有多少实力,却发现她已经不在附近了。刘欣想起自己刚才气恼之下,出手似乎有些重了,莫非祝融这么受不了委屈,不想再理他了?要真是这样,倒省了他许多心思。

可是,当想到祝融真的要离他而去时,刘欣的心里竟有了那么一丝空落落的感觉,忍不住抬起头四处张望,便发现祝融正与她那四个堂妹远远的站在一边,只是离得太远,不清楚她们在说些什么。

刘欣摇了摇头,继续对文聘说道:“派快马通知子龙、恶来他们,坚守不出,看看孟获还能使出什么手段。”

文聘应诺一声,转身离去。

刘欣重新坐了下来,拿起那条鸡腿放到嘴边,却又有些无情无绪,这一口却咬不下去。只见红影一闪,祝融已经风风火火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不好意思地说道:“阿哥,她们几个年幼不懂事,我已经教训过她们了,您就不要生气了。”

原来,刚才的事情确实和祝融没有关系,祝炎、祝玉她们并不是祝融指派过去守住四个方向的。

蛮族女子成熟得早,便是祝玉这样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对于男女之情也是半懂不懂了。这四个女子都是祝定在族中挑选出来,给祝融做陪嫁的。对于汉族的一些风俗,她们也曾经听说过,如果祝融真能够嫁给刘欣,作为陪嫁丫头,那么刘欣将来也就是她们的男人了。

这四个丫头人小鬼大。在州牧府住了这些日子,看到不仅刘欣的几位夫人才貌非凡,就是府里那些丫鬟也是个个千娇百媚、心灵手巧,她们这位阿姐大大咧咧,全无心机,如何斗得过她们。汉族大户人家后院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故事她们也听过不少,如果祝融不能够得到刘欣的宠幸,那她们将来了日子也不会好过。

几个小丫头发现这次出征中南,只有她们阿姐一人随行,其他几位夫人并没有出来,就连刘欣从长安带回来的那四个俏丫鬟也留在了府里,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让阿姐与刘欣独处的好机会。只要阿姐幸福了,她们的“性福”也就有保障了。看到祝融与刘欣两个人相谈正欢,祝炎等人一合计,便将士兵们都赶得远远的,一人守住一个方向,为祝融和刘欣两个人“谈情说爱”站起岗放起哨来。

祝融虽然没有什么心机,但是在大事上还是有分寸的,也知道军情耽搁不得,倒也能够理解刘欣为什么生气,没有被他当场赶回家去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可这件事确实和她没有半点关系,祝融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自然要找祝炎她们几个算帐,少不了要训斥几句,还不解恨,又给了她们一人一个大爆栗。祝融力气大,出手也不留情,到现在四个小姑娘皱眉咧嘴地揉着脑袋,被祝融凿过的地方已经鼓起了一个大包。

祝融犹不解恨,一股怨气全撒到了那只烧鸡身上,一边往回走,一边使劲地撕咬着,等她来到刘欣身边,就只剩下半条鸡腿了,气儿也消了一大半,这才向刘欣道起歉来。

刘欣相信祝融不是个喜欢耍上心眼的女子,既然祝融说了不是她指使的,这事多半真的和她没有关系了。刘欣看到祝融的额头上,刚才被他点的那个地方满是油腻,而且微微有些发红,不好意思地掏出汗巾,帮她擦了擦,说道:“刚才是我错怪你了,你别往心里去啊。”

祝融再坚强,终归是个女孩子,也有柔弱的一面,听到“错怪”两个字,她的委屈劲儿又上来了,鼻子一酸,断线的珍珠便“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

刘欣最看不得女人流眼泪,想要安慰她几句,又怕自己表现太过亲热,让她陷得太深,只得视若不见,故意看向远方说道:“刚才确有紧急军情,怎可儿戏,这次的事情我就不对她们了,下不为例!孟获……”

祝融突然收住眼泪,连声问道:“孟获他究竟怎么了?”

刘欣诧异地看着祝融,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紧张。

祝融被他看得一阵脸热,低下头说道:“我是担心孟获被其他人……”

声音越来越低,渐渐听不到了。

刘欣也没多想,继续看着前面说道:“孟获从中南又调来了四万蛮兵,不知道中南到底有多少蛮族部众,他还能抽调多少兵力?”

祝融听说孟获没死,放下心来,想了一想,说道:“中南四郡蛮族部落甚多,凡是青壮男子皆可成为战士,如果全部加起来大约能有二十万之众。但是这些蛮族部落并不受孟获节制,想必他许了那些部落什么好处,他们才肯出兵助他。只是这些族长把青壮男丁都抽出来了,万一战败,族中只剩老弱妇孺,今后叫他们如何生活。阿哥,您可千万不能斩尽杀绝啊!”

 第343章 不便明言 13

刘欣转头看了一眼泪痕未干的祝融,沉声说道:“我知道中南这些蛮族部落也是你的本族同胞,其实我也不是一个喜欢杀戮的人。跟我*读点xiAoshuomm点无*弹窗广告但是,如果他们执迷不悟,我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士兵白白丢掉性命,到时候我也不会手软的。”

祝融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以火神后人的名义起誓,尽一切可能说服他们,不要与我阿哥为敌。”

在祝融提出请求之前,刘欣对于如何稳定解决中南的局势还没有完全拿定主意,他甚至有将中南蛮族一网打尽的计划。

刘欣记得,历史上这一带的蛮族叛乱不断,给中央朝廷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对于领土问题,来自后世的刘欣在观念上与当时的许多人并不相同,他是宁可丢掉性命,也不会答应丢掉一寸土地的,所以无论如何不会容忍国家分裂和叛乱。要想彻底解决中南汉蛮之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蛮族全部消灭掉,而这些蛮族部落在孟获的蛊惑下主动发起攻击,给了刘欣足够的借口。

但是,刘欣更明白,要想将蛮族彻底消灭谈何容易。孟获虽然将绝大多数的蛮族青壮男子集中到了柯与越的边界处,纵使能够将这十几二十万青壮全部歼灭,可是要想全部清除藏匿在大山深处的蛮族村寨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如此,蛮族女子同汉族女子不一样,她们也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提起刀斧照样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又有地势之利,到时候只怕他的人马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如果刘欣真的做出这样的举动,那就是种族屠杀的行为,在道义上,他将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谴责,尤其士林中的那些人,而且他自己良心上这一关也过不去。

尽管难以抉择,刘欣还是不敢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祝融身上。因为刘欣知道,这些部落之所以被称为蛮族,就是因为他们尚未开化,蛮不讲理。所以除了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蛮族生存和发展以及有利于汉蛮和睦相处的政策以外,刘欣还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不得已时就毫不犹豫地采取暴力手段。

刘诞、孟获、雍等人正端坐在大帐之中,为刚刚接受他们的邀请赶到这里的蛮族族长兀突骨和木鹿接风洗尘。至此,孟获能够请得动的蛮族部众基本上都到齐了,聚集在这里的蛮族部众已经达到十八万之多,这里几乎汇集了整个中南蛮族的青壮年。

突听得对面的汉军军营中,金鼓齐鸣,号角声声,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一lang接着一la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