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枭士-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大器坐在贵客房里不安地喝茶,见汤阴知县之类的官员他可以从容面对,可现在是梁师成啊!连相国蔡京都要毕恭毕敬面对的权贵,他心中怎么能不紧张?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屏风背后转出一个身材中等的中年男子,只见他皮肤稍黑,貌不惊人,穿一件很寻常的居家长衫,李延庆还以为是管家,但他还是站起身,中年男子笑眯眯道:“原来你就是延庆的父亲!”

    李大器这才反应过来,这个中年人原来就是梁师成,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幸亏自己没有无礼,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小民李大器参见太傅!”

    “不客气,我没记错的话,你也是有官号的,不算小民,请坐!”

    李大器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他没想到梁师成竟如此相貌普通,长得倒很像堂兄李大印。

    他坐下来,连忙取出怀中的信递给梁师成,“这是我儿让我给太傅送封信,实在有点唐突了。”

    “没什么!”

    梁师成笑着摆摆手,“我也很关心延庆嘛!他能写信来,我很高兴。”

    梁师成却不急着看信,而是把信放在一旁,又笑眯眯道:“宝妍斋的东西确实不错,连我都用那种茉莉香脂,这几年李东主应该赚了不少吧!”

    李大器心中猛地一跳,半晌才干涩笑道:“只是赚了一点点小钱。”

    梁师成哈哈笑了起来,“李东主不要误会,我没有打你钱的主意,相反,以后宝妍斋有什么困难,或者遇到什么麻烦,给我说一声,我会全力帮忙。”

    李大器心中松口气,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太傅的美意,大器感激不尽!”

    梁师成淡淡一笑,“这话我可不会轻易说出口,我是看在你儿子的份上,你儿子是大才,能做一番大事,不光我看出来,童太尉看出来了,不过我和童太尉用人的方法不一样,就如上古治水,童太尉是用鲧堵的办法,强迫延庆按照他的路线走,而我是禹疏的办法,顺其自然,所以延庆愿意和我合作,我也安排他去了西北军。”

    李大器小声嚅嗫道:“太傅对犬子的厚爱,大器实在难以回报!”

    梁师成摇了摇头,“这话你就说得不对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东主是商人,应该体会更深。”

    李大器没有吭声,但他有点明白梁师成的意思了。

    梁师成笑了笑又继续道:“就连高官大臣捉婿,也是为了将来替家族谋利,我梁师成只恨没有女儿,否则我一定会捉延庆为婿,我帮延庆,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就和李东主投资店铺最终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一样,我在延庆身上投资,也是希望将来能得到他的回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延庆从小就是个重情义之人。”

    “是!我也看出来了,他为了不辜负美人,宁可得罪天子,确实很重情重义,所以我才帮助他,否则他怎么至今安然无恙?”

    李大器脸色一变,他知道梁师成说的是什么?难怪李师师之事闹得天翻地覆,儿子却安然无恙,原来是梁师成替他托住了,李大器不知该感激还是该叹息,这样一来,儿子的把柄就被梁师成牢牢抓住了,恐怕这才是梁师成愿意在儿子身上投资的真正原因。

    梁师成看出了李大器的脸色不对,又淡淡笑道:“其实我已经对延庆已经很宽容了,他始终还是姓李,我不像其他人,看中的东西就一定要占为已有才放心,杨戬有十三太保,个个姓杨,可杨戬一死,立刻树倒猢狲散,连个守灵人都没有,姓杨又有什么意义呢?李东主,你说是不是?”

    梁师成又拉拢又敲打,李大器也无可奈何了,只得苦笑一声说:“还是太傅看得透彻!”

    这时,李大器想起一件要紧之事,连忙道:“送信人告诉我,延庆在边界巡查,遭遇两百西夏骑兵包围,险些丧命,太傅,你看这。。。。。。。”

    “还有这种事情?”

    梁师成眉头一皱,对李大器道:“这件事我会好好调查,李东主请放心,我们在延庆身上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你是父亲,不希望儿子出事,我是投资人,我也不希望投资打了水漂,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李大器起身道:“那就恳请梁师傅多多费心了,大器先告辞!”

    “呵呵!不客气。”

    梁师成亲自送他到府门前,又取出一面金牌递给李大器,“这是我的信物,以后谁敢找李东主或者宝妍斋的麻烦,你把金牌拿给他们看,我看谁敢碰我梁师成的好友。”

    李大器心中十分感动,虽然他知道梁师成是为了笼络自己儿子,可这种屈尊交往的态度却令人不得不敬佩了,他接过了金牌,十分诚恳道:“太傅厚爱,大器感激不尽。”

    李大器再深施一礼,告辞走了,梁师成一直笑眯眯望着他走远,又向他招招手,这才拿着李延庆的信快步向书房走去。

    府门前的几名侍卫都惊得面面相觑,太傅居然亲自送李大器出门,这可是只有蔡相国和童太尉才有的待遇啊!居然还给了金牌信物,这似乎还是第一次,为首侍卫摸了摸怀中一锭黄金,他忽然觉得这锭黄金有点烫手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派势力

    梁师成走回书房坐下,用小刀拆开信封,抽出了李延庆写得信,信写得不长,但基本上说清了前因后果,最后说种师道已经来汴京向天子谢罪,恳请他在方便时替种师道说说情。

    梁师成一下子愣住了,种师道居然来汴京了?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为什么不知道。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立刻起身喝令道:“准备马车,我要立刻进宫!”

    不多时,梁师成登上一辆马车,在数十骑武士的护卫下向大内驶去。

    马车里,梁师成眯着眼睛,考虑着这件事来龙去脉,太尉童贯和种师道一向关系不睦,这一点梁师成很清楚,但童贯的势力主要在陕西和河西一带,而种师道的势力在河东,两人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只是梁师成没想到,高俅也想谋西北军权,干掉种师道,扶持自己的人上位。

    很多人都以为刘延庆是童贯的人,但梁师成却知道,刘延庆其实已经被高俅拉过去了,在西夏战役爆发前夕,高俅想扳倒种师道,把刘延庆安插为主将,也是想夺西夏战役的大功。

    但光凭高俅是无法扳倒种师道,他在皇宫里必须有人才行,这就是梁师成担心的问题,高俅极可能是找了李彦,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的,也只有自己的李彦两人。

    难道高俅和李彦已经暗中勾结了吗?

    或者说李彦已经开始为取代自己而开始积极活动了。

    李彦是梁师成为了扳倒老对手杨戬而提拔起来的新秀,但梁师成没想到李彦在掌握宫内大权后,便不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让梁师成心中恨极,却又无可奈何。

    好在梁师成主要是掌握宫外之权,也就是制诏和奏章审批权,和李彦的宫内之权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梁师成心里明白,李彦的野心很大,他的手迟早会伸到自己这里来,所以梁师成对这一点极为警惕,今天李延庆在信中提到了种师道的辞职书,梁师成居然没有看到,这便让他心中生出了怀疑。

    梁师成的官房在文德殿,紧靠天子御书房,但因为赵佶极少来御书房,朝廷转来的奏章或者外官直递的奏章都交汇到他这里,由他负责整理,小事就由他代批,大事则汇报天子,梁师成的权力便由此而来,可以说这是他的底线,不能任何人侵犯。

    梁师成快步走进官房,翻了翻了桌上和箱子里的一堆奏章,却没有发现种师道的辞职书,“难道是还没有送来吗?”他心中暗暗思忖。

    这时,文吏储宏走进来行礼道:“太傅需要卑职帮忙吗?”

    “我来问你,今天下午我不在这里,是否有人进来过?”

    “太傅的官房有谁敢进来?”

    “别说这些废话,我就问你,今天下午有没有人进来?”

    储宏犹豫一下道:“家里孩子生病,我下午去照顾孩子了,是由杨球当值。”

    “他人在哪里?把他给我找来。”

    储宏快步出去了,不多时,一名二十余岁的宦官快步走进,此人叫做杨球,也是梁师成从小培养的书笔太监,他极善于模仿天子赵佶的笔迹,真假难辨,梁师成传假天子手书时,便是由杨球负责执笔。

    “太傅找小奴有什么吩咐?”杨球毕恭毕敬行礼。

    “我来问你,今天下午我不在朝中,有谁进来过我的官房?”

    杨球想了想道:“李公公来过一次。”

    “是李彦吗?”

    “正是,他说给太傅送一点名贵的龙涎香,当时我正在忙,他就把龙涎香放在桌上,又亲自给香炉里点了一些,然后就走了,前后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他拿走什么东西没有?”

    “应该没有吧!卑职当时没注意到他手上。”

    梁师成又把储宏叫上来,问两人道:“今天送来的奏卷中,有没有西北军种师道的奏章?”

    “好像有!”

    储宏想起来了,“我在中午时看到的,应该在太傅桌上。”

    “但我桌上没有,那它到哪里去了?”

    储宏和杨球面面相觑,看来真是被李彦偷走,这下子麻烦大了。

    梁师成恨得暗暗咬牙,该死的混账,竟然敢用下三滥的手段偷盗自己的权力?

    “太傅,现在怎么办?”

    梁师成沉思良久,便坐下写了一张纸条,递给储宏,“你去一趟童太尉府邸,亲手把这张纸条交给童太尉。”

    “遵令!”储宏接过纸条快步走了。

    梁师成冷冷哼了一声,“跟我斗,那咱们就不妨试一试!”

    梁师成给童贯的纸条中只有一句话,‘高俅欲用刘延庆取代种师道。’

    梁师成知道,有这句话就足够了,童贯就知道该怎么办?

    。。。。。。。。。。

    这两天蔡京有点感恙,在家中躺了两天,与其说是感恙,不如说是被他长子蔡攸气病了。

    去年夏天,天子赐给蔡攸一座宅子,蔡攸正式搬出去独立建府,就从那时候开始,蔡京便发现长子渐渐不听话了。

    从今年开始,蔡攸更是处处与自己作对,但前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蔡京痛心疾首,一气之下病倒,他的长子竟然在天子面前大肆诽谤自己,说自己昏庸老迈,根本就没有能力处理政务,若不是李彦偷偷派人告诉自己,自己还被瞒在鼓里。

    蔡京惊怒交加,派人去找儿子前来的对质,但蔡攸怎么也不来,蔡京最终气得病倒。

    虽然病倒,却不是大恙,调理两天,他已经渐渐康复了。

    更重要是,蔡京想清楚了一个道理,儿子背叛自己,恐怕天子难逃干系,可不是吗?从前是自己的亲兄弟蔡卞和自己处处作对,蔡卞死了,自己儿子却接了班,这仅仅只是巧合吗?

    蔡京一向是往好的方面想,既然天子要利用长子的对付自己,那就说明自己的相位一时半会儿还比较稳定,正是想通了这一点,蔡京精神大好,准备明天上朝了。

    蔡京已经从病房转到了书房,书房内,蔡京正在听小儿子蔡给他说一件重要之事。

    “就在刚才,李公公找到孩儿,他让我转告父亲,请父亲能适当协助高太尉。”

    蔡目前出任秘书省校书正字,也就是陪皇子读书,今年二十五岁,是蔡京的宠妾所生,聪明练达,是蔡京最器重的儿子之一,尤其现在长子背叛了自己,蔡京也就更器重这个小儿子。

    儿子这句话无头无尾,着实令蔡京不解,他又问道:”李彦有没有说什么事情让我协助高太尉?”

    “他具体没有说,我估计高太尉会来找父亲,李内侍只是先表个态。”

    蔡京点点头,儿子说得对,他又笑道:“你从中又能读出什么端倪?”

    “孩儿感觉李彦的手越伸越长了。”

    “确实有一点,但你要明白一点,没有官家的许可甚至暗示,李彦是不敢碰梁师成的地盘。”

    蔡恭恭敬敬道:“父亲从前教诲孩儿,帝王之术的精髓就在于平衡,恐怕李彦的手长也出于这个道理。”

    蔡京听儿子能举一反三,不由大感欣慰,捋须笑道:“你说得不错,官家重用宦官也是为分朝臣之权,梁师成貌忠实奸,思路慎密,他本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不该刺杀杨戬,让官家有了猜忌,否则官家不会重用李彦的分梁师成的权。”

    “可杨戬是被梁山所杀啊!”

    蔡京微微笑了起来,“如果你真是这样想,那说明你还是太嫩了,杀杨戬的人确实做得高明,嫁祸梁山天衣无缝,但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杨戬之死,谁得益最大,显然不是梁山乱贼。”

    “得益最大的人是梁师成。”

    “所以官家才对他不满,才会用李彦来取代梁师成。”

    “取代?”蔡不解问道:“刚才父亲不是说,官家用李彦只是为了分梁师成的权,现在怎么变成了取代?”

    蔡京淡淡一笑,“李彦也好,梁师成也好,他们都是用来对付文官,官家是不希望宦官内部出现矛盾,只是因为李彦资历太浅,经验和能力都不足,所以官家才暂时没有让他取代梁师成,不过他取代梁师成是迟早之事,所以我们要有前瞻眼光,要提前站位,这就是我为什么抛弃梁师成,开始转向李彦的缘故。”

    就在这时,门外有家人禀报:“启禀老爷,高太尉派人给老爷送一封信。”

    蔡京呵呵笑了起来,“看来事情还颇急,八郎,你去把信接下来,再听听高俅有什么口信。”

    蔡快步出去了,不多时拿着一封信走了回来,“父亲,是高俅大院送来的信,没有口信,说内容都在信中。”

    蔡京接过信拆开,细细看了一遍,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居然是为种师道的西北军。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争

    种师道进汴京城已经有三天了,三天来,他每天去兵部和枢密院打听消息,但每天都失望而归,他不明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