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枭士- 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延庆沉思片刻道:“可郑望之却支持康王登基,还是他和我一起去说服郑太后。”

    曹晟哼了一声,“郑望之能代表郑家?郑居中还差不多,郑望之是郑家的远房庶子,他支持康王登基何尝不是在向郑家嫡派挑战。”

    “那郑太后怎么说,可是她亲自下旨立康王继承大统。”

    曹晟冷笑一声,“在我面前还要装,郑太后是心甘情愿吗?你进宫要求他立康王,这和拿刀架在她脖子上有什么区别,她敢不答应?”

    李延庆沉默片刻道:“我并没有威胁她的意思,只是我确实不知道三大外戚联手推动皇嗣之事。”

    “你不知道可以理解,毕竟你不是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其实最初我也不知道,后来我常和一些权贵子弟在一起,才渐渐了解到这些上层秘密。”

    这时,一直沉默的莫俊问道:“三大外戚现在的实力如何?”

    这句话问到了关键点,这次李延庆南下其实就是实力之争,李延庆在明,三大外戚在暗,在局面上处于劣势,如果三大外戚没有了实力,那倒也无妨,就怕三大外戚实力强大,李延庆这次南下就有点麻烦了。

    曹晟沉吟一下道:“三大外戚的实力主要表现在皇权和财富,太上皇一直就站在他们背后,而太上皇之前一心想重新复位,也是得到了三大外戚的全力支持。。。。。。。”

    “不对!”

    李延庆忽然听出了问题,急忙道:“三大外戚不是支持赵桓吗?”

    李延庆脱口而出,竟直称赵桓的名字,这可有点不敬,一般应该是称渊圣皇帝,不过曹晟也不在意,他有时候在家里和娘子说话也是直呼赵恒其名。

    曹晟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个有点复杂,举个例子你知道了,朱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太子,一个嫁给了郓王,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李延庆这才恍然,点点头道:“他们两头下注!”

    “就是这个道理,三大外戚既支持太上皇,也暗中支持渊圣皇帝,不过太上皇和渊圣皇帝都被金兵掳走,他们的皇权消失了,现在他们只剩下财富。”

    “三大外戚有多少财富?”

    曹晟笑了起来,“他们有多少财富没有人知道,向家被称为京城首富,实际上向家最恨这个称呼,最好是由商人去当首富,就像你父亲的宝妍斋,据说他现在被称为杭州首富,延庆,不是我说话难听,如果把三大外戚的财富比作一国,那么你父亲的财富恐怕连一个小县都算不上。”

    李延庆忽然想到现在朝廷财政拮据,他若有所悟道:“这次官家让我去江南,不会他也是在打三大外戚财富的主意吧?”

    曹晟呵呵大笑,从怀中取出一份密旨,“这是一份手谕,官家让我到江南后再给你,正如你所想!”

    。。。。。。。。。

第八百一十二章 润州探信

    润州也就是今天的镇江,是长江进入江南运河的起点,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赵佶南逃,首先就在镇江立足,后来才转去江宁府行宫。

    润州州治是丹徒县,也是一座江南名县,由于扼守交通咽喉要道的缘故,丹徒县的商业十分繁华,尤其仓储业在天下数一数二,在长江南岸以及运河两边,到处是仓库群,宋朝的很多大商号都在丹徒建了自己的仓库,宝妍斋也不例外,在丹徒县的运河西岸拥有五座大仓库。

    这天上午,一支货船队驶入了丹徒县水门,这是一支由十艘百石货船组成的船队,若是在往常,这样的船队不值一提,从北边过来的船队,那支不是几百艘的规模,不过经历了金兵入侵的动荡后,几百艘的大船队已经很少见到,不过就算如此,由十艘船只组成的船队还是很不起眼,至少没有人会把它放在心上。

    船队无声无息进入了县城,沿着一条小河向县城内部驶去,岸上是一条商业街,店铺林立,人流如织,格外的喧嚣热闹。

    在船头上蹲着一名身材高大健壮年轻男子,正眯着眼睛打量着岸上的情形,年轻男子敞着怀,露出一身古铜色的肌肉,他蹲在船头散发着一种强大的气场,俨如一只即将扑向猎物的豹子。

    年轻男子正是张顺,这次李延庆南下还要对付方腊起义的余孽,自然不可能只带三百亲卫,他实际上部署了一万精锐军队,从四个方向分别向江南地区汇拢,除了明面上的一万军队外,还有暗中部署的六百情报营士兵,他们装扮成平民,负责收集情报,同样分为水陆两队南下,陆路是由燕青率领,而水路则由张顺率领。

    张顺从十二岁起便跟随父亲混水贼,十几年来对长江、黄河的各种江湖脉络了如指掌,李延庆就是看中他这一点,才让他做了情报营的副统制,负责水路情报。

    货船队在一各僻静处停下,张顺吩咐一声,十几名手下都纷纷上岸打探消息去了,张顺带着两名手下来到一家酒馆前,酒馆叫做‘江顺酒馆’,离北城门不远,生意还不错,客人大多是商人,进城卸货后便聚在一起聊天喝酒。

    张顺走进酒馆,掌柜一眼看见他,立刻有点紧张起来,往楼上指了指,张顺点点头,随即上了二楼,进了最里面的一间雅室,片刻,掌柜匆匆赶来,行一礼道:“东主来了!”

    原来这家酒馆是张顺开的店,张顺横行长江、黄河十几年,掠夺了无数财富,当然不会全部胡乱花掉,很多财富都被投资开了店铺,张顺至少在七座城池内有自己的店铺,包括京城也有一家客栈,可惜被金兵一把火烧掉了。

    张顺点点头笑道:“好像生意不错!”

    “生意还不错,东主,这两天官府查得有点严,要不要先避避风头?”

    张顺呵呵一笑,“以后咱们也不惧官府了,告诉你,我现在可是正七品的致果校尉,在军中任统制偏将,可不是从前的水贼了。”

    掌柜大喜,“太好了,东主也是朝廷官员了,以后我们也不用再提心吊胆。”

    “你去忙吧!顺便帮我把胡串儿找来,我找他有要紧事。”

    掌柜行一礼便退下了,不多时,一名年轻小厮急匆匆赶来,“顺哥可有发财的路子给小弟?我最近都要饿死了。”

    年轻小厮就是胡串儿,他父亲是润州码头的著名消息牙人,胡串儿子袭父业,也在码头和北城一带十分活跃,想打听商业消息和各种社会琐事,找他们父子就没错。

    “你小子吃得满嘴流油,会饿死?”

    张顺没好气踢了他一脚,胡串儿却轻轻一跃,笑嘻嘻跳上了桌子,张顺这才想起,这小子也是个兼职梁上君子,没钱就去偷,好像还从未失手过。

    “得了,老实坐下吧!我有事情问你。”

    “顺哥照顾小弟生意,小弟感激不尽。”胡串儿丑话说在前面,他的消息可不是免费的。

    “臭小子,皮痒了,连老子也敢赚。”

    张顺骂了他一句,便问道:“我想知道,最近润州地头上有没有什么军队调动?”

    润州是赵佶南逃落脚的第一站,州县官员都已全部换掉,李延庆便判断,他这个宣抚使前来江南,江南的官场一定会有所动作,润州这个战略要地绝不会风平浪静。

    局面究竟会恶化到什么程度李延庆也不知道,所以他才派情报司兵分两路先一步前来探查。

    胡串儿想了想道:“润州好像没有什么军队调动,不过润州厢军从去年底开始,一直就在江宁府那边,我不知道算不算军队调动。”

    “就只有润州的军队在江宁府吗?”张顺又追问道。

    “好像不止,听说有好几万军队呢!说是准备进京勤王,但又从未过江。”

    进京勤王倒有可能,很多地方都在组织军队准备进京勤王,但实际上来勤王的军队,只有蔡州知州张叔夜父子率领的一万三千余人,和完颜宗翰的女真骑兵在京城南面的赤仓镇打了一仗,遗憾的是,他们军队被金兵击败,张叔夜的长子张伯奋不幸壮烈殉国。

    朝廷感其忠义,追封张伯奋为蔡州大都督,谥号‘忠文’,同时升张叔夜为金紫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

    张顺倒也找不到漏洞,但以勤王为借口调集军队也很正常,张顺想了想又问道:“雷德有动静吗?”

    雷德也是一支**,横行于长江下游以及太湖一带,他擅自在丹徒县外的江面上设置哨卡收过江钱,这次张顺过长江,居然没有发现雷德的哨卡,他觉得有点奇怪。

    胡串儿摇摇头,“雷德已经消失三个月了,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不过大家都很庆幸,这混蛋最好沉尸江底。”

    张顺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之所以问雷德,是因为张顺知道雷德手下有一两百人,五六十艘船,都是水上悍匪,绝对是长江下游一霸,都统去江南必然要过长江,可别被雷德盯上了。

    这时,胡串儿吞吞吐吐道:“顺哥,说不定我能打听到雷德的消息。”

    张顺大喜,给了他一拳,“臭小子,怎么不早说!”

    “不是有点麻烦了,你是知道的,要托人。。。。。。”

    “要钱可以,必须有消息,这是十两银子,赶紧给我打听去。”

    张顺将一锭银子扔在桌上,胡串儿眼睛一亮,一把将银子抓在手上,喜滋滋道:“放心好了,最迟今晚就有消息。”

    胡串儿虽然不知道雷德在哪里,但他父亲知道,他父亲的能耐可比他大多了,在润州和江宁府一带混了三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前两天父亲还和他提到雷德之事,今天就派上大用场了,十两银子啊!

    虽然江南一带的银价不象京城那样离谱,但受战争影响,一两银子也能兑到六贯钱,要知道他胡串儿卖个消息最多也只能挣到五十文钱。

    “臭小子,我的银子可不是那么好赚,快去打听消息,晚上没有消息,看我怎么剥你的皮!”

    “我哪里敢骗顺哥的钱!”

    张顺点点头,“顺便告诉你爹爹,我现在跟李太尉混了。”

    胡串儿惊得一吐舌头,一溜烟地跑了。

    张顺一名手下问道:“大哥,这小子嘴上无毛,能打听到雷德的消息吗?”

    张顺淡淡一笑,“他或许不行,但他老子一定行!”

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岗茶棚

    胡串儿的父亲叫做胡利,因为有谐音的缘故,润州人都叫他狐狸,提到润州码头的那个牙人狐狸,不光润州人都很熟悉,就连往来的客商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胡利和他儿子一样长得身材瘦小,头发有点花白,一双眼睛极为狡黠,他坐桌边眯眼喝了一杯小酒,问对面的儿子,“张顺说他跟了李太尉?”

    “他是这样说的,要不然他也不敢这么正大光明来润州吧!”

    说到这,胡串儿又问道:“爹爹,李太尉是谁啊?”

    胡利瞪了儿子一眼,“李太尉就是李延庆,亏你还是牙人!”

    李延庆三次守城击败金兵,早已名动天下,不过民间就叫他李都统,说起来李太尉,京城以外,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

    胡串儿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可是李延庆要找。。。。。不!不!张顺要找雷德做什么?”

    胡利沉吟一下道:“这件事恐怕有点大。”

    “那怎么办!我已经收了张顺十两银子,还答应天黑前答复他。”胡串儿很怕张顺,别看他顺哥喊得顺口,但他知道张顺可曾是长江上赫赫有名的江匪,杀人如麻,自己真惹恼了他,小命铁定保不住。

    胡利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杯桌上重重一顿,“我现在就去找他!”

    。。。。。。。。。

    天刚擦黑,胡家父子便在北顺酒馆见到了张顺,张顺知道胡利喜好喝上几杯,便置办了一壶酒,要了几个下酒凉菜。

    “顺哥可能还不知道,雷德已经被江宁官府收编了。”

    张顺吃了一惊,这件事他还真不知道,他连忙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在年初,这件事比较隐蔽,雷德的收钱哨卡消失,商人都很高兴,以为雷德被官府围剿了,实际上是雷德投降了官府。”

    “那他现在人在哪里?”

    “应该在太湖,上个月我遇到他的一个手下,回润州探亲,我们在一起喝了几杯,他手下说,他们现在在太湖训练水军,有两千多人,两百多条船,现在雷德已经升为厢军指挥使。”

    张顺点点头,只要保证都统过长江安全,过长江后改走陆路,那就没有问题了。

    他想了想又道:“如果雷德入长江,你应该知道吧!”

    “只要他走运河,我肯定清清楚楚,就怕他走溧水,那我就没办法了。”

    张顺当然知道太湖和长江有两条通道,一条走运河从润州入长江,另一条是走溧水从芜湖入长江,如果雷德已经走溧水入长江,后果就很难预料了。

    张顺当即立断,他要立刻去见李都统。

    。。。。。。。。。。

    经过七天的航行,船队抵达了扬州江都县,李延庆虽然在多年前曾跟随郓王去过苏州,但那时他们走的不是扬州这条线,李延庆还是第一次来扬州,走了七天,手下都已人困马乏,李延庆当即下令休息三天,三天后再继续出发。

    清晨,李延庆带着赵金福和扈青儿前往北城外的蜀岗湖边游玩,曹晟夫妇自有他们的二人世界,莫俊昨晚贪凉不小心吹了河风,稍稍有点感恙,在驿馆里休息,扈青儿虽然也不想跟他俩出来,但还是被赵福金硬拉着一起出游。

    蜀岗是江都城外的一片丘陵,延绵数十里,树木参天,山谷幽深,其间随处可见各种怪石、山泉,是江都城外著名的风景区。

    蜀岗下有一片链条状的水泊,东面与运河相连,西面紧靠蜀岗,湖边修建不少亭台楼阁,也有不少名人古迹,风景十分秀丽,这里便是后来的瘦西湖,不过瘦西湖在宋朝还没有完全成型,甚至还不能称为湖,它只是运河的一部分,一直到清朝后,它才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这条道叫做长堤春柳,是隋朝修建大运河时所筑,两岸的老柳据说是隋炀帝杨广所种,所以叫做杨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