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乡村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乡村霸主-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份成绩出来,在整个全市也是非常优秀的成绩,所以张涛不用想也知道张校长的位置是牢牢坐稳了。这比前世的成绩还要好不少,对他以后的升迁之路也是非常不错的事情。

    小升初考试结束后就是毕业会考,这个对于尖子班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大家都是随便应付下,连看书复习什么的都不需要的,就他们这整体水平去考,估计满分一大堆的。

    除了几个没考上的家伙,他们还要参加会考的。不过这几个家伙都是家里有钱的主,前世他们都是花钱买上去的。估计现在也会一样,这样就等于六十一班全上二中去了,毕业考试对于他们来说不过走个过场而已。

    只是所有人都会想不到,张涛根本就不会去二中。郑虎打了个电话来做他的工作也没用。后来张校长知道这个消息后又跑到他家做工作,张涛还是没同意,就一口咬定自己在镇上的中学读就好了。

    张校长无奈之中又帮张涛跑去镇上的中学打了个招呼,给张涛找了个快班的名额,走之前他还是忍不住同张涛说了下“二中确实是不错的学校了,比镇中学好不少,你去那边会有更宽的天空,我希望你以后不会后悔。”

    张涛没有说话,实际上他根本就不会后悔。比起走陌生的路,他现在有些路不过是重走一次而已。在自己出去当兵之前,前世的路他就走的并不差,现在他重走肯定会比前世走的更好的,何况他已经改变了不少东西了。

    而让张涛意料不到的是张校长提前被调往市教育局去了,所以他才能跟镇中学的老师说上话。实际上张校长不打招呼,镇中学的校长知道张涛要留在镇中学读初中的话,他一样会把张涛安排的快班去。

    对于张家湾的人来说,张涛去不去市二中他们都不会说什么的。在他们眼里,张涛去那读都一样会厉害。而对于附近其他村的人来说他们总会觉得可惜,市里的中学肯定比乡下好,不去读太浪费了。

    而对于王中秋来说就高兴了,他没考上市二中,家里也没打算花点钱把他弄过去,所以他肯定是在镇上读中学的。张涛留了下来,就多了一个玩伴了,他找张涛玩也会方便很多的,而且以后在镇中学上学安全有保障了,谁敢欺负自己,把张涛名一报,肯定管用的。

    所以这家伙毕业考试结束后天天往张涛家里跑,特别期望着初中后两人还能分一个班上就更好了“要是到了镇中学了我们两还一个班就好了,到时看到漂亮的女同学我们两一人一个。”

    张涛听后直接翻了个白眼,感情这家伙的心早已经在荡漾了。不过张涛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家伙也只是闷搔了。前世的初中没见过他和那个女孩子谈过,后来初中毕业读卫校也没看到有女同学跟着什么的。

    他的老婆是家里人给他找的,就是附近的一个女孩子。因为家里条件不错,他要在附近找个老婆挺容易的。不象张涛,家里条件差了,附近连个介绍妹子的人都没一个,完全就的靠自己想办法什么的。

    张涛不去市里读书还有一个高兴的就是赵琳了,能跟张涛一个学校读书对她来说就是最高兴的事情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在一个班读书呢。她毕业考试成绩很不错,在村小学第一,全镇第五,分快班很有希望的。

    不过赵琳把自己的这些情绪都藏的好,其他人也没感觉到她的心情其实很高兴。倒是张涛妈感觉到了自己这个收养的女儿暑期似乎心情不错,只是她没想过别的,以为赵琳只是因为自己成绩考的好才心情好的,而实际却不是。

    张勇没考上中专,这个时候中专的录取分数线还是有点高。不过他倒是考上了镇上的高中,好吧,实际上镇上的高中都不用考的。只要初中毕业考试成绩及格,没考上中专的都可以去五中读的。

    而前世的时候张勇连及格都没有,初中毕业证还是家里卖了头猪花钱买的,自然也没资格去五中读高中。不过如果是前世的话,实际上就是张勇考上了镇中学的高中部他们家也不会让他去读的,压力太大了,根本就供不起。

    而镇高中的升学率也实在太低了,一年连普通本科都上不了几个,更不要说985之类的了。那根本就不用去指望,估计几十年都难出一个,去那读书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混一个高中文凭。

    这世张涛妈眉头都没皱一下,就让张勇继续上高中去了,在她眼里,多读书总是好的。再说张勇这年纪不读书也没什么可以做,让他去外面打工张翠花还不放心呢,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很多年纪还没张勇大的人去打工了。

    除了张勇,实际上镇上这届的初中毕业班的学生除了去中专的,其他的都被镇上的高中班录取了。别的村的孩子张翠花管不上,他们黄浦大队的每个孩子家里她都去做了工作,争取让那些孩子全部去读个高中。

    周围的人这两年家里的收益都不错,现在又被张涛妈来做下思想工作,他们也没多想,都把自己的小孩送去读高中去了。在他们眼里,张翠花的眼光可好的,她说的照做准错不了,不为难的话照做就是了。

    知道了各自毕业的去向了后这个暑假就是他们玩的最开心的假期了,不用担心考试,不用做什么狗屁的暑假作业。可以尽情的玩到开学,这日子想想就感觉特别的爽,所以附近的毕业班孩子都疯狂的玩了起来。

    无论初中毕业还是小学毕业,过完这个暑期又要各忙各的了。不论是去读初中还是去读高中,那又代表着另一个苦比的日子开始了,还得应付着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什么的。

    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影后带着一帮人悄悄的来到了张家湾,一部叫住《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影就在这里悄悄的开机了。没有各种翻天覆地的宣传,也没记者什么的来采访,简单的举行了个开机仪式后就开工了。

    让张涛目瞪口呆的是主角竟然选了赵琳去做了,这个结果真的真的很让他意外。他真没想到伍影后在拿到剧本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赵琳,这妹子的天赋早就被伍影后注意到了。

    而跟原来张涛记忆中的那部电影一样的是,其他演员用的竟然也不是职业的!学生全部是黄浦村这里选的学生,张燕也去了。村长用的是张家湾的老队长,老师用的是村小学的老师。

    一切角色都是就地取材,全都不用片酬,而且那些被选上的演员响应非常热情,自带设备搞生产,饭都不用管。还有那些满腔热情自带板凳跑去围观的熊孩子和大人,张翠花还要另外安排了专人拦到一边去了。

    要不然肯定影响拍电影,这些人参入不了,只能在一边羡慕的看着。张涛和张勇没份,他们两年纪大了,不适合里面的角色,免费过去也没人要。所以两兄弟也属于旁边围观的群众,看着怎么拍摄电影。

    看着那位影后玩这么一出张涛忍不住苦笑,那位农民大师敢这样玩,人家有底气在的,而这位影后可以算的上是新人了,导演界的新人,这胆子真够大。如果玩的不好的话会把自己坑进去的,但是那位影后对自己很有信心的。

    张涛看了眼剧本内容,跟自己知道的那部电影实际上还是有点出入的。这个剧本修改了一些地方,看起来似乎感觉挺不错,也更适合这边的情况。不过张涛不懂电影这些,等电影拍了出来了自己去看一遍就知道了。

    很多东西荧幕跟文字还是有分别的,好不好,还得看了电影才知道。张涛不是专业人士,他只能从自己认知的好看不好看去评论的,专业的东西别找他。就算在一边看着那些人拍电影他也不懂,感觉就象傻子一样。

    那位老将军在春耕的时候真的再次来到了自己的老家住了一段时间,身体却比去年好了不少。而前世的时候这个老将军已经去世了,这又是一个被改变了的人。

    张涛现在对未来也越发迷茫起来,不知道自己这只小蝴蝶到最后会改变多少东西,到时候还会不会是自己熟悉的那个世界。虽然很多东西并不是他主动去改变的,但是实际上这些东西已经改变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结构调整

    这位老将军这次不是一个人来,还带了一个老搭档过来,可惜张涛不认识。说实在话,那个层次的领导人,除了一二把手他知道,其他的一个都不认识。那些人离他的生活太远了,他从来都不会去关心,关心也不能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

    因为这个小变动,黄埔村这边越发变的让一些有心人关注起来,市里面对这边的一些政策也倾斜了点,连公交车还多了两趟了。那位老人在这边没呆多久,张涛他们还没毕业考试他们就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两人似乎对这次的行程非常的满意,张涛妈被夸了好几次,连那位全程陪着的镇一把手也跟着被夸了。这些场面落到一些有心人的眼里,就有着特别的体会,这些人就是靠揣摩领导心里往上爬的,这点眼力都厉害的很。

    老将军走了之后,这个暑假虽然张家湾的人不用因为双抢忙碌,但是他们还有更多事情要去忙的。现在整个黄浦村几乎一天就是一个变化的,各种建设都在进行,到处都需要人手的,正好让他们另外挣一份工钱。

    这个时候郑虎也拉着林生他们一帮子人再次过来这边度假的来了,这帮子人现在就特别的喜欢往这边跑。总说着这边的山水养人,顺便吃下这边的特色农家菜什么的,感觉特别的悠闲。

    而张家湾周围的人这个时候终于明白张家湾之前把地弄成一片,又推成平地是在干什么了,他们不是走倒路搞集体,而是真的在搞机械化操作!从插秧到收割都是机械化操作!

    一台跟坦克一样的收割机从稻田开过,百多亩田地水田一两天时间就能全部搞定。虽然这也有搞集体的形式,但是张家湾的劳力被从土地上面解放了出来,他们在农忙的时候有大把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这下其他人的心思全部活了。

    更重要的是那些稻田里面还养了鱼,据说叫稻花鱼,一种收获期很短,却又很受欢迎的鱼。跟郑虎一起来乡下的林生他们就是来看看稻花鱼的,这种鱼的名气很大,所以他们想先试吃下。

    如果味道真的不错的话,那些原本在跟黄浦村合作的香岛老板到时会带一些回他们那边去试试水,要知道张家湾的稻田这个上半年可是收获了上千斤的稻花鱼,条条鲜肥的很,这也是收入啊。

    镇上的领导这次也被惊动了,在一把手的带领下再次跑到了张家湾这边考察。顺便亲切接见了来自香岛的大老板,双方就黄埔村的农产品合作事情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镇领导还在上面做了深切的探讨等等,这是市电视台报道的内容。

    除了跟香岛那边来的老板,他们会见的还有那批在忙着拍摄电影的艺术工作者,领导们表示“xx镇热烈欢迎全国的艺术工作者来这边拍电影什么的,有什么困难可以跟镇里提,领导们愿意位剧组提供各种帮助什么的。”

    实际上,相比镇上其他干部只想着打个秋风在电视台露个脸什么的,一把手的想法就要好多了。他真的认真的研究了下张家湾这边的这种合作模式,还准备找张涛妈好好的探讨下这种模式。

    张家湾的这种耕种模式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视野,而上面这个时候也开始重视农村发展这块。所以镇领导很想把这种模式借鉴下往上面推广的,顺便给自己捞个功绩,作为一个想有作为的人,这种想法张涛觉得并不可耻,至少他是真的为百姓做点事情。

    不过为了把握清楚这种模式,镇领导没有立刻就向上面汇报,而是等跟张翠花探讨了下这种模式能否推广再决定。这个问题张涛已经和自己老妈商量过了,等张家湾这边出成绩出来,张涛妈就会准备在整个黄浦村推广这些。

    实际上其他几个小队的人看到张家湾这边的操作模式后早就动心了,连动员工作都不用大队的干部去做了,所以实际推广起来问题不大。不过要全国大面积推广的话,还是有点难度的。

    首先就是其他地方的百姓相信度,还有村干部的是否作为。其次,也就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时候大部分农村的人还是靠在地里刨食养家糊口,如果没有地里的收入他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这搞不好会坑死人的。

    而且农业补贴政策现在还没执行,这也会是一个大阻力,更怕的是某些人把事情搞砸,然后把一群老百姓给坑了下去。在张涛的记忆里,他们村到他重生的时候也没完成农业规模化种植的计划,村干部的不作为有很大关系。

    另外就是那些去乡下搞承包的人坑农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把人家的田地山什么的全推了,但是一年给的钱却特么的非常少,抽两包烟都不够。乡下的农民都不是傻子,所以宁愿地荒着也不愿意给别人去搞规模化。

    好办法很多,但是到了某些手里用着用着就会变了味道,这些张涛跟自己老妈都说过,算是给自己老妈吹个风,免的到时别人搞不好还把责任赖自己老妈身上,这种锅张涛可不愿意自己老妈来背。

    说实在话,张涛对某些干部的信任度非常的低,他从来就不相信那些人能干好事情。捞钱往上爬那些人绝对是好手,但是帮老百姓做事张涛就要呵呵了。而且他也从来没想过给自己拉个圣人的帽子戴着,所以他对这种事情一点兴趣都没。

    张翠花不是傻子,跟一把手沟通的时候就把这些问题全部说了出来,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跟黄浦村一样,她家在这边的威望无比,村里的百姓对她的信任度非常的高,所以推行起来难度不大。

    实际上还有一点张涛妈并不清楚,他们还抢在人心变急噪道德堕落之前把事情做了起来,这点也是很重要的。等过上几年出现那种我过不上好日子你也别指望着舒心的混账东西出来后,很多好的东西推行起来难度就更大了。

    这位镇一把手不是傻子,他能从张翠花的话里面听出隐藏的意思,这一点他实际上也知道,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