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正流行着一股很热烈的创业潮。几乎算得上是全民创业。一时之间。美国大地上涌现出无数公司。这也是造成了后来在美国创建公司,想要找一个好的公司名很困难的情况。
因为。那些创立的公司,可能起了一个好名字。然后就不干了。占着茅坑不拉屎。好名字都被狗起了。
最开始大家创立的大都是以自家车库办公场所的公司。沉沉浮浮之后,总有很多企业失败了,而有一些企业则成功了。这时候就会走出车库,搬入看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写字楼,和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企业做邻居。
再到后来,经营的更好了,就有可能自己建总部大楼。再然后,就是每年上演大家喜闻乐见的卖大楼戏码了。
就像投资人会有企业的信息,这些小企业手里。也有一份投资人的名单。
莫德尔翻看着厚厚一沓的投资人资料,在想自己应该联系哪个投资人。
一页页翻过,他却不知道自己该找哪个投资人。
原因无它,就是因为现在的电子游戏行业是个雷区,没有投资人想要涉足就是了。
这时候,他在这本新拿到的投资人手册上,看到了一个新出现的投资人。看资料上说,他不是美国人,年龄也很年轻。最近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都是对于一些濒临倒闭的键盘厂,或者是一些刚刚开始建立的和键盘有关的公司。
就是他了。
莫德尔看着上面的联系方式,再次拿起了手边的话筒。
他挑选这个人的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是外国人,应该不熟悉美国的情况,比较好说服他看好公司的前景就是了。
换句话说。莫德尔认为这个外国冤大头很好骗就是了。
投资,投资。不可能每一次都成功,必定会有失败么。拿着别人的钱。进行着自己的失败,这种好事要到哪里去找。
“喂,你好,请问您是林彦先生么?”莫德尔娴熟的换上了和善的语气,询问着电话另一头的林彦。
“我是林彦,你是哪位?”林彦拿着电话,在脑袋里想,给自己打电话的人可能是谁。是那些他投资企业的人?不太像,这种语气这个声音的特征,他都不记得自己听到过。
不过,他也不是敢直接确定这就是骚…扰电话。现在这个年代,不光话费贵,童话的质量也不高。真人的声音,往往会跟电话里的声音,有很大的区别。
“您好,我是一家企业的老板,我想请您投资我的企业。”莫德尔有条不紊的说道。他的脑袋里全是说服林彦的办法。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忽悠。在和客户谈判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自己产品效果夸大十倍百倍,只要谈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了。
林彦明白自己想错了,这个来电既不是那些自己投资过的企业,有事情来找自己。也不是这家酒店,提供特殊服务的电话。
不过,特殊服务的电话由男人来打,是不是有点奇怪。
也算不上太奇怪,这些天以来。林彦看到满大街孔武有力,身材高大的女性,已经产生了免疫力。这些人可是和他印象中的女孩子不是一回事。
这么一对比,他就觉得千叶有希,河边麻友什么的,都是很可爱很可爱的了。
有一句话林彦不知道,那就是欧美人认为,亚洲人全是恋…童…癖的变…态。有一些白人到亚洲旅行,就是要体验体验恋…童…癖是什么样子的。
从工业革命开始,整个世界的文明,都是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所以,相对落后的亚洲国度。对于欧美国家,有一种自卑的心态在里头。
所以,经过了资本主义教化的亚洲女性,也会比较喜欢这些白人。
因此,也造成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一个在本国甚至连老婆都找不到的男人,一到了另一个国度,瞬间就化身成为了人生赢家。
原本没有多少生存技能的他们,到了这些国家当个外教,然后,趁着休息的时候,往酒吧里一座,就会有许多女孩子自己贴上来了。
这可比直接去找划算多了,甚至连房费都不需要自己掏。而那些女生,也会觉得很正常。她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你们也是做键盘的么?想要我的投资?”林彦问道电话那一头的人。
“不,我们不是。我们是一家做电子游戏的公司,希望能得到您的投资,可以和您谈一谈么?”
“好。你说时间地点。”(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约翰别咬
要说林彦对于欧美游戏有什么印象,在他的脑海中,欧美游戏的印象,远没有日系游戏来的深。
自从雅达利大崩溃之后,美国的电子游戏市场一片低迷。市场低迷,企业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日后日系游戏,占领了美国电子游戏市场后。整个美国的玩家,可以说得上是哀鸿遍野,惨痛的不行。那种感觉,大抵相当于落后的国家,被先进国家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国民的感受。
经过漫长的时间,一个行业历史还不超过五十年的行业,日系厂商占领了美国市场几十年后。
美国人民最终站起来了,拿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游戏。
之所以会这样发展,本质的原因,还是因为电子科技的中心是在美国,是在美国的硅谷。日系的企业,本来接触最新技术就有所延迟。
再加上,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放弃自己原来所开发的游戏类型。
再加上,日本经济下滑,市场不景气种种元素,才最终让美国的电子游戏市场,重新回到美国人的手中。
日系游戏和美系游戏各有千秋。日系游戏更多的是街机游戏和家用机掌机游戏。而美系游戏,个人电脑平台的似乎比较多。
“你们的游戏是在哪个平台上发布的?”林彦问道。
他和莫德尔在一家距离他所在酒店路程并不远的咖啡馆里。
他刚刚经受过莫德尔一番语言上的忽悠,不过,他并不所动。这些天。他逛过了那么多企业,见过了那么多寻求投资的企业家。对于他们说的话。他是连标点符号都不相信的。
这些企业家们,可是没有太多节操的。如果他们的产品是一只蚂蚁。他们能把它吹嘘成一头大象。
当投资人真正投资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得到不是一头大象,也不是一头猪,而是一只小蚂蚁的时候,就只能够自认倒霉了。
正因为这些企业家们毫无底线的吹嘘,现在投资人对于投资对象的选择,才越来越谨慎。相关的调查公司,也有了业务。如果不把一家企业调查的底朝天,投资人是不会轻易投资的。
莫德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找到林彦的。因为,从林彦的投资行为来看。他似乎并没有认真的调查他自己投资的公司。毕竟,如果仔细调查,从有投资意向到真正的投资达成,至少需要两个月,长的话两年都有可能。
投资人之所以会拖这么久,当然是因为拖得越久,等待投资的公司,资金就越吃紧。就越容易谈到不平等条约。
企业虽然会争取,但不会真的拒绝投资人。要么就是接受投资,要么就是破产。二选一,没有企业家看到自己的企业还有生存希望的时候。直接让它去死吧。
林彦听着莫德尔的描述,他们的主打产品,似乎是一款飞机模拟游戏。而据莫德尔说。他自己是一个飞行员。
他是飞行员?
林彦打量着莫德尔的样子,他觉得他不太像飞行员。飞行员不是越瘦小越好么。像是眼前这个身高大概有两米一的飞行员,实在是不太多。按理说。这个身高,不是去打篮球更有优势么?
看样子莫德尔还要继续忽悠下去。
林彦伸出手制止住他说道,“这样吧,你们想要我的投资没问题。咱们别在这里谈了,直接去看看你们的游戏怎样样吧。”
林彦其实还是不太擅长这种有关于投资的谈判,不过,他有他擅长的地方——对电子游戏的了解。
电子游戏,毕竟是一个以产品为王的行业。不管一家公司,吹嘘它的办公环境多么好,企业文化多么棒,只要他们没有一款拿的出手的游戏产品,他们就都是垃圾。
像是后世的美国艺电就有他们的运动系列,动视有他们的《使命召唤》系列。任地狱有他们能够经营三十年的《马里奥》系列。就算是柿家也有他们的蓝色小刺猬系列。一个游戏公司,没有拳头产品,是不能够被人记住的。最终的命运,只有湮灭在游戏历史的长河中。有没有记得,都不一定了。
“好,我这就带您去看。”莫德尔说道。别看他块头大,但是他一点都不笨。他知道投资人能去看自家的游戏,就证明有争取到投资的可能性。这让他觉得很开心。
说实话,他的公司,所需要的运营成本并不高。他之所以需要资金,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电子游戏的寒冬里活下去。
他认为,只要活下去,电子游戏的未来一片光明,大有可为。
林彦跟随莫德尔去他家车库的时候,先给岸本约翰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去哪去哪,如果多长时间没有回来,就去报警。
他这种把莫德尔的家庭住址,全部告诉岸本约翰的行为,是一种很谨慎的行为。这些天来他在美国,就发现相较于日本那个治安环境比较好的国度,美国没那么精致,要狂野的多。
最直接一点就在于,林彦来美国这么多天,从来都不敢自己一个人去酒店外头的街道上逛一会。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将会碰到什么。
岸本约翰那边表示自己全部记下了,林彦才跟着莫德尔前往他家。
莫德尔看着林彦的这种报告行踪的行为,对于自己说服林彦投资的信心,更加重组了一些。
林彦的这个行为,在他看来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再看看林彦这一副黄种人,看着比较鲜嫩可口的样子。莫德尔已经脑补出了,林彦是富家子弟,拿着自家的钱,出来挥霍的情景了。
林彦如果能够知道岸本约翰和莫德尔想法,一定会很郁闷。他觉得自己不是那种大众眼中无能公子哥的形象啊。为什么大家都以为他就是一个什么东不懂,败家子的形象。真是搞不懂。
“约翰别咬,这就是我们的游戏。”莫德尔前半句对拴在车库门口的狗说道,后半句对林彦说道。(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多平台发售
车库就是车库,不会是豪华的样子。
至少这间车库,看上去满整洁的。该放除草工具的地方放除草工具,该停车的地方停车,该放他们公司物件的地方,放公司物件。
如果这不是面子工程,不是为了给外人看才收拾成这样,而是持之以恒所保持的。那么,这间车库里的公司,相比于其他车库成功创业的概率,要高上很多。
与岸本约翰同名的狗不叫了,它是一条大型犬,看上去样子不太温顺。不过,也还是蛮听莫德尔话的,让它不叫他果然就不叫了。
“不用害怕,约翰挺乖的,就算把链子松开,他也不会伤人的。拴着它是因为社区里的法律要求的,不然我也不会拴它。它这样看上去可怜兮兮的。”莫德尔看到林彦和约翰对视着解释道。
“没事儿,我没害怕,我看它样子挺好看的。它是什么品种,今年几岁了?”林彦问道莫德尔。
想要在东京,见到一只大型犬,其实挺不容易的。因为,在东京这样的超大城市里,人口十分稠密,顶多也就养一养柴犬这类的中型犬,养大狗基本上就是给自己找麻烦,给够找罪受。
若是狗的品种或者自身的性格不那么温顺,迟早会有一天伤害到人的。毕竟,这种大城市的生活,别说是动物,就算是人类也都会变得烦躁。
“拉布拉多,挺温顺的性格,平时也不乱叫,今年五岁了,按照人类的岁数来说,也是一个中年人了。”莫德尔那张不算太小的脸。变得有些温情,眼神略微迷离,似乎是在追忆着和这只狗这些年以来的点点滴滴。
莫德尔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他有点慌张的对林彦说道,“那个……你们吃狗肉么?约翰它看上去,可一点都不好吃。”
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而在东方的国家中,狗狗除了是好朋友之外,还是一个自走备用干粮,什么时候饿了,没有食物了,就会把狗狗吃掉。
相较于西方会存在的宠物公墓,东方就没有这种给自己宠物买墓地的习惯。顶多就是找个山上埋了,或者昧着良心卖给狗肉馆了。至于,那些食客们会不会生病。就没有人管了。
林彦看着莫德尔害怕的神情,觉得这个高大的男人,有点可爱的同时。也觉得西方国家的文化果然很有意思,不能说它们不遗余力的黑东方的国家,至少也能看出他们对于东方人的好感,实在是没有多少。
因为,他们不理解东方人,所以会显得害怕。他们不明白东方人为什么会勤勤恳恳的工作。不明白东方人为什么上公立学校,学习成绩还会那么好。因为不了解。所以恐惧,所以在很大一部分美国民众看来,东方人是一个被妖魔化的群体。
尽管东方也分为许多国家,有着许多不同的习俗。不过,他们是分不清的。就像日本和中国,以及韩国。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明白他们看上去有什么区别。
这算是一件颇为普遍的情况,就和许多美国人认为地球是平的一样普遍。这是一个实行精英教育国家的优越性。上层群众可以保证自己的地位,几乎永远是那么安全的。
“有人吃,但是我不吃。”林彦回答道。他不吃不是因为他矫情,是什么小动保协会的成员。只是因为他养过狗。对于狗有感情了。
其实不光是狗,曾经他家里养的鸡鸭,他都有感情,不想吃它们的。不过,鸡的生命毕竟没够狗的那么长,感情也没有那么神。不吃自家的,吃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