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日本做游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日本做游戏-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不用,那是因为那时候电子游戏非常简单。简单的甚至就如同一台组装一台矿石收音机一般简单。在这样大家都很简单的情况下,想出头,比拼的就是创意。谁的创意更好,做出来的游戏更好玩,玩家们就会选择谁家的游戏。

    事实上,我一直不认为我的《太空侵略者》是第一台街机。以前肯定也诞生过类似的机器,不过,或许因为游戏不好玩,或者太难,不易推广,最终死掉了。

    而《太空侵略者》的那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和计分,排名系统,让玩家们欲罢不能,才造就了《太空侵略者》的辉煌。以及,电子游戏火热的开端。

    不用说以后去看,就是现在,再回头看《太空侵略者》这款游戏,不用我说,学姐你也能看出来这款游戏,算不上好玩了,画面更谈不上精致。明明就是几个移动的色块而已。

    大部分玩家都说《太空侵略者》经典,它经典么?确实经典。但是,让现在这些玩家去玩,他们会玩么?不会了。

    因为,《太空侵略者》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哪怕就是难梦宫集《太空侵略者》大成,推出的《小蜜蜂》和《大蜜蜂》,比咱们如今的旗舰游戏,马里奥全家桶,也差的不是那么一星半点。

    昨日的美酒,就是今日的毒药。

    如果,不能够放眼未来,一直站在潮流的最尖端劈风斩浪,我们很可能会变成和《太空侵略者》一样的‘经典’,虽然会被提及。但是,却仅仅拥有过去而已。他们会在嘴上怀念,却不会动手去买了。

    千叶学姐,你懂我的意思么?”

    “懂。”千叶游戏点了点头。

    林彦继续道,“家用游戏机的坎在于,每一次家用机的更新换代,老的机器被时代抛弃,新的游戏机刚刚发售。这个时间,是最容易接受挑战的时间,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青黄不接。

    如果,我们不投入足够的研发力量。如果,我们的机器,和别家的机器比差太多了。咱们的制度,也赶跑了许多第三方游戏制作商,那么,这款新主机的前途,也就这样了。

    游戏机,游戏机,说白了,还是一个平台,如果这个平台,不是一个华丽的平台,而是一个草台。上面的演员为什么不选择去别的地方唱戏,底下的戏迷,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听戏。

    而这个时候,我们只有这一个草台又有什么用呢。把稻草摘下来泡茶喝么?

    学姐你知不知道摩尔定律?”

    “知道。”千叶有希点了点头。

    “既然您知道,就知道处理器的性能,是以指数形式上升的吧,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放在游戏机上的表现,就是新功能日新月异,也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人才,负责开发,那就必将落后。”(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差一个档次

    千叶有希和林彦的这次谈话,也和往常的每一次谈话一样。都在平淡中结束了。两个人很少因为意见不同而吵起来,连拍桌子这件事情,都是没有的。

    当然,不拍桌子,不意味着双方认同对方的观点。林彦大多数观点,千叶有希其实是不赞同。毕竟,林彦成长的环境,是在中国的那种环境中。

    那时候中国企业可远没有日本企业这么等级森严,以及僵化。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活力十足。

    当然,问题也很多就是,比如说林彦比较讨厌的行业内各种复制粘贴。你抄我的,我抄你的,谁成功就抄谁的。

    不过,哪怕这些小企业这么抄抄抄,还是没有干过有着庞大平台的企鹅军团。企鹅军团经过了探索之后,开始发展深度手游,也就是原先那些电脑上的游戏,把他们移植到手机上。

    这些游戏,一般都拥有着广泛的玩家基础,询问一个九五年生人的男生,问他知不知道《反恐精英》,他也许会回答知道,也许会回答不知道。如果,问他喜不喜欢玩《反恐精英》,他基本上会摇摇头。

    说《反恐精英》那游戏,实在不是太好玩,哪有《穿越毛线》好玩。

    《穿越毛线》可是三亿鼠标的枪战梦想!

    这些或许小学时候,就接触《穿越毛线》等一系列鹅厂游戏的玩家,他们或许工作了,或许学业忙了,没有那种在电脑前。在网吧里鏖战的时间了。

    但是,与之相对的。他们的手里也更有钱了。许多小时候羡慕到流口水,看着隔壁大哥哥买的黄金武器。如今把游戏下到手机里,也能够买了。不就是钱嘛,买买买,也许,买的不是这把枪,而是这把枪寄托的情怀。

    许多人,都会怀念小时候,或者富了之后,怀念穷的时候。这并不是人矫情。他们想回到过去。其实不是想单纯的回到过去,而是带着他们现在拥有的资源回到过去。

    小时候一天的饭钱就两块钱,现在一天消费在食品上的钱,要两百块。如果,有着现在的能力,回到小时候,那一毛钱一块的糖果,五毛钱一袋的卫龙辣条,岂不是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了。方便面里头的卡牌。集齐了能够换奖品,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岂不是一次可以买几箱,然后拆着拿卡片。

    这是一种很朴素的幻想。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幻想。当然,想要重生。回到过去,成为年轻的自己。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是一个概率小到不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

    于是,便诞生了重生类的文艺作品。满足人们这种想法。从周行文的《重生传说》开始,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小说门类。到后来,不也是派出了《郭敬明天好》这样的重生电影。

    这些小说,电影,说白了就是满足大多数人曾经幻想过的事情罢了。你不曾幻想完整,我帮你想完整然后告诉你。你回到过去,回到小时候,回是个什么样子。

    你可以分分钟赚好多小钱钱,分分钟让班里所有的小美女围着你转,分分钟征服小美女,让她为你生猴子。

    分分钟考试考第一,在学问上吊打小学老师。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巨人,来到小人国的感觉,一切都在碾压,毫无困难的碾压。

    当然,幻想只是幻想。哪怕真的重生了,也不会这么一帆风顺的。就算是林彦,如果不是他有制作电子游戏的这门手艺在,他现在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最后的命运,大概就是普普通通的毕业,继承家里的电器修理铺。每天用着和他老爹一样的魔鬼般的手艺,为别人修理家用电器。

    也喜欢没事的时候,去居酒屋喝点小酒,喝到微醺,忘记这平平淡淡中的无聊。

    林彦摇了摇脑袋,想那么以后的事情干什么。还是干好眼前的事比较好。

    林彦最近主要负责的事情,依旧还是对于新游戏类型的探索。经过了这几年的锻炼,千叶游戏内部,已经诞生出许多优秀的游戏制作人。

    这些游戏制作人,虽说没有出名到林彦这个地步。不过也有着自己的一批粉丝,有着一群死忠了。

    不过,他们的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他们往往只适合做一个类型的游戏。想要跨越类型,熟练操控另外一个类型的游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依照昨日的美酒,就是今日的毒药这种说法。这些现在的明星制作人,如果不能够转型,那么他们迟早会落一个英雄迟暮,红颜易老的结局。

    到时候说悲惨,肯定很悲惨。但是,又有什么人会同情他们的。毕竟,这是一个看实力的世界。

    相较于那些一直默默无闻的员工,至少,他们不也辉煌过。

    林彦不是没有想过,让这些人能够掌握更多类型,有更多想法。不过,这基本上很难。

    一个人定型了,想要改变就几乎不可能了。林彦自己能够这么熟稔掌握这么多游戏类型,不是因为他是多面手。不要忘了林彦曾经所在那家公司最擅长的事啊,那就是复制粘贴。

    林彦最然嘴上和心里,都不喜欢那家公司。可是,不得不说,让他在这个世界,赖以生存的手艺,还真是从这家公司学到的。

    这也是千叶游戏内,这些新兴的明星制作人,虽然膨胀,但是却没有看不起林彦的意思。

    因为,在他们看来,林彦才是真正的电子游戏天才。能够熟练驾驭各种游戏类型就不说了,光是他本人研究出的游戏新类型,就数不胜数。

    事实上,就算是现在,千叶游戏的“敌军”——电子游戏联盟中,也有不少人是崇拜这林彦的。

    因为,林彦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厉害。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觉得,现在他们知道了。

    像是制作《超级索尼克》,被视为林彦第二的少年游戏制作人,想在都已经江郎才尽了的。电子游戏联盟,别说找到一个可以和林彦比肩的游戏制作人,就是比他差一个档次的,都没有。(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 拿到资金

    最终林彦争取到的研发资金,是上一年利润的两成。两成看似不多,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数家银行对千叶游戏的估值,都已经突破了两百亿美元,换算成日元,此时此刻的千叶游戏可以说是一家估计五千亿日元的超大企业了。

    最后放在林彦眼前的研发资金,带着一长串零,有将近四百亿日元之多。这么多钱,不说干别的。就是拿到此时此刻的中国,在北上广任何一个城市里,买下一大片地,都可以说的上是这一辈子都不用再愁了。

    当然,这笔钱是用来搞科研的,就必须搞科研。拿到第一笔千叶游戏研发资金的不是千叶游戏自己的研发部门,而是东大的一个物理实验室。

    之所以投资这家实验室,是因为林彦想现在电子游戏物理引擎上有所积累。

    虽说现在游戏的物理引擎还很简单,不过,随着逐步临近的游戏三维化,物理引擎就重要多了。子弹怎样飞行,被射中的人怎样倒地,这都是需要物理引擎来完成的。

    哪怕就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建筑物阴影,都需要一个高明的算法,才能用尽量少的运算资源,达到显示效果,让游戏画面好看的同时,具有可玩性。

    三维游戏的画面革新,这三个技术的出现至关重要,首先出现的是阴影锥。这是让三维游戏,看上去是立体的,至关重要的技术。

    要知道,现在电子游戏是显示在平面屏幕上的。人眼之所以看东西是立体的。是因为两只眼睛的距离,两只眼睛看到的景物有细小的差别。从而能分辨出东西是立体的。

    而三维电子游戏,需要的是在平面上展现出三维的画面。这时候,就需要像素面一样,利用到阴影了。

    素描的一个球,为什么是一个球,而不是一个圆圈,就是因为它有阴影。而阴影锥之于三维游戏,就如同素描中阴影的重要性。

    有了它,才能够显示出让人信服的三维画面。

    再比较有用的新技术,大概就是法线贴图了。什么是法线贴图。法线贴图的作用又是什么。

    要知道,虽然物体有了阴影,变成了三维的了。但是,他们的表面,却依旧是光滑的,看上去不真实的。

    而真去改建造模型的精细程度,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就算制作出来,放在游戏里。也需要大量的运算资源,这样一来,游戏就没有运行的可能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模型贴上一层预先画好的贴图。让它看起来像是凹凸有致的。但是,这些贴图的问题在于,它们只在一个角度看起来很完美。换一个角度,就变得很假了。

    法线贴图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具体是先建立一个复杂的模型,然后。记录下来这个复杂模型的多个顶点。

    然后,把这些顶点记录下来,贴到一个低分辨率的模型上。这样就可以只用少量的运算资源,显示出视觉效果很好的画面了。

    下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技术,就是环境光遮蔽了。

    在现实世界中,光源可远远不止一个。假如把太阳看做是一个点光源,它的光芒照射的墙壁上。

    此刻的墙壁就变成了一个漫反射光源,墙壁上的光,再照在地上,太阳光也照在地上,地也变成了一个新的光源。

    如此这般,现实世界中的光源无限多,光照无限复杂。想要在电子游戏中,模拟出这种复杂的光照条件是不现实的。

    林彦重生之前,他所知道最先进的游戏技术,也只能够完成太阳照射墙壁这段的运算。

    至于环境光遮蔽,就是一种解决复杂光线下,画面出现的瑕疵。画面较没有开启环境光遮蔽的画面要暗一些,但是,暗部细节会增加很多,会大大增加画面的真实感。

    这些技术,有一些是电子游戏行业内发明出来的,而有的,则是电影特效公司发明出来的。例如环境光遮蔽,就是工业光魔提出来的。

    林彦想要做的科研投入,一部分就是积累这种算法,而另一部分,则是研发硬件。使硬件能够承受这些算法。

    软件和硬件有机结合,这是家用游戏机,最为突出的优点。

    当然,这些科研的投入,见效不会很快就是了。

    不然,千叶有希也不会拒绝这一部分投入就是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电子游戏行业的现状。一直在发展,从来没有过停滞,需要不断的想前。没有人能够停下脚步还活的很好,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能,包括林彦和千叶游戏。

    林彦这么鼓吹科研,当然也是有私心的。他脑海里的游戏类型,游戏模板终究是有限的。总有用完的一天。

    而越往后,他本身会的技能就越少。因为游戏越复杂了嘛。像是电子游戏初期,一个人制作游戏的场景,将不再是主流。

    哪怕会有所谓的独立游戏潮流,制作的也多是一些利用现成的游戏引擎,制作的二维小游戏。

    真正引领时代的游戏,就需要许多许多人合力完成了。

    游戏创意总有枯竭的一天,技术却不会。

    电子游戏的创意,实际上也受到技术的影响。制作《太空侵略者》的时候,能够制作出最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