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日本做游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日本做游戏-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进城买粮可好?”陈远生说道。

    “行。”饿得有些发胖的王二,兴冲冲的说道。其实,他早就想进城里玩了,可是以前都不让,毕竟大家都是逃户身份。虽然说平常官差都睁一只眼闭,但是,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

    “行。”李伯也点了点头。

    李伯是山寨里现在最年长的了,大概有三十五六岁。办事稳重,素来很让人放心。不过,由于连年过度劳作的关系,他老态尽显。但相比于那些还没活过三十岁就死去的,李伯已经算长寿了。

    陈远生在寨员的围观下,挥起锄头,挖起了金子。

    朝阳初升,黑夜散尽。

    陈远生的动作,逆着光,成了一幅剪影,印在了寨员们的心中。许久许久,不曾褪色。(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22)埋了吧

    挖了大概半柱香,八分钟左右的时间,才挖出装金子的小木匣。

    陈远生抹去木匣上的土,解开锁,掀起盖子,里头躺着一只布袋。拉开沉甸甸地布袋,几粒金豆子从袋口蹦了出来。

    峰子弯腰捡起落在脚边的金豆子,食指和拇指捏着它站了起来,拿在眼前仔仔细细端详了一会,嘀咕出这么一句话,“寨主,这金子看上去也没啥特别的嘛。土黄土黄的,可它为啥就那么值钱呢?”

    “因为它少,要是满地都是金子。它就不值钱了。”陈远生三言两语的解释道。

    “少。少就值钱。大虫也少,为啥大虫就不值钱呢?”峰子摸着后脑勺疑问道。

    “峰子,你真傻,大虫哪少了,这漫山遍野,不知道有多少条大虫。不然,哪能时不时就有人被吃了?”虎子反驳道。

    “和别的比,老虎确实少,能被杀死的更少。不然,那虎皮虎骨为啥那么值钱。”陈远生接道。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虎子又摸了摸自己的头,露出一个大笑脸,“寨主,我这人就是脑子不聪明,跟块石头似的,您别生气。”

    “我没气,有啥不明白的就问,挺好的,总比不懂装懂强。”陈远生说着,看了眼虎子,后者羞愧地低下了头。

    看着虎子的样子,陈远生摇了摇头笑了笑,他仰头瞧了瞧太阳,“好了,不和你们说了,该上路了,不然就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回来了。”

    他把散落出来的几颗金豆子放进腰带夹层,把装着剩下金子的布袋口子收紧,放回匣子里。

    然后,再把匣子交给小鱼,让她随身带好。

    小鱼接过匣子的时候,双手有些颤抖,差点把木匣打翻,她没有想到寨主居然把一匣子金子,交给自己保管。

    “寨主,这……我……”她声音微颤地说道

    “没事,你带着吧,你带着,我放心。山寨附近没外人,不会有危险。再说了,你负责烧火做饭,带着它没那么累赘。要是让福通许江他们带着,沉不说,还容易掉了。”陈远生一边安慰小鱼,一边解释为什么把交由她保管。

    “寨主,我知道了,我一定保护好金子。只要我还活着,就没有人能把金子从我手里抢走!”小鱼仰着头,灵动的大眼睛盯着陈远生的双眸保证道,她风吹日晒显得粗糙的脸,也因为激动有些泛红。

    远处的王二,快步朝山上走来,他仿佛不饿了,打了鸡血一样喊道,“寨主,车套好了,咱们出发吧。”

    “我走了,大家今天都好好干,到了晚上,就有米饭吃了!”陈远生冲着身后的寨员们喊道。

    正当陈远生说完,想要转身往王二那个方向走的时候,却差点撞到了福通。

    “这个您拿好。”福通说道,他的手里拿着一块鼠皮,很完整,还能看出老鼠的形状,“您把这个垫在肩膀上。”

    “知道了。”陈远生接过鼠皮,拍了拍福通的肩膀,向山下走去。

    他这么信任山寨里的成员,不是盲目的。现在山寨里的成员,对于他说的话绝对服从。甚至,哪怕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不会含糊。

    之所以会这样,是老寨主的功劳。

    虽然老寨主没说过,但是陈远生搜索脑海里的记忆,却发现那些胆敢顶撞老寨主的人,在顶撞之后,都没有活过一周。

    血腥的清洗,或许是老寨主保持山寨成员服从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吧。

    如果不是对于剩下山寨成员极度信任,老寨主也不会把金子浅浅地埋在后院,还弄得山寨成员人尽皆知。

    真不知道老寨主这是极度的自信,还是狂妄。

    陈远生扪心自问,自己可没有胆量,用这个办法来考量人心。

    王二在前面兴奋地走着,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挨了许久饿的人。

    到了山脚,李伯的身后,有一辆两个轱辘的车。从轱辘都轴承再到车身,全都是木头材质。

    这辆车如果放到现代,会是一件逼格很足的艺术品,放在哪都不会显得掉档次。

    然而,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没有现代工艺作为支撑的它,显然不会太好用。

    “寨主,咱们这就走?您是坐在车上,还是步行跟着?”李伯拉了拉后背上的绳子问道。

    陈远生看了看李伯,看了看他拽着的绳子,看了看连着绳子的木车,再看了看放在车上的三竿木枪和两个装满水的葫芦。

    他指了指车说道,“李伯,您辛辛苦苦的拉车,让我坐在上面,您这是骂我么?我今天不光不会坐,还要和您一起拉车。”

    “别。”李伯赶忙说道,“寨主,俺怎么敢骂您。您小时候就做过俺拉的车,除了俺拉车,别人拉您都不做呢。您千万别拉车,走就行,咱们不一样。”

    陈远生看着李伯,没急反驳,而是觉得有些心酸。他顿了顿说道,“咱们先走吧,等您累了,再换我。”

    “行!”李伯听完陈远生的话,仿佛像是怕陈远生来抢一样,马上就把车拉的动了起来。

    道路坑坑洼洼,木车吱吱呀呀,前进的速度不快,但一回头,却发现山寨所在的山头已经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一路上没谁说太多的话,就连兴奋中的王二都是如此。

    “换我了。”陈远生说着让王二停下,让他松开车把,把缠在身上的绳子松开。

    李伯看到陈远生一直坚持要拉车,不阻拦了,心想着让没有干过多少力气活,吃过多少苦的陈远生知难而退。

    车很沉,起步很难,从腰使劲,勉强让车动了。

    陈远生满脸憋得通红,也不说话,回忆着刚才李伯和王二的动作,努力的拉车。

    日头渐渐升起,泛黄的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升腾,逐渐消散。

    大地依旧是半死不活的贫瘠模样,歪脖杨树上刚冒出一半的嫩黄新芽,微微点缀着这颗病怏怏地老树。

    “寨主,让我来吧。”李伯劝说道。他原以为陈远生试一下拉车,就会知难而退,哪想到他坚持的距离,比自己和王二都要远。

    陈远生不吭声,继续拉着车。

    在一旁帮着推车的王二抬起头,指着前方说道,“寨主,你看那有个城隍庙。咱们到那就能歇息了。”

    陈远生抬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李伯看陈远生的样子,无奈的只好更用力的帮忙推车。

    他们到了城隍庙,刚停下要进去歇一会,却发现庙门口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干枯女人,她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孩。

    小孩安安静静不哭不叫,李伯走上前,伸出手指探了探鼻息,摇了摇头,“死了。”

    陈远生直愣愣地看了一会,长叹一声,然后说道,“埋了吧。”(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23)当与不当

    当与不当,进当铺前陈远生便有想法。

    不当。

    为什么不当?很简单,和这高高的柜台的原理一样简单。

    寻常人家谁没事来当铺?来当铺必然有急事难事。

    稍微进行一下推理,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当铺必然压价。

    既然如此,陈远生为什么还要来当铺。那是因为,他不知道金子的底价到底是多些,不知道金子兑换钱币的价格。

    陈远生拿回金子,出了当铺,没有着急走。步伐略微缓慢的在街上走着,偶尔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但详略有当,并没有耽误特别长的时间。

    “前面还有一家当铺。”陈远生怕王二憋坏了,对他说道。

    进了当铺,依旧是高高的柜台,散漫的态度,金子重量在这家重一钱三分,活当七百八十文,死当一贯。

    陈远生记住数字,前往了刚才打听到的,位于城西的最后一家当铺。

    走完三家当铺,整个新阳城的格局,也大抵印在了陈远生的心里。

    城里一共有五家米行,其中城中的廖记米行口碑最好。一是因为卖的都是城内用户,二是廖家掌柜的,是个读书人。

    经过了隋唐宋三朝的努力,门阀的力量被大大削弱,能够当官的知识分子,地位越来越高。

    哪怕,就是一个未曾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都会受到大众拥戴的。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名普通读书人在北宋的身份,就像是新中国大学没有扩招时,大学生的地位。

    秀才要比本科生高一些,接近于重点本科。

    举人相当于硕士、博士。

    进士就直接可以说是专家教授了。

    不过,北宋与新中国不同。它的教育体系,培养出的读书人,最后的出路都在官僚体系。

    知识分子的光环,加上官僚的光环。北宋知识分子的受尊敬程度,要远远大于新中国的大学生。

    毕竟,没有人想要得罪一个读书人。哪怕他现在落魄,但是,谁知道他是不是明年就中举了,后年就是大官了。

    到时候,当一只可怕的巨手压下来的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因此,尽管陈远生衣着落魄,穿着一双破草鞋。但是,被他询问到的人,却依旧对他好声好气。

    毕竟,现在尊敬恭维一两句不会少块肉,如果现在不尊敬恭维,以后可是可能丢掉小命的。

    衡量一下代价,还是选择尊敬恭维的多。

    回到城东找到李伯,陈远生直接便带着李伯和王二还有车子前往廖记米行。

    为什么米行不都走走看看,一是时间不够,而是必要程度不是高。

    当铺这种东西,除了当铺相关人士,基本上都不会说什么好话。而米行,就可以根据好坏评价,大致的衡量。

    来到廖记米行,门面并不大,和这个年代大多数店铺一样,前面是店铺,后院是仓库作坊。

    陈远生进入当铺,直接对伙计说道,“请问你们掌柜的在么?”

    “您是?”伙计看到读书人的打扮不敢怠慢,赶忙问道。

    陈远生没有装大尾巴狼,忽忽悠悠吹嘘自己,他直接了当的说道,“我想找你们掌柜的谈谈,久闻大名,方便么?”

    “这就给您问去!”伙计说完掉头就朝里院跑去。

    不多时,一个扎着头巾,身穿一身素色宽松长袍的中年男子,从内院缓缓走了出来。

    “你找我?”中年读书人问道。

    “是。”陈远生答道。

    “找我何事?”

    “想买些米。”

    “米铺都是米,何必找我?”

    “实有难言之隐,只能请廖兄出来。”

    “没钱?”

    “没钱,但是我有这个。”陈远生说完,从腰带里把金豆子挤出来,递给中年读书人。

    虽说读书人不愿谈钱,但中年读书人,毕竟也是个商人。他接过金子,看了看光泽,捏了捏软硬,让身旁的伙计,拿去称量重量。

    伙计量完回来与中年读书人耳语了几句,中年读书人说道,“这粒金豆子重一两四钱,合价一千五百文。贤弟想买多少粮食?”

    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为中年读书人贤弟的陈远生,看着插在粮食上的木牌,指着大米问道,“想买四石米。”

    中年读书人看了看米,看了看陈远生,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没提米价而是说道,“月中大茗湖有场诗词会,不知贤弟可否能来,这是荆湖南、荆湖北、江南西三路交汇地方,最大的诗会了。”

    陈远生搜索了一下记忆,发现自己脑中记得不少唐诗宋词,便点了点头,“廖兄邀请,岂有不去之理?”

    中年读书人爽快的大笑了几声,从袖口里拿出份请柬,“到时就恭候贤弟了。”

    正当两个人聊着的时候,店外突然传来几声比较大的异响。

    伙计慌慌张张地进来耳语了几句,中年读书人有条不紊的安排别的伙计往李伯的车上抬米。

    见米搬完,才对陈远生说道,“贤弟,为兄有点事要去处理。”

    陈远生客气了几句,有点好奇的跟在中年读书人的身后。他渴望这个时代的任何信息。

    米行外,有一位农民打扮的人,倒在地上哭天抢地。当他看到中年读书人的时候,迅速的爬了过去,抱着他的大腿哭喊道,“廖大善人,家里实在没粮了,上有老下有小,您能借点粮么?”

    他的声音,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路过的人对他指指点点。

    被叫做廖大善人的中年读书人,面无表情,等了一会说道,“两斗米,十出十三归。”

    “谢谢廖大善人,廖大善人,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抱着大腿的农民,兴奋地感谢道,声音之大,语气之夸张,远远近近的人都能听到看到。

    “廖大善人真是大善人!”

    “是啊,廖大善人大善!”

    围观的人,纷纷议论道。

    中年读书人回过神,看到陈远生,稍微欠身说道,“闹剧一场,让贤弟见笑了。贤弟皱眉,可有疑惑?”

    “十出十三归,会不会利息太高了?”陈远生问道。

    “十出十三归还高?别人九出十三归,八出十四归都不借!谁知道借出去的粮能不能收回来。”

    有人听到陈远生的问话,提廖大善人愤愤不平道。(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24)十出十三归

    十出十三归,借十还十三,意思简单明了。一般以一年为期,极少数以月为单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