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德猎-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助手一开始是想大量复制dly…01,那样不管是做临床测试也好,还是做科研也好,手里的病毒数量当然是多多益善的。

    可惜他失败了,他不敢相信,还有病毒无法复制?

    这里要普及一下生物学的一个概念,病毒的复制。

    一般情况下,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它有一段dna或rna,再加上一个蛋白质外壳,然后啥也没有了,它没有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繁殖系统,统统都没有,病毒的生存和繁殖必须依赖细胞。

    举个栗子,hiv艾滋病毒的复制过程。

    怎么传播的就不详细说了,那个过程可以写3w字的番,但全是废话,一点都不好看。

    hiv病毒先吸附到正常细胞上,突破细胞膜钻进去,注入hiv,利用正常细胞里的各种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复制rna,合成蛋白质,最终完成复制组装,从细胞中出来,感染下一个细胞。

    而dly…01病毒不一样,它钻进去后,就在细胞里面不出来了,像是寄生在癌细胞里一样。

    菲戈教授问道:“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病毒?”

    助手摇头:“不清楚,它好像连dna和rna都没有,这种存在让我特别困惑。”

    菲戈教授愣住:“难道是朊病毒类型?”

    “不太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助手继续摇头,他要是知道是什么就好了。

    菲戈教授立刻重视起来,因为“朊病毒”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大名鼎鼎的“疯牛病”,就是朊病毒引起的。

    一般病毒分为dna病毒,rna病毒,但导致疯牛病的一种“病毒”,就没有dna和rna,它是具有感染能力的蛋白质,是正常蛋白质的一种变异的同分异构体。

    它有不断复制自己的能力,但它又没有遗传物质dna和rna,又不叫生命,所以它可能是一种介于“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中间体。

    一直到今天,科学家对这种小东西的研究都不够透彻,不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

    菲戈教授来了兴趣,他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想要复制dly…01病毒,可惜常规手段都无法生效。

    投食一些正常人类细胞,比如红细胞,上皮组织细胞,病毒都不吃。

    但随便找一种肿瘤细胞,病毒就开心地粘附上去,与癌细胞合体,在里面进行自我复制,等癌细胞自我复制,分裂,越来越多时,发现每一个细胞里都能检测出dly…01的影子。

    最后,等这些被感染的癌细胞因为营养枯竭而死亡,dly…01病毒也跟着消亡了。

    这个奇怪现象让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几位资深教授都深深地着迷,他们讨论为什么会这样,究竟应该怎么解剖这种病毒。

    不知不觉,四天过去了。

    哈佛大学这边研究进展缓慢,菲戈教授正在痴迷这种蛋白质结构时,接到nature副主编的电话,他这才想起来,他还是审稿人呢!

    菲戈教授有点不好意思:“对不起,我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研究。”

    副主编疑惑:“什么意思,审稿结论是什么?”

    “给个通过吧。”

    “有这么……敷衍的吗?”

    “敷衍吗?那好,我换个说法,我确实根据这篇论文做了重复性实验,试验成功,我给予论文通过的建议。”

    副主编觉得莫名其妙,但哈佛大学的回复信已经发回来了,审稿意见竟然没有,只有大大的一个单词:“通过”。

    解决完审稿的事情,菲戈教授欢快地叫了一声,继续投入研究。

    他们已经剥离了一部分蛋白质外壳,发现里面还是有dna的,但非常非常少,少到让他们差点忽略掉,另外蛋白质外壳也是古怪的。

    这个小东西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秘密,让人心焦,让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网。

    “这绝对是生物界的重大发现!”

    “上一个研究脘病毒是普鲁辛纳,他在199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具有脘病毒蛋白质特点的dna病毒,太让人惊诧了,造物主真是神奇。”

    “或许我们可以在此研究上,写出一些论文出来。”

    “没错,nature肯定不会拒绝的,cell也会同意。”

    几个教授又开始自言自语起来,越来越兴奋,不知不觉,他们成为杨顺的支持者。

    副主编拿着电话,发了一会儿呆,他加入nature已经十几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同行评审。

    12月中旬,nature编辑室里已经得到两个审稿人的“通过”回复,梅奥诊所和哈佛大学都没有意见,只剩下柳叶刀的撰稿人卢卡斯教授。

第305章 通过(三更)

    卢卡斯教授是英国人,没有得到杨顺提供的病毒样本,做不了重复实验,只能根据论文数据进行推论和猜测。

    他是个强硬派,他代表着一家肿瘤药厂,一家私人肿瘤医院的利益,他自己身上还有打拼数十年获得的名誉,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不希望杨顺获得成功。

    仔细研究了几天论文,卢卡斯教授用强势的言辞回复信件:“从学术上来看,暂时没有看到问题,但这种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病毒,还请研究员立刻停止研究。另外,希望编辑部认真考虑,谨慎发表这种文章。”

    nature编辑室看到这个回复,全都傻眼了。

    叫你审稿就审稿,你只用去看论文真伪和合理性就行了,你管其他的干嘛?

    难道是希望和杨顺交笔友吗?

    还是想对编辑部的工作指手划脚?

    在编辑们看来,卢卡斯教授这是不讲道理,非常不理性的行为,有失一个理性科学家的风度,如同一个小孩子在赌气。

    就好像杨顺开了一家兰翔技院,学校厨师班毕业的学生即将投入到社会。

    杨顺校长卖力地吆喝起来:“我们兰翔技院的学生(dly…01病毒)能对餐饮(癌症)行业有极大的贡献,甭管西餐中餐,面食糕点,西点小吃,(各种癌症)全都能通杀,请各位老板们招聘他们当员工吧。”

    而另一帮也是开培训技院的同行站出来,冷冰冰说道:“对不起,你的厨师学生可能对社会其他方面(器官和细胞)有危害,请你证明他无害。”

    杨顺当然不会回应这种无理要求,因为“谁质疑,谁举证”,这是国际社会的通用法律,他不可能因为随便一个要求,就去证明该学生怎么怎么。

    卢卡斯教授这么挑剔,很显然是无理取闹,除非他能拿出具体证据,比如说:“你的厨师班学生来我这里工作,说好了做川菜的,结果把我的挖掘机给开坏了。”

    这样,杨顺就必须回答了:“请你把这个厨师班学生开挖掘机的录像交给我,我要看石锤,you…say杰宝without…a…pictue。”

    卢卡斯教授当然给不出来:“我没亲眼看到,但我很怀疑是他干的……”

    杨顺会打断他:“今天早上西北银行被抢了,我还怀疑是你干的呢,要不要我报警?我重申一遍,我培养出来的厨师班学生,只会做菜,绝对不会开挖机,不会修汽车,不会美容美发,至于为什么不会,我就是不告诉你,因为这是我们大兰翔技院的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杨顺绝对不会告诉外人,只要他能控制dly…01的基因,就能保证没人可以擅自偷偷生产。

    而一旦在dly…01基础上开发出来其他药物,可以啊,给杨顺专利费就行。

    学术吵架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要么两人坐下来一起做实验,谁对谁错立刻见分晓,输了的圆润地滚开。

    要么就在各自的媒体上隔空喊话,指责对方理论错误,打口水仗,理论对理论,空对空。

    杨顺很快就收到《nature》的回复,不仅仅有主编菲利普的亲笔信,还附送了三位单盲审稿人的意见,两人直接通过,一人吹毛求疵,提了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

    当然,卢卡斯的那句刁难的话,被nature故意隐瞒下来,杂志社才不会给逗比背锅,杨顺因为是单盲,并不知道三个审稿人分别是谁。

    他松了口气,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独立完成实验,并且写出论文,发表在nature上,这是他多年研究,努力工作,获得的回报。

    可喜可贺!

    陈浩接到杨顺的电话,猜到是论文的事,紧张问道:“nature怎么说?”

    “小改。”

    “太好了!”

    陈浩在电话那头捶着拳头,兴奋不已:“是短讯还是文章?”

    杨顺道:“文章,他们同意刊登论文。三位审稿人都没什么意见,我想应该是我给的那批病毒样品起效,他们亲眼看到了。”

    陈浩哈哈大笑:“还是你小子聪明啊,全世界有资格评论你论文的二十几个同行,你每一家都提前发一份样本过去,要是他们还不信,只能说明他们太蠢了。恭喜恭喜,nature呀,啧啧,国内博士发nature正文的有,但绝对不多,你真的很棒!”

    杨顺也挺高兴,邀约道:“您晚上来我家里吃饭吧,庆祝一下。”

    “必须庆祝!”

    陈浩心情极好,在顶级s上论文发表是一种无上荣耀,他自己也是在40岁的时候,沾了猫酮的光,上过一次cell,现在杨顺也上了nature,他们这个家族才真正算是有点学术豪门的味道了。

    学术豪门不是一早一夕建成的,它需要深厚的底蕴。

    不过有陈浩和杨顺领头,撑起支柱,搭起框架,豪门就能看到雏形。

    陈雨涵受到父亲和表哥的影响,也选择了科研道路,另外还有几个远亲的孩子,似乎也有读书搞科研的天赋,如果再加上陈浩的几个出色的徒弟,杨顺几个不着调的师兄弟,要是将来大家都成为长江学者,院士,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学术山头。

    搞科研的,谁不愿意青史留名?

    想起自己的这个天才外甥,陈浩睡觉都会嘴角含笑。

    晚上到了杨顺家,女人们逗杨德猎,男人们谈天说地,甚是愉快。

    杨顺在书房里转了一圈,拿出一本崭新的书本,双手递给陈浩:“小舅,这是本人拙作,请斧正。”

    陈浩吭哧一下没忍住,看了看杨中华,两个老男人哈哈大笑起来。

    陈浩接过书,感叹不已:“哎呀,不得了呀,小顺子都出书了,可以啊。哟,书名挺霸气的,《肿瘤免疫学和病毒》,不对呀,不对呀?”

    “怎么不对?”杨顺有点紧张,声音都变了。

    陈浩摸着书皮,这是一本一百多页的薄册子,里面还有大量的彩色图形画,文字也不像是凑字数,看起来制作挺精良的。

    他瞅了瞅封底,定价29。8元,作为科普读物,这个价格还行。

    “怎么不对?是印刷错了吗?”

    陈梅也听到了,大声问着,抱着孩子的汪卉也好奇看过来。

    陈浩抬起头,看着紧张的杨顺,笑道:“以你的性格,书名不是应该是《看看我是怎么消灭全球癌症的》,或者叫《癌症之父的自传》,《放开那个癌细胞》,《落地一把癌病毒》吗?”

    “这……”

    杨顺尴尬了,后面这几个书名真的好嚣张。

    旁边人倒是哈哈大笑起来,汪卉在儿子耳边小声说着:“我敢100%肯定,你爸爸最早版本的书名肯定是《纪念我抗癌战争的那三年》这种,他能想出什么好名字来,对不对,小德子?”

    “啊啊。”

    三个月大的杨德猎咿呀两声,小拳头也挣扎了两下,表示严重同意。

    杨中华微笑道:“出书还是要严肃点好,给全世界的人看呢,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的书,挑刺挑错,你可千万不要大意,一定要慎重。”

    杨顺点头:“我知道的,这本书有五个编辑帮忙把关,我填充了主要核心思想,其他都是他们做的,合理性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陈浩一直在翻,看到有趣的地方,问道:“你真找到了控制病毒繁殖的方法?”

    “是针对dly…01号病毒繁殖的方法,这也是基因控制的,我没有掌握其他病毒的基因,所以没法做到通用。”

    “不通用也没关系,我提前恭喜你了,将来全世界的癌症药物都只有你一个人生产,距离世界首富不远了啊杨老板。”

    “哇~~~”

    几个女人还没想到这一层,听到陈浩这么说,李丽眼睛瞪的老大,嘴巴里可以塞进去一个番茄,哇哇赞着:“不是吧,杨顺要成世界首富?”

    陈雨涵兴奋地叽叽喳喳道:“那是当然了,我查过资料,全球1500万癌症患者,一个人随随便便花费10000美元抗癌,一年就是1500亿美元的收入!表哥~~你发财啦~~抱大腿,我要赶紧抱大腿~~”

    几个帮佣嫂子听到,脑子里转不过弯来,一年1500亿美元,是多少人民币?她们算不过来,但可以想象,一定是非常非常大的数字,几辈子都花不完。

    陈梅和杨中华已经对金钱数字麻木了,他们现在管的几个工厂和公司,一年都是几十亿的收入,钱对他们来说都是数字,1500亿美元又怎么样,他们可劲地浪费折腾,这辈子都用不到这笔钱,钱太多了。

    杨顺道:“这笔钱还不能这么算,一方面药物产量少,二来癌症治好了就不会复发,将来没那么多人看病。另外,我开创的这个病毒肿瘤免疫学,未来也许会成为免疫学的一个分支,我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里面,深挖这个分类,这点钱恐怕还不够。”

    “可以,我同意,必须开山立派。”

    “就是要这样,成立一个学术分支,出书立著,流芳百世。”

    “这才是大师风范。”

    大家都表示赞同支持,并且在吃饭时,集体举杯,敬未来的杨大师一杯。

    杨中华还很好奇:“接下来你就等着论文修改,下个月发行,对吧?”

第306章 救命啊(四更)

    “嗯,不出意外是这样。”

    “nature都同意发表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国外专家都同意你的观点了呢?”

    “那倒没有,因为验证论文需要我提供病毒,只有几个顶级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