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辛笛的婚礼在云川酒店举行。
杨顺和陈浩的员工们几乎都在这里定点办酒席,结婚生子升学宴都喜欢在这里请客,让老板李云川笑得嘴都合不拢,赚钱赚得手软,都琢磨着开分店了。
这里的蛤蟆宴已经成为红枫知名品牌,作为全国最大的蟾蜍养殖区,最大的蟾蜍加工城市,市餐饮协会抓住机会,和隔壁城市“小龙虾之都”一样,硬生生打造出一个蟾蜍产业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食客过来品尝,也有相当多的厨师带着学到的手艺去全国各地开店。
托杨顺的福,再加上云川酒店的照顾,肖健和一些高中大学同学跟着入股成立的蟾蜍养殖场全都赚了钱,每家一年几十万收入还是有的。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他好,我也好。
辛笛结婚,捧场的有很多,尤其是那些大学,读博的同学,都是同龄人,别人全都携家带口,牵着孩子过来,看这个大龄男青年31年终于脱单,还是挺感慨的。
“哟,辛博士,穿上西服,人模狗样嘛!”
“小辛,终于有人肯娶你了呀,不错不错,我还以为你要撸一辈子呢。”
“辛博士,你五年前承诺送给我的定制款灰机杯,到今天都还没发货,肿么办?”
“辛笛你老婆真的好漂亮啊,感觉像那个刘滔,你小子走大运了哈~~”
“好火废柴,好女费汉,辛博士,晚上悠着点儿~~哈哈哈!”
朋友们看到像电影明星一样美的谭馨,全都在悄声打趣辛笛,对他挤眉弄眼。
辛笛才不在意,搂着自己老婆,冲这帮损友哼道:“你们这是嫉妒!”
张晓和仇芳也在,开着玩笑:“辛师弟,还记得五年前的聚餐吗?何以解忧?”
“唯有美女啊!”
损友们异口同声,逗得辛笛和谭馨脸都红了,最后大家嘻嘻哈哈和新人集体合影,又你呼我喊,进去在男方区等着,说今天一定要把辛笛灌醉。
谭馨当年也是红枫科技大学的风云人物,暗恋和追求者不计其数,初高中许多同学也在省城红枫工作,这次也来了五六桌人捧场,是她自己所有的人脉。
好几个亲密的小姐妹特别羡慕,看着谭馨漂亮的婚纱,从头赞到脚,夸谭馨是这辈子最漂亮的时刻。
再看看新郎,其实从内心深处讲,辛笛真的其貌不扬,个子也不高,这是典型的丑男和女神结合,让很多女方人都觉得谭馨亏了。
一开始大家还不知道辛笛是什么人,可坐上桌后,相互打听,原来新郎是红枫南山植化所的员工,还是杨顺身边最重要的助手,一个个全都咋舌不已,瞬间对辛笛改变态度。
“我的天,是杨顺的助手啊?”
“想起来了,谭馨好像说过,她去年初应聘到南山植化所了,他们肯定是同事。”
“原来不是女神下嫁,而是女神高攀啊……”
“这才是真正的金龟婿!”
“所以说嘛,男人的外表并不重要,还是要有内涵才行。”
大家羡慕不已,相互交头接耳,聊着八卦,突然门口一阵骚动,靠近厅门的几桌人都站起来,只见辛笛亲自陪送,将几个重要客人送进来。
第320章 证婚人(二更)
“我的天,竟然是杨顺!”
“【真】大佬来了!”
“杨顺是他们的老板,当然会来捧场啊。”
“这个面子可真大呀!”
宾客们全在心里赞叹,羡慕不已。
下对注,赢一次,跟对人,赢一世,这种职场鸡汤文看多了,道理听多了,还真能在现实中,在身边朋友中找到对应的例子,谭馨和辛笛就是最好的注脚。
重要的主客到场后,婚礼开始。
婚礼见过不少,宾客们都不新鲜,流程像是走过场一样,他们最期待的是能不能看到点新意。
果然,主持人话音一变,提高音量,用激动的语调说道:“下面,有请我们的证婚人,著名植化生物科学家,世界级的抗癌专家,杨顺,杨先生上台,为新人送上祝福!”
哗!
全场瞬间哄闹起来,无数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杨顺当证婚人?
这个面子,实在是……太大了啊!
原本还以为他只是过来吃顿饭就完了,谁知道竟然还请到他当证婚人?
辛笛的同事们觉得很正常,老板本来就重视辛笛,当证婚人不是很正常么。
但其他的老家亲朋好友,还有女方宾客们全都不敢相信,这半年抗癌药闹得沸沸扬扬,杨顺单挑全世界癌症药企,征服全球肿瘤专家的故事,被人提起的次数太多了,谁不知道杨顺是谁?
甚至在座的也有人就是癌症患者,正在苦苦等待救治,还有想求辛笛帮忙弄一点病毒剂的,这样的大有人在,如果杨顺和辛笛关系这么密切,他们岂不是有救了?
全厅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杨顺几乎盖过新人的风头,上台后他连忙挥手,示意安静。
他拿着话筒说道:“今天不是我结婚,别把掌声送给我,还是请把欢呼和呐喊送给新郎辛笛,新娘谭馨吧!”
这一句话,又引起全场欢呼声和掌声,确实比刚才更热烈,辛笛和谭馨笑得开心,宾客们真是超给面子。
杨顺道:“我是在2017年认识的辛笛,那时候他在我眼中绝对是高高在上的大神级存在,做实验真的好厉害,我有好多不懂的有机化学试验,都是他帮我设计的。第一次他忙碌了3天,我给他转账2500块,他喜滋滋说这是学校两个月的补助,就是小气,都不请我吃顿饭。”
哈哈哈!
全场欢笑不断,辛笛不好意思笑着,内心暖暖的,真没想到杨顺竟然还记得这些小事。
杨顺继续道:“后来我们一起工作,成为搭档,我是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的。别笑,我是认真的,他六年前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现在几乎和六年前一模一样,生活上还是什么都不懂,完全不会照顾自己。”
巨婴宝宝!
现场笑惨了,这看起来是在揭短,实际上这也证明了辛笛的单纯,科研汪就是这样,可能在科研领域什么都懂,但在生活领域,笨的像个孩子。
杨顺说道:“新娘谭馨是我前年十二月份认识的,她来我的实验室应聘,我和辛笛一起面试,让她回去等通知。谁知道谭馨刚走,辛笛就迫不及待地说,老板,让她留下吧,我就知道,这就是一见钟情,辛博士陷入爱河了。”
哈哈哈~~场上掌声雷鸣,还有超多的口哨声,为辛笛叫好,眼光真不错,一眼就看上了女神。
辛笛都笑傻了,这种事他都不好意思提,他也没想到杨顺会全部抖出来。
谭馨更是吃惊,辛笛没对她说过,她从来不知道这些细节,听起来还真是温馨有趣。
“一见钟情好啊,辛笛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每天努力工作,不知疲倦地在专业上证明自己的实力,就是为了吸引谭馨的注意力。”
“谭馨也不甘示弱,为了证明自己并非花瓶,也在工作中非常认真,两人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给我创造了很多财富,这让我非常满意,觉得这个新员工招的真划算。”
“不好之处就是两人喜欢花式虐狗,我们所里另外几个单身的小年轻,不止一次向我反应,说这两人又怎么怎么了,他们内心受到成吨的伤害,可又不敢当面直说抗议。”
“我在想,要不要在外面单独成立一个实验室,每天把他们关在一起,眼不见心不烦?”
“最后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又招了几个漂亮的女研究员进来,那些单身小年轻再也不叫唤了。于是辛笛和谭馨,继续每天在所里恩恩爱爱,花式虐狗,继续给我创造财富。”
现场像是在听单口相声一样,来宾们笑声始终未停过,把枯燥的科研生活说的那么有趣,也就杨顺能办到了。
杨顺笑过之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感叹说道:“我是亲眼看到你们走到一起的,知道你们很艰难,很不容易。我今天能见证你们的婚礼,是我莫大的荣幸。希望你们从今以后,能相亲相爱,相互扶持,不离不弃,携手走完这一生。”
现场掌声不绝,宾客们都很喜欢这种发自内心的证婚词,而不是各种套路。
辛笛和谭馨都很感动,能得到杨顺的祝福是最好不过了。
婚礼获得巨大成功,宾客皆大欢喜,细节不表。
随着植化所年龄最大的单身汉成功结婚,其他人的喜事也一件件传来。
幸亏属下员工不多,杨顺最多赏脸吃个结婚的酒宴,但证婚人没有再当过,另外孩子周岁十岁的这类宴席就算了,这种热闹杨顺不想凑。
他的时间也很宝贵,除了不断和楚卓等人沟通抗癌病毒剂生产和分配的事,还要给《ca》杂志社写邀约文章。
杨顺写论文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期间陈浩过来辅导,指点,还拉着贺院士等一些中科院肿瘤学专家开过座谈会,陆陆续续又修改了一个月。
等论文最终定稿,寄到《ca》杂志社,已经是四月份。
作为双月刊,每年只出版六期的《ca》,杨顺正好赶上五月份那一刊。
杨顺这篇论文写的是综述,还是评论性的,是综述里最有价值的那一类。
他收集了病毒肿瘤免疫学的大量最新前沿资料,汇入自己的思考,综合整理归纳后,大胆总结和预言了本领域的发展前景,指点了研究方向。
专业上来看,杨顺确实不如那些浸淫肿瘤免疫学多年的大师专家,但他胜在创新发展和新药物上。
在论文里,除了介绍dly…01和ynm…01病毒之外,他还大胆预测了其他几种,肯定可以治疗与人体免疫能力相关的疾病。
他认为,人类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统失调有关,没有任何一种化学药物能取代人类的免疫系统,善于利用身体的免疫系统,才是治疗人类疾病的最安全的方法。
这不是新观点,但杨顺是第一个在此观点下真正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所以他说出来的话,让无数科研人员不得不重视起来。
就比如说一个女明星,平常她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偶尔心血来潮,下厨炒个鸡蛋饭,晒在微薄上,下面粉丝们立刻表示,比五星级厨师炒的更好看,绝对更好吃。
她背的包,就是从专柜里买回来的,可人们坚持认为,和橱窗专柜里卖的就是不一样,那是别样的风味,是任何人都模仿不出来的感觉,她就是她,是不一样的春花。
她穿破的丝状袜子,换下的裤头,不需要扔垃圾桶,而是拿出去卖,一条也能卖个几百上千。
因为那是原味的,是明星穿过的,带着明星的香气,粉丝们就是买账,纷纷叫好。
杨顺现在掌握着全球唯一的病毒抗癌药剂,放个屁别人都说是香的。
他论文里的任何一个字,都被人抠出来,仔细研究,猜测是不是别有深意,能不能从文字里找出有用的东西来。
一句话,跟着杨顺,有肉吃。
五月,最新的《ca》期刊发布。
久等的世界各地肿瘤学研究员们拿到期刊,迅速翻到杨顺的论文页面,开始细读。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留美博士陈沐阳仔细翻看论文,注意到其中的一句话。
他久皱的眉头突然舒展开,用力拍着大腿,兴奋低喝一声:“我就猜到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其他人都不相信我,看吧,杨顺证明是可行的!”
陈沐阳站起身,拿着期刊快速往实验室里走,他突然爆发灵感,有一个新的想法,甚至是杨顺都没有注意到的分支,他要拼速度!
梅奥诊所,苏格雷教授的一个助手,肿瘤医学博士蔡司医生,看到论文同样也是恍然大悟。
“我就知道,杨还留了一手,他没有告诉我们,基因片段重组同样也是可以用病毒实现的!”
蔡司医生兴奋地甩起他的金色长发,此刻实验室里没有其他人,他迅速做着笔记,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开始下一段设计。
澳洲墨尔本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中心,三个中年人看着论文,争论的异常激烈,然后兴奋走入实验室。
新家坡国立大学,曰本cell细胞研究所,无数人从中得到提示。
杨顺指出了许多人科研道路上的明灯,为大家指清楚研究方向,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
第321章 答辩(三更)
每年的六月,是学生最忙碌的时节,考试,找工作,分手炮。
杨顺还是在读博士,从理论上来说要读三年,但现在两年过去,获得的成绩足以毕业。
所以他在百忙之中,回到母校,约在国家级生物遗传基因实验室,和导师们以及校领导们见面,做博士答辩。
大会议室,七个领导坐在第一排,工作人员在整理后排的摄影机,又拿出一块透明板在舞台上做测试,这是一种透明玻璃制作的显示板,只要插上高速硅记忆棒,就能在上面显示图案和文字,拿着到处走,并且投射在幕布上。
“各位老师,对不起,我来晚了。”
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推门而入,连忙道歉。
哼!
下面有领导不耐烦,声音不大,但有着不容抗拒的威严,吓得年轻人不知所措,有点愣神。
这个年轻人的导师连忙说道:“常威,抓紧时间,开始你的演讲。”
常威迅速从包里拿出记忆棒,插入透明板,调出自己的演讲课题,今天也是他的博士答辩会,非常重要。
“怎么不是杨顺啊?”
“杨顺要10点来。”
“嘿,怎么没人跟我说?我以为一大早的答辩会,第一个就是他哦。”
“哈哈,陈校长,你不会是打算现在走吧?”
“又不是杨顺的答辩,我听什么?待会儿再来。”
“别呀老陈,常威是老常家的人,你不看僧面看佛面,还是留下来听一听。”
几个领导在下面低声说着话,陈校长很想走,但被人拉住,最终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