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生可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娱生可念-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味着歌曲被音乐编辑关注了,也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了。

第0010章 编辑部的故事

    余生顺着编号看了一眼歌曲的得票情况以及下载次数,不容乐观,从上传曲目到现在过去四个多小时,得到的票数仅仅只有七票,下载量目前为零。

    这是个什么情况?

    不是说一般编辑关注后歌曲曝光的几率会大很多吗?只要被列入编辑关注名单的作品,系统会有一个专门的栏目,里面全部是各位编辑关注的作品。

    余生不知道的是为了防止黑幕或者暗箱操作,编辑标记曲目后系统会有一个审核的过程,系统根据大数据库内的各项指标对编辑标记的曲目进行综合评定,只有评定指数超过75%该曲目才会显示在特定栏目当中。

    而这个审核过程占用的时间一般在六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余生上传的《好久不见》目前为止根本没有出现在编辑关注的特栏当中,而比赛乐库里的曲目成千上万,被淹没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滴滴。”kk上突然有一条好友验证消息。

    “会是谁?”

    余生一边想着,一边点开验证消息,对方显示的昵称叫“佳肴”,他才刚申请kk号,连刘明宇他们都还没来得及添加,略一思索,只能是kk原创的音乐编辑。

    点击同意添加好友,那边立刻发来消息。

    “你好!余先生,我是kk原创音乐的主编,我叫董佳瑶,可以叫我佳肴姐,我很喜欢你的那首好久不见。”

    “您好!”余生礼貌性的回复消息。

    “别拘谨,就是彼此认识下,顺便想和你沟通下这首歌的一些想法。”

    “我们应该从哪里聊起?”

    “先聊聊歌词吧,歌词那种若即若离的情愫,你是从哪里找到的灵感?”

    余生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对方是想从侧面了解他的创作过程,从而了解他在创作过程中是一时灵感爆发妙手偶得,还是基于扎实的音乐基础沉淀出来的作品。

    “歌词的灵感来自一篇小说,旋律几年前就有了雏形,这次参赛就将它们糅合在一起,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个回答很中规中矩,典型的流程式回答,换句话说就是很难挑出毛病,余生可以想象的到对方看到消息后懊恼的表情。

    “确实挺走心,旋律和歌词的搭配近乎完美,不过最近抒情类型的曲目很难吃香,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果然!余生之前查阅过最近几年的流行指数,歌坛这几年是摇滚和电子音乐的天下,民谣和抒情这种小众类音乐尽显颓势,可是这只是相对而论的结果,几年间偶尔也会有民谣或者抒情歌曲问鼎月度总榜的冠军宝座。

    任何事情不能只看表象,民谣和抒情歌曲真正落败的原因不是类型或者曲风的问题,而是缺少一些好的作品,这就像影视圈这几年的电视剧一样,绝大多数都是骂声一片,可是时不时总会冒出一匹黑马,让人始料不及。

    “摇滚和电子音乐也有很多作品石沉大海了,不是吗?”余生隔了一小会才回复消息。

    “看得出来,你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哦,你的资料我看过了,没有其他比赛的经历,紧张的话就把精力转移到创作上面,这首曲子接下来暂时交给我,如果想走的更远的话,现在最好开始准备第二轮的曲目!”

    “不是说除了系统力荐还有一个编辑力荐的名额,我能不能争取下?”余生尝试性的问道。

    “那得看周末数据统计的结果,现在给不了你答复,我会尽量争取!”

    根据事先系统设定好的运行口令,每天都会从乐库里推荐两首潜力作品,被系统推荐的作品后面会有醒目的红色“力荐”标识,而且默认置顶24个小时。

    除此之外,kk和闪酷每一周会有一个主编力荐的名额,被推荐上去的作品后面同样会有“力荐”字样,只不过字体颜色变成了绿色而已,主编力荐的作品默认排在顺位第三。

    他刚才也只是随便一说,一个主编最多可以关注三十首作品,而kk赛区却有四个音乐主编,加到一起整整120首作品,主编力荐的位置却只有一个,他当然不会天真的以为这个幸运儿会是自己。

    “表示感谢!”

    “你早点休息,有什么通知的话我会给力留言。”

    “再会!”

    “再会!”

    看似漫无目的的闲聊,其实也是为了彼此之间初步建立信任,虽然总体来说这位编辑没有给余生留下太深的映像,至少两人初次沟通的过程是顺畅和愉快的。

    “睡觉,养足精神,明天最后一天班可不能迟到!”

    关掉电脑,换上睡衣,趟到床上后余生脑子里一直在胡思乱想,一会想着是不是在离开延平之前整出一套菜谱出来,对樊楼以后的生意或许会有所帮助,一会又想着明天比赛成绩能不能好转一些,一直拖到半夜才算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与此同时,kk原创音乐一号会议室里,围坐着五个人,董佳瑶赫然也在其中。

    长方形的会议桌前,主位上坐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就是kk原创音乐总编,名叫单睿,留着一头长发,挺秀气的一张脸却长了一脸的络腮胡子,高高的鼻梁,正用犀利的眼神从部门四位主编身上一个一个的掠过。

    “这个点叫你们来开会就是想和大家交个底,年底kk自己的唱片公司肯定会举行揭幕仪式,已经在走注册流程,消息仅限于你们这个级别,在往下传就算违规。”

    单睿故意停顿了几秒,眼底流露出一丝警告的味道,接着道:“至于为什么跟你们聊这些,有些人可能早明白了,有些人还觉得云里雾里,我把话再说的明白点,kk举办星创杯不是为了做慈善,这么说你们明白吗?”

    “现在是星期五,明天开始力荐的位置就要轮换,你们说换谁上去?”单睿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划开桌面上的平板电脑,当着手下的面点开一款小游戏,自顾自的娱乐起来。

    董佳瑶大概听明白单总的意思了,上周主编力荐的位置给了刘楚的那首《你情我愿》,成功将它推上了海选第一的位置,根据她前段时间得到的消息,早在星创杯开始前刘楚就已经和kk签约了。

    这个时候贸然发言肯定是不明智的,还不如等其他同事发表完意见之后自己在见机行事,她摸不清单总接下来的意图,到底是单纯的商议力荐名额归属,还是另有目的?

    显然,抱有同样想法的并不止她一个,整个会议室里变得鸦雀无声。

    这种让人压抑的寂静一直持续到单睿游戏通关失败,似乎游戏里角色的死亡影响了他的心情,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都不说话?都不想要这个名额?”他还是问的不温不火。

    依然没有人接话,单睿第一次从椅子上站起来,绕着大家连续转了几圈,脚步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异常刺耳,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盯着他们不停的踱步。

    “加菲,你说!”单睿点名。

    被叫到名字的这位主编一看就是一个精明的女人,深色的ol服饰,波浪卷的长发,桃花眼,鹰钩鼻,三十岁上下,身材火爆,黑色丝袜下蹬着一双粉色高跟鞋。

    “单总,刘楚非得轮换下来?”加菲说话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着。

    “只有四周的推荐机会,换是肯定要换,这样吧,你们每一组重点拿一首作品出来,我们尽快讨论出结果,但是有一个原则,从公司角度考虑问题,要记住,你们的房贷、车贷最后是靠公司发的工资还的。”

    这便是给主编们划好了一个圈圈,在圈子里面你们怎么玩都行,但是千万别跑到外面去溜达,单睿讲话一向点到即止,作为他的手下太笨的话根本待不下去。

    “a组推荐安子若的《午夜迷音》。”这一回加菲第一个发言。

    “c组推荐许鹏的《呐喊》。”c组主编大c接着发表意见。

    “b组推荐楚风的《摇摆的探戈》。”b组主编和董佳瑶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同学,名叫薛凡。

    董佳瑶把自己关注的歌曲全部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说真的在此之前她还没来得及想力荐名额的事情,准备工作不是特别充分,心里一直在两首作品间徘徊,其中一首当然是余生的《好久不见》,另一首是最近比较热门的dj舞曲《龙腾世纪》。

    “佳瑶?”单睿看着董佳瑶似乎有点走神,不满的喊出她的名字。

    “不好意思,单总!d组的话,推荐余生的《好久不见》。”

    “ok,把你们推荐的理由以文档的形式发到我邮箱,晚点我会给你们答复,行了,出去都盯紧点,等忙完这段时间安排大家去海边旅游,好好放松一下。”

    单睿早给部门拟定了季度旅游计划,大概选择了几个不错的景点,只是还没有完全确定而已,这些要等比赛结束之后,跟部门管理层碰个面商议决定。

    在四位主编马上就要走出会议室的时候,单睿却突然开口叫道:“加菲,你留一下!”

第0011章 征途的第一步

    今年的五一长假,才晴了一天,从昨天夜里开始新一轮的**又开始在苍穹里酝酿。

    樊楼门口的灯笼已经换了一对全新的,地上铺的红毯也重新清洗过一遍,大厅里添置了一尊古朴的根雕,隐隐有一股檀木的清香。

    因为下雨,九点左右文华街上基本没几个行人,一个胖胖的身影出现在樊楼门口,只要有人经过,不管对方需不需要,哪怕一个劲摇头晃脑表示抗拒,他照样手脚麻利的将一张宣传海报塞到人家手里。

    “感恩回馈,2015新版菜谱,入店一律八折优惠,过来看过来瞧啦!”余生撅着屁股蹲在街沿,用透明的塑料袋子临时做了一件雨衣,撑着把破旧的雨伞,怀里抱着一叠菜谱。

    嘴上热情的吆喝着,脸上却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迷瞪着双眼时不时瞟向街上那些一晃而过的车流。

    “余生啊,你真打算出去看看?”阁老端着紫砂茶壶,对着壶嘴有一口没一口的啄着,穿了一身藏蓝色的褂子站在酒楼的牌匾下,出声问道:“这古镇地方虽小,也出过不少名人啊,太平天国那会,湘州水军最有名的那位统领,叫什么来着?”

    阁老皱着花白的眉毛,抬起左手用食指轻轻敲打着额头,忽然想起来了,笑道:“想起来了,叫曾林藩,就是延平泗水巷子里出去的人物,再要往近了说,98年洪灾那会,中央派到南淮视察灾情的薛书记,祖籍也是镇上的。”

    “你们年轻耐不住寂寞,镇里待的久了总想着出去,可是有没有想过,开弓没有回头箭,再想回来就不容易咯!”阁老若有所指,翻开一本菜谱瞅了瞅:“古人讲究鲜衣怒马,衣锦还乡,就算到了现在,但凡是镇里的人在外面受了苦,吃了亏,哪个不是挺直了腰杆死撑过去?”

    余生换了一个姿势蹲着,那把破伞干脆丢到一边,这会儿雨不算大,窸窸窣窣的从屋檐往下滴着,在家事事好,出门万事难的道理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

    可是人总要有份念想,从学校辍学回家,在樊楼这一年里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除了每个月2000多的工资还能剩下什么?延平镇号称华夏三大古镇之首,除了旅游还有什么?

    对他而言,没文凭,没人脉,没机遇,这样的人生根本掀不起一丝波澜,只有走出去,脑海里那些多出了的知识才能派上用场,音乐也好,文字也罢,都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大小直接决定自己成就的高低。

    “我今年刚满是18,除了一股子冲劲什么都没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余生说这些的时候特意盯着阁老那双看似混浊的眼睛,自嘲的一笑:“呵…您是见过世面的人物,换成您在我这个年纪,会怎么选?”

    阁老端起茶壶狠狠的啄了一口,发出一阵“吧唧吧唧”吸允的声音,看上去画风不太协调,他却浑然没有在乎,来回踱了几步,又抬头望了眼街上闷着头忙碌的福贵,这才走到余生跟前,抬脚踢了踢他的屁股。

    “挪过去些!”阁老年纪虽然大了身子骨却还很硬朗,像是不服气,或者干脆只是想试一试,便也撩起长褂蹲到他旁边,发现自己竟然真的还能用这样的姿势蹲下,脸上的褶子都舒张开了,这才接着笑道:“我要是你这个年纪,肯定没有选择的余地,我爹娘去世的那会没人愿意白白养我,吃百家饭张大的人心眼就比别人多。”

    “我12岁的时候拜师学艺,从摘菜添炭打下手开始,然后切配蒸煮,最后掌勺,18岁的时候,已经是后厨里有资格站在第一个灶台的大厨。”

    觉得自己好像扯的远了,摇了摇头,长叹道:“你啊,想出去或者留在镇里,都要照顾你王姨的情绪,她要是接受的了,趁着年轻出去闯闯肯定没有坏处,我这里还认识几个老友,豁出这张老脸也能给你介绍介绍,可万一她要是接受不了,或者情绪太差,你小子还是先别急着走,缓缓再说吧!”

    樊楼这么大一家酒楼,从落根到延平镇那天算起,从头到尾就招了两个服务员,一个是看着憨厚呆傻的张福贵,另一个就是以前那个性格执拗的自己。

    这里面的原因固然很多,归根结底还是酒楼生意太差,加上阁老开出的待遇和他要求的工作效率,一般人一听,撅起屁股头也不回就走了。

    张福贵是因为没什么本事,在樊楼里一干就是五年,第一份工作在樊楼,20岁生日寿宴也摆在樊楼,等他订婚结婚的时候,阁老突然仗义了一把,揽下了全部席面,一毛钱没收不说还给他封了个大红包,据福贵后来透露,那红包都快抵得过他一个月的工资了。

    而余生,辍学那会连办身份证的年龄都没到,其他地方哪敢收他,后来王惠怡找到了阁老,说了情况,人家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虽然工资一样不高,待遇一样不好。

    “我和阿姨聊过,她总不太放心我一个人出去,您帮着想个办法?”余生眼看阁老茶壶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