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求生记-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始他以为是错觉,遂专门挑了一群较为熟悉的流民查看,这才发觉,消失的人虽然还不算多,但流民数量的确是一天比一天要少些。

    李自成为此专门找流民头目询问,但他也只知道有人跑了,具体什么原因并不知道,至于为什么不拦着他们?呵呵,少一个人就少分一份粮食,他傻了才会去阻拦。

    这个现象恐怕在攻打吉州之前就有了,只是各头领谁都没有发现而已,这或许才是粮食虽少,但却没有引发大麻烦的真正原因罢,分粮食的人少了,每个人自然能分的多些。

    罗汝才点点头,“是有这么回事儿,我也发现了,每天都要少那么几个人,不过,这是好事儿吧,闯将兄弟,咱们粮食本就不多,少些废物,压力轻些,坚持的时间也能长些。

    “对啊,曹操兄说得没错。”张献忠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不过他知道罗汝才头脑精明,既然也这么说了,那肯定不会有错。

    李自成暗暗摇头,对这两人有些失望。

    在他看来,不论是流民、精锐老营人马,甚至是他们这些头领,在晋西人生地不熟,想要有东西吃,唯一的选择就是跟着大队人马行动,这样才能活下去。

    偶而有那么一两个人偷偷溜走,还可以说是投亲去了,可这每天都有人消失,就太不正常了。

    李自成现在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晋西有了难民们能裹腹的地方,而这个地方能让流民们不辨真假也要溜走,那十有**,是官府开仓放粮,开始大规模赈济流民了。

    若这个猜想是真的,那他们的处境就更加糟糕了。

    如果说官府将钱粮集中到府城,让他们不但无法迅速扩张实力,还面临缺粮的困境,算是断了他们一条腿,那么赈济流民,就是断了他们的另一条腿,要是流民纷纷弃他们而去,那么他们这帮人是蹦哒不了多久的。

    能一再命中他们的软肋,这个对手,可是不好对付啊。

    “二位兄长言之有理,倒是我多虑了,我巡营还未结束,这就告辞了。”李自成并没有将心中所想告诉张献忠与罗汝才二人,还是一个人先把这事儿弄清楚再说,自己要是咋咋呼呼的,而事实又与自己所想相去甚远,那就丢脸了。

    在这件事儿上,李自成的顾虑没错,不过,他高估了大明朝廷。

    晋西巡抚耿如杞不是不想赈济灾民,从而让这帮从陕北溜过来的流匪成为无源之水,只是他实在有心无力,各地集中在一起的钱粮虽然有些,可这些钱粮是要上缴朝廷的,擅自动用那是大罪。

    若向朝廷要粮赈灾,那就不要想了,大明这几年因为辽东战事,早已入不敷出,年年亏空,即便能挤点钱粮拨下来,正常流程下也是猴年马月的事,而且层层盘剥之下,根本剩不了多少。

    “小叔,有何吩咐?”李自成巡营归来,示意侄儿李过跟他进营帐说话。

    刚才他数了一下,又少了两家,八个人。

    “这两天你不用跟着我了。”

    “哦,是要让我出去探查坞堡么?”李过问道。

    李自成摇头,“这倒不用,多你一个也于事无补,你找几个人,密切注意流民动向,若有人偷偷溜走,给我拿下,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逃跑。”

    “是!”李过答道。

    “今夜就开始罢。”李自成交待道,“不要让他们发现,还有,拿人的时候,不要当着众多流民,等他们跑到僻静之处再动手。”

    现在本就人心不稳,要是因此引发流民众怒,他李自成可是得吃不了兜着走。

    “遵命!”李过抱拳行礼,退了下去。

第318章 有就粮的地方了

    “小叔,那帮流民昨晚后半夜又跑了几个人,都被我带人扣下了。”

    清晨,李自成正在喝着糊糊,李过进来向他禀报。

    “没让人看到吧?”李自成问道。

    “小叔放心,都是跟着他们走到无人之处才下的手。”

    “嘴紧不紧?有没有问出什么?他们到底为何离开,要去哪里?”李自成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这些人,嘴能有多紧,才捆上,还没用鞭子呢,就一五一十地说了,据说是要北上,去一个叫做涿鹿山的地方,那里正大肆招人,去了都能有口吃的。”

    “哦?”李自成有些惊讶,这与他当初所想颇有出入,居然不是官府在放粮赈济,而是某个豪强招人。

    流民们的心思李自成清楚,首先是要有吃的,能活下去,在这个前提下,还不用杀官造反,那当然更好,这个叫涿鹿山的地方,如果没有虚言诳人,自然是比跟着他们当流匪更好。

    既然叫“山”,那定然不会在城池里面,必是坞堡无疑,而且名声都传到这里来了,他们招人的规模绝对小不了,这粮食。。。可不少啊,打下这么一个坞堡,收获恐怕会大得出乎意料。

    想到这里,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李自成也按耐不住心里的火热,迫不及待地问道,“这涿鹿山在什么地方,他们有没有说?”

    “说了,不过离此不近,在什么地方来着,我想下,好像叫做保安州,据说到了那附近,自会有人在官道附近接待。”李过答道。

    有人接待?这么大的阵仗?难道是官府,或者说是官府设的套,想让自己这群人往里钻?

    李自成脸色微变,从怀里掏出一张破旧的舆图,这是他当驿卒时私自珍藏的宝贝,轻易不让外人看到,靠着它,才能通过高迎祥建议王嘉胤在神木渡河,过河后也才能提出流窜的方向。

    摊开后找了一会儿,李自成指着保安州的所在之处,刚才微变的脸色镇定下来。

    从舆图上看,保安州离他们如今所在,当真不近,已出了晋西的地界,但正因为不在晋西,李自成才否定了刚才自己的看法,这肯定不是官府的诡计,晋西巡抚手再长,也够不到那里,不可能跨境对他们用兵,至于会不会是两地联合对付他们,李自成认为,以自己等人目前的名声和实力,不可能有这个待遇。

    远近不是问题,从陕北都跑到这儿了,这么点距离还难不住他们,问题是这个涿鹿山所在的保安州,位置独特。

    想要抵达此处,要么北上,经大同、宣府两个边镇后东去,要么东进,穿过太行山后再北上。

    东进过太行山后就是京师,李自成很快否定了这条线路,京师乃大明重地,还不是他们这种小虾米现在能去的地方。

    那就只能北上了,只是两个边镇横亘在路上,倒让李自成有些犯愁,这与他们初到晋西,定下不招惹边镇的原则有些相悖。

    怎么办?难道就此放弃?

    想到那涿鹿山能大张旗鼓地招人,也不知囤积了多少粮草,李自成又不太甘心,从吉州撤出来已经有些天了,附近有关坞堡的讯息仍是一无所得,与其坐困晋西,不如冒险北上试试?

    李自成一时拿不定主意,在营帐里来回走动,绕了几圈,才想起帐内还有个人,顺口问道,“早食吃了么?”

    “小叔,我已经吃过了。”李过答道。

    李自成顺着话音看向自己的这个大侄子,忽地面露喜色,再浑身上下看看自己,继而放声大笑。

    “小叔何故兴奋?”李过被李自成的一番行为弄得莫名奇妙。

    “哈哈哈。。。”李过既是亲属,当然算得心腹,李自成没想隐瞒他,笑道,“咱们啊,有就粮的地方了。”

    却是刚才李自成看了李过和自己所穿的衣衫,脏污破旧,除了有甲胄兵刃,与难民何异,难民能去涿鹿山,他们难道去不得?

    只要自己不作死,主动招惹边军,谁会注意他们这样的人,如此一想,其实不论北上还是东进,都无甚区别,不过出于对京师一带的敬畏,李自成内心还是倾向于北上。

    “是吗?小叔。”李过也高兴起来,他脑子也够使,随即问道,“是不是这个涿鹿山?”

    “没错。”李自成点头,吩咐道,“先不要说出去,我找机会向大头领进言,至于抓到的那几个流民嘛,先留着他们的性命,或许还有用。”

    “是,那我出去了。”

    “去吧去吧。”李自成和李过都沉浸在兴奋中,没有注意到营帐的一个角落,帐外原本有一道寂然不动的阴影,在晃动了几下之后,消失了。

    。。。。。。

    “各位兄弟,谁有坞堡的讯息了?”夜幕下,火堆旁,王嘉胤有些心急地问道。

    “大头领,我这没有打探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我也是,大头领。”

    “王大哥,人生地不熟的,恐怕还得多些时间才行。”

    众头领抱怨着,都说自己没有什么收获。

    王嘉胤脸色难看,“再这样下去,就算朝廷不出动兵马对付我们,只怕我们也被饿死了,大家都想想办法,那个。。。”

    他正要问李自成有没有办法,打坞堡的主意就是这小子出的,眼下却一无所获,他应该能有应对之策吧。

    “大头领,我倒打听出一个地方。”

    没想到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老高啊,”王嘉胤一看是高迎祥,“你有好消息了?”

    至于李自成,等会儿再问他就是。

    “就是有些远,不知大头领愿不愿意去?”高迎祥故意卖关子。

    李自成心里“咯噔”一下,有些远?这闯王找的地方,不会也是。。。。。。

    “远有什么打紧,都背井离乡了,在哪里还不都是一样,只要有粮,咱们就去,快说快说。”王嘉胤催促道。

    “那我就说了,”高迎祥得意地笑笑,眼睛瞟了李自成一眼,“此地名为涿鹿山,已不在晋西境内,据说所在的地方叫保安州,有人正大肆招纳难民,所以,我想他们应该有很多粮草才对。”

第319章 抢他娘的

    看着娓娓而谈的高迎祥,李自成暗暗摇头,从高迎祥得意洋洋地瞟他那一眼,他就能确定,高迎祥定是从他这里得的消息。

    自独立建营起,李自成就知道,高迎祥对他很不爽,但他不可能一辈子屈居别人之下,那么这一天早晚会来的。

    平时李自成对高迎祥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行事也小心翼翼,尽量不与之发生冲突,他不想被人视为忘恩负义之人。

    不过闯将营乃是新建,其他头领的人借机渗进来,一点也不奇怪,李自成自问平时做事、用人已经很小心了,没想到这次还是走露了风声。

    当时谈论涿鹿山,在场的只有两个人,泄露消息的肯定不是他自己,至于李过,他就是想投靠其他人,也没人会信的,看来是有人偷听了他们的对话。

    李自成有些好笑,不知高迎祥抢这个消息,是为了那多出来的一成钱粮呢,还是纯粹为了打压他。

    要是为了打压他,根本没这个必要,他自认为是新人,本就不想在这件事上出风头,从而惹人注意。

    这个好,李自成本来是想卖给张献忠或是罗汝才的,至于他,给大家出出主意,带个路就行了。

    抑或是高迎祥想借机树立威信,取王嘉胤而代之?

    可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不清楚,要是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不但威信立不起来,他高迎祥还得背黑锅。

    果然,听完高迎祥的话之后,王嘉胤还是将头转向了他,“闯将,你怎么看?”

    “大头领,闯王既然有了目标,那咱们不妨去看一看,总比没有头绪地呆在这儿,坐吃山空的要好,要是路上运气好,说不定还会遇上其他坞堡呢。”李自成自然不会拆台,这本就是他的想法。

    “那个保安州在哪里你知不知道,咱们要怎么才能去到那里?”他们毕竟不是普通难民,只管找准方向,顺着官道走就行,要是乱走乱撞,进了官军的口袋咋办。

    “保安州,离此地的确有些远,而且。。。”李自成故意停顿了一下,“。。。还要经过大同和宣府两大边镇。”

    另一条需要经过京师的路,在座的估计比他还要害怕,他就掠过不说了。

    “边镇。。。”王二脸色发白,舔了舔嘴唇,普通的卫所军都能追得他们鸡飞狗跳,边军还不把他们都灭了啊。

    王嘉胤脸色严肃,“要经过两个边镇,我们还能去吗?”

    其他各头领也在窃窃私语,显然都有些胆怯。

    高迎祥不满地看了李自成一眼,这小子两句话就把大家都吓住了,不过他对路并不熟,现在听到有两个边镇要经过,也心虚了,不敢再说什么。

    “大头领,末将认为却是无需多虑。”李自成说道。

    王嘉胤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

    “大头领请看,”李自成扯起自己的一角衣衫,“我等身上穿的这些衣服,与难民何异?只要不攻城略地,官府必然失了我们的踪迹,混在难民里,我们只要不招惹边军,我觉得不会出什么事儿的。”

    “闯将说得没错。”高迎祥顾不上关心为什么李自成会支持他,第一个跳出来赞同,是他提议去那儿的,要是不能成行,岂不是大失面子,“咱们只需偃旗息鼓,和难民一道上路,不会有什么问题。”

    “大家觉得呢?”王嘉胤问其他头领。

    “可行。”罗汝才简单地肯定道,“而且咱们离开晋西北上,定然大出官府意料,能就此摆脱晋西官军的追击。”

    “曹操说的有理。”张献忠表示支持。

    头领们纷纷点头,其实也没得选,北上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留在晋西晃荡,就是坐等被困死。

    “好,那就这么定了。”王嘉胤一锤定音,“明天,咱们就北上,去找那个涿鹿山,抢他娘的。”

    “对,抢他娘的!”

    “乖乖,听老高说,难民只要去了那里,都有吃的,那是有多少粮啊。”

    “越多越好,咱们去了,不就都是咱们的了么?”

    “说的没错,都是咱们的了,哈哈哈。”

    既然定了要去,众人也就放下了对边军的恐惧,开始憧憬粮食堆成山的美好未来。

    “行了行了。”王嘉胤笑骂,“等真把粮食弄到手了再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