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的父亲周大壮是在他们一家刚抵达绿岛的时候就跟他们认识了,因为周大壮当过华工,会说一点蹩脚的法文,他也被聘用成了霍夫曼一家的帮手。
周南就是出生在太平路13号的那栋蓝色别墅里,那个时候,雅尼克跟卡洛琳还没有孩子,对周南一直非常喜爱。
周南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从那以后,他几乎就是被不靠谱的周大壮丢给了卡洛琳照顾。
雅尼克他们后来结识了当时的大人物法肯豪森将军,因为法肯豪森将军在当时远东政府的威望,霍夫曼一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好,他们甚至都没有想过再回德国。
但是37年的时候,战争爆发了。绿岛被日本人攻占,周大壮被日本人打死。才十六岁的周南跟着霍夫曼一家从绿岛到浦海,然后和霍夫曼一家跟着法肯豪森将军到了德国。
绿岛的房子被委托给了老霍夫曼的朋友,著名的设计师毕娄哈,从此再也没有没有回去过。
如果周南的记忆没有错误,毕娄哈在今年应该已经去世了。他后来在49年辗转回到了绿岛,因为拿不出十三号小楼的屋主文件,那栋小楼也被收归了国有,只能回到老山脚下的老宅子去生活。
他的亲生爷爷当初是从中原逃难过来的,来到绿岛以后,给道观种菜。他父亲周大壮有两兄弟,他当时就跟着那个叔叔以种地为生。
他少了一只手,许多活都干不了,因为跟掌教认识,他上山做了道士。
后面的风风雨雨几十年,在周南的心里就如同是一个梦。他个人的确受了不少苦。但是因为在国外待过,知道自己的国家是如何贫苦与低下。
看到自己的国家蒸蒸日上,自己的民族重新又屹立在世界之林,周南的心里更多的是欣慰,而不是仇恨。
只有一个强大的国,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家。
汽车沿着七号公路一直进入到了几乎被夷为平地的汉堡,这里如今也是英国人的转运港。往来不息的大船运来一船船的粮食和补给,运走的是各种工业品和原料。
城市的重建虽然在进行,但是进度慢的厉害,原本的城市上,到处都是成片的帐篷和窝棚。
许多居民因地制宜,将木板架在摇摇欲坠的残桓断壁上,就形成了一个家。这种满目疮痍的战争伤疤,让人看的心里沉甸甸的。
坐在后车里面的周南可以清楚地看到,卡洛琳和凯莉根本不敢向外看。就连周南,也不忍心去看车窗外那一个个脏兮兮的孩子伸出来的双手。
他的确是有能力帮助一些人,可是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任谁也无能为力。
只有尽快改变现在的政治环境,推动整体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才能有改善。但是现在,英美法苏他们都只是想惩罚德国,剥削德国,而不是发展德国。
车队出了汉堡,到了乡村,情况要好了许多,因为这里遭受的轰炸少一些。但是因为没有种子和工具,许多土地依旧在荒废着。
从远东回到德国以后,雅尼克买回了原本霍夫曼家族的农场。这个农场并不大,也就只有两公顷,只因为里面埋葬着霍夫曼家族的一些先辈,所以雅尼克特别重视。
不过买回来以后,雅尼克并没有想过当一个农夫。他埋葬了老霍夫曼的骨灰,将农场给了其他人种植,自己又在易北河附近的布兰克尼兹买了一块地,建设了一个新家。
布兰克尼兹德语的意思很浪漫,可以理解为白沙屿,也是汉堡著名的富人区。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正对着缓缓流过的易北河,交通便利。
成为军供商人以后,他在布兰克尼兹建设了两座罐头厂,也跟谢内菲尔德的许多农户签订了供货协议,在家乡也是小有名气。
凯莉的丈夫扬森就是这个时候投靠的雅尼克,可惜的是,他的命不好,在比利时被流弹击中,留下了凯莉一个人。
凯莉跟着周南已经快十年了,这么久的相处,周南也早已把她当做了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
她这次要回家看看,哪怕波普勒他们不赞同,就是英国人也不赞同,但是周南还是执意要跟她一起过来。
他要在凯莉的亲人面前表现出他对凯莉的重视,要告诉她的那些亲人们,凯莉如今过的很好。
当然,只是看凯莉的体型也知道,如果仅以体重而论,能比她更好的人已经不多了。
对此,凯莉也是无可奈何。她就是易胖的体质,加上她的骨架大,最瘦的时候也有两百斤,现在生活安稳,心情愉快,虽然每天干活,运动,但是体重仍然超过了两百五十斤。
车队开进了霍夫曼农场,这里如今住的一家是霍夫曼以前的邻居,农场也是给他们家在种。
周南看到农场的春小麦长势还不错,五六个人在土地里干活,几个小孩子看见车队,就飞快地跑了过来。
卡洛琳此前已经回来过一次,跟周南介绍说道:“肯普斯一家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要不是我们帮助,他们连种子都买不起。现在没有油料供应,种地全靠人手,他们一家种这两公顷的地,累死了也没有多少产出。”
现在农药还没有普及,野草比粮食还要多,粮食的产出的确不高。德国很早都在机械化种植,现在恢复到农耕时期,一般人都受不了这个苦。
放下了卡车的尾板,周南搀扶着凯莉下了车,问道:“凯莉,你是想现在就回自己家看看,还是等一会儿?”
凯莉早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了,看了看向这边走来的肯普斯一家说道:“我跟肯普斯他们打个招呼,就回家看看。”
“好,那我陪你。”
周南上了卡车,把给肯普斯一家准备的礼物拿了下来,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一些食物。这个时代,再也没有比食物更贵重的礼物了。
几个孩子看到车上搬下来的面粉和食用油,还有一些糖果和巧克力,一个个兴奋不已。
已经六十多岁的肯普斯衣衫褴褛,戴着一顶草帽,看到周南就激动地叫道:“约纳斯,是你回来了!天啊,我刚才听收音机还在播放你的新闻呢!你现在可是真正的大人物了!”
第六十四章 过客
在另一段人生经历中,周南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过客。
他出生在亚洲,从小在江苏路小学上学,后来转到家旁边的太平路小学上学,小学毕业那年,当时的国母去学校访问,还曾经合影留念过。
他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又过的是西方式的生活方式。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他身上融合,却因为他性格的原因,融合的却不好,造就了一个不中不西的他。
这种另类,让他不管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一直找不到归宿感,与身边的世界格格不入。
这是他悲剧的根本原因。
这一世,他虽然很清楚自己的缺陷,也在尽力创造一个让自己能融入的环境,目前看来做的还不错。
在瑞士,他有一帮助理以他为中心,为他创造了一个稳固的社会环境。以学术为基础,以见解为武器,他让整个世界都感受到了他的力量。
在他有意的营造下,他现在处于一个超然的地位,跟这个世界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却又保持着不受干扰的状态。
但是,因为内心的隔阂感,他注定不能享受到属于普通人的欢乐。
比如这种久别重逢的开心和感同身受的激动。
肯普斯一家不行,凯莉跟亲人们的重逢的欢乐泪水也不行。
他真正在乎的,也就只有身边的人的安全和心情。但是九十五年的另一世的经历,让他对什么都看开了,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特别在乎的了。
他在乎凯莉,却不会因为她的喜悦和悲伤而感同身受。
他在乎霍夫曼一家,却也综艺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这一切。
唯一能打动他内心的,只有温馨的亲情,还有从未经历过的爱情。
在汉堡的两天,他就如同一个上帝,俯视着凯莉和卡洛琳的喜怒哀乐,内心却没有太多的触动。
对其他人,他感受不到他们的欢乐与哀愁,更多是从全局来考虑以后。
周南对这种感觉其实有点害怕,他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这种上帝视角似乎已经让他体验不到人生的乐趣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大人物的情绪!
他也的确是大人物了,来到了比较混乱的汉堡,英国驻汉堡司令部的斯图瓦少将就派了一个一个排的士兵来保护他。不管对方也没有监视的意味,最起码表面上,英国人对他表现的非常尊敬。
德国人看到周南出行就是一长串车队,有警卫,有士兵,他们也认为是理所应该。
因为媒体的宣传,周南在德国的地位绝对比其他国家更高。欧洲复兴计划对德国人是有利的,也因为他是被德国人收养的,无数的德国人把他看做自己人,更对他崇拜无比。
在其他人的眼里,这个世界是未知的,立体的,谁也不能看清楚。
但是现在世界就展现在他的眼前,他考虑的是众生,是世界的未来。
他想回到奥黛丽的身边,只有她的爱情,才能让周南感受到身为一个“人”的情绪。
或者,他就继续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只有无尽的探索与研究,才能让他找到人生的追求和充实感。
他要回去了,凯莉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们,也援助了他们一些粮食和金钱,让他们可以过的好一些,心里也好受多了。
他来到汉堡,还促成了一件好事,那就是霍夫曼一家在白沙屿的房子也被归还给了他们。
汉堡被夷为平地,众多的民众无家可归。但是英国人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你离开原址就没有粮食配给,所以所有人都必须留在原地。
白沙屿是富人区,这里是一片面临易北河的山丘,众多别墅隐藏在绿树花丛之中。霍夫曼一家的房子被一个英国商人占据,当汉堡司令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让这个英国商人搬了出来。
不过,霍夫曼家族目前的发展重心是在沃尔夫斯堡,汉堡虽然是大众工厂汽车出口的港口,但是这些工作也不用雅尼克这个董事长亲自处理。
所以周南并没有强制这个英国商人搬出来,让他继续住在里面。只要他能维护好这个别墅,总比空在这里长草更好一些。
对方也倍感荣幸,坚持说要支付房租,会照看好这个别墅。
卡洛琳对这个结果也相当满意,一直不停地夸奖周南。说他已经长大了,成为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了,言辞之间满是骄傲和自豪。
卡洛琳是周南“事实”上的妈妈,从小照顾他长大。她的认可,才能让周南感受到一点身为“人”的情绪。
从汉堡又返回了贝尔森集中营,他们抵达的时间,刚好与利昂抵达的时间一致。
十六岁的利昂虽然在前两年的时候,因为德国的遭遇有些阴郁,但是这两年已经恢复了过来。
男孩子的发育比女孩子晚一点,十六岁的黛娜已经看起来像个大姑娘,但是十六岁的利昂在周南他们面前,经常表现的还像个孩子。
他现在在沃尔夫斯堡南部的布伦瑞克上高中,雅尼克和周南已经给他规划好了,等他上大学就会安排他到苏黎世理工学院管理科学系去就读。
虽然周南在那边有关系,认识的教授不少,就连校长的关系都不错,但是也需要他有一个不错的成绩。
所以,他现在虽然无忧无虑,但是学习的压力一点也不小。
不过,这个时代,还没有个***,大部分孩子都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安排人生。
有周南这个榜样在前面,利昂的学习还是挺不错的。他的学习阶段就一直在不停地转学,结交的朋友虽然多,但关系都很一般。
没有狐朋狗友影响学习和引导他的注意力转向其他的方面,他也只能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他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集中营看拍摄电影,但是来了之后却陷入了困惑。“约纳斯哥哥,纳粹真的如同宣传上说的,属于邪恶的一方吗?”
周南沉吟了许久,才谨慎地回答说道:“纳粹在一开始,的确是代表了德国人崛起的方向和利益。一战的失败,德国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对待,德意志民族想要崛起,就必须为之奋斗。但是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局势的变化,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有些地方,纳粹的确做错了,再加上失败的一方没有话语权,所以现在就成了邪恶的化身。”
他似懂非懂地看着那些假扮成犹太人的犯人,被警卫驱赶着走向场地的另一方,眼神中露出一丝迷茫。
压迫有多大,反弹就有多大。他们这一代人刚好就是后世复兴主义的中坚力量。只不过,一直到新世纪,德国依旧被美国控制着,所以这股力量始终掀不起大的浪花。
周南不怕他会有其他的心思,他能活到九十五岁,而利昂不一定能比他活的时间长。只要他还活着,利昂不论干出什么事,捅了什么篓子,他都能帮这个弟弟摆平。
给他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让他自由地感受属于自己的人生,是周南可以做到的。
下午的时候,奥黛丽这个主角终于可以休息一天。按照拍摄计划,她今天和明天上午都没有拍摄安排,所以下午跟着周南一起返回了沃尔夫斯堡。
她这种离开了周南的保护,又一直面对不同的锻炼的生活,其实是很锻炼一个人的。
在周南受伤以前,她一直如同一个单纯的孩子,但是周南的受伤,让她很快就成熟了起来。
去英国的时候,周南已经感受到她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有了自己的主见。
到了开始拍电影以后,她的成熟更是让人能直接感受得到。不过在周南面前,她还是喜欢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每次一分开,她就会变得更喜欢撒娇。
偏偏利昂还是一个不懂风情的少年,格外受不了奥黛丽的撒娇。坐在车里,他就不停地撇嘴,显然受不了后座上周南跟奥黛丽的肉麻劲儿。
好不容易到了沃尔夫斯堡下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