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子风流-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朱厚照问起,叶春秋便道:“陛下,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渐渐开始打开局面了。”

    呃……这当然是废话。

    而事实上,水晶作坊也是刚开,朱厚照对它,也并没有带着太多的期待。

    朱厚照道:“那水晶坊只能靠你和你那舅父好生运作了!”说着,他皱起了眉,继续道:“王守仁已到了南京,不日就要入京,哼……他倒是慢得很,一点点也不将朕的话放在心上,你的镇****,朕也想早点操练出来,勇士营是明面上的军马,大家都盯着,朕总觉得被人盯着看着不舒服,还是自家的镇****好。”

    说罢,朱厚照又换上了一副嘻嘻哈哈的模样,脸上露出神秘之色,道:“朕还有一份礼送你,等你出宫的时候就知道了。”

    叶春秋愣了愣,一头雾水,只见朱厚照笑得贼贼的,却是没有多问。

    这让朱厚照不禁有些恼怒,你倒是来问啊……

    偏偏叶春秋的性子沉稳,让他不禁无语,这个家伙,难道就没有好奇心吗?

    叶春秋反而道:“陛下,既然要立镇****,这军械由谁供应,总不能让人用柴火棍来操练吧?”

    朱厚照不禁憋屈地摸了摸头,一脸郁闷地道:“若是直接让兵部拨发,由造作局打造,只怕内阁和六部又要狠狠训斥朕一阵子了,何况……现在还没有镇国府呢,只有一个镇国府参事……嗯……确实是个很麻烦的事。”

    从一开始,除了因为一份带有‘瑕疵’的圣旨从而造就出来了个镇国府参事之外,本质上来说,大明是没有镇国府这个编制的,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镇****了。

    一群根本没有编制的人,却是突然跑去兵部要粮要饷要军械,朱厚照可以想象最后会是什么结果了。

    其实这种事在历史上也发生过,朱厚照把自己改名为朱寿,然后他自封自己为镇国公,仔细一琢磨,自己好歹也是‘镇国公’啊,于是很开心地跑去户部讨薪,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个镇国公是自己认证的,当然具有法律效应,既然是公爵,朝廷就该给予相应的待遇,这薪水,你总要给吧?

    结果……可想而知,都察院足足骂了几个月,当时的户部官员犹豫不定,不敢给。朱厚照火了,就以皇帝的名义下旨让户部如数付给镇国公朱寿薪俸,旨意下去,户部给事中直接封驳了旨意,理由是,别以为你特么的穿了一身马甲就是乌龟了。

    现在朱厚照确实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没有编制,自己是天子,可以先斩后奏;没有钱粮,那也不打紧,咱们自给自足,现在不是造了个水晶作坊吗?

    可是军械呢?

    私人是不许锻造兵器的,否则就是谋反大罪,私人不能锻造,官家又不会给。

    在历史上,刘健等人致仕之后,朱厚照在没有人管束,无法无天的时候都讨不到薪呢,现在内阁的几个先帝钦点的辅政还在内阁,你还敢去讨军械?

    “不妨……”朱厚照想了想道:“咱们自己造吧。”

    自己造……

    叶春秋挑了挑眉,连忙正色道:“陛下,私造军械,不啻是谋反大罪,臣不敢奉诏。”

    朱厚照咬了咬牙,决然地道:“朕下一道中旨就是,谁敢胡说八道,你拿密旨出来,看谁敢把你怎么样。”

    叶春秋不禁无语,这哪里像是为皇帝效命,做皇帝做成这样,还真是……叶春秋一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不过大明的中后期,确实出现了这种现象,朱厚照会被人黑得这么惨,也不是没有道理,其实大致上是,权利越弱的天子,往往被人各种抹黑,而权利越大的天子,反而成为了人人歌颂的对象。

    叶春秋叹口气,道:“那么……又要加一笔开支了。”

    朱厚照见叶春秋一脸郁闷,心里也有些觉得过意不去,悻悻然道:“叶爱卿,打起精神来,朕是很看好你的,朕的镇****,尽数托付给你了,你可要抓紧着办。”

    叶春秋无奈地道:“臣有个不情之请。”

    “你说。”朱厚照背着手,一脸正经起来。

    叶春秋也是肃然地道:“私造军械,罪名太大了,臣担不起这个干系,就算有陛下的圣旨,能否容臣告知一下谢公。”

    这是一道保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风险实在太大了,谁晓得将来会不会大祸临头。

    朱厚照却是呆住了,不甚认同地道:“你和他说?那岂不是……”

    叶春秋看着朱厚照,摇摇头道:“陛下,其实只是和几个内阁阁老通报一下而已,这事儿太大,也是瞒不住的,其实他们未必就会反对,毕竟没有花费户部的银子,只要大家心照不宣就好。”

    叶春秋的意思是,这件事,你知我知,省得将来惹出什么麻烦。其实叶春秋很能摸透内阁学士们的心思,这些内阁学士其实也未必喜欢什么都反对,他们也有很多苦衷,若是皇帝又要练兵,又要弄出个镇国公、镇****来,这事儿一旦摆到台面,这天下人又不知要议论出什么了,若是内阁这时候不反对,岂不是在天下读书人和文武百官的眼里成了纸糊内阁、泥塑学士了?

    可事情既然不是摆到台面,那么内阁这儿,也就不会承受太大的舆论压力。

    所以叶春秋觉得,至少让内阁知道为好,否则一旦被人发现,自己的干系实在不小。

    朱厚照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一些,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那你去和谢师傅说说,不过他这人挺不好打交道的,朕有些怕他,你要小心些,别到时候他又要捶着胸口又要跳河的。”

    叶春秋听了,忍不住笑了,道:“陛下,其实谢公……挺好打交道的。”

    “是吗?”朱厚照一脸震惊的模样,显得很是不信,却是咕哝了一句:“你是没有见过他的真面目而已。”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九章:自卖自夸(第七更)

    拜别了朱厚照,叶春秋走到了待诏房附近,想了想,接着又折往内阁而去。

    内阁和待诏房其实只是一墙之隔,却不是待诏翰林能轻易出入。

    叶春秋让人通报,说是要去见谢公,那书吏倒是很好说话,他略知一些叶春秋与谢迁的关系,忙是入内通报。

    过不多时,便请叶春秋进去,谢迁这时在茶房,与刘健、李东阳一起喝着茶,内阁诸公们公务之余,便会在这儿喝几口清茶说几句闲话。

    叶春秋万万没料到刘健和李东阳也在这里,不禁微微愕然,一时不知该不该说今儿在暖阁的事。

    “春秋啊,寻老夫有事?”谢迁含笑看他,命他坐下,又让书吏给他斟茶上来。

    这三个阁老之中,李东阳的眼神是最奇怪的,他虽然从来不主动和叶春秋开口说话,却总是用一种不同寻常的眼神看着叶春秋,仿佛要一眼将叶春秋看穿。

    见叶春秋略有踟蹰,谢迁的脸微微一板,道:“怎么,在刘公和李公面前就不敢说话了?”

    叶春秋不禁无语,这谢公还真是坑人啊,这话一出,不是让他得罪了刘健和李东阳吗?

    他看了刘健一眼,刘健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作势要起身,一面道:“老夫该去票拟了。”

    “不,不。”叶春秋忙道:“下官确实有事禀告刘公。”

    接着,他将朱厚照命自己造军械练兵的事统统说了出来。

    刘健听了,略微愕然,然后与李东阳面面相觑。

    这陛下……还真是不消停啊。

    其实小天子刚刚登基时,就四处要练兵,先是练了勇士营,接着还觉得不够,甚至说京营久不经战事,想要让边军和禁军换防,接着又想操练上四卫,练勇士营倒也罢了,毕竟这是小天子花费自己的内帑练的,可是调换京营和边军,却曾在朝中惹起了一阵非议。

    这可是数十万军马的相互调动,要靡费多少钱粮来着?何况驻在京师的亲军,谁愿意去边镇受苦来着?所以武官们也反对得厉害。

    这内阁为了盯着朱厚照,也算是费尽心机了,就怕他搞怪,吃不消啊。

    现在倒好,又想练镇****了……

    刘健的脸色显得很不好看,偏偏又发作不得,因为镇****确实没有编入亲军之中,这就意味着,人家也不吃你的饷,你就算想说什么,天子也可以敷衍过去。

    倒是这时,李东阳却来了兴趣,捋须道:“叶修撰,陛下如此器重你,关于这练兵、造械之事,你以为如何?”

    他这突然一问,却是转移了刘健的注意力。

    谢迁也来了兴趣,突而也很想听听叶春秋的想法。

    叶春秋徐徐道:“下官以为然也。”

    以为然也,意思就是我十分认同。

    刘健这时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些了,却没有发作。

    谢迁似乎也觉得叶春秋不该说这样的话,便朝叶春秋吹胡子瞪眼。

    李东阳却是呷了口茶,脸色没有显露出太多的表情,淡淡地道:“噢?不知这是什么缘故?叶修撰可有什么情由吗?”

    叶春秋很清楚,镇国府的事,虽然是私下进行,是朱厚照一手促成,可是当今天子尚轻,做事历来缚手缚脚,根本施展不开。

    这件事想要做下去,非得要得到内阁绝大多数学士的认可。

    若是自己答得不好,这几个内阁学士,只需一个眼色,就可以把这苗头掐灭,这天下,终究还是士大夫的天下,天子固然是富有四海,可绝大多数的时候,他不过是待在紫禁城这小小洞天里,不是什么事都可以鞭长莫及。

    叶春秋想了想,认真地道:“其一,而今卫所崩坏,可是想要破旧陈新,可谓难上加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不能破旧,可是朝廷的兵制一日不改,将来若是真遇到了战事,难道还要临时抱佛腿不成?不能破旧,那么索性就先创新,等新的创出来,若是当真有效,自然而然,高下立判,那旧制也就土崩瓦解了。”

    叶春秋从许多的公文之中能感觉到刘健等人对于现在的卫所制是颇为不满的,尤其是军中弊案连连,吃空饷、喝兵血,杀良冒功,侵扰百姓的事屡有发生,这些事,刘健等人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想要触动卫所制,却是难上加难,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刘健等人只当自己是裱糊匠,对这军制修修补补一下,其他的,就再难有作为了,毕竟阻力太大,牵涉的军户实在太多,真要玩坏了,那就有可能动摇国本了。

    刘健依旧不吭声,既不反对,也没有表现出认同。

    谢迁假装喝茶,感觉叶春秋比前些日子要成熟了一些,似乎在翰林院里,已经渐渐摸到了一点治国的门径了,若是其他的盛气少年,多半是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得了点官位,就急不可耐地要革除这个弊政,要如何如何的,这样的人……锐气有余,却不堪为用。

    李东阳淡淡一笑,道:“其二呢?”

    叶春秋猜测不出三个阁老的心思,心里倒是有些紧张,自己所面对的,是这大明朝最顶尖的三个宰辅,这三人都是数朝元老,真正有见识的,但愿……自己的话不太幼稚,免得惹人笑话。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颇像是一场考试,而考官有三个,考生却只有苦逼的叶春秋。

    叶春秋道:“其二:陛下尚武,这是无法更改的事,无论如何阻止,陛下终究是天子,天子要做的事,可以拦得住一时,却拦得了一世吗?下官担心的是,今日陛下只是命下官练兵,可这一次若是阻止之后,又命刘瑾或者其他人呢?既然练兵无法阻止,那么与其这个兵让武人或是阉人来练,那么不妨就让下官来练,至少下官总算是读过圣贤书,多少明白一些是非道理,做事尚能拿捏一些分寸,总不至于捅出什么天大的篓子来。”

    这话……听着怎么像是自夸?

    见叶春秋说得很认真,谢迁一直绷着的脸,突然莞尔。

    ………………

    向大家说一声,今天继续九更,终于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早上去打了针,特么的,老虎又感觉时间少了很多,再加上感冒症状,脑袋依然迟钝,还有打瞌睡的症状,所以这几天只能请大家多多谅解一下!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放手去干(第八更)

    听完叶春秋所说,谢迁觉得,叶春秋的话未尝不是没有道理,小皇帝要做的事,你能拦得了一时,能拦得了一世吗?

    堵不如疏,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叶春秋来做这件事。

    毕竟叶春秋是‘自己人’。

    谢迁和刘健等人一样,都是读书出身,都金榜题名,都进入过翰林。

    更不必说,叶春秋还是王华的门生,王华能看中的人,不会太差。

    “还有吗?其三是什么?”李东阳的脸色依然带着淡淡的笑容,但是显然,他是用心在听叶春秋说的话。

    叶春秋正色道:“其三:便是下官自己,下官自幼读书,也略知一些练兵之道,下官读史,也更知道我大明深受北虏南倭之害,下官曾做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既然现在陛下给了下官这个机会,下官愿意为君分忧,为那边镇和江南饱受侵害的百姓略尽绵薄之力。这只是下官的小小抱负,这世上的事,总要有人去做,有的人有志向,却无处伸张,有的人有机会,却不愿去把握,下官有这志向,陛下也给了下官这个机会,所以,下官希望做于少保那样的人。”

    于少保就是于谦,当初国家危在旦夕之间,是他挺身而出,在无数的争议之中,力主保卫北京。

    看着这个‘稚嫩’的少年,表露自己的心迹,陈说自己的抱负,或许会让人觉得可笑,可是……

    在座的三人,谁都没有笑出来。

    这只是个少年的‘一时冲动’吗?毕竟,谁都曾年轻过。

    可是没有人认为叶春秋是一时冲动,如果一个状元公,一个已经步入了官场门径的翰林修撰,一个名噪一时,且有过不少功劳的人,你将他视作是幼稚,反而让人觉得可笑的是自己。

    谢迁很欣赏叶春秋这一点,叶春秋想学于少保,并不是坏事。

    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