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傻小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初唐傻小子-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其是这个魏王喜好舞文弄墨,深得皇上的宠爱,他奉旨在府中开设了崇文馆,延揽天下文士,还编纂了括地志,一时风头无两。皇上每年给他的赏赐比给太子的还多,朝中大臣争相攀附,趋之若鹜,俨然已形成魏王党了。我估摸着,若是太子被废,最有可能夺得储位的就是他了!”

    张小七愤然道:“皇上真是偏心眼!吴王殿下为国家效命疆场,几经生死,居然还比不上一本破书?”

    “你知道什么呀?这魏王跟太子一样,乃是长孙皇后所生!是嫡次子!长孙皇后贤淑温婉,跟皇上伉俪情深,感情好得不得了,不仅长孙一脉因此备受优渥,她的三个儿子子以母贵,所受的封赏也比其他皇子的高出一大截呀!”

    “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那还有一个是谁呀?”

    “皇九子晋王李治呀,不过这个晋王年纪尚小,平日里深居简出,不常与群臣交往,就是个闲散王爷,没什么野心。”

    “哦!原来长孙皇后的能力这么大呀,要是殿下也是她的儿子就好了!”

    “那还说什么呀!要是那样,他早就是太子了,谁也撼动不了啊!”

    “诶,我记得,殿下的娘还是隋炀帝的女儿呢,也是贵不可言哪,皇上怎么不考虑一下呢?”

    “别提这个了,就是因为殿下身上有隋炀帝的血脉,才会引起皇上的顾虑。皇上常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咱们只要想想前隋的事情,就能大概摸清皇上的心态了。

    前隋文帝有两个儿子,太子杨勇和晋王杨广,当时太子杨勇也跟现在这位太子差不多,生活奢靡,喜好歌舞,纵情声色,而杨广却非常勤俭,满腹文韬武略,颇负盛名,跟如今的殿下如出一辙。后来隋文帝看重了杨广的贤名,废掉了太子,立杨广为储。可没想到杨广是个败家子,刚一登基,便原形毕露了,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没几年就把前隋的基业败光了。

    现在同样的情况摆在了咱们皇上面前,你说他该如何选择?在他看来,太子从小在深宫长大,贪玩骄纵,有些纨绔习气,都是正常的,这是真性情,他心里反而会踏实一些,即便太子不肖,可将来登基后有满朝忠良辅佐,只要他行事不出大格,能守住江山社稷就行啊!

    可对于殿下,皇上却摸不准哪!以致于每每看到殿下,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殿下的外公隋炀帝杨广,这个心结恐怕很难解开呀!”

    “哎呀,这事这么困难哪!我看,殿下自打从西域回来以后,好像对争储也看淡了很多,并不怎么上心了。要不咱们还是别折腾了,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不挺好吗?”

    “庸人之见,咱们现在还远远没到山穷水尽之时,凭什么放弃呀?再说,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以为咱们置身事外就能逃得掉吗?他日,无论太子登基,还是魏王登基,都不可能让殿下好过的!”

    “那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咱们得审时度势、相机而动。”

    “什么意思?”

    “如今*羸弱,近几年折了不少羽翼,侯君集因为攻打高昌时纵兵抢掠,收受财物,被皇上免了官了,长孙无忌那老狐狸似乎也嗅到什么味了,不再替太子说话,态度不明,毕竟魏王也是他的亲外甥啊!朝中重臣中,还在死保太子的就只剩房玄龄一人了。

    而魏王党虽然风头正劲,可还尚未形成气候,他们想要扳倒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两方互斗,势必都会寻求咱们的帮助,咱们便可以巧加利用,从中渔利。”

    “你小子他娘的一肚子坏水,我可跟你说好了,帮魏王倒是没什么大不了,要是让我帮太子那帮人,没门!”

    “互相利用,互相利用,你懂不懂?”

    “你不用跟我废话了!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快帮我想想,怎么阻止禄东赞娶走公主?”

    程怀亮想了半晌,没说话。

    “怎么?你也没咒念了?你不是主意挺多的吗?”

    “我倒不是没主意,我只是在想若阻止了吐蕃求亲,对咱们有什么好处?”

    “管他有什么好处?我就是气不过吐蕃那对君臣得便宜卖乖,一边觊觎大唐的疆土,一边还要娶大唐的公主,凭什么?”

    “瞧把你气的!这种国家大事皇上他自有考量,你我还是多想想自己的事吧!”

    这时,翟珊走了进来,“你们俩怎么聊起来没完了?殿下来了,还不快去迎接!”

    “哦!好!”

    不多时,三人将李恪迎入房中,重新落座。

    程怀亮就问道:“殿下你这是打哪来呀?”

    李恪叹了口气,“唉,我刚去了趟江夏王府,跟我那堂叔闲聊了一会儿,老爷子为女儿的事整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甭提多难过了!”

    “这也难怪,心头肉被硬生生割走了,换谁能好受得了啊?老三的娘不也是如此吗?”张小七深有同感。

    程怀亮则似乎有所领悟,“这么说,若咱们在这个时候对江夏王施以援手,搅黄了和亲,江夏王必然会领咱们的情,倒向咱们一边了?”

    “我说程贤弟,咱们做事是出于大义,光明磊落,你怎么满脑子都是算计呀?”

    李恪也赞同道:“大哥说的是,咱们不该有私心。现在的朝廷上,李靖元帅已经致仕还乡,老一辈的将领里就只剩下江夏王还能挂帅出征,上阵杀敌了,他是国家的栋梁,咱们帮他解除后顾之忧,也是为了国家着想啊!”

    “行行行,你们都是正人君子,我是龌龊小人行了吧!不管怎么说,咱们的目的是一样的,不都是破坏和亲吗?那就好好谋划一下吧!”

    次日,李世民升朝,开始二试婚使,测试的题目是,要禄东赞前往马场,分辨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的母子关系。

    禄东赞想了片刻,请命道:“陛下,此题臣可以完成,只是要请陛下允臣两日的时间,两日后,臣一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恩,好!朕准了!”

    “谢陛下!”禄东赞领旨,退下去了。

    散朝后,张小七不禁对程怀亮赞不绝口,“程贤弟,你真神了!竟然连皇上的题目都能猜得出来!”

    程怀亮呵呵一笑,往四周看了看,小声道:“这算什么?实话告诉你,这题目其实就是我爹昨晚连夜进宫向皇上献的。”

    “哦,原来是这样。”

    李恪还有些忧虑,“此题虽然挺难,可也不保险哪!万一真的又被禄东赞破解了,咱们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

    “嘿嘿,殿下放心吧,这题目既然是我出的,我当然有充分的准备,昨夜,我已将那一百匹母马中的三匹调换了,将原来的三匹母马藏在了我府上。无论禄东赞使出什么招数来,都不可能配对成功!”

    “好啊!我就等着贤弟替我出气了!”张小七欣然道,“禄东赞那厮先前还在朝堂上羞辱我,这回我也看看他的窘态!哈哈!走!都到我府上喝酒去!”

    三人高高兴兴回府去了。

    很快两天过去了,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来到皇家马场,召来禄东赞,问道:“使者,如今两日期限已到,你可有甄别的办法了?”

    禄东赞施礼道:“回陛下,臣确已有了一计。”

    “哦?你先给朕说来听听。”

    “陛下,臣昨日将那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分别关在了不同的厩里,一天中只给小马们喂草料,而不给它们水喝。现今臣只要再将母马和小马重新放在一处,料想小马们口渴难耐,必然会找自己的母亲喝奶,如此一来,臣便可辨别出母马和小马的母子关系了。”

    “妙哉妙哉!”李世民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好!便请使者依计而行吧!”

    “遵旨!”

    结果果然不出禄东赞所料,那些小马们一出马厩,便迫不及待地冲到了各自母亲的身边,开始喝奶了。

    没过多久,马场的官员上前禀奏道:“皇上,经过臣的验看,吐蕃婚使准确无误地确定了九十七对御马的母子关系,只是还有三只小马在场中乱跑,尚未找到与它们对应的母马。”

    “好了,朕知道了,退下吧!”

    “是!”

    李世民点点头,欣然看向禄东赞,“使者,你都听到了吧?你的方法虽然很高明,可终归还是没能完成朕的题目,既如此,朕也爱莫能助了!”

    “皇上!且莫急着下定论,容臣再观察一番。”禄东赞连忙恳求道。

    “恩,也好,那你便看看吧!”

    禄东赞着人牵来了没能配对成功的三匹母马和三匹小马,皱着眉头绕着它们转了两圈,沉思了片刻,对李世民道:“陛下,臣看了这三对母马和小马的毛色和体态,窃以为它们并无母子关系。”

    “什么?你说什么?你的意思是朕的题目有误?这怎么可能?难道朕会故意篡改考题刁难你不成?”

    “是呀,适才臣也甚感蹊跷,陛下乃是泱泱上邦之君,是天下共主,怎会言而无信,捉弄我等外藩之臣呢?”

    “大胆!”张小七站出来,向李世民启奏道:“皇上,禄东赞这厮黔驴技穷,完成不了皇上的考题,竟然出言不逊污蔑皇上,请皇上降旨治他的大不敬之罪!”

    程怀亮也道:“皇上,平凉侯言之有理呀!禄东赞仗着他们吐蕃有些个兵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欺君罔上,请皇上收回成命,不要把公主嫁与吐蕃。”

    李世民声色未动,看了看禄东赞,“使者,你说有人在朕的题目中做了手脚,你可确定?”

    “臣不敢,但是臣既奉我主之命前来求娶公主,自当尽心竭力不辱使命,臣请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允臣便宜行事,若臣当真无法找出这三匹小马的真正母亲,臣情愿接受陛下的一切责罚!”

    程怀亮见势不妙,忙道:“皇上,您千万别听禄东赞胡说八道,我看他分明是无计可施,借故拖延时间罢了!”

    “诶。”李世民摆了摆手,对禄东赞道,“使者所请也是情理之中,你放心吧,朕绝不会责怪于你,你尽管放手去找就是!”

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

    却说程怀亮为了替张小七报仇出气,阻止禄东赞娶走公主,在皇上二试婚使的题目里动了手脚,调换了其中的三匹母马,想要禄东赞应试失败,乖乖地认栽滚回吐蕃,可没承想,禄东赞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一发现事情出了差错,当即猜出了其间的猫腻。

    程怀亮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如今事到临头,自己已经没有再更改计策的机会了,只能跟在皇上身后,眼睁睁地看着对手行动,束手无策。

    禄东赞遇事并不慌乱,很快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向李世民请旨道:“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臣请陛下将这六匹母马和小马放出御马场,任其自由行走,不加阻拦,臣会派人远远地跟在它们后面,查出它们原来的住处,进而追回被调换的御马。”

    “恩,使者请便吧!”

    “谢陛下,请陛下稍候,要不了多久,一切自有分晓。”

    “好,朕就在这里等你的消息!”

    “遵旨!”禄东赞着即带人依计行事去了。

    李世民则带领群臣来到别苑内小憩。

    约莫半个时辰后,侍卫进来禀报:“皇上,那三匹小马在街上转了一圈后,先后返回了御马场,此时禄东赞正跟着剩下的三匹母马行动。”

    “好,再探!”

    “是!”

    程怀亮闻言,冷汗直流,心说话:“坏了,要歇菜!不能再等了!”急忙出班道:“皇上,臣、臣家里尚有件急事要处理,斗胆向皇上告假回趟家,请皇上恩准!”

    李世民诧异地看了看他,“你有急事?一个王公子弟能有什么要紧的事?莫不是你父亲得了重病,起不了床了?”

    “呃,那倒没有!”

    “朕也觉得不太可能,好了,既不是你父亲得病,就没有什么大事,不必多言,留下来侍驾吧!”

    “呃,是,臣遵旨。”程怀亮被堵着张口结舌,只好硬着头皮退了回去,偷眼看看同样焦急不安的李恪和张小七,一脸无奈。

    怕什么来什么,片刻后,禄东赞带着手下快步走了进来,“陛下,臣已找到了三匹母马原来的住处,请陛下快随臣前往一看。”

    “哦?”李世民一皱眉,扫视了一遍群臣,应道,“好,朕这便起驾,头前带路吧!”

    “遵旨!”

    简短截说,李世民上了龙辇,带着百官,一路浩浩荡荡,跟着禄东赞来到了鲁国公府的大门外。

    禄东赞用手一指,“陛下,就是这里,方才那三匹母马在府门前徘徊了很久,后被这府上的家丁认出来,牵了进去!”

    程怀亮心里咯噔一下,头皮发麻,“完了完了,这下彻底玩完了,我的爹呀,这么大的事,您怎么不事先做好准备呀?”他又忙不迭跑出来争辩,“皇上,这是不可能的!这一定是禄东赞在陷害我,请皇上明察!”

    可李世民压根就没理他,即刻向侍卫们下旨:“你们现在就随朕入府,直奔马厩,期间不准任何人通禀鲁国公!”

    “是!”

    众臣随着李世民蜂拥闯入府中,府内的丫鬟婆子们惊慌失措,纷纷拜伏在地,不敢动弹。

    李世民带人径直赶到马厩,扭头向禄东赞问道:“使者,你可有办法从这些马中找出被换走的那三匹御马?”

    “陛下,这个简单,只需将之前未配对成功的三匹小马带至此处,它们便可自行找出它们的母亲。”

    李世民点头认可。

    就这样,不多时,关在鲁国公府马厩中的三匹御马都被逐一认了出来。

    真相水落石出,李世民笑着向禄东赞问道:“使者,你怎么就断定那三匹母马能自己回家呢?”

    “回陛下,臣也不敢确定,只是斗胆一试罢了,臣猜测这几匹马既然能混入陛下的御马场之中,那它们也应该不是普通的战马,必然是百里挑一、有灵性的好马,可能会认出回家的路径,故而才冒险行此计策。”

    李世民不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