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道贩子的奋斗-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薄了点,撑不住底火爆炸的劲。”那名老师傅一看便摇了摇头。

    杨丰笑眯眯的捡起桌子上一根钻头,用尽全力扎了下去。

    “咦?”老师傅脸色立刻变了。

    “这是什么钢?”他抚摸着仅有一点淡淡划痕的钢管,用微微颤抖的声音问道。

    “高压合金钢,一般用在锅炉管道上的。”杨丰说道。

    “能行吗?”他接着又问道。

    “可以试一下,不过真要是这么硬,我们的刀具也不行。”老师傅说道。

    “合金刀具就在我车里,一会拿出来您试试看能不能安到机器上,还有合金焊条我也带来了。”

    “那就好办了,在内壁挑出丝来,然后用一块整个的圆钢车出里面的撞针和底部连接,外面挑出丝直接拧进去,然后把接缝焊死,保证足够结实,弄好以后再弄点炸药,就按照迫击炮弹底火最大药量,放到里面找个僻静地方试验一下,只要不炸膛就绝对没问题。”老师傅说道。

    “多久能做这样一根?”

    “不好说,这是一个细致活儿,咱们厂子恐怕就我自己能弄,估计最快也得一天一根,再说了光炮管做出来也没用,其他部分比这要麻烦得多。”

    “其他部分您不需要管,估计半个月后我就能拉来五百套,您只需要做炮管就行!”杨丰笑着说。

    “多少?”王传铭二人被吓一跳。

    “五百套,如果不够再做。”

    “那你这种钢管有多少?”

    “一百吨!”杨丰笑得很开心。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十三章 合作

    “一百吨?你要造多少迫击炮?一根炮管也就几十公斤,你这个更轻,一百吨估计得造几千门,你让二十九军上哪儿弄炮弹去?”王传铭惊叫道。

    “我又没说全给他们,前线部队都可以给嘛!当然前提是他们不能像东北军一样见了日本人就跑,另外我还准备往外卖,像太原兵工厂,金陵兵工厂这些都可以卖,一百吨我觉得还少了点,要是卖得好我还准备继续弄。”杨丰颇为得意地说,想象一下中**队迫击炮泛滥的情景他就觉得很开心。

    “你说准备开的钢铁厂是不是就能造这东西?”王传铭问道。

    “不太好说,像这种水平的不敢保证,但是比它稍差一点的还是没问题的。”杨丰心想高压合金钢在现代都属于比较高端的技术,你让我一个小白人怎么给你保证。

    王传铭没有再说话。

    杨丰留下钢管,然后在刘海宁帮助下,找了一个比较放心的律师,由他做代理向欧美各国同时发出了磺胺的专利申请,当然这只是一个必须的过程,真正能否拿下专利权,还得需要幕后动作。

    “理查德先生,辉瑞公司有没有兴趣生产磺胺?”六国饭店的法式餐厅内,杨丰一句话把正嚼牛排的理查德噎得差点背过气去。

    “杨,杨先生,您是说炎黄实验室已经解决了生产问题?”他用被金子砸到的表情小心翼翼地问。

    “快了,不过我现在正在贵国和欧洲申请专利,就算真得投产,也得等我获得专利以后。”杨丰矜持地说。

    理查德很聪明,立刻明白了杨丰的意图:“您的意思是,如果辉瑞公司能够尽快促成您的申请,您就会和辉瑞公司合作?”

    “可以这样说,以咱们的交情,难道我还会去和拜尔了,诺华了,史克了,礼来了,难道还会去和他们合作?”杨丰笑眯眯地说。

    理查德立刻笑了,笑得就像一只乖巧的小狗狗:“那是当然,杨先生,他们又怎么可能和我们的友谊相比。”

    “所以嘛,我刚发出专利申请,就立刻过来找您了,另外我们实验室还在对磺胺进行更深度的研究,有可能会推出更多的种类,到时候如果我们合作愉快的话,辉瑞肯定还是第一选择。”

    杨丰现在卖的磺胺实际上只有一种,也就是最常见的复方新诺明,即磺胺甲恶唑,他接下来准备把其他磺胺类药物一个个推出。

    德国人32年合成百浪多息,随后杜马克开始研究它的药用价值,出于德国人的严谨,到35年他才经过一次次试验,甚至包括用在拿自己重病的女儿做试验,最终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结论,然后百浪多息才逐渐被医院使用,最后36年因为治好罗斯福的儿子才一举成名。

    事实上百浪多息并不是磺胺,或者用它的中文化学名称叫做对氨基苯磺酰胺,百浪多息在人体内的生成物才是,这一点的是后来科学家从服用百浪多息后病人的尿里找到的,而杨丰所出售的却是真正合成磺胺,跟百浪多息是任何关系没有的,至于名字那就是一个中文简称,如果能从这样一个简称中推断出它的成分,那简直就比较恐怖了。

    所以说杨丰丝毫不担心百浪多息的问题。

    理查德坐在那里眼珠转动着,仔细地考虑这桩生意。

    最初辉瑞公司知道磺胺,是北平的一名美国医生通知他的,这名医生用所有他能够知道的词汇向辉瑞渲染磺胺的神奇,这才促使他来北平。

    等来到这里以后他立刻到各大医院进行调查,磺胺的神奇实实在在地展现在面前,这才促使他接受了杨丰那堪称恐怖的价格。

    说实话辉瑞公司确实想着通过研究山寨出磺胺,但理查德也很清楚,这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但杨丰不可能给他们时间,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旦他放出寻找合作者的消息,无数的医药公司将蜂拥而来,不管是谁得到这份蛋糕,对辉瑞都是沉重的打击。

    理查德在瞬间就做出了决定。

    “为我们的友谊干杯!”他满脸笑容地举起手中的酒杯。

    当然这只是一个合作意向,真正是否同意和杨丰合作,还得辉瑞公司的董事会来决定,不过这也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

    解决了磺胺专利问题,杨丰心情很愉快,只是一回到小红楼,心情就立刻不愉快了,阴魂不散的伊藤正在等着他。

    “啊,伊藤君,你看我一忙起来就给忘了,这是你的药。”杨丰指着那两箱国产威哥说。

    伊藤用贪婪的目光看着这两个不大的纸箱,这些天的幸福恍如梦幻,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做男人居然还能够这样强悍,一想到服下小蓝药时,自己在女人身上驰骋的那种疯狂,他就忍不住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十五分钟啊!整整十五分钟!

    四十五年了,他等待这一刻等待了足足四十五年,第一次做完之后,他甚至激动得仰天长啸。

    “不过伊藤先生,我要的东西呢?”杨丰的话把他惊醒过来。

    伊藤的脸色立刻变成了无比的沮丧。

    “杨先生,实在抱歉,我这一次就是来专程向您道歉的,从安东运送人参的阿朵丸号商船,在大沽口外失事不幸沉没了!”他鞠着躬说道。

    “呃?”杨丰忽然想起被自己压沉的那艘船来,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很精彩。

    “那这就不好意思了,只好等您的第二批人参运到以后,我才能给您药了。”他很无奈地说。

    “杨先生,我可不可以用古董来同您交换?”伊藤说道,他此前已经把一瓶样品送到了日本的总部,亲自试验了效果的大老板,正发疯一样催促他赶紧把药弄回去,如果再耽搁的话,他不知道还要承受多大的怒火。

    “古董啊,我现在手里就还压着一批呢,再说这东西现在也卖不上什么价钱!”杨丰一脸为难地说。

    “要不这样吧,你把东西拿来,然后咱们找人估估价,按照药品价格再加百分之五十,毕竟我也不是什么收藏家,转卖的话就很难说会不会损失一部分了。”杨丰说的。

    (感谢书友莫断的打赏。)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十四章 寻人

    王传铭那里加工得很快,第二天便把炮管做了出来,然后带着炸药和杨丰一起出城,找了一处荒无人烟的山沟,把炸药按照迫击炮的底火装药分成一个个药包,从少到多依次试验。

    最终结果不言而喻,即便是最大装药量也一点事没有,王传铭又狠狠心继续往上加,一直加到接近两倍的装药,才终于把这根钢管炸开。

    “好东西啊!这比法国原装的布朗德炮管还结实,用现在的82炮弹多加药包,打出三公里以上都没有任何问题,别说对付迫击炮了,就是对付日本人步兵炮都行。”他一脸感慨地说。

    “也就是说咱们往外卖迫击炮都没问题?”杨丰笑得很阴险。

    “没用,除非你连炮弹一块卖,否则的话谁也不会买。”王传铭摇了摇头。

    “要是咱们自己造炮弹呢?”

    “政府不会允许,偷摸造炮无所谓,炮弹就不行了,大批量炸药采购不可能藏得住,更何况我们还必须进行各种试验,而且以我们的财力也根本玩不起。

    再说你造了卖给谁?中yang军不需要,他们有自己的兵工厂,牵扯着无数条利益链,咱们根本插不进去。

    卖给那些军阀?

    那是自己找死,蒋委员长第一件事就是先弄死你。”王传铭说。

    对他的话杨丰却没怎么放在心上,大不了去察哈尔弄,然后让宋哲元随便给个什么名义,比如说二十九军军械修理所之类的,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你真准备了五百套迫击炮零件?”王传铭有点难以置信地问。

    “对,我在国外以机械零件名义分开造的,完全仿金陵厂的82迫击炮,炮管没法造,毕竟这东西一看就知道是迫击炮,但其他部分一样不缺,加上炮管就能使,最多再过十天,我会连钢管带零件一起带来。

    用不了几天日本人肯定会开始进攻热河,不要指望东北军,他们早就没魂了,指定还是一触即溃,如果我估计不错,真正的战事将在长城上展开,到时候恐怕西北军,晋绥军甚至中yang军都得上阵,然后咱们就可以趁机捞一笔,顺便给日本人添点堵。

    他玛的,现在我一看到日本人就想揍。”杨丰恶狠狠地说。

    二十九军可以送给他们,实际上也不能说送,他们连古董带人参药材,杨丰估计了一下总价值差不多在四千多万,扣除军服那一千来万,还有换武器用的磺胺和威哥,杨丰仍然有一半的赚头。

    但对中yang军就不能白送了,海茵茨从金陵厂买的迫击炮算两千多一门,而且质量还不行,又沉打得还又近,咱为支援前线卖一千还是很合理的,换成黄金差不多接近四百克,按照两百五一克算也就是十万元。

    “赚多了!”杨丰在那里自言自语。

    “如果是五百门的话,光我这里恐怕来不及了,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分出一些去。”王传铭并没有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在一旁皱着眉头说。

    “有放心的人吗?”杨丰问。

    北平城里的机械厂多数都是外国人开的,甚至有些还是日资,杨丰可不想弄得满城风雨,他信任王传铭是因为从心儿那里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

    王传铭是1914年从德国回来的留学生,先是在北洋政府陆军部军械司当过一阵公务员,袁大头脑子抽风当皇帝后,他愤而辞职。

    然后投身实业,自己开发了一款小型柴油机,一开始还卖出过几台,用在一些小型内河船上,但后来日本货大举涌入中国,一下子把他给冲破产了。

    后来他重起炉灶造水泵,结果没两年又让日本人给挤垮了,最后不得不弄个小机械厂,靠给其他工厂加工点零件混日子。

    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捐出了整整一万大洋给马占山,要知道他的机械厂总资产也不过十万大洋,对这样一个人,杨丰还是比较信任的。

    杨丰这样一问,王传铭也犹豫了。

    “能做这东西的工人还有没有了?”杨丰又问。

    “我自己算一个,老张师傅算一个,对了,前几天还有三个从东北逃难来的技工到我那里找工作,手艺还行,只是我因为不缺人没留,不过他们给我留下了一个地址,但这样的话机器就不够了。”王传铭说。

    “机器好办,只要你有人,要什么机器我都有。”杨丰立刻说道,缺机器那就算不得问题了,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咱不能往这弄,老式机床可是要多少有多少,几万块钱一台而已,顶了天十几万。

    “走,咱们找人去!”他立刻来了精神。

    回城后两人先去厂子找到那几个东北人留下的地址,然后杨丰开着车就过去了,钻了无数条小巷,问了无数次路以后,终于找到了一家破破烂烂的小院门前。

    “您二位找谁?”开门的是一个小姑娘,十**岁年纪,模样长得挺不错,就是穿得朴素了点,一身不算太厚的棉衣补丁摞补丁,正说着话从她背后伸出一颗黄色狗头,标准的中华田园犬,虽然瘦骨嶙峋,但身架却不小,呲着牙不怀好意地看着杨丰。

    “鄙人王传铭,永新机器厂厂长,请问这里是刘建平师傅家吗?”王传铭问道。

    “我爹出去了。”小姑娘歉意地说。

    “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王传铭问道。

    “就是这小蹄子,就她放狗咬我的,快上,别让她跑了!”不远处的巷口,突然传来一个刺耳的破锣嗓子。

    小姑娘脸色立刻变了,急忙缩回去关上了门。

    杨丰一脸不爽地扭过头,就看见一个二世祖模样的小胖子,正用一种奇怪的姿势,迈着两条小短腿,一瘸一拐地跑过来,指挥四个狗腿子抡起棍棒开始砸那扇破旧的大门。

    “嗨,嗨!干什么呢!”杨丰拎着脖子,一下子扭过他的头来。

    “嗳,怎么着爷们儿,想找不自在啊?”小胖子眼一瞪,仰望着杨丰说道。

    “操!我看是他妈你想找不自在!”杨丰一听乐了,随手拔出快慢机直接杵到了他嘴里。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十五章 工人

    小胖子腿一哆嗦,要不是杨丰还拎着他脖子,估计一下子就坐地上了。

    “嗨,兄弟!有话好说!”正在砸门的四个狗腿子脸色齐变,当中一个个子稍高一点的立刻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