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我想您应该明白这件东西意味着什么。虽然它很小,只是一枚防空武器。可是组成这件防空武器的,可是很多最新的技术,哪怕随便拆下一个零件,都可以让贵国某一方面的技术得到极大的提升。
比如说火箭发动机,一枚手臂粗的导弹可以飞几公里,那么一枚直径一米的。是不是可以从德国直接飞到伦敦,甚至再大一些直接飞到纽约呢?
比如红外热源引导技术,如果一枚防空导弹可以在五公里内锁定一架螺旋桨战斗机发出的热量,那么它能不能在更远的距离上锁定一艘战列舰的锅炉呢?
还有自动控制技术,火箭燃料技术等等还有很多我不能一一列举的。可以说这个小东西,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是武器发展的一次geming,拥有这套技术,就可以成为未来的主宰。
那么德国愿不愿意和中国共同成为这个主宰呢?”杨丰颇有些得意地说,他才不担心小希会杀人越货呢!傻子都知道他不可能就凭这剩下九枚导弹逆向推理出所有东西,而杨丰既然能拿出完善的成品来,那么他背后的炎黄实验室肯定已经解决了所有技术,干掉杨丰私吞这九枚导弹并不困难,但激怒了炎黄实验室转向英法,德国就完了。
“杨先生,我想这一点是不需要考虑的。”戈胖子满脸横肉笑得乱哆嗦着说道。
“很好,既然这样我也就不再啰嗦了,很简单,德国政府帮助我建设这些项目,当然我会出钱的,但贵国得提供技术,作为回报德国科学家将同中国科学家一起,在北平全面参与包括这件武器所含的在内,另外再加上涡轮发动机的所有技术。”杨丰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文件,这上面罗列了上百项可以说构成一个国家完整工业基础的项目。
戈胖子接过去,皱着眉头看着杨丰说道:“杨,难道以炎黄实验室的技术实力,还需要在这些方面找别人帮忙吗?”
这些项目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基本上都是些比较基础的东西,当然这个基础是对德国而言。
“元帅,您应该能明白,有些东西是必须得时间沉淀的,而且我们的人力终究有限,还不能公开露面,就算能够完成,也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有德国的帮助,那么无疑会大幅缩短。”杨丰说道。
戈胖子点了点头说:“这件事我会专门向元首汇报,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你答复。”
拿廉价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换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在杨丰看来无疑是非常划算的,至于对德国人的好处问题,这个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就算德国人统一欧洲,中国和德国成为敌人,那也是一件很遥遥无期的事情,就算排队中国恐怕也是最后一个。
德国的强大,实际上是对中国最有利的,现在中国需要一个挡在自己前面的最好靶子,把世界的火力都吸引过去,然后杀得血流成河,中国人再躲在后面偷着笑,二战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打到美国,但如果有了自己的帮助,德国人在战争结束前,就有能力把导弹打到纽约,那么恐怕也就不会有未来的世界霸主了。
至于德国会不会成为世界霸主,这个根本不需要担心,就连苏联这样本来就一体的帝国都能解体,更何况是完全靠武力硬逼到一起的第三帝国,哪怕小希统一欧洲,征服了英国,打得美国屈膝投降,接下来恐怕也会陷入无休无止的内部叛乱中。
而且以现在中国的科技水平,哪怕他再拔苗助长,恐怕也无法给他把一些领先的技术彻底吸收,这东西不是填鸭式的硬灌能够成功的,但如果是和德国科学家进行全面的合作,共同研究,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现在对杨丰来说,赚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他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这边,那财富都是可以进入世界前五的,再多也就是单纯的数字了,现在他最想干的就是以最快速度让中国的技术实力得到一次真正的飞跃,而不是靠着金源的畸形发展。
小希并没有让他等多久,在亲自跑来,然后杨丰当着他的面,又给他搞下一架飞机,搞死一名飞行员以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所有要求,紧接着双方签署了中德全面合作的协议,当然杨丰也向他做出了保证,在这些技术上炎黄实验室不再同其它任何国家进行同样的合作。
甚至于这些技术,在双方的研究工作完成之前,不得对外进行公开,当然涡轮发动机不在限制范围内,实际上这时候各国对喷气动力基本上都有研究,英国,美国,甚至苏联都有,只不过进展都不是很大而已,原本速度最快的英国,在惠特尔让洛克希德搞走以后,现在反而成了最慢的,而德国是除了洛克希德以外速度最快的。
这些手续走完,剩下具体怎么操作这个就由下面的人去负责了,其实也很简单,所有杨丰要求的项目,在中国有人愿意投资的,那么就由德国人派技术人员去合作,就像光头佬那座煤炭液化工厂的模式。
如果没有人愿意投资,那无非就是他自己投资罢了,杨大老板又不缺钱,不过这样中国的工人会很缺的,要知道现在德国已经转入战时状态,本身就缺人,能给他挤出技术人员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还有中国的货币会很缺的,光头佬的法币已经快被他自己搞臭了,这家伙因为财政紧张已经有滥发纸币的苗头。
现在有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货币问题必须解决。
“难道真要自己发行钞票吗?”杨丰有点愁眉苦脸地暗想,可这样的话就是挑战光头佬的底线了。
不知道套用英格兰银行的模式,他会不会接受呢?(未完待续。。)
ps: 红外导弹问题,这个很难有确切解释,反正我认为打螺旋桨飞机是肯定没问题的。
第二九二章 货币监督委员会
发行钞票的条件他是完全具备的,实际上人民银行现在也在打擦边球,在他老丈人的授意下,一直在发行一种固定面值的小额支票,不需要签名直接就可以使用,所有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领取,现在是流通体系中最受欢迎的东西,甚至就连外国人也收。
光头佬对这种事情也一直装没看见,但这种小打小闹触及不了他的底线,可要真正发行钞票就不一样了,南京现在全靠发钞权维持,如果这一点都没有了,他那还玩个屁。
当然,如果这时候杨丰在北方就豁出去不管他,单独在北平就直接发钞票了,那样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老百姓都存他的钞票而使用法币,对于抑制光头佬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是平津资本家们没这么干的主要原因。
要不然这些家伙哪一个也不是好鸟,他们哪能容忍法币到现在。
“看来真得找委员长好好谈一下了。”杨大老板捂着头疼的脑袋坐在返程的飞机上自言自语。
估计让他交出发钞权,那是肯定不可能的,要知道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还有一大家子呢!就算他同意他的那些利益集团们也不可能同意,为了发钞权是绝对值得一场战争的。
但如果发钞权依然归四大行,但发钞数量的决定权交给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呢?这个委员会将包括各方势力的代表,而不是他们自己玩,包括平津的代表,各省的代表,甚至延安的代表,以后发行钞票的额度必须经过这个委员会的同意。否则就是非法的。
一旦这个委员会裁定为非法,那么四大行的发钞权自动取消,至于细节性的如何操作这些东西,那就需要交给经济学家和法律专家们了,而作为交换就是以后zhongyang政府在杨丰体系内的军火之类物资采购,可以使用法币。相信有这样一个诱饵,光头佬应该能够接受了,说到底钞票发多了对他来说也是剜肉补疮,解决得了一时的困难而已。
而这种方式既可以维护他的颜面,又没有触动他的核心利益,当然这只是表面上没触动,实际上真出现这样一个机构,他以后再想随便发钞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现在zhongyang军实力削弱很大。而地方军阀们的实力却都有不小增长,尤其是北方如果联合起来,已经具备干掉他的实力,这种情况下只要北方军阀不同意,他是绝对不敢冒被撵下台的危险的。
包括他背后那四大家族也会接受这种限制,光头佬一下台他们可就什么都没了,少赚点和没得赚这个并不难选择。
回到北平以后,他把这个提议先到议会说了一下。那帮老资本家们倒是都还算赞成,虽然不如自己发钞痛快。不过考虑到现在的条件,这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途径,法币的问题必须解决,要不然太麻烦了,现在北方各种货币都在流通,好在想当年也是这样。所以民间倒还凑合着能适应,可一个国家老是用好几个国家的货币终究不是个事,用法币又不敢,如果能以这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那无疑是最好不过了。
而且就冲以后的那些大项目。没有一种放心的货币流通的确很麻烦。
资本家们解决了,下面就是军阀了,实际上他体系各家在议会都有代表,这些代表们既然同意了,他们也没什么意见,这些大老粗们对钞票问题并不是太在意,他们现在喜欢存的是真金白银,就连外汇因为现在形势也不想要了,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那么拥护杨丰的大计划的原因,很简单,趁着还没贬值赶紧往外花外汇。
说到底都是人精了,谁也不是傻子。
需要特别沟通一下的是延安,还有不属于自己体系的广西,云南,不过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没人会拒绝的。
杨丰又特意跑了一趟延安,现在延长油田已经算是步入正轨了,十几口油井同时投产,照这个速度每年二十万吨很轻松,炼油厂也正式投产,煤汽柴都能生产,再加上土豆吃着,一个个也终于不再面有菜色了。
不但如此文化生活搞得还很丰富,为了欢迎杨丰还搞起了苏式舞会,看得出六十九军在江南战场上的表现,吸引了大批热血青年投入到抗日的大潮中,很是有不少美女呀!
不过他们对于杨丰的兰新铁路多少有点不太满意,在他们看来最好的线路应该是从太原往北修,经外蒙古然后直通乌兰乌德,这样距离短而且工程简单,从太原向北出山西后,剩下的基本上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修铁路施工无疑是最合适的。
“这条线路是我们炎黄实验室的专家经过考察确定,其实就我本人来说,的确觉得这样更合适些,不过毕竟还得听专家的。”杨丰一脸诚恳地向刘公解释。
当然这也就是随便说说,反正铁路线已经定下来,甚至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进行得差不多,现在就快开工了,这个是肯定不会更改的,而且约瑟夫同志也同意兰新线,这样他们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至于杨丰的货币监督委员会计划,延安自然是非常赞同的,实际上这对他们没什么大不了,这里也发行自己的钞票。
离开延安后杨丰又直飞重庆,在这里跟刘湘等人勾搭了一下,然后再飞桂林,现在这里是李白的大本营,失去南宁以后他们便以这里为基地,不过最近也没什么像样战事,日军自从南下以后就放弃了对桂北的进攻,只留下四个师团在广西境内负责防御,李宗仁现在也不想太大消耗自己的实力 ,所以同样没有主动反攻,双方实际上处于对峙状态。
他的桂系前段时间损失不小,要知道军队可是他们的根本,都打光了自己的前途也就完了,所以在实力恢复之前,很难有主动反攻的兴趣。
他们自己没这兴趣,来助战的川军就更没兴趣了,现在广西前线现在除了除了桂系就是川军,另外还有两个师的黔军,分别是柏章辉的一零二师和何知重的一零三师,他们这两个师都是光头佬不要的垃圾,随随便便打发来糊弄李宗仁的,不过从换装后的表现看,这些草鞋兵们还是很不错的,打起仗来基本上可以说悍不畏死,当然这可能跟背后就是他们老家有很大关系。
“这,这怎么能行,都是不知道哪天死在战场上的,总不能连双鞋都没有吧!”杨大老板很不满地看着他们的草鞋,然后回头对身后的随从说道:“记着回头让给黔军兄弟们一人送两双军靴。”
“杨先生你误会了,重庆都给我们配了军靴,只不过兄弟们感觉穿着不如草鞋轻便,所以才都没穿的。”柏章辉在一旁有些尴尬地说道,他们哪是不愿意穿,而是这帮黔军苦日子过惯了,当兵的连布鞋都穿不起,现在一人一双大皮靴,都当宝贝藏着,哪还舍得穿呀!
这一点杨丰倒是能猜着点,不过柏章辉的话,却让他忽然想起来,军靴好像的确不适合这种亚热带环境,美国人当年不就在越南搞得还不如凉鞋吗?而且这个问题远征军好像也反应过,只是后勤上没在意罢了。
“让北平后勤部找工厂定做一批这种橡胶凉鞋,速度要快一些,做出来之后先给黔军兄弟们一人送两双,穿着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合适的话给包括远征军在内的南方各军都换上。”杨丰拿着纸笔匆忙画了一个当年越南猴子穿的凉鞋样式。
视察完前线,他便开始和李宗仁,白崇禧说起货币监督委员会的事情,对这他俩自然不会反对,实际上他们现在也没有反对的资格,桂系所有军火补给全都靠重庆,因为没钱现在都是赊着的,而且听张新吾的意思,这钱最后要不要,也就是杨丰一句话的事,既然这样那还不得对他百依百顺。
就这样杨丰的大串联完成了,然后各方派出的代表齐聚北平,共同商议这个委员会的种种细节问题,既然能来干这活儿的,那都是各方挑选出来的老油条,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方案,然后先造势,雇几个专家在报纸上写几篇文章呼吁一下货币监督问题,主要是给光头佬有个心理准备,免得贸然向他提出来因为太过突然,而产生一些意外情况,说到底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挑衅行为。
等造势造得差不多了,再让李宗仁,刘湘这些人从手下找几个当年跟着炮哥混的老不死,出来向南京请愿,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