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道贩子的奋斗-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军,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在宁波城内请你喝酒了。”他一脸得意地对史迪威说道。

    “上将阁下,那么我们到时候为您的胜利干杯。”史迪威笑了笑说,看着那正在消散的毒气,他笑得更有深意了。

    突破钱塘江的消息传到南京,光头佬立刻迫不及待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外界宣布了这一好消息,要知道浙东可是他心中永远的耻辱,连自己老家都被日本人抢去,自己前妻都被日本人抓起来,这可是奇耻大辱,现在终于可以对着所有背后耻笑他的人挺直腰杆了。

    当然,突破钱塘江并不意味着浙东战役的胜利,打到他老家恐怕没有几个月是不可能的,再说日本人会不会容忍他夺回浙东这还很难说呢!如果日军从国内继续增兵,重新把他赶回钱塘江北岸,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在zhongyang军主力在浙东同日军鏖战的时候,杨丰正在研究怎么扩大他的潜艇部队,他可是要用适度的绞杀战,逼着日本人去抢秋明油田的,这样的话六艘小潜艇未免太少了点,而且这种潜艇也太小了,战斗力严重受限制,但如果搞更大的潜艇,那么就必须得建隐蔽的潜艇基地了。

    他现在就头疼着这个基地该选在哪儿,在他的控制范围内,海岸线有山的地方并不少,烟威青这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山,适合潜艇停泊的港湾也有的是,可问题就是这个隐蔽性没法解决,即便是在山脚下掏窟窿也很难保证隐秘,日本人对这一带太熟悉了,说不定中国人都没他们熟悉,无论青岛还是威海沿岸,那都跟自己家一样熟悉。

    而且他们在山东的间谍可是很多的,这些间谍说不定都在中国潜伏几十年了,想要找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说实话就是在八十年后,这些间谍是不是都清理干净了,那也还很难说呢。自己只要在山东沿海搞点异常工程,肯定会被他们给盯上的,像掏窟窿这种旷日持久的大项目,是绝对瞒不过有心人的。

    再说一个潜艇基地可不只是掏窟窿那么简单,至少得修公路,还得有大量的物资运输,这就更难做到隐秘了。

    如果还是在养马岛呢?

    而且还像浮船坞那样的玩法,回去搞一艘报废的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吨级油轮,然后把内部改造一下,全部掏空里面完全做成一个纯粹的空壳,拖到养马岛让它坐沉在海边,当然必须坐沉在一个合适的深度,然后在水下把舱壁切出进出通道,以后潜艇在水下出入。

    这样的大型油轮最少也得两三百米长,五六十米宽,高度更是达到二三十米,里面掏空以后就算明级这样的大型潜艇,藏个七八艘也不成问题,对外可以说这是自己的海上体育场,周围用铁网围起来,上面搭上棚子,基本上也就像模像样了。

    不过问题是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油轮,连五万吨的都没有,那么自己是从哪儿搞来的,这个好像不太容易解释,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容易解释就不解释,谁还能怎么着自己,让他们自己胡乱猜去。

    实在不行弄艘十万吨的就行了,这样容纳六艘明级估计也不成问题。

    杨丰已经确定回去弄明级了,这东西关键是好弄,海军封存了一大堆呢,无非就是给自己把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换换,最好把消声瓦都盖上,这样的话在这个时代,就完全可以保证成为大洋黑洞了。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的艇员数量又严重不足了,要知道这种潜艇可不是小鲨鱼,随随便便弄十几个人就能伺候得了,估计把自己手下所有艇员加起来,也就能凑够一艘潜艇用的。

    这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一步一步解决了,好在他也不着急,现在小希还没动手呢!估计就算再挑拨,日本人也不太敢同时挑战三个强大的对手。(未完待续。。)

第二九五章 蘑菇栽培新技术

    “要潜艇?!”北京的一家休闲会所里面,正在钓鱼的李胖子好悬没被杨丰吓得掉进池塘里,惹得身旁的那个小明星格格娇笑。

    “去,去,一边去。”李胖子很不耐烦地推了她一把,小明星娇嗔着扭着小屁屁离开了。

    杨丰也把身旁的女模特撵走,这才接着说道:“不用太好了,咱们那些封存的就行,比如说零三五。”

    “零三五没有封存的,现在封存的都是零三三。”李胖子说道。

    “那就零三三也行,不过必须重新维修一下,另外还有必须得给我在外面覆上消声瓦。”杨丰说道。

    “潜艇不是问题,你想怎么都行,可你要明白这东西很敏感的,咱们不可能像一门火炮一样给你秘密送去,但如果公开向私人出口,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李胖子很为难地说道。

    “这个问题我会给你解决,你只需要给我把潜艇弄好就可以,我保证不用你送到中国以外的地方。”杨丰神神秘秘地说。

    这个问题好解决,直接让他们把潜艇开到自己购买的油轮里面就可以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困难,首先去购买一艘十万吨级的油轮,然后单独加工出水密门,要做得大一些,足以让一艘潜艇通过,在某处海域打开水密门让油轮坐沉,接着潜艇悄悄开进去,水密门关闭。

    接下来就演出一场打捞沉船的游戏了,等沉船打捞起来,自己再拖往莫桑比克,然后在某个不幸的夜晚,船不幸再次沉没,当然这一部分情节就没有必要让李胖子知道了。

    既然不需要给杨丰送货。那么李胖子就没什么可在乎的了,国内封存的零三三有得是,无非就是弄几艘给杨丰重新启封然后维修保养一下,至于消声瓦这个也好说,零三三跟零三五其实没多大区别,把现在零三五上使用的给装上就可以了。

    当然这批潜艇如何改装。这个还是必须得杨丰确定的,两人一起到了一处秘密潜艇基地,然后进入一艘封存的零三三型潜艇,在陪同的海军军官介绍下,将所有杨丰认为需要改装的地方列举出来,实际上这种五六十年代水平的潜艇上也没有多少需要改造的东西。

    确定好潜艇以后,杨丰又委托李胖子给他联系一家保密性比较高的造船厂,然后把自己的油轮运输计划告诉了他,把李胖子惊得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不过他也承认。这种方式的确具备很大的可行性,七十多米长的潜艇在十万吨级油轮里面,最多可以容纳八艘,如果中途不靠港直接从中国拖到莫桑比克,是不会有人会闲得无聊去检查一艘,据说被亿万富翁拉回去当海上浮岛玩的油轮的,只要进入油轮时做好保密,基本上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唯一担心的就是被美日的海底声呐阵听出异常。不过这也好解决,油轮坐沉到一条比较繁忙的航道附近。然后再弄帮渔船过去制造点噪音,就足以掩盖潜艇进出的噪音了。

    “行,所有事情都包在我身上,包括这艘油轮也由我来找,改造什么的你都不用管了,到时候只管等着来拉装上潜艇的油轮就可以。”这货拍着胸脯说道。

    “那行。这艘油轮里面能装几艘你就给我装几艘,不过还有一点,我以后把这艘油轮也就当潜艇基地使用了,你改造的时候把这一点考虑好。”杨丰说道。

    “你太有才了,放心。所有事情都交给我了!”李胖子挑着大拇指眉开眼笑地说道。

    解决完潜艇问题,接着就该是他的大工程了,铁路铺轨机这个都不需要大型的,弄几台普通的二十五米轨排铺轨机就可以,当然光有铺轨机是不行的,所有机械化筑路的设备能弄的全弄上,在莫桑比克的船坞内堆得满满的,他的莫桑比克负责人冯志刚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自己这个军火贩子老板,搞这么一套东西干什么。

    当然他也不会傻到去咨询这个问题,杨大老板的怪异举动多了去了。

    “杨,最近和平的空气令人窒息。”萨布林喝着伏特加吃着八十年前出产的鱼子酱哀叹道,最近杨丰的武器进口越来越少,这让他感觉生不如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非洲就这么大,就算让所有国家都打起来,还能用多少军火?再说了很多我想要的好东西你又不肯卖给我,比如说我要炸弹他爸爸你就不给我,更别说我还想要一颗真正的大杀器了。”杨丰耸耸肩说。

    “杨,那东西我真不敢往外卖。”萨布林尴尬地说。

    “那一枚中程弹道导弹总该可以了吧?”杨丰笑眯眯地说。

    萨布林打了个哆嗦,急忙说道:“杨,这个和那个一样敏感,而且你就算卖了也没法用,不过你要是想要短程的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短程的我找你干什么,我的祖国要什么样的没有?你们也就是伊斯坎德尔,我买那东西还不如买几十套卫士火箭炮呢!精度高怎么了,大不了我几十枚火箭弹一块儿砸过去,你们那个发一枚还担心被拦截,我一下子砸过去几十个估计波兰那几套爱国者得哭。”杨丰很不满地说。

    “不过我倒是有一种很想买的东西,你有没有办法给我弄几台离心机来?”这货忽然凑到他跟前神神秘秘地说。

    “杨,什么样的离心机?”萨布林装糊涂。

    “你说呢?我要是做奶油蛋糕还需要找你吗?”杨丰淡淡的说道。

    萨布林尴尬地笑了一下,犹豫了半天这才点了点头。

    杨丰弄离心机是讨好杨静的,回来以后他这位核物理学家未婚妻,正在和科学院的几个科学家一起组建中国的第一座核能实验室,而且她在哥本哈根的那套东西,甚至合作的几个研究员都跟了过来,只是目前缺乏铀浓缩的手段,如果送给她几台离心机她一定会很高兴的,至于这台离心机是否太超前,这个杨丰并不在乎,就说炎黄实验室的最顶级科技,想来这些科学家们会理解的。

    至于他们能搞到什么程度,这个也不需要去管了,想玩大蘑菇以现在中国的实力还是差点的,就连美国人搞得都很吃力,更别说中国了,离心机什么的都得几千几万台才够用,这个数量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

    不过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在自己库存的蘑菇上想想办法,直接发射是肯定不可能的,自己连发射密码都没有,当炸弹扔出去也不行,这东西都是有起爆程序的,不符合程序你就是把它和二百五十公斤级航弹绑一块儿扔下去,它也最多能当一枚脏弹使,那样的话就太没意思了。

    如果把里面的钚拆出来呢?然后直接拿拆出来的钚做出大蘑菇,这种小活儿杨静她们绝对能完成,而且如何制造在现代又不是什么秘密,连网上都能搜到,随随便便找个物理学家就能给出完善的制造方法,把这套方法拿回去给杨静,然后再把钚给她,这样不就可以实现自己种蘑菇的伟大理想了吗?

    杨丰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未来,兴奋得直接从沙滩上跳了起来,把旁边的艾琳娜吓了一跳,不过紧接着这货又坐下了,如何把里面的钚拆出来,这好像也挺麻烦的,拆解不慎万一泄露就麻烦了,他可不想让自己的未婚妻以身犯险。

    不过好像可以交给美女头像去解决,反正就算泄露了她也不在乎。

    这样最后一个麻烦也解决了,带着对蘑菇的憧憬,杨丰拉着一船筑路机械,他最后一批六爷,还有萨布林小心翼翼地送来的六台离心机返回了民国。

    大沽口天津新港的码头上,这货和他那套筑路机械,引来了数万名围观者,三年修成兰新铁路的豪言壮语已经让整个世界瞩目中国,而杨丰已经说明,他这样说的依仗就是机械化筑路,现在他的机器真得拉来了,自然把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不过说实话对于自己的豪言壮语,杨丰也是心里很没底的,要知道历史上这条铁路修了十年,虽然有现代化机械但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就算是和苏联人对头修,也是有点过于疯狂了。

    疯狂归疯狂,该吹还得吹,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股市上兰新铁路火爆的股票,也绝对不能说泄气的话,现在可不光是中国人在炒这条铁路,美国人同样在热炒,一条绕开日本直通苏联的大动脉,这对那些美国商人太有youhuo力了,等着苏日开战然后发大财的可不只有杨丰,罗斯福同样在盯着这一点。

    而且这条铁路本身就是对经济的巨大刺激,杨丰在美国募股的条件就是欢迎美国公司参与铁路修筑,当然是纯商业化的,不准带有任何附加条件,这就已经足够了,美国经济至今还没彻底爬出泥潭,有这样一项大工程,得有多少失业工人得到工作的机会。

    “三年,最多三年,我在这里向所有人保证,三年后你们就可以从海州,不,连云港,乘坐火车横跨中国直接进入苏联!”在码头上杨大老板对着所有人叫嚣。(未完待续。。)

第二九六章 科学家

    铁路的事情就这个样子了,反正到时候就算修不起来,也无非就是接着修而已,三年不行五年,总有修起来的时候,谁也不可能为这个问题跑来找自己,就算赶不上战争,发不了战争财,重建也可以赚钱的,美国人不就是靠重建欧洲发起来的吗?

    各种筑路机械在码头就装上了火车,然后直接运往陕西,现在北平中国铁路建设公司的人已经去那里,从光头佬的人手中接手陇海铁路剩余部分的建设,同时苏联方面也已经在中亚开工,海上不计其数的美国工人正在坐船赶来,兰新铁路公司以分段招标的形式,将这条铁路中接近一半承包给了美国人。

    光头佬也表现出了他的慷慨,铁路沿线各地所有官员,必须尽一切可能地配合这条铁路的建设,兰新铁路公司的项目经理们在工程建设期间,有权调动地方上的警察提供保护。

    这一点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西北土匪还是多如牛毛的,尤其是甘肃,新疆这都是重灾区,在华北混不下去的惯匪们,基本上全躲到那一带讨生活去了。

    当然指望那些地方警察们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真正为铁路建设提供保护的,是二马部下的近十万大军,现在他们手下已经有四个师进入甘肃,像拖网渔船一样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