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一下说道:“没事就跟着一块儿吧!”
榴弹手慌乱地答应一声。他是被师部挑出来给轰炸机提供目标引导的,自己的部队这时候在哪儿还不知道呢,自然是先随便找支队伍跟着再说。
连长没有再多说话,叫过两名士兵帮他,然后紧跟着坦克向前跑去,刚走没几步对面的废墟中突然火光一闪,然后就看见最前方坦克正面当得一声,出现了一个被穿甲弹击中的黑色印记,紧接着坦克炮口下压。一枚榴弹飞了过去,轰得一声那门隐藏的战防炮被炸飞了,但就在同时一连几枚掷弹筒的炮弹在附近炸开,两名士兵被弹片打伤。
敌人在一堆废墟的后面,榴弹发射器迅速架好,三枚榴弹打过去,那边立刻没了声音。
这种小事都不值得坦克关心,这一个营的重型坦克毫不犹豫地辗过废墟。眼前两死两伤四名日军士兵出现了,坦克的履带直接辗过去。一名日军伤兵还没来得及爬开就被当胸碾过,在瞬间还只剩下了一个完整的脑袋,那名连长很随意的揣了一脚,紧接着密集的子弹从前方打过来,吓得他赶紧躲到了坦克后面,前方两座暗堡内。两挺机枪不停喷射火焰,交叉射击的子弹打在坦克上叮当作响。
坦克的炮口再次转动,一枚一百毫米炮弹打过去,一座暗堡立刻飞上了天,这时候不知道从哪儿一下子冒出数十名日军士兵。在剩下那座暗堡内机枪的掩护下发疯一样从侧面扑向坦克,伴随的步兵手中步枪响了,日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倒下,但活着的依然无视密集的子弹狂奔,直到被打倒在地,甚至还有人在地上爬着往前挪动的。
同样的场景在一处处缺口后面上演着,尽管给攻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很显然想阻挡他们还是不够的,随着一道道钢铁洪流源源不断涌入,战场也在一点点向前延伸,蓦然间不知道谁的坦克上忽然响起了歌声,那首被北平士绅深恶痛绝的噪音,梦回唐朝的歌声很快在战场上蔓延开。
就在歌声响起的时候,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出现了,数百架解放者轰炸机向着前方的日军控制区投下了密如冰雹般的炸弹,甚至还有凝固汽油弹,比轰炸机更可怕的是那几十架空中炮艇,使用穿甲弹的火神炮从天空中用火焰的长鞭犁开了一座座日军堡垒,钢筋混凝土的顶盖在二十毫米穿甲弹面前就像纸糊得一样脆弱。
“玛的,这玩意真狠!”那名连长目瞪口呆地看着前方,随着一架空中炮艇掠过,十几座日军堡垒瞬间被打得头顶一片碎屑纷飞然后没了声音。
“咱们这个也可以!”榴弹手说道,让副射手拿出穿甲弹装上,然后对准前面一座正在喷射火焰的暗堡打过去,三十五毫米穿甲弹瞬间撞进了钢筋混凝土外壳,里面一下子没了声音,紧接着后面一名喷火手冲上去,一道火龙钻进暗堡,剩下的听里面绝望的惨叫便可以了。
菱刈隆默默地枯坐在自己的指挥部内,听着各处传来的不利消息,实际上他很清楚,沈阳的陷落已经是必然,差别只是他能给对手造成多大损失而已,甚至就连他这个关东军总司令,现在都已经没什么用处了,他的二十万大军分散在无数个堡垒中各自为战,根本不需要什么指挥调动。
这时候又是一声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传来,他知道又有一处隐藏的炮兵阵地遭殃了,高空侦察机发现目标,飞弹摧毁,这都已经成了无解的战术。
“记住杨丰的每一种新式武器,每一种新的战术,然后用电报发给大本营。”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东南方向升起的那个巨大烟柱,对身旁的参谋长说道。
这时候两架不停盘旋的大型飞机出现在视野中,他不由得谈了口气,阿南惟几的悲剧已经在日军中传开,他的十几万人马,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这种大型火炮攻击机硬生生玩死的。
“我们在这里坚守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我们的牺牲,把杨丰隐藏的东西一个个逼出来,然后给其他帝**队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如果不是这场战争,恐怕我们这时候还陶醉在自己的幻想当中,我们自认为夜间战斗机可以遏制他的时候,想象过还有飞行高度达到一万五千米,作战半径超过一千五百公里,时速超过八百公里的夜间战斗机吗?
当我们的飞行员自认为飞燕打遍天下的时候,想象过敌人的俯冲轰炸机甚至空战性能都比它更好吗?
我们认为射程超过二十五公里的重炮就已经足以克制对手时,想象过他们可以在两百五十公里外拿飞弹轰平我们的炮兵阵地吗?
如果不是这场战争,我们还有多少东西不知道呢?幸亏这只是一场小范围的局部战争,如果等杨丰的舰队完成突袭我们本土时,我们才知道这些东西,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恐怖呢!”菱刈隆接着说道。
“您说杨丰准备攻击我们本土?”参谋长难以置信地说道。
“不攻击我们本土他在天津造那么多军舰干什么?尤其是还有那些大型的运兵舰。别以为这个人从来不跟我们进行大规模决战,总是在得到足够利益的时候见好就收,就以为他是真的不思进取了,看看他在整个世界布兵就知道他的野心有多大。
之所以不跟我们决战,只是他认为时机没到而已,或者说他认为我们还没有给他把世界搅得足够乱,明白吗?我们只是他的一颗棋子而已,他纵容我们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可以帮他逼迫米英等国把他需要的东西拱手送给他而已。
看看东南亚,看看中亚,看看印度,看看中东,你就会明白这场战争中谁得到的好处最多,我们的确打下了无比辽阔的疆土,可我们的代价是什么,到现在为止四百万帝**人倒在了战场上,我们成了整个世界的敌人。可他得到现在的一切,付出了多大点代价?从我们进攻东南亚到现在,他的损失超过十万没有?恐怕连五万都不一定能到,而且还在到处扮演着救世主,为了讨好他英国人甚至把近一个世纪在中国抢到的好东西陪着笑脸送回来。
为了战争我们耗尽了所有财富,国内甚至连六七十岁的女人都进了工厂,大半个世纪积累的财富如流水般消逝,而他呢?整个世界的财富都在流向中国,英国人花钱买他飞机给他使用,然后再买他的军火用这些飞机送给他的盟友巴基斯坦使用,你能想象过还有人会把生意做到这种地步吗?
为什么他可以?
因为我们在印度有五十万军队,英国人被我们逼的,我们在帮助这个屠杀了我们数十万同胞的刽子手赚钱,然后他再把这些钱变成不计其数的工厂,不计其数的军火用来屠杀我们更多的同胞。”菱刈隆咬牙切齿地说。(未完待续。。)
第三六三章 引狼入室
杨丰当然不会知道菱刈隆已经把他的险恶用心剖析得非常透彻了,他现在正在约旦跟国王阿卜杜拉会面,这个国家原本是英国的保护地,上次杨丰调停英国同阿拉伯人矛盾后才获得实际意义上的duli,不过因为需要保卫苏伊士运河防线,这里仍然允许英军驻扎直到战争结束。
对于杨丰的提议阿卜杜拉当然没有任何意见,他是二十年前法国侵占叙利亚时候,由他父亲派出带领军队过去抗击法国人的,走到半路被英国人截了下来,然后就留在了安曼成为英国保护地外约旦的埃米尔,那时候说白了就是一个傀儡而已,现在才正式成为国王,老汉志王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儿子里面,活着的也就以他为长了,可以说是整个哈希姆家族的族长,他戴上汉志的王冠合情合理。
当然,杨丰也不能白帮他,条件很简单就是吉达港二十年的驻军权,这么长时间足够了,再说这里原本就不是他设计中的真正印度洋据点,有巴基斯坦那么好的条件谁会用这儿,现在只是临时驻扎一下等舰队完成集结以后就会转移到巴基斯坦,然后在这里象征性地留下几艘,不过陆军和空军基地必须真正保留。
“我们只租用吉达港的设施和用来建设陆,空军基地的土地,这里仍然是汉志王国的土地,这里的人民还是归你们自己管理,包括港口的税收这些我们都不会插手的,所以这和殖民时代的租界完全不一样。”杨丰说道。
他就是真搞个租界阿卜杜拉也没什么二话,杨丰送给他的可不只是一顶王冠那么简单,在成为世界石油供应地之前,阿拉伯世界谁控制着圣地谁就是老大。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宗教意义,而是朝觐的税收可以供养大批军队,他老子当年之所以被伊本沙特撵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朝觐的穆斯林收税太重结果引起了公愤,所以伊本沙特来揍他的时候没人帮忙,由此可知这份税收多么重要了。和贫瘠的约旦比起来杨丰这是送给他一座宝库啊。
就这样双方很快把各自需要的东西以条约形式确定下来,另外还加上了,海湾石油公司在汉志和约旦的石油勘探开采权,不过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因为阿拉伯半岛的石油绝大多数都在波斯湾沿岸,西部数量非常少。
解决完这个问题以后,随着杨丰各路大军的准备就绪,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正式对外公开宣布继位汉志国王,要求伊本沙特退出被他侵占的汉志领土。否则将以武力驱逐。
伊本沙特直接被他给逗乐了,你还武力驱逐,拿什么武力驱逐,他可不知道杨丰的军队已经开始部署到位了,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小国家,情报系统没那么有效率,更何况杨丰也采取了一些保密措施。
伊本沙特愤怒地回应,当年侯赛因。伊本。阿里属于咎由自取。汉志人民是自愿投入他的怀抱,然后就是巴拉巴拉一大堆东西。比如说那老家伙收税太重,比如说他还没等奥斯曼皇帝退位就提前宣布自己继位哈里发,虽然他只提前了两天,但这性质是非常恶劣,还有就是关于哈希姆家族到底是不是穆罕默德直系后人的怀疑。
但他的言论紧接着就遭到了约旦和伊拉克王室的严厉指责,哈希姆家族作为圣地守护者已经延续近千年。这一点岂是他可以怀疑的,再者当老汉志王和他的四个王子带领阿拉伯起义军和尊敬的劳伦斯共同为反抗土耳其人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伊本沙特躲在哪儿?有什么资格现在跳出来指责已经死去的真正英雄,侯赛因国王只不过是因为反对英国人的贝尔福宣言,所以才被他有机可乘的。说到底他才是阿拉伯世界的真正叛徒,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民族的罪人。
随后伊拉克宣布加入讨伐他的行列。
这时候伊本沙特才瞧出情况不对来,可惜已经晚了,杨丰的装甲部队已经开到了巴士拉,然后秣兵厉马等着去揍他了。
紧接着伊拉克政府宣布将邀请来自中国的穆斯林兄弟共同惩罚他这个穆斯林世界的叛徒,还没等伊本沙特做出什么反应,一道钢铁洪流就卷着漫天黄沙直扑利雅得,与此同时马鸿宾率领的一个骑兵师和阿联酋,卡塔尔,阿曼三国拼凑起来的联军也开始向北突击,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亲自率领的一支军队也南下直逼麦加。
伊本沙特这时候真吓坏了,他这样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家君主哪受得了这样的摧残,一面七拼八凑地调动那些各怀鬼胎的酋长们拼凑出一支约两万人的大军北上阻击从伊拉克南下的装甲部队,一面准备城防等着在利雅得迎战从南面进攻的马鸿宾,至于西部那就只能看那些地方酋长们作何选择了。
可惜结果更让他欲哭无泪,在明白眼前形势后,当年把侯赛因逼走的汉志各地酋长们,几乎毫不犹豫地全部背叛了他,然后摆出笑脸欢迎他们的新国王回来,吉达港的几大家族甚至联合起来驱逐了沙特王室在这里的军队,然后邀请杨丰部下水兵登岸接管他们的城市。
惊慌失措的伊本沙特开始向美英寻求帮助,可惜这一次两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而且很明确告诉他,退位然后向杨丰投降是这时候他最好的选择。
“国王陛下,您拒绝杨先生的好意就已经是错误了,那么就请不要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和一个您无法对抗的对手继续对抗,对您没有任何好处”英国驻沙特大使甚至毫不客气地告诉他。
然而他这番话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孤独绝望中的伊本沙特做出了一个最终埋葬自己的决定,他分别向埃及的隆美尔和孟买的日本印度方面军司令山田乙三大将发去了求救电报,事实上作为中东可以说唯一一个还没选择站队的国家,他跟这两家一直都没断了秘密联系渠道,可惜的是隆美尔同样拒绝了他,杨丰已经和小胡子达成了幕后交易,他当然不会再趟这潭浑水。
但山田乙三却可以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明确告诉他坚守半个月时间,日军就会进入波斯湾为他提供支援,山田乙三惦记着进攻阿拉伯半岛也不是一天了,只不过内阁始终不同意而已,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他决定就是内阁不同意也得干,东条英机只不过是担心刺激杨丰招致报复而已,现在杨丰都打进沈阳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这些年他在印度已经把孟买经营成了真正的军工基地,单凭这里的工业产能,维持五十万陆军的作战都没有问题,而杨丰在中东满打满算不过六万人而已,英军和犹太人需要抵挡德军,不可能抽调出来帮忙,而他因为有印度和那些仆从**队的支持,最少可以抽出十五万人加入中东战场,几乎三比一的兵力对比,而且还有海军支援,怎么就不能干掉杨丰那点人?
至于杨丰增兵的问题,他还真就不信杨丰有能力继续增兵,缅甸,印度,中亚,澳大利亚,他总共那么几个省的地盘,光在外面就暴兵上百万,哪儿有那么大战争潜力?再说就算从中国增兵那也是路途遥远,光派到中东恐怕就得走几个月,而自己却可以在几天内把军队调过去,这一点上双方完全没有可比性。
他这边算计得挺好,可那边的伊本沙特却傻了眼,杨丰的装甲部队正在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利雅得离伊拉克总共也就两天的路程而已,要是他的两万大军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