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明就好像看着仙家至宝一样,看着正在挑战一个又一个极限的这台ty…3型发动机。
他说的话传进王珏的耳朵里,却没有激起王珏的共鸣。这个时候的王珏满脑子想的是另一回事,另一个让他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问题。不过现在他还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还没有想出究竟这台发动机,和他对未来战争的设想,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必然联系。
“还是别想了。”虽然王珏没有说话,可是一旁的专业坦克设计师摇了摇头,给陈昭明刚才的想法,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这种专门为飞机研发的航空发动机,追求的是高转速和高功率……整整27升的排量,坦克怎么可能用得上?”
虽然动力强劲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毕竟过分的追求动力强劲是要付出代价的。航空发动机并不能直接运用到坦克车辆上,至少未来这一趋势会逐渐淡去。因为ty…3的出现,设计师们发现,其27升的排量放在坦克上,显然是浪费而且不切实际的,降低到12升左右就足够让坦克跑的飞快了。(未完待续。)
235保密工作
之所以要降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如果依旧保持27升的可怕排量,那么坦克车内的燃油,最多只能够让坦克跑出几十公里。如此迅速的耗尽燃油会直接损失坦克的远程机动能力,也同样会损失掉坦克的战术性能——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可是尽管如此,2号坦克底盘的设计人员们依旧两眼放光。因为如果用这种叫ty…3的航空发动机来改造,那么他们有可能获得一台超过300马力的优秀坦克发动机。这样一来,2号坦克的重量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按照军方的要求跑出和1号坦克差不多的速度来,也是可以完成的任务了。
而有了这种新的发动机,2号坦克的底盘就可以拥有更多的重量富余,可以搭载更大的炮塔和更先进的主炮。即便是按照原来2号坦克的标准设计,也可以让这种新式坦克获得无与伦比的改进空间,让其成为大明帝国装甲铁骑最理想的武器装备。
“我想……如果这款发动机可以投入使用,完成量产……”陈昭明盯着眼前的那台在1000马力输出上保持稳定状态的发动机,口中呢喃道:“那是不是我们现在正使用和正投产的飞机,都要改进或者重新设计了?”
听到这个的时候,王珏显然眼前一亮,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思考,却被一叶障目无法解开谜底的疑惑。他转身看向陈昭明,然后悄声开口问道:“如果这种发动机开始量产,那么是不是我们的飞机就能使用更大的机体,装载更多的燃料?”
不得不说,在之前的飞机设计中,减重一直是提高飞机性能的主旋律,为了让飞机能够起飞,任何不必要的重量都会被减去,因为那个时候的飞机马力有限,甚至无法让飞机携带足够多的燃油去飞行。包括大明帝国的破空1型战斗机在内,世界各国的飞机普遍航程都在200到300公里之间。
这种在任何一个环节上节省重量的做法,最终让飞机的设计走上了一条死胡同——因为发动机性能不好,所以只能用轻便的飞机骨架、装载少量的航空燃油。而反过来这种过分轻盈的飞机结构,又限制了飞行的速度和空中技术动作的幅度。
随着一批拥有200甚至300马力的发动机相继出现,一些有先见之明的飞机生产厂家开始意识到,飞机可以使用更厚实的机身设计,在空中挑战更复杂多变的技术动作了。另一些人也从这些新的发动机身上看到了商机,他们发现飞机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用更快的速度飞行了。
安运1型运输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世界一流的发动机催生了这种飞行速度超过之前的战斗机,转载能力和航程更是完胜的“超级飞机”。这种飞机一出现就标志着整个世界上所有的现役战斗机都过时了,所以各国才会急匆匆的上马新的飞机,力求将未来的天空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过各国的飞机发动机,基本上还都处于秘密研究阶段,大明帝国在这方面原本是十分落后的。而现在可不一样了,这款可怕的ty…3型发动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明帝国在发动机领域方面的疲软。
拥有这样一款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就能够让飞机更大更结实,也就能够克服更大的空气阻力去尝试飞行出更快的速度。而在天空之上,更快的飞行速度也就意味着,飞行员可以摆脱不必要的纠缠,优先自行自己原本的任务!
是的!执行原本赋予他们的任务!王珏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想的就是这个:让飞机去支援坦克进行突击作战!飞机比起其他的支援火力来,拥有更高效的支援效率,它们能够在目标上空最薄弱的地方发起最致命的攻击,却不必担心跟不上坦克部队的推进速度!
拥有更大“射程”的飞机,可以携带炸弹到达大炮根本无法到达的地方,提前摧毁敌军后方的补给基地,摧毁公路和城镇,给坦克部队突破敌军防线创造更好的机会。而这一切,都需要一台强劲的发动机,或者说几台强劲的发动机来实现!
“当然!如果使用这种发动机的话,我想飞机就有能力携带更多的燃油飞向更远的地方。”陈昭明点了点头,回答了王珏的话语,他也意识到了这种发动机的战略重要性,也在王珏的一句提醒之下,想到了有关的应用计划。
“我们应该立刻组织人员,开始在这台发动机的基础上,设计专用的坦克发动机……排量应该在11到12升之间。”论起设备知识来,陈昭明比王珏要强大了不少,他立刻将自己的思维发散了出去,开始为这台新式发动机畅想未来:“另外要改进这种发动机的生产工艺……争取把马力提升到1200以上,在动力上形成性能压制。”
英国正在生产一种800马力的发动机,德国已经传出的消息是已经研制成功了790马力的新式发动机设备,莫斯科公国和美国也有自己的相关研发实验室,能够探听出的消息,这些国家都有超过600马力的发动机问世。
只不过大部分国家和大明帝国的现状差不多,军队用着100马力的过时发动机,某些领域已经开始使用更好的300马力左右的先进设备,而在实验室内,大家都有600甚至800马力以上的发动机技术储备。
如果再计算一些各国之间,对高精尖技术的保密和隐藏,实际上几个主流强国的技术储备差距并不大,大明帝国的这台超过1000马力的新款发动机,未必就比各国最先进的技术强太多。
所以陈昭明立刻就想改进这款发动机,争取早日形成真正的技术领先,好打造大明帝国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这是技术为主的陈昭明对这件事的分析和看法,与王珏想的自然有所区别。
王珏是一个战场指挥官,他第一时间内想到的,就是让这种设备安装到飞机上,实验出这种发动机究竟能够对飞机有多大的提高。不过他也知道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只能按下自己急躁的心情,开始为其他的事情善后起来。
“立刻给邵天恒和尚雨忆二位安排住所!要妥善安全,地点一定要好!”王珏侧过身来,对身边的秘书安排起了新的工作来。毕竟这两个人之前落魄了好一阵子,现在能够拿出这么好的发动机来,帝国显然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先挪用3万金币的经费给他们,保证他们在京师生活衣食无忧!明白了吗?”
秘书赶紧点了点头,应承道:“是!我这就去安排,房子应该是有的,金币也可以马上到位……职务上还需要和工厂方面协调,明天相信就会有答复。”
工厂?听到这个王珏显然意识到了什么,他之前在和这两夫妇乘坐火车的时候,听说了这两个人之前在家乡有一个叫天恒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工厂,因为经营不善和研发ty…3发动机拖累,已经倒闭了。
于是王珏又叫住了自己的秘书,安排起了一件拉拢人心的事情来:“你亲自去一趟邵天恒先生的家乡,把工厂给买回来,该招工招工,该买设备买最好的设备,以后这家企业以兵部装甲部队研究办公室的名义,给予生产许可,专门生产航空发动机设备!”
听到王珏这么说,邵天恒和尚雨忆两个人感动得落下了幸福的泪水,他们自从来到京师之后,就断了继续经营自己家族企业的想法。他们知道那个工厂已经属于了别人,再也不可能找回当年的辉煌了。
可是现在,仅仅只是一句话,他们的这家企业就又浴火重生了,而且还拿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兵部订单,成为了一家为帝**方生产设备的直属企业。要知道这种企业往往都是规模庞大技术雄厚的工业大鳄,像天恒这种小企业,绝对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
“二位,我会做主为你们留下大约三层的股份,算是二位的技术入股,因为毕竟还有好多方面需要打理和分配,我也不好拿帝国的军费白送二位……还请见谅。”王珏一边对夫妇二人开口安慰,一边又嘱咐自己的秘书道:“这一次去,任务不轻,除了厂子的事情,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他伸出了两根手指头,曲下一根来说道:“第一,天恒老工厂的技术工人,尤其是参与发动机研发,并且对ty系列发动机有过贡献的工人,全部要找到,即便不带回京师,也要报备锦衣卫,让他们盯紧咯!”
这种事情,关乎国家科研机密,所以容不得一点儿马虎。任何一个细节的泄露,都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王珏立刻就做出了应对,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所有事情的前面。(未完待续。)
236特殊俘虏
“第二!”王珏曲下第二根手指头,认真的吩咐道:“有关天恒公司的所有资料,有关这家公司所有的图纸和研究记录,都务必登记造册,严加看管。你要随着这些资料一起返回京师,如果丢了一张,你知道后果!”
“是!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申请锦衣卫一起南下,亲自督办这件事情。”那秘书也是军人出身,立正站好敬礼之后回答了这么一句,然后就转身快步离开了。
按下这件事情暂且不表,在大明帝国的京师火车站内,帝国的卫戍部队又一次站在站台上,执行起严密的警卫工作。这是一列押送重要囚犯的列车,而里面装着的犯人,身份也是前所未有的高贵。
许多许多年前,大明帝国的京师城外,献俘的队伍络绎不绝,有草原上的大汗,也有欧罗巴的国王主教,那个时候大明帝国春秋鼎盛,傲视群雄天下无敌。可是那种睥睨天下的光景随着天启皇帝一起远去,只留下了昔日辉煌的无尽回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明帝国的京师车站内都没有迎来过有分量的俘虏了,而现如今迎来了这么一个,自然值得所有人为之欢欣鼓舞。
随着火车在站台上停靠稳当,押送列车的士兵们率先跳下了车厢。有来自新军的士兵和军官,也有刻意派遣去执行护送和看押任务的锦衣卫,他们不同的制服加上站台上京师卫戍部队,花样繁多。
大明帝国在军服款式上是有统一的严格标准的,不过在这个标准之上,一些有历史承继的知名部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制服修饰:有些在领口,有些在袖口,有些在胸前,也有些在帽子上……总之,大明帝国的军队服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复杂而且充满了旧式军队的美感还有荣誉感。
其他的车厢,警卫部队已经看守住了车门,一切都要等那名大人物走下列车,离开了站台,其他的俘虏才会被允许下车,并且集中看押起来,准备参加明天大明帝国许久不曾组织过的“祭祖献俘大典”。
这是一个相对古老的战争胜利庆典,皇帝要告慰自己的祖先,炫耀自己的武功并且庆祝战争的胜利。而这场类似于庆祝的活动的最重要的节目,就是检阅前线授勋的军官,还有展示在战争中俘获的敌军士兵。
中间的一个车厢内,一名老者穿着古怪的并非大明帝国的官服,缓慢的走下了列车。他眯起眼睛看着眼前金碧辉煌,用何等夸张的词汇形容都不为过的车站站台,眼里拂过一丝羡慕的神色。
他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自己可以带着军队入主中原,他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自己的军队可以耀武扬威的冲进大明帝国富有并且壮美的京城。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以这种卑微的形式,第一次看见了这座享誉全世界的伟大都市。
仅仅只是看到了车站,仅仅只是看到了车站里的一角,他就已经被眼前文明的辉煌与荣华闪耀得睁不开了眼睛。他无数次的警告过自己,不要在这里显示出任何卑微的情绪来,可是当他的脚踏上大理石堆砌、如同镜面一般的站台上的时候,他依旧害怕了。
是的,他害怕了!他对眼前的这一切感到恐惧,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面对这种从细节到宏观的摧残和碾压。对方显然并非是有意针对他,可是这仅仅是日常一样的从容不迫,就已经压迫得他连呼吸都谨小慎微起来——他害怕自己玷污了这个天堂一样的地方,有那么一个小小的瞬间,他觉得自己的呼吸都是肮脏和污浊的。
辽东吉林长春的那所伪皇宫他经常光顾,而且他一度认为那里有些过分的奢侈了。可见到了眼前的这座宏伟的车站,他才知道那里被大明帝国称为“伪”,实质上是“伪”得实至名归的。
他叫叶赫郝兰,是一个曾经妄图和大明帝国并肩而立的叫做金国的政权的宰相。他曾经是辽东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可是现如今他只是一个要被大明帝国皇帝献俘于太庙之前的可怜俘虏而已。
被俘虏的这些天来,他迅速的苍老下去,似乎往昔的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严和气势,都已经随着他的被俘缓缓散去。现在他只是一个可怜巴巴的糟老头子,见到任何一个人都要谨小慎微。
他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代枭雄,根本已经看淡了生死。可被人用数十支枪顶住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远没有走到藐视生死的那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