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行事至少可以最大程度的杜绝大明帝国间谍对日本本土的渗透,缺点当然也不是没有,会让这些逃到日本本土的人离心离德,变成不稳定因素。
权衡再三,日本高层拿出了自己狠辣的一面,把从朝鲜半岛上撤退回来的非日本人,都押送到矿山去做苦工了。
吴泽在佐世保针对日本高层的这个决策,也布置起了自己的应对措施。他巧妙的赎买了不少被拦截的大明帝国间谍。
另一方面,因为大明帝国安排间谍的时候,就预估到了日本高层的这个应对措施,所以大部分的大明帝国间谍,使用的都是日本人的身份。
地大物博有的时候就有地大物博的好处,找一些说日语说的不错的人易如反掌,安插这些间谍也就变得非常容易。
有了“日本人”这个身份的掩护,这些间谍实际上根本没有受到多少怀疑。不少人借着很多事先的安排,很快就更换了身份,变成了无迹可寻的暗桩。
“少主,昨天购买矿山的事情,已经签好了合同,连同里面的矿工,都已经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了。”管家一脸的笑意,开口汇报了最近的工作。
他作为管家,被分配到了吴泽的身边,一个目的是为了协助吴泽展开更高级的情报工作,另一个目的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掩护更高级别的吴泽了。
如果吴泽的情报网络暴露,他就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来掩护吴泽,洗脱吴泽装扮的这个北条佐助的嫌疑。
一切安排的都天衣无缝,大明帝国正在构筑一个渗透到日本各个阶层的情报网络。这个情报网络将会事无巨细的,把日本发生的事情,都传回到本土去。
“很好!你做的不错。”吴泽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的茶几下面,抽出了两摞纸币,推给自己的管家。
大管家赶紧低头,谦恭的推辞道:“少主不必如此,能跟随少主,已经是属下的荣幸了!”
“北条家做事,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这是规矩!拿着!”吐了一个烟圈,当着一群保镖的面,北条佐助展现出了他那耀眼的财力。
反正这种表演,钱是从自己的左口袋,转到了自己的右口袋,他再如何花费都没有什么问题。
相反,让这些保镖们看到了他花钱如流水,那就更能证明他的身份,也能够起到迷惑别人耳目的作用。
“你们先出去!我要和管家交代事情。”对着这些大汉们挥了挥手,吴泽让这些看过了戏的棋子先出去。
等到这些人出去,房门被关紧之后,吴泽的眼神立刻从慵懒变成了锐利:“人都安排下去了?”
“放心!都是孩子,万无一失!”为了保险起见,管家回答的时候用的是暗语,孩子两个子代表的是单线联系的下线,没有暴露危险的意思。
吴泽知道作为老情报员,管家办事非常严谨,不然也不能活到今天,所以他放心的点了点头,把做戏的钞票塞给了管家。
管家也不推辞,他们做的事情,花销不可能小,这些钱做什么,财大气粗的东厂,实在是不放在眼里。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先把人送到大厂子里,然后就可以不用关照了。”吴泽说的也是暗号,代表着这一次的行动内容。
大厂子说的就是佐世保军港,而不用关照的意思,就是埋下人之后不要联系,留着日后突然启用。
这种长时间的间谍暗桩,都是要花时间慢慢经营的。有的时候十年都不一定启用一次,仿佛被遗忘了一般。
越是这种暗桩间谍,越是隐蔽并且难以追查。而且往往启用这种间谍之后,又会立刻转移或者潜伏下来,排查难度非常大。
不过为了拿到重要的情报,为了争取日后的更大优势,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吴泽和他的手下们,都是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一生,为祖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
他们活着就是为了拿走敌人最机密的情报,让敌人把最脆弱的一面暴露给自己的国家。
“属下知道了!属下这就去安排……”管家点了点头,然后就弓着身子,手里捧着钞票,推开了房间的大门。
而他的身后,吴泽再把香烟塞进嘴里的时候,锐利的眼神已经恢复到了慵懒的状态,仿佛看什么都带着一层薄雾一般。(未完待续。。)
467羽翼
东南半岛,经过大明帝国多少年的开发,实际上已经不是今天我们印象中的东南半岛了。
当年,大明帝国统辖这里的时候,已经建立了很多个主要城市。这些城市的选址都非常讲究,控制着东南半岛的交通枢纽,还有重要的工业据点。
随着大明帝国的衰落,锡兰脱出大明帝国自立门户,东南半岛上经了连绵不绝的战火,随后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为了对抗大明帝国,本身发展有限的锡兰,开始苦心经营起东南半岛。在这里发展起了无数的矿山和金属生产工厂。
同时这里也是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集中地区。现代化程度,尤其是东南半岛南部平原的工业程度,要比今天现实中的东南半岛要密集的多。
锡兰不愿意,也根本就不敢放弃东南半岛,所以几代锡兰国家,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东南半岛,把这里经营成了一个工业基地。
首先这里是锡兰橡胶生产的基地,同时也是锡兰抗击大明帝国的前沿堡垒区域。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实际上这里的重要性,已经不足以用土地,用人口来衡量了。每在这里失去一块地方,对锡兰战略层面上的打击,都是巨大而且致命的。
尤其是,当战争的前线开始逐渐推进到平原工业区,橡胶种植区的时候,更加让锡兰高层坐立不安起来。
缪晟晔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明帝国的轰炸机搞的焦头烂额了,在他的印象中,空军在战场上,本身就只是一个侦查的角色罢了。
在他一战成名的那个年代,飞机在东南半岛几乎就是没有作用的存在。因为争夺制空权又没有什么可以利用制空权的手段,无非就是互相侦查而已。
东南半岛上的主要交战区域,原来大部分都是在丛林密布的地区,空军侦查的效能非常有限,也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可是谁知道,他缪晟晔还没死呢,战场上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场他并不太熟悉的战术革命,正在推动一场巨大的战略变革。
作为一个将领,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此:在还没有远离战场的时候,战争已经变成了他不擅长的模样。
空军的飞机因为技术的革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决定地面战场态势的存在。原本弱不禁风的飞机,现在可以携带炸弹,飞到数百公里之外的地方,破坏对手的战略节点了。
此时此刻的缪晟晔有些后悔,他后悔自己在这场战术变革之前,就离开了战场。他在议长的位置上坐了太久太久,也太久太久没有去钻研战场战术革新这种前沿的议题了。
“英国那边已经同意给我们最新的战斗机技术了,只是生产线还在筹备中,短时间内无法开工生产出飞机用于作战。”一个将领哭丧着脸,对缪晟晔汇报了锡兰战斗机的最新进展。
他本身就是负责空军建设工作的,按理说这种技术革命,他作为直接关切者,应该率先对缪晟晔汇报这方面的事情才对。
可是因为他的后知后觉,所以引进英国战斗机的事情,并没有作为重点来执行。这直接影响了英国新式战斗机的引进工作,也让锡兰的空军严重的滞后。
不得不说,因为自身压力的不同,日本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迫切需求,让他们走到了锡兰的前面。
至少在日本的战斗机和潜艇上,可以看出日本科技发展对自身战术的支持和影响。相反,实力更强劲的锡兰,却在这方面走到了日本后面。
“无能!饭桶!”看了这个手下一眼,缪晟晔恨不得一巴掌抽过去,直接把这个混蛋打翻在地上。
他现在的心情,已经到了抽翻这个手下之后,还要在这个手下的脸上狠狠踢上一脚的程度。
如果不是还需要这个熟悉空军建设的将领再继续主持大局,延续战斗机生产方面的事情,缪晟晔甚至要杀了他泄恨了。
凡是带过兵的人,骨子里血液里都是有一股野性和狠辣的。缪晟晔当然不是善男信女,他放过别人的唯一理由是对方还有用处,而不是他自己良心发现。
“滚!用最快的速度把飞机生产线的事情安排好!如果10天之内我看不见新一代的飞机,你就死在生产线边上吧!”挥了挥手,烦躁的缪晟晔吼叫道。
也由不得他不烦躁,现在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已经推进到了直逼锡兰在东南半岛上的心脏地带的位置上。
从现在的防线后面起飞的新式飞机,尤其是大明帝国的大型轰炸机,完全有能力轰炸锡兰设置在东南半岛上的重要基地。
这些基地要么是生产橡胶,甚至要出口英国的;要么就是铁矿石的处理工厂,是锡兰本身的一部分产能。
如果这些地区被大明帝国密集轰炸,那锡兰的工业体系就会受到巨大影响,在双方的较量之中,变得更加力不从心起来。
站在缪晟晔身边的,是沈白鹤,他刚刚因为沈家和缪晟晔之间的默契逃过了一劫,这个时候修的是“闭口禅”,什么事都不主动开口评价。
不过这个时候,缪晟晔开口了,问的就是打算闭紧嘴巴的沈白鹤:“白鹤……形势已经不利于我了……你有什么看法?”
沈白鹤低眉顺目,就仿佛是一个听话的小媳妇一样,谦恭的开口:“败军之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无妨,说说看嘛。”缪晟晔笑着开口,他既然开口问了,又怎么能让沈白鹤闭口不谈呢。
“既然议长大人问了,那下官就说说自己的想法。”沈白鹤更加谦恭,连说话的声音都低了一些。
“我没被如此强大的空军攻击过,尚且输的很惨,所以我认为,现在议长的处置是最正确的,不动如山……坚持到底。”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仔细想来又什么都没说,还顺道拍了缪晟晔的马屁。
“……”缪晟晔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沈白鹤,似乎已经被大明帝国,剪去了一双白鹤的羽翼,再也飞不起来了。(未完待续。。)
468海岸线
当范铭眯着眼睛,站在自己铁牛装甲车的发动机舱盖上,端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海岸线的时候,他的知道自己可能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壮举。
因为他成了大明帝国诸多军队之中,第一支冲到朝鲜半岛南部海岸线的部队的指挥官。
在战场上站在这么高的地方不动,本来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可是随着日本军队在朝鲜半岛地区的崩溃,这样的举动被越来越多的大明帝国指挥官们采用,因为这么侦查实在是太方便了。
“村庄里不知道有没有日本士兵,一切都要小心行事。”他跳下了自己的装甲车,绕到了车辆的背阴侧,对围在地图旁边的手下车长们说道。
“1连的坦克最少,你们负责从东面佯攻,一旦对方开火,你们要做的就是撤退,拉开距离……明白了吗?”范铭指了指地图放摆着的一张白纸,开口策划进攻。
白纸上画着一个简单的方块,代表着远处海岸线附近的渔村。另一边是一个不大的树林,也用斜线大概勾勒出了范围。
因为这个渔村的东面是一片空地,所以非常安全那里根本就藏不下重型反坦克武器,所以东面被安排给了坦克数量最少的1连。
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补充环节出现了问题,大量新的坦克被生产出来之后,补充到了其他方向上。
毕竟朝鲜半岛上的战局已定,再继续增援这里,就没有多大的必要了。第1和第2两个集团军现在装甲车和坦克都奇缺,很多部队都开始严重缺编。
范铭所在的坦克营在之前得到过一次大规模的补充和休整,所以兵力还算保存的完好。
可一路上向南推进,故障等问题还是让他的装甲营坦克数量锐减到了30辆左右的水平。
他的部队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一个装甲营,现在手里还有16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差不多只有范铭手里兵力的一半。
“第2连的坦克从正面接近渔村,你们是主攻方向,如果敌军对1连开火,掩护他们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安排完了1连的作战任务,范铭看向了2连的指挥官。
2连的指挥官现在是整个装甲营里面建制最完整的,他现在手里有13辆坦克,比满编只差了2辆而已。
所以他拿到了主攻任务之后,点了点头,沉稳的回答道:“明白了!”
“剩下的3连,和营部的装甲车一起,警戒树林方面。”范铭最后指了指白纸上斜线覆盖的树林位置:“这里可能有敌人的伏兵,大家小心一些。”
三个连的连长领到了自己的任务,都回到了自己的部队当中,开始简单的分配自己连队的小战术掩护。
不要小看这种小范围的掩护计划,这都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成熟指挥官,才拥有的作战经验。
大明帝国在朝鲜半岛上之所以能够打得如此顺风顺水,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这种小规模战斗的经验和准备工作,做的比对手要好的多。
“轰隆隆!”随着引擎的发动,一辆接着一辆的2号坦克开始挪动自己庞大的身躯,这些坦克越过了范铭所在的装甲车,开始向着指定的位置开过去。
很快,范铭的无线电耳机里面,就传来了行进距离最近的2连连长的汇报声音:“2连已经就位,没有发现村庄里面有异常情况。”
距离第二近的是树林方向,范铭在微微颠簸的装甲车上到达了那里的时候,他看到了靠在坦克炮塔舱盖上的3连连长,对着他做了一个注意狙击手的手势。
范铭用手对着3连连长按了按,示意他也进入坦克内部,看着对方盖好了舱门,他也缩回到了装甲车里面。
作为一名营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