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军队最好的兵最好的人民。”
“那个年代思想传统,被人看了身体犹如失贞,但在我看来,那个女孩是世界上最纯洁最干净的。哎,感慨万千啊,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此刻的心情格外的沉重。”
一石激起千层浪,翻看一页又一页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是何等的悲壮。
这个时代的人运气好啊,能够过上幸福而又安定的生活。
殊不知,这样的生活是由多少默默无名的前人用血水用泪水用汗水给铺垫出来的。
他们,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奉献了年轻的生命。
这繁华盛世,不该将他们遗忘!
看着不停滚动的评论,王亮觉得,不再渐行渐远。
随着时代发展而遗失掉的东西,正在一点点的捡拾回来。
中华民族啊。。。。。。。
既然要讲,那就讲个痛快,讲个酣畅淋漓。
王亮的兴致也来了,开了这个头,那就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都讲出来。
“老山前线,我讲过很多次了,这次我想讲一个特殊的群体女兵救护队。”
战争,总是会有人受伤,总是会有人流血。
这便需要大量的战地医生和护理人员。
医生能够看病救人,看上去是主角。
但护理人员的角色不能忽视,她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是不可替代的。
伤病员的日常看护靠的都是她们。
这样一个群体,绝大多数都是由女性而组成。
在战场上,男兵和女兵之间总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故事。
只听王亮道:“当年的老山前线仗打得激烈,枪炮声,从白天到黑夜,都不曾停过。每天都有好消息传下来,当然还有数以百计的重伤员被抬下来。”
“轻伤不下火线是我军的传统,自卫反击战中亦是如此,官兵们只要还能动弹,即便是伤的再严重,也不肯离开自己的岗位。但凡是被送到后方医院的,都是死了一半的。”
王亮继续道:“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年龄仅有十九岁的小战士,他中了两枪,子弹打击穿了他的肺部。后方医院就建在山下,因为医疗条件简陋,像这种情况,肯定是抢救不过来的。医务人员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轻他的痛苦,陪伴他走过人生最后的历程,让他走的安详一些。
八十年代,老山后方的山洞里
小战士咳着血,看着照顾自己的女护士,有气无力,断断续续问道:“姐姐,我。。。。。。会不会。。。。。。死?”
“不,不会的,你不会死的。”护士用毛巾擦拭着小战士的脸,眼泪不受控制地就掉了下来。
“姐姐,你。。。。。。别骗我了,我知。。。。。。道,我要。。。。。。死了。”小战士越咳越厉害,显得是要不行了。
“姐。。。。。。我,可,抱,你。。。。。。吗?”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小战士提出想和这位护士姐姐拥抱一下的请求。
长到十九岁,如果没有参军没有上战场,家里肯定是给说媳妇了张罗婚事了。
但这该死的战争,将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小战士长到这么大,还没有谈过恋爱,更别说拥抱一下女孩了。
就这样就离开人世,他觉得有些遗憾。
所以,他才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请求。
“好,姐姐答应你。”
说完,这位年轻而又漂亮的护士姐姐含着热泪抱住了小战士,同时不停地亲吻他的脸颊和唇角
没过多久,小战士便慢慢地合上双眼,安详地走了。
“我不知道你们会怎么看这位女护士,时至今日,她应该得有六十岁了。她一定组建了家庭,有了爱她疼她的丈夫。但我想,她应该不会忘记那个在三十多年前所亲吻的小战士,生命永远定格在十九岁。纯洁的,人性的光辉。”王亮的眼睛闪着光,那个年代,真好。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温馨。
人与人之间没有套路,满满的真诚。
你不用去考虑别人会欺骗你,没有尔虞我诈,因为在七十年代的大风波过去之后,人们都在反思。
王亮时常在想,经济的发展到底有没有提高我们的质量,当然,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王亮找到了答案,艰难岁月里的人们,那名年轻而又漂亮的护士,爱自己所爱,行自己所行,听从自己的心,无问东西。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在自卫反击战后方医院的帐篷里、山洞里,同那位护士相同的故事每天都在产生,以致于没有人去格外的关注。”
王亮又道:“战地救护的条件十分有限,重伤员奄奄一息,甚至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我们救护队的女战士把水喝到自己的嘴里,然后再去给伤员喂水,用这种方式来挽救伤员的生命。”
或许很多人不相信,觉得这是王亮编造出来的,但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些都是王亮在当年的前线亲眼所见到的。
既然到了今天没有人去提没有人去讲,那就让这位九十五岁的历史见证者来还原吧。
王亮眼睛里浮现出了一幅幅老画面,熟悉又陌生:“我亲眼所见,正处于哺乳期的支援前线女民兵,在阵地上没有水源的情况下,解开自己的衣扣,袒胸露。乳,给负伤的、奄奄一息的伤员喂奶以止渴。没有人用亵渎的眼神去看这情景,除了让人心灵强烈的震撼之外,亲切,格外的亲切。”
0206 对不起,这一次军人必须优先!
0206 对不起,这一次军人必须优先!
黄红林为什么从老山回来之后便患上了精神疾病。
惨烈的战争是一方面,或许,更多的,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再也看不到当年在老山那令他感动令他亲切,令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不顾一切地冲上小尖山高地的那种情感。
黄红林接受不了,为什么?他不惜用自己生命去捍卫的那种人性光辉怎么就没了呢?
真心?正义?无畏?同情?
都不见了。
他疯了,他无法接受。
评论区。
“听哭了,真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就往下掉,忍不住。”
“世界上最美最纯洁的女兵!”
“我们的军队为什么能够打胜仗,我想大抵就出自于此吧,有些东西,是该重新捡起来了。”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自卫反击战中的女兵们,你们现在过得还好吗?为了保家卫国,你们不仅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还牺牲了很多很多,我们欠你们一声感谢。”
“阿姨们,你们好,感谢你们当时的无私奉献。今天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零零后来讲真的来之不易,我会好好珍惜的。”
“中国的万里钢铁长城,不仅有威武雄壮的热血男儿守护着,还有勇敢、漂亮、无私的女兵们。是她们用自己青春和血肉守卫着祖国的荣光。”
。。。。。。
有一个算一个,网友们疯狂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讲了出来。
共和国的军队,在他们的面前越来越清晰了。
王亮还想继续,只见马路上驶来了车队。
这个时间段,能够出现在堆满了积雪的马路上的,只有解放军了。
他们,悄无声息地开进了这座城市。
卡车、工程机械。
自带除雪铲、除雪锹等扫雪除冰器材。
到达任务路段后,官兵们没有耽搁时间,简单安排好分工之后便开始了除雪。
寒风中的他们,挥舞着铁锹,铲雪除冰。
在居民区附近执行任务的官兵们尽量把自己的动作放轻,把动静弄得小一点。
雪要铲,冰要除,人民群众也不能扰。
整个扫雪现场紧张有序,有铲子的用铲子铲,有扫把的用扫把扫。
还有的两人一组用长铲推的。
尽管大家的脸冻得通红,手也渐渐冻僵,但毫无怨言,仍坚持挥舞着手中的扫雪工具。
面对镜头,王亮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对不起,这一次军人必须优先。”
不需介绍,大家都能够看明白,这些军人在干什么。
评论区自然是一片沸腾。
“曾经,西沙海战时,炸断手臂扔冲锋的是他们!在九八抗洪时,争先恐后地跳到洪水之中去封堵的也是他们,在抗震救灾的时候,写好遗书后跳伞的还是他们。今天,为了对抗暴雪,为了天亮之后的交通,彻夜奋战的还是他们。中**人,有你们,我们心很暖!向你们致敬!”
“没有什么大雪无痕,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正是因为有这些子弟兵,我们无所畏惧!你们辛苦了!”
“他们都是孩子啊,他们为了谁,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当年九八抗洪的孩子们的身影,熟悉而又亲切。由衷地谢谢你们!来自一个经历过洪水的九江人”
“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却知道你们是为了谁,感谢!”
“老首长,赶紧的,报上坐标,还有这些部队的番号都是啥啊。在人民群众危难时刻他们优先了,我们总得记住恩人是谁吧。”
“今天晚上心潮澎湃,看起来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了。”
“说什么我也要去当兵!”
“。。。。。。”
这个点虽然看直播的人不是很多,但没有一个人是沉默的。
如果这样的画面都暖不到,那真的不能算人了。
号令即出,动若风发。
人民有难,连夜出击。
这便是部队。
南市已经普及了共享汽车,和孙为民来到自助租赁站点,打开app,扫码租用上一辆新能源汽车。
该四下转转的。
在这个暴雪的夜晚,王亮知道自己能够看到九八抗洪精神,见到李向群,见到董将军。
因为路面全是积雪,负责驾驶的孙为民放慢了车速,王亮拿着手机,记录着官兵们除雪的画面。
并为网友们做着相关的介绍。
行至长江第二大桥,行至长江第四大桥,行至南市收费站,行至南市卡子门。。。。。。
王亮道:“这里是被誉为中华第一斜拉桥的长江第二大桥路段,负责该路段的是第71集团军临汾旅。”
“这是一支光荣的部队,在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在晋省临汾的攻坚战作战中,利用坑道爆破的方法,率先攻破敌人称为铜墙铁壁的临汾城,创造了我军城市攻坚作战的典型战例。”
“建国后,临汾旅在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战争、六十年代国防建设和九十年代抗洪抢险等战斗中屡立战功,为共和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王亮知道,大家需要这种自豪感,谓之精神食粮。
。。。。。。
“面前的是中国跨径最大双塔三跨悬索桥的长江第四大桥路段,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负责清扫这里的积雪。”
对于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王亮没有做太多的介绍。
这个旅,有全军唯一一个两次被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硬骨头六连。
正是当年黄红林参军所分配到的连队。
军队改革让她从第1集团军到了第72集团军。
英雄六连自建连有整整七十六年的历史,先后参加大小战斗一百六十一次,从未吃过败仗。
在一九六四年、一九八五年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
对印、对越,从来就没有怂过。
硬骨头六连,正是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的一个缩影。
“南市收费站,第72集团军某工化旅扫雪一分队。”
“南市卡子门,地雷三号线,第72集团军某工化旅扫雪二分队。”
“南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第72集团军某陆航旅。”
0207 赤胆忠心,雪耀军徽
0207 赤胆忠心,雪耀军徽
车子缓缓行驶着,一路上,能够见到不少开着四闪的军车,还有手持除雪工具的军人。
“现在到了南市中央门立交桥,这边呢是东部战区陆军驻宁某综合训练基地扫雪一分队。”
从2013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番号就可以对外公开使用了,通过旗帜,王亮不难识别出部队的番号。
“这里是南市邮区中心局,东部战区陆军驻宁某综合训练基地扫雪二分队南市邮区中心局。”
。。。。。。
这一夜,军人在行动。
“南市浦口大道,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
王亮发觉,自己越介绍便越起劲,越兴奋。
“舟桥部队,顾名思义,是担负着渡河工程保障任务的一类工程兵种。构筑浮桥渡场、门桥渡场,保障部队快速通过江河障碍,这都是他们所担负着的基本任务。”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抗洪救灾中,她的作用至关重要。”王亮道。
“南市鼓楼区湖南路,这是来自苏省军区的直属队。”
“南市鼓楼区湖南路模范女子民兵连,南市玉桥商业广场。”
女民兵们靓丽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又是女兵,新时代的女兵!
评论区。
“赤胆忠心,雪耀军徽!”
“雪再大又怎么样,天再冷又能怎么样,我们有解放军,我们无所畏惧。”
“工作了一天,很是疲乏,心情也不免有些烦躁,但当看到这凌晨还在除雪的解放军官兵们的时候,心里说不出来的温暖,也一点都不累了。”
“辛苦你们了,相信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老首长,我能明白您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为我们介绍军队,这就是军人的情怀,为民的情怀,爱民的情怀。雪夜无眠,一路有你,有你们。”
“作为一名老兵,作为一名现役军人的父亲,每当看到这些身着军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