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九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悔九二-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菜谱上的菜出品品质具备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实现经营目标。

    吴小正必须在这方面花一番心思。

    尽管他脑海里已经有了无数份菜谱,很多菜的做法已经像本能一样印在了他的脑海,但如何来组合,以符合现有的资源条件、市场需求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中国菜真是一门大学问。

    从烹饪手法来看,分为蒸、煮、煎、炸、焖、炒、烤、熏等,各种手法制作出来的菜风格各异,有的菜甚至需要用多种烹饪手法来综合完成。

    从口味上来分,有酸、甜、辣、麻、香、清淡等,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有需求各异。

    其它相关的项目就更多了,比如餐前小吃、荤菜、素菜、汤水、主食、甜品等,又比如山珍、海鲜、飞禽、走兽……

    吴小正需要综合所有的这些因素,设计出一整套能让吴大厨快速站稳脚跟的完整菜谱来,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

    整套菜谱设计完成后,他还要根据记忆中的配方,一道菜一道菜试制出来,并且将其食材配备、烹饪过程完全标准化,这样才能满足连锁的需求。

    这真的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最为关键的是,吴小正还要考虑食材的稳定来源。

    基于这个原因,吴小正这些天一有空就往菜市场跑,想要寻找来源可靠稳定的食材来完成菜谱。

    这些天张颖算是有口福了。

    吴小正连中午都没去食堂,去就近的菜市场逛一圈后,便拎着一堆食材回家,然后乒乒乓乓地动起手来,各种口味、各种菜式的精美食品天天换,吃得张颖天天叫唤:“啊呀,又吃撑了,我得减肥去。”

    还有一直忙碌于国企调研的杨贵平,一有时间,也会准时在饭点赶过来,然后吃完就跑。

    杨贵平还说风凉话:“幸亏这段时间要到处跑,要不这个吃法,肯定一个月就会变成肥猪。”

    除此之外,刘志军、沈默也会偶尔过来打打牙祭,美其名曰是帮吴小正试菜。

    可就算蹭吃的人已经不少了,吴小正所做的菜还是吃不完。

    这些精致的菜倒掉又太可惜,吴小正只好让贱贱、二矮子等人过来一包一包往学校宿舍拎。

    于是初二(1)班的同学们也有口福了,伙食费都省了不少。

    吴小正忙并快乐着。

    这一天放学后,恰好初二(1)班今天比赛轮空。

    吴小正决定去城北市场逛逛。

    因为打比赛,师父那边也好多天没去了,吴小正决定顺便去报个到。

    刚走到城北菜市场附近,吴小正便发现了异常。

    他发现,在临街的这一排商铺的墙上,每个店铺门口边上都写着一个大大的白色“拆”字。

    这里竟然要拆了?

    刘水根的店铺不是在这里吗?那他怎么办?

    吴小正想起了那个很厚道的小饭店老板刘水根,是他让吴小正赚到了第一桶金。

    吴小正已经几个月没见过他了。

    那就看看他去。

    吴小正抬腿迈进了刘水根的小店。

    按理说,现在快接近饭点,刘水根夫妻理应开始忙碌了起来才对,可现在店内一个顾客都没有,只剩下刘水根夫妻愁眉苦脸地坐在那里。

    “刘老板,好久不见。”

    “哦,小吴大厨,好久没看到你了,快坐快坐。”

    见到吴小正后,刘水根赶紧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

    “什么情况?这里要拆了?”

    “是啊,马上就要拆了,还剩不到十天时间。”

    一说起这个,刘水根脸上又现出了愁容。

    “哦,那你们打算怎么办?新店找好了吗?”

    刘水根叹了一口气说:“哪那么容易找啊,位置好点的地方要么就没位置了,要么就租金太贵,位置不好的地方又不赚钱,现在正发愁呢!”

    吴小正心想,难怪夫妻俩愁眉苦脸,敢情是还没找到地方搬。

    “那你打算怎么办?”

    刘水根看了看吴小正,吞吞吐吐地说:“现在吴大厨是不是生意很红火啊?你们那边能不能找到事做?”

    这话让吴小正有点惊讶。

    在他看来,刘水根夫妻俩开了这个小店,一个月少说也能赚个一千多块,怎么会想到去打工呢?

    “你自己开店不是挺赚的吗?”

    “其实也赚不了多少,每天从早到晚忙得要死,一个月下来顶多也就赚个五六百块钱,操心得要死,还时不时就涨铺租……”

    刘水根立即倒起苦水来。

    原来吴小正真的是算多了。

    他原本以为,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好,可实际上,生意最好的也就是他在这里干的那段时间,平时生意也就一般,铺租还死贵。

    再加上刘水根现在又找不到合适的新店,干脆就动起了找事干的心思。

    不过这确实是个老实人。

    他明明知道现在吴大厨在湘水很火,有心想去找事干,却又不好意思。

    他既怕让吴小正感到为难,又怕被拒绝,这样很难堪。

    对于这个很厚道的小老板,吴小正的印象一直很不错,只是谈不上有太深的交情,再加上很久没来城北市场,才没来找他。

    现在他既然有难了,吴小正自然得帮他一把。

    安排他们做什么好呢?

    毕竟这两夫妻年龄稍微大了一点点呢。

    想了想,吴小正有了决定:“工作肯定是有的,不过辛苦还是免不了的,不知道你们乐不乐意干。”

第418章 喜事连连(1/4)

    事实证明,好人还是会有好报的。

    对于刘水根夫妻的安排,他原本是抱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打算,准备安排他们进吴大厨食府。

    刘水根还好安排,让他帮忙负责采购或者进后厨都行,所以吴小正开出了200的底薪,这还是看在老熟人的份上。

    而刘水根的老婆,条件实在是有点欠缺,因此只能安排到厨房打杂,吴小正给出的底薪和工厂的工人一样,150元一个月。

    当然,如果食府效益好的话,真实收入应该不止这么多。

    说实在的,从表面看,吴小正给出的条件真的不算太好,没想到刘水根夫妻竟然一口就答应了。

    正好,吴小正这段时间正忙于菜谱设计,有点忙不过来,就叫刘水根提前过来帮忙。

    谁知道这竟然有了意外的收获。

    吴小正发现,刘水根毕竟干了这么多年小饭店,论对食材原材料的进货渠道,他可是比吴小正要熟多了。

    对于某种产品,哪里的质量更好一点,价格更实惠点,老板人更实诚一点,他基本门清,就算不清楚的,他也有自己的门道去摸清。

    而且,他自己做事确实也很实诚、很厚道,吴小正给他安排什么事,他都扎扎实实完成,账目也一清二楚,一点都不偷奸耍滑。

    吴小正又捡到宝了。

    很快,他一下子又变得轻松了很多,菜市场的事根本就不需要他亲自去跑了,只要安排下午,刘水根必定会踏踏实实地帮他做好。

    而且,吴小正还发现,刘水根尽管文化程度不算太高,在厨艺方面也没受过正规的培训,但他在这方面的领悟力还不错,属于比较有天赋的那种。

    如果他接受一下正规的培训,也许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大厨!

    吴小正又动了心思。

    “老刘,你有没有兴趣去省城接受一下厨师基本功方面的培训?”

    “哦,你还真觉得我是块干大厨的料?”

    又经过几天的相处,刘水根又见识到了吴小正神奇的厨艺,对厨师这一行的了解也比原来多了一些。

    他已经知道,如果真能在吴大厨食府这种大饭店干上大厨,收入绝对杠杠的,比他自己开小饭店要强多了。

    “你可以试试,学完基本功回来后我亲自带你,能不能学出来,就看你自己本事了。”

    在带厨师方面,吴小正喜欢带有点悟性的人,但他更看重人是否本分和厚道。

    道理很简单,悟性再好的人,如果不本分不厚道,很容易就带艺跑人,等于帮自己培养竞争对手。

    而对厨师来说,学历和年龄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吴小正看中了刘水根的厚道和本分。

    如果他真能学出来,吴小正还对他另有安排。

    按照吴小正现有的情况,他还得上学,不可能天天把自己耗在厨房里。

    因此,吴小正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分担他在厨师方面的工作,包括做吴大厨食府的顶级招牌菜,也包括对新厨师进行培训。

    而刘水根的本分,让吴小正觉得他就是这个可靠的人选。

    当然,能不能成,最终还得看刘水根自己在这方面的领悟力。

    吴小正愿意试一把。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

    时间很快就到了4月22日,农历三月二十。

    离五一节很近了。

    在过去的这些天里,吴小正算得上是诸事顺利。

    在学校这边,初二(1)班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奋战,顺利地拿下了初中部篮球赛的冠军。

    这是意料中的事。

    可温文还是为此高兴得不行,又豪迈了一把,再次请大家在食堂大吃了一顿。

    初二(1)班的同学为此又开心了一回。

    当然,大家不能高兴太久。

    原因在于:期中考试马上就要来了。

    时间就在几天后的下周,考完后,马上又迎来五一假。

    因此,开心过后,温文又马上要求大家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

    她很期待大家在学习成绩方面,也拿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温文的付出是有回报的,现在大家都非常配合她,希望能和她一起获得新的荣誉。

    这对吴小正倒没太大影响,在考试成绩方面,他是胜券在握。

    现在吴小正所关心的是即将到来的省城之行。

    其它方面也有大喜事。

    首先是吴大厨食品加工厂这边。

    新工厂的建设进展非常顺利,所有的车间都已顺利完成基建工作,接下来就是设备的安装调试。

    按照正德公司提供的计划来看,大概到五月中,新工厂的部分车间就可以进行试生产。

    这绝对是一件大喜事。

    届时,吴大厨食品加工厂的产能瓶颈就能彻底摒除。

    而根据现在的市场拓展情况,预计营业额又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收入很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吴大厨食品加工厂步入辉煌的时刻就要来了。

    还有一件喜上加喜的事。

    经过一段时间时间的审批,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湘水县范围内,小范围地试行下岗职工安置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开始的时间就定在5月1日。

    因此,湘水县这边以督促供销公司,必须在短期内配合吴大厨完成第二批共40人的职工分流交接工作。

    同时,湘水县政府也向吴大厨下达了税收减免通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在内的一部分税费将大幅度减免,减免的开始时间正是5月1日。

    这意味着吴大厨的成本又将大幅度降低,这也意味着利润的大幅度提升。

    这对吴大厨来说,确实是喜上加喜的事。

    至于供销公司分流过来的第二批职工,在交接工作完成后,大部分将派往省城的职校接受厨师、领班等专业方面的短期突训。

    这意味着支撑吴大厨食府的核心人员已补充到位。

    吴大厨食府的计划也即将全面启动。

    ……

    这对吴小正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喜事连连。

    喜事还不止这么多。

    在这天下午,在吴小正还没放学的时候,刘志军竟然开着那台很少启用的大奔出现在了张颖的店门口,然后吴小莉从车上跑了下来,进店里对着张颖耳语了一番。

    张颖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第419章 生日(2/4)

    农历三月二十日,是吴小正的生日。

    按照乡下的传统,过生日就得过农历生日。

    所以刘志军来了,为了给吴小正一个惊喜。

    对此,吴小正暂时还被蒙在鼓里。

    很显然,吴小正竟然把自己的生日给忘了。

    其实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吴小正真的太忙了,他有太多太多事情需要考虑,根本就无暇顾及自己生日这点小事。

    还有,他关注的日期是公历,对于农历是哪一天,他根本就没太放在心上。

    而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前世因为长期漂泊在外,经常性不过生日已成为了他的常态。

    说起来,这是一件很心酸很凄凉的事,可吴小正已经习惯了。

    在这世,这种心酸注定不再。

    自重生以来,吴小正一直在努力,努力让自己相关的人过得开心幸福,并且他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人心都是换来的。

    吴小正让别人得到了幸福,别人注定也不会让他心酸。

    在这天放学后,吴小正还先在学校篮球场跟大家玩了一会,才往住处奔,准备继续完善他的食府菜谱。

    很自然地,他在张颖店门口看到了那台大奔。

    他稍稍有点纳闷,为啥这台车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现在正是放学时分,人来人往的,有点张扬啊!

    然后小丫头从张颖店里跑了出来,甜甜地叫了一声:“哥。”

    哦,原来是送小丫头来上课的!

    今天正好是周三。

    吴小正刚释然,小丫头却直接拉着他往车上钻。

    “小莉,干嘛啊?”

    “好事,快跟我走。”吴小莉神秘兮兮地回道。

    莫非家里有啥喜事?

    他刚这么想,就看到张颖也从店里走了出来,然后拉开副驾驶的门坐了进来。

    她怎么也上车了?不用上课了吗?

    纳闷之中,他转头问刘志军:“军哥,这是要干嘛去啊?”

    “别问那么多,一会你就知道了。”

    刘志军竟然难得地在吴小正面前摆出了一副师兄的架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