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在非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农场在非洲-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吴也没有客气,接过烟就给自己和张老板点上了,而趁着两人说话的空档,林全也观察了一些,张老板看起来要比老吴稍稍小一些,大概三十六七岁的样子,个子不算高,皮肤晒得很黑,但是体格看起来还算是强壮,显然是经常出力气的人,不过在工程队上去却没有看到过他,所以林全推测他应该是其他地方的工头,因为老吴称他为老板。

第三章 张老板的农场计划

    张老板看起来跟这里的人都比较的熟络,晚饭的时候,大家聊得都很开心,除了林全之外。他对张老板不熟,加上心里面有事情困扰着在,所以并没有插话,闷声不响的吃着饭。

    “老张,听说你最近在周边盘下了一块地,是打算建个农场,怎么样,有搞头不?”

    刘队长端起酒杯,跟张老板碰了一下杯,然后随意的问道。

    张老板喝了一口酒,脸色微红,这酒菜让他有一种回到国内的感觉,看了一眼牌子,居然是国内的二锅头,怪不得味道这么熟悉,国内的东西就是好啊!出了国就喝不到了……

    “嗨,还不是瞎折腾!”张老板摆摆手,表示他的事情不值一提。

    “这附近的空地多,那些本地人们又好吃懒做,我就是随便买了一块地,没花多少钱,这不,农场刚刚划好了,我这一次过来就是把上一次未结算的款子给付清了,省的王工头天天惦记着。”

    王工头是这一块工地的负责人,林全他们这些人都是搞基建的,而之前张老板建农场的时候,也过来请了人帮忙的,王工头也接下了这个活计,实际上张老板的农场修建的比较简单,只是在外面简单的围了一面墙,然后请人在里面将土地开垦出来,这些工作倒是可以请当地的本地人帮忙,塔玛小镇上什么都不多,就是闲人多,而且人工成本还很低廉,不怕请不到人。

    刘队长笑了笑,对王老板的话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倒是一旁的老吴,这个时候随口问了一句:“老张,你那农场搞出来了之后打算种什么东西?我看这里的土人他们的蔬菜倒也不少,你就算是搞农场,估计也没什么市场吧?他们的购买力可不强啊?”

    老吴的话说的很有道理,当地的土人实际上并不富有,而且他们手上多半还是有些其他的东西,没钱买东西的时候,喜欢以物易物,而且像这些蔬菜之类的东西,他们自己就会种植,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买农场里面种出来的东西。

    张老板呵呵一笑,说道:“本地的蔬菜我们少种一些,多种一些我们中国的蔬菜,比如说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竹笋、韭菜什么的,这东西在非洲可吃不到吧?如果我的农场能够种出来,那市场自然不用愁了,光是在tsny务工的中国工人的数量,估计就不下二十万人吧!而整个非洲,有超过100多万中国人在打拼,这个市场前景可不小,就算是不做本地人的生意,那也足够我赚的了!”

    张老板没有藏私,把他想要办农场的打算和想法说了出来。

    非洲的中国人很多,近些年随着中资机构的日渐增多,来到非洲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来到这里的工人,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不适应,其中饮食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这一点林全他们是感同身受的,当地的蔬菜他们吃不习惯,能见到国内也有的也就只有那几样,什么番茄、胡萝卜和四季豆加上黄瓜,估计就这四种最常见,天天吃这四种菜,大家早就吃腻了,上一次不知道是从哪里搞到了几颗大白菜,结果这种在国内几乎是最普通的蔬菜,在这里居然成为了宝贝,那一天大白菜一端上桌,就立刻被分食干净,大家都只吃了几筷子,还没有尽兴,结果盘子就空了,后来听说那白菜是从法国进口的,是坐飞机空运过来的,价格贵的离谱,而且有价无市,所以大家在那之后也就再没吃到过大白菜了。

    如果真如张老板所说的那样,他的农场能够办成功的话,他赚钱了那自然是很好,而且也能顺带着也能改善一下大家的伙食水平,那自然是更好了,所以老吴听了之后很高兴。

    “还是老张的头脑灵活,像我这样的木鱼脑袋,只有羡慕的份了,这种事情我可干不了,还是老老实实卖膀子力气算了!”

    老吴的话听起来好像是他很羡慕,但是实际上,这件事情肯定没有张老板表面上说的那么轻松,这里面的风险很大,回报虽然不错,但是能不能成功其实还真的说不好,他要挣钱养家,孩子上学读书还要靠他的工钱,自然不敢冒这样的风险,所以这话他也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

    张老板听了之后只是摇了摇头,倒也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会似乎是微微有些叹气,说道:“本来事情都是计划好了的,但是这招工这件事情上有些不好办,本地人可以雇佣,但是他们都比较懒,也不愿意加班,农场总得有人照应着,我一个人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待在农场里面,我还必须要出去跟客户洽谈什么的,所以目前想找一个熟悉的,能够信得过的人手过去帮我的忙,工资待遇肯定是没的说,只要有人愿意去,我可以开这个数!”

    他伸出手,比了一个手势,大概意思是说每个月可以开出八千的工资,众人倒也没有心动,他们目前的工资差不多也是这个数,一些资历老的工人的工资比这个数还要高一些,比如说刘队长,他每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是一万左右,老吴每个月也在九千左右,因为这是在非洲,所以为了招到工人,工资待遇相对于国内的工人们来说要高一些,不然的话根本就吸引不到人,毕竟非洲并不太平,战争、骚乱和疾病等等威胁还是能吓退不少人的,加上在这里要忍受各种不便,以及对家的思念,所以愿意来的人毕竟不多,对于过来的当然是要提供高工资待遇了。

    不过张老板开出的条件对于在场的其他人来说或许是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对于林全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林全已经被告知要被送回国内,他如果回国去了,一没手艺而没文凭,几乎是不可能找到工作的,而他家里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加上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妹妹要供养,所以张老板开出来的这个条件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吸引力十足。

    农场不就是种田吗?他本来就是农村里面出来的,种田这种事情自然是难不倒他,吃苦受累他也不怕,只要有钱,能够挣到钱,他就愿意干,当人了前提条件是不能做违法的事情,不过种田而已,不至于违法。

    “张老板,那个……我能不能……能不能去您哪里啊?”

    本来见没有人开口,张老板心里面是有些失望的,他过来当然不指望从老吴这一群人之中找到合适的人选,他清楚他们不会去,因此更多的是想让他们帮助自己宣传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的中国工人愿意去他那里,不过这看起来也很悬,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有人愿意去,他一听之下有些愣住了,看了看说话的那个人。

    这是一张年轻、有些稚嫩的脸庞,显示它的主人的年龄不会很大,瘦削的身体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张老板微微皱了皱眉,他虽然很缺人,但是在见到林全之后,他很怀疑,林全真的能够满足他要求的那份工作的条件吗?

    不过表面上的犹疑很快就被他给隐藏下去了,“老吴,这位是?”

    张老板并不认识林全,进屋之后,两人也没有互相介绍,但是他看出了老吴跟林全的关系不错,所以便直接找了老吴,想要了解一些林全的情况,在说话的时候,他还冲老吴递了一个眼色,那个眼神让老吴微微愣了一下,因为他读懂了张老板的意思,他并不想要林全。

第四章 前往农场

    坐上了前往农场的小货车,林全心中还有些激动,之前张老板并不想要他,但是在老吴的说情之下,好说歹说,总算是将林全给推销出去了,林全心中十分感激,还没有来得及谢谢老吴,就被老吴送上了张老板的车,他大概是怕张老板这个时候答应下来只是敷衍他,之后就把林全置之不理吧!

    于是就这样,林全就跟着张老板出发了。

    张老板单名一个川字,他是jx人,为人比较精明,但是也很热心,在乎钱财,但是也在乎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感情,说白了就是讲情面。

    林全上车之后,他收起了之前的心思,既然找到了一个,那就不再多想了,于是就开始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让林全记下来。

    “我们在这个地方毕竟是外人,当地人都很排斥我们,所以在这里首先就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这一点你们在出国之前单位肯定是跟你们强调过的,但是我在这里还要再跟你强调一遍,你之前是在工地上,工程队活动的范围有限,接触不到什么当地人,加上你们人多,很少单独活动,所以还算是安全,但是在我这里就不一样了,我的农场里面现在就只有我们两个,所以你要十分的小心,平时尽量减少单独出去的次数,尤其是晚上,绝对不要一个人出去,这里晚上非常混乱,等你以后见识了之后就会知道了!不过现在你先记住我说的话!听到没?”

    张川一边开着车,一边侧过头对林全说道,林全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张川嗯了一声,继续说道:“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我在这里已经活动过了,一些该打点的地方我也已经打点过了,只要你不去招惹他们,安安分分的待在农场里面,问题就不会很大了。”

    林全默不作声,他之前听到老吴在私下说张川做生意不容易,现在想起来似乎确实是这样的,他的农场虽然雇请工人很简单,场地也不贵,种子、化肥和农具什么的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其他的一些方方面面需要打点的地方就比较多了,比如当地的政府部门,非洲的**是出了名的,这一点林全在下飞机的时候就已经体会到了,机场的工作人员不会故意叨难你,但是前提是你得付一笔小费,尤其是在看到你长了一张东亚人的面孔之后,他们就更乐意这样做了,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华人是最好欺负的,几乎就是提款机一样的存在。

    政府部门的打点需要花一大笔钱,而除了打点政府相关的部门之外,他还需要打点一些当地的土著人,比如说一些黑帮、教派以及一些其他的地方豪强,这算是交了保护费吧,毕竟在非洲,人的生命是非常的廉价的,随随便便打死个人,花点钱就能把关系摆平,没人会去追究你的责任,毕竟这些地方经常有人斗殴、枪战什么的,枪支也很泛滥。

    不过只要跟他们打点一下,他们基本上不会轻易的上门来找茬。

    一路上张川说了很多,都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林全默默的记在心里,心中微微有些感激。

    塔玛小镇靠近海边,这边其实算是tsny比较富饶的地区了,但是即便是这样,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依旧是在温饱线上挣扎。

    皮卡车行驶在黄土路上,沿途卷起一阵阵黄尘,而在黄土路的两旁,分散着一些非洲当地人的房舍。

    tsny并不是非洲最穷的国家,但是也差不多,很多人都生活在最低标准线之下,他们的房舍也非常的简陋,一些人甚至直接在椰子树下安家,只在上面稍稍的搭一些东西当做遮挡就行了,而条件稍稍好一些的大概会用红土砌墙,然后在上面搭上茅草,这种房舍的牢固性很堪忧,tsny分雨季和旱季,旱季的时候天干少雨,气温很高,这样的房子住起来问题不大,但是一旦雨季来临,这些房子就会成为危房。非洲大陆的雨季非常的迅猛,而且连绵的时间也很长,用红土砌成的墙壁会被雨水慢慢的浸湿,墙壁会变得松软起来,而一旦在下雨的时候遇到风暴的话,那就有可能会房倒人亡,这种事情几百年来一直都在发生着。

    一路上都很安静,皮卡车渐渐的离开了塔玛小镇,来到了小镇西边的一处地方。

    据之前张川介绍,这片地方是他从一个英国人的手中买下来的,这里除了出了有大片的空地之外,还有一栋上世界六十年代的老旧房舍,不过房子虽然有些老旧了,但是质量还很不错,之前居住在这里的英国人在这边住了五十多年,他的父亲当年是英国驻tsny总督府的官员,不过后来在1964年tsny独立之后,他们就失去了政府的官职了,但是因为在独立之后,tsny国内的发展需要借助英国的力量,所以其父亲还是继续留在了这里,充当tsny新政府的顾问。

    而这座老房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修建的,距今已经有整整五十年了。

    房子看上去很大,在外面是一大片的花园,面积大概有好几亩地,不过这些应该不是张川所说的那个农场,在他的规划之中,农场的面积大概有一百亩左右,要雇请十几个工人才能照顾得过来。

    这座房子很大,房子外面的花园也很大,看得出来,居住在这里之前的主人对它们很用心,它们之前的主人,大概是个什么贵族吧!

    林全在心中暗暗想到。

    “之前的那人好像是个英国爵士,他老了,要回英国去养老了,在这边住着离家人太远了,所以才会将这里出售出去,里面的东西倒是挺完整的,基本上都不缺什么,以后我们就住在这边了,家里没有佣人,但是有雇请的帮厨和杂工,他们会负责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什么的,工钱每周五晚上之前要结清,记住,一定要在周六之前结清,当地人虽然穷,但是他们都是有宗教信仰的,周六是他们祷告和去教堂祈福的日子,不要拖欠他们的工钱,当然了,这种事情我会处理的,不过如果我忘记了的话,你就帮忙对付一次两次就行了。”

    张川将车在大铁门外面稍稍的停了一下,按了一下喇叭,大院里面出来了两个黑人护院,连忙把大门打开,将他们迎了进去。

第五章 德国牧羊犬

    大院里面的房子比林全想象之中的还要大,房子是英伦风格,比较简约庄重,跟其之前的主人的爵士身份是比较相符的。

    房子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