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民大学霸-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还只是国内的情况,国外媒体又不是华国人,他们会说华语的很少,除了设备之外,还需要同步翻译器。

    翻译器很重要,大家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人,语言千奇百怪,如果没有翻译器的话,最后只能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清楚对方在说什么。

    语言都不通,还做毛线的见证啊,所以翻译器还需要准备。

    这么多东西全都准备下来,二十四个小时时间都不一定足够。还好不管是学校还是记者都迫切的希望学术讨论可以按时进行。所以不少有经验的媒体人帮忙布置会场,总算是在第二天九点左右完成了整体的工作。

    至于其中会不会有点细节考虑不足,那就不算是太大问题了。

    相比较忙碌的工作人员,吴丙白,魏承玉,王宁他们要稍微轻松一些,只不过是陪着哈佛代表团到处转,就一些问题开始讨论而已。

    第一天的讨论王宁并没有发言,大部分都是吴丙白他们在相互讨论。吴丙白他们是知名学者,准院士级别的大拿,而哈佛代表团的成员也不简单,知识储备跟名气都是相当的,两方面碰在一起,讨论起来的内容当然比较高端,研究的问题对整个学术界都有相当重的意义。

    当然,也就如此,大家又不是同一个圈子中的研究者,根本不可能将内容说的太细,哪怕是有一些相互讨论的地方在其中,有一些知识点还是隐藏的。

    技术阻拦可不只是技术上的事情,学术上的阻拦则要更加明显一点。华国没有掌握的东西,则是西方学者绝对不会轻易外泄的禁/区,一旦外泄,将会遭受很严重的后果。那不是某个学者可以承受的。

    所以在讨论之中,大家都有一定的隐藏。

    就算如此,吴丙白他们还是得到了一定好处,从哈佛代表团那边得到的信息,算是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很好的方向。

    到了吴丙白他们这一步,知识的增长完全是必要的。不客气的说,他们基本上站在了各自领域的巅峰,就算是在怎么积累也无法提升知识储备。

    他们要做的就是找到研究方向,只有在一点点的探寻之中,才能够获扩展自己的领域,将研究进一步提升。

    而这些方向往往要经过很多次的试验,而且试验的结果通常是失败,失败到最后才有可能某一次成功。现在可以获得不少的方向,对于他们来说当然很重要。

    然而,等代表团各自回去之后,吴丙白他们却露出了凝重的神情,无疑,哈佛代表团的决定以及哈佛代表团的能力给了他们更大压力!(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章 我的舞台(20)

    也不奇怪,彼之英雄我之敌寇,哈佛代表团表现的越强大,吴丙白他们的敌意就会越强,受到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虽然没有明说,他们所有人都清楚,这次代表团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战胜哈佛代表团,保住王宁猜想留在华国,为了这个目标,他们要全力以赴。

    战胜哈佛是一个很困难的目标,这个目标基本上难以实现。吴丙白他们一开始就清楚,可是学者的傲气让他不可能面对哈佛的时候不战而败。从一开始,他们或许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说不定哈佛就被他们战胜了呢。

    然而,事实上战胜哈佛比他们想象之中还要困难。哈佛的整体实力如何他们不清楚,光是从哈佛代表团表现上来看,就根本不是他们可以对抗的。而这,还是在莱米教授没有出手的情况下。

    作为被哈佛推出来跟王宁打擂台的莱米教授,或许名气上比不上很多老牌学者,在国际上或许连吴丙白的地位都不能比。然而,能够被推出来跟王宁打擂台,他肯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对方为什么被推出来,有什么样的底牌,对王宁猜想的研究到底达到了哪一步,吴丙白他们没有一个人清楚。

    是的,吴丙白他们认为莱米教授对王宁猜想肯定有一定研究。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科研上能够研究的东西很多,其实学者更多,每一个研究者研究一个方向,肯定会有相互重叠的地方。

    除了重叠之外。甚至很多知名实验室明确的表示自己要研究某个方向。比如说癌症的攻克。艾滋病的研究。这都是很多实验室在做的事情。世界上研究这两个方向的实验室不下十个,大家都在研究,就要看哪个研究最快,能够获得成果罢了。

    数学上也是如此,数学经过几百年的研究,它的领域一直在扩大,近几十年正是达到了一个极限,有学者想要用不同角度研究数学并不是荒诞的事情。

    其实科学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荒诞之上。很多研究发现不过是用一个荒诞驳斥了另外一个荒诞而已。这就是进化,进化之后的数学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以走,很多数学家都在寻找。

    反向证明,猜疑证明,不过是很正常的道路而已。

    王宁猜想无疑是一种反向证明的研究成果,它巧妙的用传统数学猜疑了传统数学,将人们从传统数学固有的本身拉伸,站在更高的地方彻底驳斥传统数学。

    这个研究成果很有趣,也很有用。它让不少数学家看到了传统数学上的不足以及更加浩瀚的数学领域。所以王宁猜想很受重视,普一出现就得到了整个世界数学家的目光。不管是赞同还是质疑,哪怕是批判,都说明王宁猜想对他们有一定的意义。

    如果没有意义,没有逻辑性,以数学家的性格,可能连批判一句都不会。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东西,他们基本上看都懒得看。

    一个新出来的猜想能够被称赞,能够被质疑,被批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本身就代表着成功。

    王宁猜想是成功的,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数学讨论。理所当然,王宁猜想的发现者王宁也会获得巨大名气,成为世界级数学家。

    然而,在获得肯定之前,王宁注定要面对一次质疑。不管是对研究上的质疑还是对成果属于谁的质疑,都算是比较平常的事情。

    为什么?正是因为一种成果不可能只有某个学者在研究。在同一时间,肯定会有其他的研究者在进行探索。

    可能在某位学者发表论文的时候,宣布研究成果主权的时候。另外一位学者的研究也进行了最后一步,更巧合的,肯定对方正敲下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

    眼瞅着自己即将被世界追捧,获得巨大名气,下一刻突然发现自己的名气被另外一位学者抢走了,他只是快了自己一步,一天或者是一个星期。很多学者是不能忍的。

    要是学者之间处在同一个等级之中,大家的研究方向都相同,地位相当。不能忍也得稍微忍一下,毕竟科学术上的研究就是速度上的竞争,对方比你快一天,快一个小时,哪怕是快一秒,那就是比你快。他已经宣布了主权,这个时候再去争,就显得自己不够大方。

    到时候,整个学术界都会看不起他。

    然而王宁猜想的研究者王宁太年轻,资历也太浅。十八/九岁的少年做到了几十岁中年老年做不到的事情,除了赞叹的同时,质疑更少不了。再加上王宁猜想的重要意义,才引起了这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巨大风波。

    想要平息这场风波,王宁必须要在某些场所证明自己,证明王宁猜想的所有权是他自己。打消其他人的觊觎,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消除身上的脏水,彻底稳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在吴丙白他们看来,王宁猜想的发现者绝对是王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只要不是脑残,都不可能相信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年能在哈佛偷取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王宁又不是超人,也没有超能力。

    要是真这么容易偷到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华国早就能吊打米国了,何必现在一直被米国压制。

    在吴丙白他们看来,之所以莱米教授被推出来,大概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莱米叫兽也在研究王宁猜想,只是王宁的研究更快一步,发现了王宁猜想,并且有了成熟的理念。

    这不意味着莱米教授的能力比王宁差,或许他只是运气差了一点,慢了王宁一步,所以猜想才是王宁猜想。

    那么,莱米教授对王宁猜想到底有了多少的研究?是只有一个开头,还是有了大半的研究成果,甚至只是差一步,现在已经领先了王宁的研究?这是谁都无法确定的事情。

    所以,对手太强大,能不能战胜对方,怎么样才可以战胜对方,吴丙白他们没有任何头绪。(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的舞台(21)

    担心也好,焦虑也罢,世界不可能因为某些人的情绪而转移,时间依然不紧不慢的流逝,正在渐渐的靠向万众瞩目的时刻。

    而面对着一群担心的老人,王宁唯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的安慰,并且将自己一部分的底牌亮出来,算是让他们稍微安心一点。

    至于能不能让吴丙白他们彻底安心,王宁也无法保证。他能够做的只有如此,至于亮出所有底牌打消玉兰工业代表团的顾虑,他根本不会做。

    不管是王宁第二猜想还是数学镜子体系,这些都是杀手锏,只有遇到敌人之后使用才有最大的效果,一旦前面暴露出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以米国的实力,提前得到他们想要知道的内容,还这不是困难的事情。为了防止泄密,王宁要做的就是沉默。

    还好,经过几个月的发酵,王宁早就不再是原先突然蹿起来的网红。原先他确实有名气,而那些人气比较虚,所谓的粉丝大部分都是酱油党。看热闹可以,真的支持比较困难。

    到了现在,王宁早就收获了自己一大批的粉丝。从小说到动漫,到歌曲,到动画,他早就证明了自己的才华,身后也跟随了一批支持者。他们不会在意外界对王宁的质疑,也不会考虑王宁的对手是哈佛,他们只会送上自己的支持。

    不就是哈佛吗?我们家王宁照样可以把他干趴下。

    于是,不管是在粉丝群,还是在微博。还是在微信。随处都可以看到王宁加油的支持声。这些支持声慢慢滚雪球一般发展。千度,微博榜,企鹅头条,都有了类似新闻。

    对于华国人来说,他们可不在意对手是谁,他们做的就是支持自己人。跟哈佛相比,王宁无疑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不支持他支持谁。

    这种支持很强烈,也很突然,从网络到现实,加油声不绝如缕,看上去就像是整个华国都在为王宁加油。

    不得不说,华族是一个很有趣的民族。平常没事的时候,华族的特色是内斗,自己人打自己人那是相当嗨皮。一旦遇到危机,为难的时候,华国从上到下又会迸发出惊人的团结。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

    2008年的时候,世界认识到了华国。现在,世界再一次见到了华国力量。

    当然,学术讨论并不能跟2008年的全民众志成城相比,那种团结是让世界都为之震撼的。现在,支持声中还是会夹着各种质疑。只是那些质疑,王宁根本不在意而已。

    甚至说起来,他对支持声也不太在意,从一开始,他就没有太重视哈佛代表团,对方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达到对方的目标,只有给他提供踏脚石。这是从一开始他就确定的事情,对于注定的失败者,他不会重视,也不会冷落,只有最平淡的相处。

    至于外界会怎么解读他的举动,就不是他可以掌控的了。他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去受到外物的影响。

    “老三,加油,干掉那群洋鬼子!”

    “现在什么时代,和平时代,咱们能不这么暴力吗?干掉他们不行,打趴他们就可以了!老三加油!”

    这是王宁以前的宿舍小伙伴邹凯,魏枫,两人在一起总是忍不住会斗嘴。即便是很长时间没有聚在一起,感情变淡了许多。

    而在王宁最重要的日子之中,他们还是专门赶了过来,就是为了亲自跟王宁说一句加油。

    在他们的身边,吴倩,赵丹丹,田乐儿,孙娜正静静地站着,眼神中满是鼓励。

    “老师,我先过去一下!”

    王宁自然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在行动,他同样是跟着吴丙白一起。毕竟年龄最小,他要离开的话,需要经过吴丙白他们的允许。

    吴丙白他们听到了邹凯的声音,大概知道几人的关系,所以点了点头:“快去快回,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媒体们都在会场,去晚的话不太好!”

    “嗯!”王宁点了点头,他们这里并不是会场周围,还是学校内部。虽然还是会有不少学生,大部分人全都去了会场。

    那里从会场外面开始,就有无数记者,媒体在报道。

    不得不说,记者们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高,不过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外媒全都从总部调来了直播车,偶尔影响力比较大的媒体集团,更是直接找到了华国上层大佬们,希望他们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当然,所谓的帮助也就是使用国内的直播车。

    租借直播车只是小事情,能够让国外媒体欠下自己一个人情,上面大佬当然乐意。毕竟现在是眼球时代,很多人对某个国家的认识全都来自媒体,认识的媒体多一点,宣传方面也会正面一点。其实也不需要他们多正面,只要不报道太多反面新闻就可以了。

    沟通一下之后,基本上都答应了下来。从19号下午开始,国内各个电视台,媒体的直播车全都开往了玉兰市,讨论会所在的会场,前前后后有着不下百辆直播车,停车的地方都不够用。

    为了确保这些直播车的安全,玉兰市警察领导还特意调了一个中队的警察保护直播车,避免被哪个熊孩子破坏。

    直播车吸引了不少市民跟学生,很多人都在直播车周围围观。更有趣的是,很多挂着cca/v牌子的直播车,却有一些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在操作,并且对方手中拿着的话筒标志跟直播车上的标志明显不同。

    正是因为记着使用了不同的直播车,学术讨论结束之后,倒是在网络上引起了一次寻找电视台标志的热潮。

    当然,不管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