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民大学霸- 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才章闻言苦笑了一下:“一方面是农村法治思想淡薄,很多东西他们觉得不是在违法。同样,有些农村确实比较贫困,管控的如果太严格,当地政府就会被抵制,到时候他们的工作就很难实行。只要不是出现太大问题,一般类似的情况,上级领导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这一点我倒是不太同意刘副省长的看法,农村为什么法律法规淡漠?还是因为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只要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将法律法规掰碎了,揉粉了交给老百姓,老百姓还会知法犯法吗?在我看来,农民犯罪,完全可以追究基层领导的相关责任!”吴省长不同意刘才章的看法,冷哼一声说道。

    刘才章苦笑一声,并没有反驳吴省长的说法。

    吴省长说的确实很对,只要将法律法规跟老百姓说明白,说清楚,让他们知道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之后,农村相关的刑事案件就会减少很多。

    毕竟农民大多数还是老实巴交的,让他们知道违法的后果之后,他们绝对不会轻易尝试的。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知道怎么做,基层就会去做的。

    随着相关权利逐渐被上级收回,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的领导根本没有太大权利。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对于他们来说上班就是混日子,为什么要主动做事情?做对了没好处,一旦做错就有大麻烦。

    还不如在办公室吹着风看着报纸,谁没事干跟农民将法律,真是闲得无聊。(未完待续。)

第751章 闲聊

    “因为家庭的原因,我曾经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大概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确实,基层工作环境很差,权利划分不清晰,每天要面对许许多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再加上农村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大多数基层人员不愿意下乡,而是待在办公室,工作积极性确实差一些!”王宁算是点评了一下。

    这些话也就只能在饭桌上说,一旦拿到正式场合说这些东西,会引起极大震动的。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

    “国家在发展,民族再富强,老一套执行方式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人民想要追求的东西更多,会触碰法律法规的地方就会更多,如果不去大力宣传,光是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喝着茶,等他们触碰法律之后才去进行处罚,这是对每个人的不负责!”王宁继续说道。

    “是啊,最高领袖上台之后,一直在强调华国梦。什么是华国梦?就是让每个华国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而在追求梦想之中,总会出现意外。我们这些体制中的人是做什么的?就是要保证他们不去触碰那些意外,为了华国梦保驾护航!”吴省长顺着王宁的意思说道。

    “最高领袖提出的华国梦是伟大的理想,让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不过,梦想也不是一定要去追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也许比追求梦想还要可靠!”刘才章不同意吴省长的看法。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刘才章跟吴省长的理念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一个追求变革,一个追求保守。至于谁的观点好,谁的理念更适合安皖省,只有依靠时间去证明了。

    “哈哈,吴省长跟刘省长的看法其实都对。所有人都去做梦,现实世界还要不要了,总要有人去负责生产的。咱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在生活的同时有追求梦想的权利,我想,这也是最高领袖的目标。我们不是在听王宁博士的小故事吗?王宁博士,那位农民后来怎么样,我还挺感兴趣的!”

    见到两人有了一些争执,胡青松翘了翘面前的餐具,笑着说道。

    “对对,咱们明明是在听故事,反倒我们七嘴八舌的乱说一气,将王宁博士冷落到一边,实在是不应该,王宁博士,咱们的故事继续?”刘才章笑了起来,说道。

    “这件事情其实也就代表着咱们体制中两个不同的看法,有人追求保守,有人追求变化。那个农民也是一样,在追求变化中却遇到了意外。还没等他赚到多少钱呢,就被警察抓住,以他无证经营玉米买卖为缘由,然他交罚款两万元!”王宁说出了事情的结局。

    “乱弹琴,警察什么时候变成工商了。无证经营也是工商局的事情,警察出面算什么!”吴省长不满意事情中的处理方式。

    “倒也不能说基层工作人员有什么错误,既然犯错就需要受罚。至于警察出面嘛,其实也算正常,工商没有抓人的权利,大部分老百姓不怕工商,反倒是怕警察。只有联合执法,才能解决大部分的犯罪!”刘才章同样有自己的看法。

    “那是犯罪吗,那不过是老百姓,想要家里情况好一些才买卖玉米,又不是敌特分子,哪怕触碰了法律,批评教育一番就已经很严重,罚钱算什么事情!”吴省长批评道。

    “罚钱也是一种手段嘛,只有让他们心疼,才知道类似的事情不能做,他们才会记在心中!”刘才章的看法跟吴省长确实有明显区别。

    “刘省长的想法也是执行中的一种方式,法律法规是做什么的?是用来制裁犯人的吗?其实并不是,而是为了杜绝老百姓犯罪,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所以罚钱只是一种手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老百姓遵纪守法。既然买玉米的农民知道自己犯错,教育一番就可以,罚钱对老百姓确实比较严重!”王宁跟在后面说了一句。

    “法律法规是死的,人却是活得,想要钻漏洞的话其实很容易。在执行法律的时候就要杀一儆百,罚了第一个,让他痛了,其他人才不会走上同样的犯罪道路。这也是咱们政法同志们一直的处事风格,为什么咱们国家还有死刑,不就是为了震慑犯罪分子,让他们心有顾虑?”刘才章原先作为一把手,接触过公检法,知道他们的行事风格。

    “刘省长这么看待死刑其实就有点武断了,死刑这东西只能说是双刃剑,他能够震慑大部分人让他们心有鼓励。同样,会让原本就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噬无忌惮。反正被抓到肯定就是死刑,还有什么好顾虑的。抱着这种想法,对大众来说更加不安全!

    就好比拐卖儿童案件,很多重大案件的内幕触目惊心,让大众对犯罪分子咬牙切齿,甚至一些同志想要推行拐卖儿童的惩罚上线,让他们直接判处死刑。实际上呢?一旦将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儿童将会更加危险。

    他们不会顾虑孩子的安全,也不会在意孩子被卖到哪里,反正抓到就是死,干嘛在乎那么多。反倒是现在的刑罚比较合适,让犯罪分子顾虑又不会投鼠忌器。抓到之后还能坦白从宽,给民警们追查孩子的线索。一项法规一种考虑,不能往严了盼,总要考虑其他因素嘛!”胡青松说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胡董的话真是发人深省,确实,很多案件中不适合一刀切,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法律不外乎人情,咱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啊!”刘才章最后说了一句。

    在饭桌上不太适合谈论太严肃的话题,聊几句之后几人就谈到新的方向。而这个故事能起到什么作用,估计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了。

    总得来说,这个饭局的氛围还算和谐,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饭局散场的时候,王宁听到刘才章的一句话。

    “小朱,回去关注一下买卖玉米农民的那件事情,然后跟我汇报!”

    王宁微微一笑,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未完待续。)

第752章 试点

    “近日,刘才章常务副省长出席全省公检法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刘副省长做出了重要讲话,他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教代罚的新思路。刘才章常务副省长表示:

    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迅速,而在法律法规的实行却没有太大进步,尤其是在基层工作人员之中,老旧思想严重。新时代的政法工作者要走出去,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杜绝法盲的出现。提倡以教导为主,处罚为辅的新型政法工作方式,以下是刘才章常务副省长的详细讲话!”

    庄严肃穆的大会堂,刘才章坐在主席台的最中央,坐在他身边的安皖省公检法系统最最有权力的一群人。有政法委书记,有警察厅厅长,有武警支队少将总队长,纪委负责人,政法系统中大大小小的领导全都出席了这次会议。

    主席台中央,刘才章没有前几天跟王宁见面时候的和气,微胖的脸上满是威严,用他独特的声音说道:“2016年至今,安皖省刑事诉讼发生了123012起,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五,这些都是在座同志的功劳。你们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了一省的平安,同样,我们也要注意另外一个现象,在犯罪中,直接处罚的情况却再提升。

    在座的都是政法系统的精英,肯定比我清楚刑法、民法的意义,它不只是让大众有一条必须遵守的底线,也是为了保障大多数公众的安全,简单点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既然是为人民服务,我们能不能在处理轻微案件的时候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处理手段更人性化一些?比如说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比如说我手中有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件,这个案件的主人是一位普普通通农民,因为想要让生活好一些,从事了非法的玉米买卖工作。

    非法买卖玉米是违法的,可是,这件事情并没有人告诉那位农民,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触犯了法律。只是我们也知道,农民想要让生活好一点本身就不是错误,就算是微微触碰了法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犯罪其实就是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尽责的原因。

    最后呢?那位农民被罚了两万块钱。不说这个罚款对不对,我只是想要强调一点,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执法人员能否更加人性化。

    确实,对于罪大恶极的犯罪者,必须要用最严格的酷刑予以震慑。同时,轻微犯罪或者不小心犯罪的时候,我希望各位可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虽然看不到现场政法工作者的表情,王宁相信,他们的表情肯定很有趣。被大佬当众批评可不是轻松的事情,现在还是面向全省的报道,以后他们的工作就很麻烦了。

    王宁没想到安皖省的反应这么快,刚刚才表示了自己的想法,对方就有了相应的举措,更有趣的是,提出这个说法的竟然是刘才章。

    刚开始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刘才章的意思是以惩罚为主,跟吴省长的意思完全不同。原本王宁还以为类似的意见会是吴省长提出来,没想到现在这个人竟然是刘才章。

    想想也不奇怪,领导本身要学会的就是妥协,工作之中有太多太多妥协跟交换。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他也走不上现在的位置。

    同样,刘才章既然跟吴省长走的很近,两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有所共识,这个共识是他们可以妥协的前提。有现在的举措,其实也不奇怪。

    同时,安皖省的动作并没有结束,刘才章除了在政法系统中发出声音之后,更是推出了一个试点县,按照他的思路,以教育为主的行政模式进行试点。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王宁也不得不为刘才章的手段点个赞。倒不是他推出试点县的做法,而是他借势的手段。

    无疑,刘才章这次借了王宁的势,以在安皖省开办特钢集团第一分公司为前提,发出了他自己的声音。

    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什么要烧这三把火?除了给主动投诚的下属找位置之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宣告自己来了,自己以后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这一点很重要,不管是最高领袖还是一省的负责人,到了新位置之后,就需要向外界表明自己的到来。

    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下属对他们根本就没有印象,也不知道上司的行事风格。这一点很可怕,下属不知道上司的想法,也不知道上司的存在,他们会尊敬上司吗?肯定不可能,到时候,下属很容易将上司架空。

    只有在发出自己声音之后,才能向下属表示自己的思想跟形象。对外建立合适的形象,才能更进一步工作。

    刘才章初到安皖省,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记很难。别看他头上几位领导都是即将退位的老人,正是因为他们是老人,刘才章的工作才更难办。

    谁也不知道老人们是什么想法,他们豁达一点还好,等着退位颐养天年,他们对权利的想法不大,刘才章就能多一点权利。

    要是遇到对权利有野心的老人,越是在退位之前,刘才章的工作越难做。到时候他手中不会有一点权利,没有权利的领导还是领导吗?

    除非刘才章想要把对方熬下去,否则的话,他就只能跟领导争权利。一旦这么做,他势必会跟老领导出现矛盾。有了矛盾不用说,板子都会打在他身上。

    即将退位的老领导才是最麻烦的,尤其是封疆大吏,就算是最高领袖也需要顾虑其他老领导的想法,板子只能打在年轻人身上。

    身上挨了板子,刘才章就算想继续争都做不到,接下来的几年只能活在老领导的阴影之下。

    现在不同,借助王宁的势之后,他顺势推出了一个试点县。以县级为规模,在省级眼中其实不算什么,但是,这却让刘才章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让全省对他有了初步印象。(未完待续。)

第753章 试点(下)

    安皖省计划建立一个试点县,这种事情其实并不算什么。

    稍微对华国注意一点的人都不会对试点县有什么兴趣,全国各地别说试点县,试点区,实验区一抓一大把,实在是没太多人感兴趣。

    华国太大,人口太多,影响十四亿人的每一项决定都不能草率。哪怕惠及万民,对于上层来说,也需要提前进行试点。在试点中没有大问题之后,才能慢慢推向全国。

    在试点中要是出现问题,就需要一点点解决,在解决之后,才能有序推出。

    别说安皖省,哪个省份都曾经出现过试点县,类似的消息并不算出奇。真正引起全国注意的主要原因是安皖省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