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过来了,快松手……”因为紧张,她连说话都变得吞吞吐吐,呼吸也跟着变得急促起来。
林夕怕她真的生气,这才恋恋不舍的将手放开。
赵雅之深呼吸一口气,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林夕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他只是在开玩笑,不会有别的意思。
反反复复念了很多遍,起伏的心绪这才平复了下来。
“刚才是我不对,但你也不许再像那样……”赵雅之说到这里,眼睛下意识地就避开了林夕,咬着嘴唇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林夕赶紧抬起一只手,赌咒发誓自己绝对不会把刚才的事情说出去。
赵雅之别过头,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恢复平静,之后才转回头来羞恼的瞪了林夕一眼。
“还有刚才你说的那件事,我可没说要答应!”
都说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林夕这算是领教了一回。
“芝姐你先别急着拒绝,我们不妨先打一个赌,我现在就可以很肯定告诉你,《上海滩》这部电视剧会非常的火,火到大家之前可能连想都不敢想的地步,而你和发哥都会因为这部戏而走红。”
还没等赵雅之从这番话中回过神来,林夕突然把身子往她面前靠了靠,压低声音说:“顺便再告诉芝姐一个秘密,你们现在接拍广告片的价格真的有些低了,现在你也许还不会有太多的感觉,但再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上海滩》播出后,你和发哥再接广告,片酬至少会是现在的两到三倍。这次你和发哥都是被我们占了大便宜,只是你们都不知道而已!”
赵雅之手挡在胸前,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一脸狐疑地看着林夕。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之前我说要请芝姐来帮我管理公司,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林夕嘴角微微上扬起,“刚才那个就是我的诚意!”
赵雅之稍一迟疑,林夕已经转身往剧组那边走去,同时留下一句话:
“我等着芝姐的答复,但不是现在!”
受了林夕这话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广告片拍摄过程中,赵雅之都是一副心事很重的样子。
镜头前她还能尽量克制不影响拍摄效果,但镜头外就开始频繁的走神,几次化妆师提醒她配合都没注意到,弄得最后对方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
黄霑一直在片场盯着,赵雅之表现自然落在了他眼中。
正好林夕这时就站在黄霑身边,才把过来询问下一个镜头机位应该怎么摆的副导演陈家祥打发走,黄霑便用手肘捅了捅他。
“喂,之前你都跟赵小姐说了些什么?怎么我看她刚过来的时候表现挺正常的,和你聊过之后整个人就变得有些不对劲了。”
“有吗?”林夕故意装起了糊涂。
“少来,你肯定跟她说了什么!”黄霑立刻就看穿了林夕的假面。
“也没什么,就是把我对《上海滩》的一些看法告诉了她,顺便和她打了一个赌。”
林夕说得轻描淡写,黄霑却从中听出不一样的含义。
“你是不是告诉她,我们这不广告片在片酬上占了她很大便宜?”
“没错,我是这么说了。”林夕很“老实”的点点头。
黄霑一下子给气到了,手指着林夕说话都有些不连贯:“我……我帮了你这么多,到头来你居然把我卖了!”
“霑叔,熟归熟,你乱说我一样告你诽谤的。”林夕打断黄霑的指责,毫不客气的反驳说:“什么叫我把你给卖了,是你把别人都当作傻子好不好?等《上海滩》播出后,我们的意图和想法根本就藏不住,当然也没必要藏,到时候赵小姐和发哥会怎么看?他们表面上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会有些被利用的感觉,下次你再找他们合作的时候,他们肯定就会考虑更多,与其这样,不如现在就坦白告诉他们,反正《上海滩》还没有播出,他们知道了真相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会觉得我们是在把他们当真正的朋友看待。”
黄霑沉默了,他知道林夕说的没错,只是心里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这个弯来。
“赵小姐这边我已经跟她解释了,发哥那边就留给你了,这样你该满意了吧?”
林夕补充这么一句,黄霑的脸色这才变好起来。
“这还差不多……对了,你刚才说和赵小姐打了一个赌,你们赌什么了?”
“赌《上海滩》开播后会不会大火。”
“赌注呢?”这才是黄霑真正关心的问题。
“我要是赢了,她就是我的人了!”
林夕随口说出这么一句,却把黄霑给听傻眼了。
林夕知道这话在理解上容易引起误会,跟着又解释一句:“别乱想,我的意思只是说,她会答应帮我做一些事情!”
“帮你做事?”黄霑认真看了林夕一眼,“别告诉我,你是准备找她……”
林夕竖起一根手指抵到嘴唇处,示意黄霑知道就可以了,不必说出来。
黄霑本来是想劝林夕谨慎一些,毕竟开影视公司这种事情可不像他之前写小说、拍广告那么容易,香港影视圈这潭水很深,林夕年纪轻不说,而且也没多少经验,不一定玩得转。
但是转念一想,黄霑又放弃了劝说林夕的打算,因为他突然想到林夕并不能以常理度量,以他之前种种出人意料的表现来看,说不定真能干出一番事业。
想到这里,黄霑便拍拍林夕的肩膀,鼓励说:“行啊,以后发达了,霑叔说不定还得来投靠你呢!”
第50章 乘势而起的广告片
黄沾当然只是说笑,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天长地久》这支广告片的拍摄进度。
林夕也没有让黄沾失望,一开始黄沾都还担心林夕年纪太小不能服众,但在经历了前段时间黄立伟那件事之后,无论是剧组普通工作人员还是副导演陈家祥,都对林夕刮目相看,拍摄时候林夕让他们怎么做就怎么做,根本没人敢唱反调。
再加上赵雅之和周闰发的配合,广告片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全部拍摄完成。
更让黄沾惊喜的是,林夕手上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镜头,所有拍摄的内容在剪辑时全都用上,虽然就两分多钟的广告片而言,节省的这点胶片看上去毫无意义,但是要换成拍电影或是电视剧,林夕也能做到这么高的镜头利用率,那么节省下来的可能就是一大笔钱。
这其中就不光是胶片,还有节省下来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的工作量,这些放到电视、电影拍摄当中都是很大的一笔花费。
有了这个意外的发现,黄沾对林夕打算开影视公司这件事倒是又多出了几分信心,不过这毕竟是林夕自己的事情,黄沾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上。
广告样片送给潘笛生看后,对方十分满意,当天就把两百万打到了黄沾广告公司的账上,并且还提出要和拍摄这部广告片的林夕见一面。
对于潘笛生的这个要求,林夕虽然有些意外,但他对潘笛生这个香港的“名牌王”也挺感兴趣的,所以便答应了下来。
双方见面的地点就定在黄和林广告公司,借着这次机会,黄沾还准备把下一步的广告宣传计划详细地向潘笛生同时做一番介绍。
约好是下午三点钟见面,但两边都提前过来,因为会议室那边还在布置中,黄沾就把潘笛生和林夕都请到自己办公室,让两人先接触一下。
潘笛生在来之前就已经了解过关于林夕的一些情况,也知道对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但是真正见到林夕本人,他才发现林夕虽然长相还有些稚嫩,但说话谈吐和一般的少年人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特别是在一番有意的试探之后,潘笛生这才相信这个实际上真的有所谓的少年天才,因为林夕就是属于这样的人。
潘笛生今年二十四岁,放眼商界中人已经算是非常年轻,特别是在他这个年纪就能独立做出现在这样引人瞩目的成绩的并不多见,这也是潘笛生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事情。
而如今面对比自己还小八岁的林夕,潘笛生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的少年得意的人并不止他一个,自然而然就把林夕放在了和自己等同的位置上看待,说话也显得客气许多,并没有那种大客户高高在上的姿态。
“要不是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黄先生被打的事情,我都不知道这条广告片原来是出自你的手笔,要是早知道,我公司这次的宣传计划可能就会跟着变一变,当然现在也不迟。”潘笛生端起面前的咖啡杯,喝的时候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林夕身上,想看林夕听了他这话会有什么反应。
林夕只是淡淡一笑。
“这么说潘生之前就已经有宣传计划了?”
潘笛生放下咖啡杯,咂咂嘴说:“一开始确实我已经想好了一个推广方案,但后来看到人头马的广告那么成功,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我手里也有这样一部出色的广告片,那么我的计划一定会比之前更加成功,现在好了,林生拍的这条广告我非常满意,特别是最后那句广告词,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用做萧邦一款女表的广告我觉得都可惜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它用作整个迪生公司所有产品的宣传,不知道林生意下如何?”
林夕无所谓的耸耸肩,“这条广告语的钱潘生已经付过了,怎么用自然是你说了算,我没意见的。”
见林夕态度很好,潘笛生点点头之后又继续说:“还有一件事,我想征求一下林生的意见,关于这部广告片的后期推广,我想可不可以复制一下人头马的那个方案,在适当的时候将你和这部广告片的关系点明,进而引起社会舆论对广告片的二次关注和讨论。”
看着潘笛生一脸期待的表情,林夕还真有点不忍心拒绝他,但这次真的不行。
“潘生的想法是不错,但是你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区别。人头马是我做的第一个广告片,而之前大家对我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写小说上面,所以媒体一把这件事爆出来,才会引起那么大的关注和讨论,但是第二次大家还会这么好奇吗?”
潘笛生的眉头渐渐缩紧,这个问题他之前还真的就忽略了,经林夕这么一说才猛地省悟过来,原来自己的计划中存在这么大的漏洞。
潘笛生当然不会承认这是自己的失误,林夕也没有刻意要去点破,他说这话的目的是为了让潘笛生能接受另一套宣传方案。
“不知道潘生有无注意到,广告片的男女主角,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很快会在电视上播出,无线下面的媒体已经开始在为这部电视剧做宣传,还会是弄出了一些声势的。”
林夕这话立刻引起了潘笛生的重视,他知道林夕不会无的放矢,这么说肯定是有原因的。
“之前我都以为只是一个巧合,现在听林生的意思,似乎并不是这样?”
见潘笛生立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林夕笑着点了点头。
“没错,广告片的选角就是根据那部电视而来,因为在这之前我对那部电视剧就有一些接触,在我看来那部电视剧本身就剧本走红的潜质,并且我听说无线的邵毅夫爵士对这部戏非常看重,邵爵士刚刚接手无线董事局主席,想必也希望有一些亮眼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结合上述两点,我和黄先生都认为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反响一定会不错,潘生想要做文章,倒是从这方面下手,效果想来是不会太差的。”
潘笛生对林夕说的话还有些迟疑,但也知道一旦这些预言成真,那么对广告片的宣传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和借力。
“好吧,既然林生对自己的眼光这么有自信,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
(4000推荐票加更,恳请大家收藏的同时也别忘投票,争取明天再加更一次!)
第51章 热播剧的前世今生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香港进入八十年代第一个圣诞节来临之际,潘笛生在香港老牌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上买下整整八个版面,前五版用来祝贺香港市民圣诞快乐,后三版则刊登自己所卖名牌产品的广告。
“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广告语一出,立刻吸引了香港众多专业人士的注意,迪生公司一举成名。
在这一轮的广告宣传当中,周闰发和赵雅之的广告形象并未出现在其中,迪生公司只在最后一版广告中对广告片做了预告。
第二天,《上海滩》正式开播。
无线在这部电视剧宣传上投入很大,大有将其打造成年度大戏的意思,而这部电视剧也不负众望,开播第一天就拿下了三十五个点的收视率。
对于这部新颖的民。国黑。帮剧,香港市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周闰发在戏中饰演许文强的白围巾,以及赵雅之在戏中饰演冯程程的麻花辫,都成了坊间热议的话题。
“浪奔,浪流”的电视剧主题曲,更是迅速的在香港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眼看着《上海滩》的收视率节节攀高,从一开始的三十五个点一路飙升至史无前例的六十点,整个香港都开始为这部电视剧着迷。
一部电视剧,居然引发了几近万人空巷追看的地步,这让原本就好看这部电视剧播出前景的黄霑也不仅啧啧称奇。
“你说年轻人喜欢这部电视剧也就算了,毕竟发哥和赵小姐这对帅哥靓女确实足够吸引眼球,但好多中年人甚至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在看,就连雁妮晚上回家也不干其他事情了,每天就守在电视机前面,我真有些搞不懂,这部电视剧为什么就有这么大的魔力?”
林夕站在黄霑办公室的书橱前,参观他里面的藏书,黄霑就站在他身后不停地说着。
林雁妮端着两杯煮好的咖啡走进来,听到黄霑在议论自己,瞪了他一眼说:“你还好意思说我,是谁每天都跟着我一起看,有几次还是憋着尿直到剧播完才肯去上卫生间?”
黄霑马上讨好赔笑说:“我这不是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你嘛!”
林雁妮脸一红,还没来得及说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