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香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笑傲香江-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方自称是邱徳根的秘书,一开始黄霑都没反应过来,心想着邱徳根秘书找自己干什么,转念一想才突然记起林夕那事,心头不禁诧异。

    难道这次又让那小子给蒙对了?

    果不其然,邱徳根的秘书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向黄霑要林夕的联系方式。

    黄霑将林夕家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后,那边只客气了两句就匆匆挂掉了电话。

    黄霑放下电话之后觉得不放心,跟着又拿起话筒,准备先把这个消息通知林夕,可没想到号码拨出去,电话那头却传来的占线的忙音。

    想起自己刚刚把好吗告诉邱徳根的秘书,转眼这边电话就占线,邱徳根这么急着要见林夕,就因为林夕猜出他收购丽的电视的动作?

    黄霑觉得事情不会有这么简单,但现在暂时联系不上林夕,所以他也不能把对方找来问个究竟。

    邱徳根确实很急,在秘书从黄霑那里要到林夕家电话之后,他立刻就用另外一台电话打通了林夕家的电话,亲自邀请林夕到他办公室面谈,时间就定在2个小时后。

    邱徳根的举动让身边人都很费解,特别是那位向他汇报工作的同时顺带提起这件事的子公司经理,在他看来那个林夕虽然写了两部小说,而且拍广告片也很有一手,但也不用邱徳根这般重视。

    当然邱徳根是老板,他想怎么做,手下人根本就不需要知道理由,只管认真执行就是了。

    邱徳根的秘书知道老板很重视林夕,特别吩咐前台接待,只要林夕一到,立刻通知他。

    林夕担心路上堵车,所以提前一小时就出门,没想到一路上交通出奇的顺畅,到远东集团总部大楼的时,距离他和邱徳根约好见面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分钟。

    和前台说明来意之后,林夕以为会要多等一会儿,没想到才过去不到半分钟时间,一个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就急匆匆地从里面走了出来。

    只看了林夕一眼,对方就确定林夕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上前一步热情地伸出手:

    “这位就是小林先生吧?你好,我是邱先生的秘书。”

    林夕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叫自己小林先生,感觉还挺新鲜的,和对方握手时他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来早的原因,然后就问邱徳根现在是否有空见自己。

    “邱先生吩咐过,小林先生一到就可以立刻去见他,这边请!”

    对方领着林夕坐上公司内部专用的一部电梯,直接上到二十六楼。

    邱徳根的办公室就在这一层,还没进门,林夕就已经感觉到了对方的财大气粗。

    走廊地面上铺着厚厚的地毯,两侧墙壁都是昂贵的木质装潢,门厅里挂着一盏富丽堂皇的水晶吊灯,无一不显露出此间主人奢豪的气度。

    当然这是以现在这个时代的人的眼光来看,要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装修风格唯一能让林夕联想到的就是暴发户。

    一想到邱徳根未来会把亚视下面的两个频道改名为黄金台和钻石台,林夕就实在有些不敢恭维这位邱先生的品味。

    俗归俗,但不可否认那是亚视最辉煌的时期,而邱徳根也是亚视历任老板中唯一一位让这间电视台有盈利的人,仅凭这一点,就让林夕对接下来的这场见面充满了期待。

    ——

    5000周推荐票加更

第56章 论势(求收藏、推荐)

    邱徳根今年五十五岁,中等身材,长得相当的富泰,圆脸,重眉毛,大眼睛,头发应该是染过,很黑很重,很有这个时代成功企业家的派头。

    像一切白手起家立业的人物,邱徳根的威严只针对手下人,待人接客时他都显得非常平易近人,这次因为林夕的到来,甚至还放下手头上的事情,亲自走到办公室门口来迎接。

    这样的“降阶相迎”多少让林夕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也让一旁邱徳根的秘书看了暗暗咂舌,看来林夕在自家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远比他想象的还要重要得多。

    握手之后,邱徳根朝办公室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然后转头对一旁还在发愣的秘书说:“去泡一壶好茶过来。”

    秘书忙不迭的点头,正要去做,突然又给邱徳根叫住了。

    “算了,还是去煮两杯现磨的咖啡,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更喜欢喝这个。”

    无论是喝茶还是喝咖啡,邱徳根都没有征询林夕的意见,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林夕虽然重视,但内心里也是一个主见极强的人。

    这样的人是最不容易被说服的,但林夕却不担心。

    邱徳根既然这么着急见他,那就说明双方确实存在着可以合作的基础。

    进了办公室,主客落座之后,邱徳根开门见山的就说出了自己急着见林夕的原因。

    “我收购丽的电视这件事自认为做得很隐瞒,但没想到林生凭着报纸上一条不起眼的新闻就分析出了这么多,实在是后生可畏。”

    “邱先生太谦虚了,你觉得可能是不怎么起眼的新闻,或许在普通人眼中就是了不得的大新闻,我是有心算无意,实在当不得邱先生这般夸奖。”

    林夕不卑不亢的态度让邱徳根很满意,点点头又问:“不知林生提出要和我见面又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和邱先生共商大计!”

    邱徳根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林夕这话听着好像有点大言不惭的味道,可仔细琢磨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明明只是一个十六岁少年,因为写书拍广告有了点名气,身份和自己还是相差甚远,但邱徳根总感觉林夕说这话是有所依仗的。

    “不知林生准备在哪方面和我合作?”

    “邱先生总不会觉得我是闲得无聊才会关注报纸上那些关于丽的电视被收购的消息吧?”林夕反问一句,其实也就是回答了邱徳根的提问。

    林夕坦言自己就是冲着丽的电视来的,邱徳根立刻就想到了一种可能。

    “我明白了,林生手上应该是有一个不错的剧本,但是和无线那边合作没谈拢,所以就想到了丽的电视?”

    “邱先生只说对了一部分,我的确是来找丽的电视寻求合作的,但绝不是来推销剧本的。”林夕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郑重其事的递到邱徳根面前:“这是不久前我注册的一家影视公司,我希望在未来能够和丽的电视在影视节目制作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邱徳根接过名片看了一眼,上面总共就三行字:

    顶头是东方影视公司六个黑体字,中间是林夕的名字,最下面是公司电话和传真号。

    这个年代还不是什么经理、总监满天飞的时代,真正有身份地位的人都会在自己名片上印上职位,林夕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只是以他来自未来的观感,总觉得在名片上印职位是一种很没档次的做法。

    真正牛逼的人物只要亮出自家名号,别人就知道他是什么身份,根本就不需要再在名片上多此一举。

    但是这个“偷懒”的做法落在邱徳根眼里就完全是另一种观感。

    没有职位,说明林夕这家影视公司连基本的公司框架都没有,说白了就是一个皮包公司。

    这让邱徳根稍稍有些失望,不过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把情绪表露在脸上,收好林夕的名片,他跟着就问:“不知道林生准备怎么和丽的电视合作?”

    “我来拍,丽的电视引进播出。”

    邱徳根眉头耸动了一下,笑了笑说:“丽的电视目前的经营状况虽然不佳,但也没有落魄到需要从外面买节目来播的地步,林生这个提议是不是有些托大了?”

    “那也可以是大家双方合作出资,最后按比例分成。”林夕主动退了一步。

    邱徳根不无遗憾的摇摇头,“如果林生就只带着这点诚意过来,那我觉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我知道,邱先生现在一定觉得我还没有搞清楚情况,但事实上没有搞清楚情况的是邱先生你。”林夕一改之前恭敬的态度,语气也变得不客气起来。

    邱徳根的秘书端着两杯煮好的咖啡走进来,正好听到林夕这句话,手一抖差点把咖啡杯摔掉。

    他可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敢用这样的语气和邱徳根说话,要是公司里面的人,恐怕早就引来邱徳根的滔天怒火了。

    因为怕受到邱徳根怒火的牵连,秘书放下两杯咖啡就赶紧抽身离开。

    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邱徳根在盯着林夕看了数秒之后,这才开口说:“我怎么看不懂形势了,还请林生教我!”

    最后这个“教”字发音咬得很重,显然邱徳根是很不爽的,只是强忍着没有发作而已。

    “邱先生已经收购了丽的电视,但却一直秘而不宣,我想你担心的无非就是被无线当作大敌来对待,邵毅夫这两年已经开始调整邵氏的核心业务,将重心从电影转移到电视节目制作,就连清水湾的片场也租给无线拍电视剧,如今他刚坐稳了无线董事局主席的位置,突然间冒出一个对手,正好可以拿来立威,邱先生不想一开始就被对方盯上,所以才这般小心翼翼,我说得没错吧?”

    邱徳根没有吭声,算是默认了林夕的说法。

    “邱先生想暂避锋芒,这个我能理解,但我也想问,邱先生你避得了一时避得了一世吗?香港就这么大,真的能容下两家电视台和平共处?这显然不可能的,所以丽的电视无论时候都是无线的头号大敌,只要丽的电视还存在一天,那边就不会掉以轻心,这和双方的实力强弱没有关系,而是一种天生的敌对关系,这个是由市场容量所决定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林夕说出这番,邱徳根也忍不住动容了。

    “所以林生是想劝我,与其畏缩不前,不如迎难而上?”

    “邱先生又错了,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意思,因为即便我不说这些,邱先生也不可能一直都不向外公布你入主丽的的消息,而丽的电视该要面对的竞争还得面对,我真正要说的是,丽的电视如果按照现有的电视台经营思路去做,或许能够获得一时的生存发展,但永远别想超过无线。”

    林夕说完看了邱徳根一眼,见其露出深思的表情,便又继续说:“现在无线和丽的电视之间的关系,就很像70年代初邵氏和嘉禾的关系,表面上看,邵氏是因为错失了李小龙和许贯文,所以才被嘉禾赶超过去,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嘉禾之所以能够超过邵氏,是因为邹闻怀先生在邵氏大片场制片制度之外,找到了另外一条可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制片模式,那就是独立制片。李小龙、许贯文为什么会愿意和嘉禾合作,原因就是嘉禾愿意支持他们自己成立公司,共同投资,利润共享,这种独立制片模式改变了以往电影公司对院线的过度依赖,给了电影人创作更多的自由,这才是嘉禾真正超过邵氏的原因!”

    邱徳根已经听懂了林夕的意思,却故意问:“林生想劝我也学邹闻怀?”

    “难道邱先生不觉得你现在的情况就和当年的邹闻怀很像么?邹闻怀是从邵氏出来的,他难道不知道大片场制片制度在节省成本、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他肯定知道,而且让他站在邵氏的角度,他绝对会坚定不移的推行这个制度,可他成立了嘉禾,他非常清楚要和邵氏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竞争,实力悬殊太大,只有改变游戏规则才有赢的可能,所以他选择了独立制片制度,同样的道理,不是我要让邱先生向邹闻怀学什么,而是邱先生面临着和邹闻怀当年一眼的问题,按照现有的游戏规则,丽的电视绝对玩不过无线,那么为什么不试着改变规则呢?”

【感谢和继续前行】

    上周承蒙大家的厚爱,成绩还是不错的。

    当然本书现在的成绩其实只能说不温不火,虽然自己写着挺有感觉的,但最后能能不能得到一个自己接受,大家认可的成绩,心里还是略没底,所以接下里这一周也许会很关键。

    虽然不加更了,但稳定更新是必须的,希望大家也能一如既往的投票支持,而按照现在这个更新速度,到上架时至少也是三十万字以上的免费章节,份量应该是足够的。

    好吧,说多就矫情了,还是聊一聊剧情吧。

    书评区看到有朋友说最近这几章内容有点水,意见蝌蚪收到,但也想解释一下。

    蝌蚪很清楚,自己就是一个写YY故事的人,但是没有谁规定说写YY故事的人就不能有点更高的追求,我想让故事看起来更合理,让人物角色不那么脸谱化,那么一些资料、细节描写就必不可少,这一点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一直觉得写YY故事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娱乐自己,第二个层次是娱乐大众,第三个层次是娱乐自己也能娱乐大众。

    这里蝌蚪厚颜无耻的说一句,这个故事我自己很喜欢,希望大家也能喜欢!

    最后的最后,还会是大声说一句,求收藏!求推荐!

第57章 制播分离

    林夕向邱徳根阐述的其实就是后世电视节目制作中很常见的“制播分离”,不过在八十年代初这个概念还非常新颖,是以邱徳根听后足足沉默了半分多钟才开口说:“说到底,林生还是希望丽的电视来买你们的节目,但是我有一个疑问,丽的有自己的电视剧制作团队,为什么我要放着自己人不用,而非要选择与外人合作呢?或者换一个说法,林生想要拍电视剧,完全可以选择加入丽的,我们这边有现成的人员设备,应该足够你施展才华了吧?”

    “邱先生你应该这么来想,如果选择加入电视台,我又何必要选丽的,直接去找无线不是更好?相信和我抱着同样想法的人绝不在少数,那么丽的凭什么吸引人才,靠砸钱吗?我承认这是一个办法,但重金挖人不仅破坏行业规则,会引起恶性竞争,同时还会给财务造成巨大压力,我知道邱先生财力雄厚,但我也相信邱先生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要是什么都通过砸钱就能做好,那么这个世界上所有行业都应该是被最有钱的那个人垄断,但事实并非如此。”

    林夕端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