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皇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皇朝-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虽然是有韩国telson electronics公司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她能将经纬科技在2003年带入国内手机方案设计公司的前十,也是相当不错的成绩——虽然手机市场比mp3产业大太多,但这成绩也比当初的烽火工作室好很多。

    事实上杨春生对黄英华的评价也确实很高。

    这事还算挺重要,所以这个收购流程已走完,夏宇就专程在办公室里接见了黄英华。

    ……

    作为一个老牌的技术人员,黄英华明显没有一般商场的女高层那么会打扮,虽然也简单化了妆,但看上去很糙,连脸上的黄斑都没完全掩盖住。

    同时一身衣服也是普通的职场套装,还被她穿得比较旧。

    毕竟是研发人员。夏宇当然不在乎,简单寒暄过后开始也详细询问目前经纬科技的现状。

    黄英华自然对极星电子这个年轻创始人夏宇也是闻名已久。听到夏宇询问,当即认真得介绍了现在经纬科技的人员、研发范围和遇到的问题,此外还有现有业务等。

    夏宇想了想说:“以后对外业务就暂停了吧,极星电子在手机上是很重视的,应该不会让大家闲着。”

    “好的。杨总已经跟我说过了,我们目前也正在加紧完成手头业务。”

    “对了,咱们现在的方案情况是?”

    “我们主要有四条设计线,分别针对高中低三档市场的业务需求……杨总拿走的是最基础的一套方案,说正适合极星现在的产品。”

    杨春生自然没跟她细说。不过夏宇就不用瞒着了:“不错!极星电子的第一款手机,就是定位在低端市场,而且比市面上一般的低端还低,大概是诺基亚1100的升级版……”

    夏宇跟她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加紧研发中的南极星a100手机的功能设置和市场定位,让黄英华听了眼前一亮。

    作为一个圈内人,她自然能听出这款手机的市场前景,而且极星电子如何在mp3领域打开市场的新闻他也看了不少,听明白了夏宇的意思。

    “这个手机最终市场手机是多少?”黄英华没觉得不合适,率直的直接问道。

    “588元。全国统一直销价。”夏宇没瞒她。

    这个价格比黄英华想象得要低不少,但一想到极星的思路,就明白了。

    “只要渠道铺好,这一定能畅销!”华英华斩钉截铁得说。

    不过这方面经纬的作用发挥不大啊。又想到经纬花了很大心血完成的两款新方案,她又试探地问:“对了夏总,其实我认为今年音乐手机会是一个大爆发点,据我所知已经有不少手机厂商开始这方面的研发了。”

    “哦?都有哪些?”夏宇对这个当然感兴趣。

    “西门子的6688已经上市了吧。三星的m188也马上发布,另外索爱、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都不会远。国内方面动作慢很多,我知道的只有夏新和联想有这个计划。”

    这跟夏宇想的差不多。2005年下半年才是音乐手机正式爆发的时候。

    极星电子当然要抢在前头,目前高通和飞利浦的多媒体芯片都完成了适配测试,不过还没定下来,正在尝试英飞凌和德州仪器的。

    他点点头跟黄英华说:“其实我们在a100之外,音乐手机也立项了,只是进展不快。对了,经纬有这方面的成熟方案吗?”

    黄英华莞尔一笑:“我们刚刚完成两款,还没开始推广……”

    “哦?”夏宇眼睛一亮,问道:“芯片平台是哪家的?”

    在一款手机设计方案中,芯片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整个电路设计和功能适配都根据芯片而来。而芯片平台就是包含了基带芯片以及射频、多媒体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等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黄英华说:“是英飞凌的mp…e平台,算是相当成熟了,主要针对终端市场。”

    见夏宇没反应,她不动声色的补充说:“除了一款高端方案,这两个就是我们经纬团队耗时两个月核心公关的新项目。”

    夏宇注意到黄英华的情绪,笑着说:“我当然相信经纬的实力,主要是这个音乐手机项目我还没完全想好……”

    这句话算是半真半假。

    早在北极星a100立项的时候,夏宇对音乐手机的想法和思路都已经想了不少,但当时的重点还是放在前者上,毕竟那时候极星的手机研发部门刚刚组建。

    但随着对熊猫移动的收购基本确定,以及a100的进展还算顺利,他也早就把心思重新打回来,而且在燕京跟飞利浦和高通沟通的时候也关注过他们的多媒体平台解决方案,只是还没有定下来。

    他给极星电子设想的第一款音乐手机,配置上并不会太高,但要保证手机基础功能外的音质底子,这是极星电子的招牌嘛。

    当然,音效上不会直接上bbe,而是主打srs——授权费用低一些,而且这些芯片厂商也有解决方案推出。

    这款手机暂时命名为南极星e100。

    价位也暂时在中低端,1500元上下最好,当然这个还要看最终样机的效果和成本。

    如今,经纬的这两款音乐手机方案确实可以重点考虑一下。

    如果能够直接采,就相当于直接选定了芯片,确实可以加快音乐手机的研发进度。

    夏宇自己也能看懂设计方案,不过更专业的还是刘军啊,所以他一脸期待地跟黄英华说:“不过音乐手机确实是个好项目,我们也该加快一点。麻烦黄总把这两款方案先给我们看看?”

    黄英华也笑了了:“当然没问题!”

    ……

    事实证明,黄英华没有夸口,经纬科技的实力真心不错。

    刘军在接到夏宇的邮件,仔细进行了一番测试后的回馈是:绝对水准之上,如果功能设计上不变,可以直接进行适配测试。

    这让夏宇放心不少,他当即在电话里问:“那我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你了刘哥,能忙过来不?”

    刘军听了一笑:“有啥忙不过来的。杨总接管了a100的功能测试,我最近手头没多少事情了。”

    目前极星电子在手机方面可以说已经有了三地的研发机构,只是暂时还没有到整合阶段。

    其中,重点赶南极星a100的杨春生这边是核心,旗下彭文山和范平泽两大团队最近都在加紧各种研发测试,以及同样很是重要的外观设计工作,好在进展不错;

    另外就是熊猫移动那还算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天星北美实验室刘军组建的团队。。

    按计划,在对熊猫移动收购完成后,夏宇最看重的研发部门正式并入极星电子手机研发事业部,其大部分人员就近整合近在金陵设立的“极星电子金陵研发中心”,剩下的则一律迁往羊城总部。

    但既然现在任务分工有调整,杨春生忙不开,干脆让刘军先帮忙统筹好了。

    夏宇知道刘军也是闲不下来的人,笑着说:“那就这么定了。之前说的收购了熊猫移动的研发团队,水平也不弱,你们两地分工进行,刘哥你就来统筹一下吧。”

    熊猫移动那边的研发力量相当不错,人数更达到了180人。不算一些拿补贴吃干饭的也有150人,这些都是挺宝贵的财富。

    同时,他们拥有国内先进的一整套实验和测试仪器,水平接近国际最高标准,都是当初雄心大发时候进口而来的。

    当然,目前极星电子和金陵熊猫的合作还没正式对外公布,但合同已经签了。

    所以整合工作可以先做起来。

    “那我回国一趟?”刘军犹豫着说:“熊猫移动的研发总工我还真认识,叫熊广平,挺剽悍的一个业内老人了。嗯,脾气也挺倔的!”

    夏宇听出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这是说虽然熊猫移动被极星电子收购了,可是研发部门的整合可能不会那么顺利……

    这还真有可能。

    有些技术研发人员的脾气还真不能用常理判断,万一处理不好也是个头疼问题。

    他想了想说:“那就麻烦刘哥回国一趟,直接飞金陵吧。我这两天也有时间,咱们在那儿会合。”

    “行,那我明天就出发,我们后天在金陵见。”(未完待续。。)

第206章 闭门羹(求订阅!)

    熊广平是金陵熊猫的老人了。

    今年四十八岁的他早年是中科院下属的电子研究所出身,九八年调任到金陵熊猫,后来参与到熊猫终端集团的组建中,然后流了下来。

    此后就是马志平接管重组后的熊猫移动,他担任了研发部总工程师。

    至今他仍然是中科院中科院候选院士,在电子科技领域的造诣更是相当深,并且在国内这个圈子人脉也很广。

    2003年中,熊猫手机在市场上大卖,公司也正式动起了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决心。这让一直做一些边边角角适配和测试工作的他非常兴奋,下定决心要大展拳脚。

    只是没想到,市场风向变得这么快,而马志平这个野心家又敢那么狠的侵蚀公司财产。

    这也罢了,他当时也不知道。

    可无论是马志平还是李安建,对研发工作的重视不过是新闻发布会上的口风和私下讨论的话题,真正到要人要钱的时候就一个甩手,只能让他们对着这些几十种进口测试设备发愁。

    光做来件检测和小功能研究,这算是什么研发部?

    更郁闷的是,自己辛苦争取来资源,又带团队研发出的不少关键技术突破了,能够应用到自家手机上形成竞争优势的时候,又赶上去年手机销量大幅度下滑,熊猫移动的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

    现在更是整体卖出去了!

    他当时真想一走了之,大不了回研究所继续搞项目,顺便在大学兼职授授课,很多老朋友不都是这么干的?

    还是彭文山托人找上他,说这个收购熊猫移动的极星电子对研发工作可是极度重视,到时候肯定有施展空间。

    虽然将信将疑,但毕竟自己现在走有点不仗义,合同也没到期。决定等等看。

    这一等就是半个月。

    没办法,谁让双方合作还没公布,夏宇也没记得这边的事情?

    ……

    第二次踏进金陵城,夏宇感觉还有点复杂。对熊猫移动收购一事一波三折,恍惚之间感觉过去了好久似的。

    他带着彭文山提前一天过来,主要也是先来了解一下情况。

    当晚,彭文山约上了他相熟的两个原来从摩托罗拉过来的同事,一起跟夏宇见了面。

    因为这两人都被彭文山告知,今天要见的夏宇才是极星电子的真正老总,所以他们还都有点紧张。毕竟以后都在极星电子下面工作了。

    夏宇见他们打招呼时候都有些不自然,在握手时就笑着说:“瞧这整的,咱们今天没外人,也没啥大事,就一块聊一聊。文山是我们极星手机研发部的大将,你们都是他推崇的人才,以后还得多靠你们帮忙啊!”

    “夏总客气了!”

    “对,在熊猫干的没啥意思,我早就想跳槽了。”

    彭文山一听乐了:“小成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哈!”又转向夏宇:“他俩跟熊猫签的都是三年卖身契。嗯,现在归我们极星了!”

    这两人一个叫方成,一个叫孙卫涛,都是三十出头。属于那种学历过硬业务也强的中坚工程师,主要方向在通信模块研发适配领域。

    夏宇笑了笑说:“总之只要是人才,极星就举双手欢迎。来,咱们坐下说!”

    席间。夏宇还是主动打听他们对熊猫移动研发部的内部情况,以及刘军重点提及的这个熊广平的消息。

    结果是好坏参半。

    金陵熊猫的研发实力,比之前想象的还要强!

    除了熊广平之外。准院士还有两个,不过一个年纪大了不怎么来上班;海归博士超过十个人,大部分都有同类电子公司的经验;另外水准之上的工程师也很多,至少一半以上水平都可以。

    不过,因为董事会之前对研发工作只是口头上重视,加上最近一年业务并不好,公司破事也多,现在这个一百多人的研发团队消极怠工非常严重。

    而且至今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方成话多一些,聊开了之后主要是他说:“这么说吧,现在研发部的人心态有两种,一种是挺积极的,期待被极星电子收购后终于有施展拳脚的空间;还有一种是心灰意冷的,在琢磨合适的跳槽机会。”

    虽然没有真正对外公布,但合同也签下来,熊猫移动内部不少人也是知道的。

    “还有一种”,孙卫涛看夏宇这么重视,补充道:“就是本来就混吃等死的关系户!”

    嘿,这小子嘴还挺毒!

    这种关系户他也听说了,主要是金陵熊猫是国企嘛,研发部一段时间内工作又轻松,福利待遇又高,自然一直少不了这种人。

    夏宇笑了笑,又问:“那些心灰意冷的,主要是因为什么?极星收购他们不满意?”

    方成回道:“那倒不是,说实话不管是谁收购,总比这么拖着混着强。主要是对国产手机未来不看好吧。毕竟现在都是国际巨头的天下,而且国内有几个公司真正重视研发的。”

    夏宇点点头表示了解。

    这种大环境下,有这种心态也正常,只要不是不可救药就行。

    又详细问了问几个组的分工情况,以及他们比较突出的技术方向后,夏宇忍不住问起了熊广平。

    方成想了想说:“熊总啊,他属于那种挺较真的上一代工程师吧,技术水平绝对是强悍的,只是一直有些施展不开。”

    孙卫涛也补充说:“对,但他的声望还在,部里面没人敢不听他的。”

    “哦?他为什么有这么大声望?”夏宇问。

    “对大家好呗,该争的福利从来没少过,而起想方设法跟李建安那掏钱给大家做实验,我们这边出的专利和成果都少不了他的努力。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技术够强,理论又扎实,对我们不少人都能指导得上。”

    “对,研发部一直没真正散架。基本是靠熊总在撑着。虽然脾气差了点,但对我们是真没的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