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日本194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日本1946-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震中和首发地,但是美国经济地位已经明显下降,不足以向外转嫁危机,因此不能最先摆脱危机。相反,德国经济却具备了向外转嫁危机的能力,成为摆脱危机的领头羊。?

    由此,唐宁也琢磨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杜邦家族的危机并不仅仅是由于内部制度不合时宜、跟不上市场变化所造成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也是促使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好在第五代掌门科普兰杜邦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否则杜邦家族以后的命运还真就不好说。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仍旧采用老办法……增加财政支出,主要是增加公路和住房建筑支出(36。5亿美元),增加军费(58亿美元),这也变相促进了美国出兵黎巴嫩和越南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东京亚运会

    1958年5月24日,日本天皇裕仁在亚运会联合会主席的邀请下,用日语宣布第三届亚运会开幕。时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艾弗里…布伦达治接受邀请,也出席了亚运会开幕式典礼,成为第一位参加亚运会活动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为了做好东道主,日本全国上下也是蛮拼的,把亚运会的接待标准直接上升到了奥运的高度。先是花巨资建场地,据说日本政府投资了13亿日元,兴建了一座可容纳7万5千名观众的国立体育场,直接让前两届亚运会的主场地变得“矮矬穷”了。此体育场后来成为日本体育的象征,此后亦曾举办过多项主要运动会,包括1964年的奥运会、1991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及丰田杯足球赛(至2001年为止)。作为日本的国家球场,每年1月1日的天皇杯及11月的日本足球联赛杯皆在此举行。

    不仅如此,东京亚运会又扩大了规模,参赛国家和人数都让前两届无可比拟。亚运会上共有13种运动113项比赛,上一届的8种运动之外,另外增加了日本强项的排球、桌球、自由车、网球及曲棍球五种运动,及羽球和柔道两种表演赛。参加的国家和地区共有20个,比上一届增加了伊朗和尼泊尔,运动员1422名(其中女运动员121名)。

    中国台北的表现倒是不错,他们一共有173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第三届亚运会,共夺得6枚金牌,名列第五。值得称道的有两枚金牌,一枚是杨传广继续扮演“亚洲铁人”的角色,蝉联十项全能的冠军;第二枚就是足球比赛。他们像四年前一样再度拿金牌。(台湾都能拿下两次亚运会的足球金牌,可如今,哎,不说也罢!)

    这次之所以只有台湾参加而国内没有参加,是由于国内与国际奥组委的矛盾所造成的。其实早在刚刚建国的时候,国内就申请了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的参赛权。但是在举办前夕,奥组委却面临着左右为难的处境,国内和台湾同时都宣称是中国的唯一代表。对于人口众多的新中国和还占据着联合国席位的台湾,国际奥组委都无法拒绝,于是在1952年7月17日,国际奥组委第47届全会做出决定,同时邀请国内和台湾共同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

    台湾对此提出抗议,并没有派出运动员参加这次奥运会。国内体育代表团因为交通受阻,所以只有游泳运动员参加了奥运会的比赛。尽管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终于第一次飘扬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

    在实现了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之后,国内继续邀请国际奥委会承认国内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邀请驱逐台湾的资格。1954年,在雅典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49届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以23票对21票通过决议,同时承认国内和台湾的参赛资格,显然,这种决定双方都不会接受。

    1955年。在第51届国际奥委会年会上,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中国不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不承认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而且还支持台湾继续占据联合国的席位,加上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具有强烈的亲台政治倾向,并对新中国怀有偏见,所以我国的正义要求再次遭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拒绝。

    此后,国际奥委会邀请国内参加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的同时。又邀请台湾以所谓的“中华民国”的名义参加,对此我国奥组委代表董守义在第52届委员会会上多次提出抗议,认为这是在图谋制造“两个中国”。在抗议无效后,我国被迫宣布不参加墨尔本奥运会。

    为了坚决抵制“两个中国”的政治阴谋,维护祖国的神圣主权。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其实就是体育总局)发表声明,宣布中断同国际奥委会的一切关系,因此中国并没有参加1958年的东京亚运会。

    虽然对于看不到中国代表团唐宁觉得很是遗憾,不过这种事他也是无可奈何,更让他郁闷的是,虽然日本政府花费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来举办这次奥运会,但是因此前来的游客并不多,让想趁机大赚一笔的唐宁美梦落空,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亚洲人民有钱出国旅游的人太少的缘故。

    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亚运会没赚到钱,但是在黎巴嫩和越南这里唐宁可是没少发战争财。在1958年黎巴嫩当权的政府是亲美的夏蒙(这败家名字起的)政府,本来按照黎巴嫩宪法规定,总统不得连任。但是,夏蒙的任期于1958年9月即将届满,他便玩弄各种阴谋手段,妄想连任,并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

    1958年5月,黎巴嫩人民掀起了一场大规模武装起义。至6月下旬起义武装控制了黎巴嫩四分之三的领土,使夏蒙反动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美国一直将中东地区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黎巴嫩当局不仅历史上与美国有着“特殊关系”,而且在黎境内已有美国的几处军事基地。于是在1958年7月15日,美国以黎巴嫩政府的请求和“保护黎巴嫩主权”、“保护美国侨民”为借口,悍然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派兵在黎巴嫩登陆,粗暴干涉黎巴嫩内政。7月16日下午3时,在美海军第6舰队护送下,15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贝鲁特以南国际机场附近的哈尔迪湾实施登陆。尔后又通过西德“空中走廊”不断增兵。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利用这次机会叫嚣着要“反攻大陆”,由此引发了金门炮战(详细情况,我不敢写。)

    可能是由于年纪慢慢变大了,也可能是受到上次昏睡症的影响,总之唐宁现在是宁可少赚一点钱,也不想到前线冒险,再也没有当初朝鲜战争爆发时候的冲动和热情了,所以这次事件他并不是日本获利最多的商人,不过他知道很快在另一方面,他的收获就能够弥补回来,因为手冢治虫向他报告,铁臂阿童木的前一百集已经制作完成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老朋友

    对于这部曾经创下于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并取得全国平均收视率30%的记录;最高曾经一度达到40。7%这个超高收视率也就成为日本电视动画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度的经典动画片,唐宁的信心还是十分充足的。

    但是当他联系富士电视台的时候,却发现事情好像有点棘手,因为自己的老对手东宝居然是富士电视台的大股东,在1957年6月,以日本两家广播电台‘日本放送‘及‘文化放送‘为首,加上东宝、松竹和大映等电影公司,共同申请成立无线电视台。

    就在唐宁为了电视台的事情烦心的时候,韩雪薇突然心急火燎的过来找他,哭诉道:“托尼,不好了,我表哥被国内给扣住了,说他是台湾特务,这可怎么办啊?”

    唐宁一边安抚韩雪薇一边有些好奇的问道:“别着急,你表哥肯定没事,不过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这个时候韩雪薇才慢慢的冷静了下来,回答道:“是联络员王大力发来的询问信息,所以我才知道的,好像是我表哥被扣押之后,声称自己是捷列金小组成员,然后王大力来问咱们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么一听,唐宁就不着急了,既然都能让调查,那暂时燕震就应该没什么大事,说起来这也得怪燕震,现在国内的局势这么紧张、气氛这么诡异,你居然还敢回国,那不出事都鬼了,也幸好他是今年回去的,这要是再过几年,赶上大革命的时候。估计他连验证身份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得当做反动派给批斗喽,好在他还记得自己曾经跟他说过的捷列金小组的事儿,加上自己这两年冒充武田信雄也做了几件让国内信服的事情,否则等自己知道他的消息的时候,那就一切都晚了。

    于是唐宁安抚韩雪薇道:“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彻底没事了,你发个身份证明,就说你表哥是潜伏在台湾的小组成员,然后找个理由把他要回来,暂时就呆在冲绳别回去了。”

    过了几天,唐宁刚刚结束跟富士电视台的谈判,忽然得到燕震成功回到冲绳的消息,于是他就直接回到冲绳岛,来好好安抚一下自己这个老朋友。好在当初他的刺杀事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事情已经慢慢变淡了,只是暂时最好还是不要离开冲绳。

    两人见面之后,唐宁问道:“燕老哥,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跑到国内了?我还以为你会去台湾呢。”

    燕震喝了口酒,然后叹道:“哎,在美国承蒙你照顾,其实生活的挺好。但可能是年纪大了,就总想回老家去看看。结果没想到,我这个当初被党国认定的投共分子居然会被当做台湾特务,真是两头不是人。”

    唐宁劝慰道:“你也是的,回去之前不跟我打个招呼,对于国内的形势我怎么的也比你熟悉的多,现在国内的局势太乱了。虽然没有战争,但是实际上并不比当初内战的时候轻松多少,一不留神就被批斗了,而且据我估计,再过两年可能会更乱。”

    燕震点点头:“恩。你说的对,我也觉得过几年可能会更乱,其实现在的形势就不太好,据说有些地方都已经饿死人了,只是官方不让报道,所以知道的人不多罢了。”

    唐宁掐指一算,恩,马上就1959年了,可不是快到三年自然灾害了么,虽然后世对于这三年到底是否出现过大面积的饿死人事件众说纷纭,不过1959到1961的三年困难时期这总是没错的,不过他毕竟没有经历过,所以有些事也不敢叫准,便谨慎的说道:“听说是因为自然灾害,今年年初的时候国内好多地方的干旱都特别严重。”(1958年3到6月,云南大部、川黔南部、两广大部、福建南部、湖南东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黑龙江中部、吉林大部、辽宁中西部和长江下游地区都发生了严重的重度干旱情况。严重影响农作物播种、生长。河北省中部、东部连续200多天无雨雪,吉林省266条小河、1384座水库干枯,为近30年未有的大旱。年内,旱灾波及24个省区2236万公顷农田。)

    燕震摇摇头道:“三分天灾、七分**啊。”(以下省略两千字和谐内容)

    唐宁也跟着感慨了两句,然后好像想起了什么,又问道:“不对啊,燕老哥,以你的本事按说不应该这么轻易的就被抓住啊。”

    燕震有些尴尬的说道:“这事儿说起来也怪我,我听说朝鲜那边生活条件非常好,所以打算过去转转,结果没想到那些边防兵即便是饿着肚子,可警惕性还是那么高,一不留心就被抓到了。”

    在现代人的眼里朝鲜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老百姓都生活在饥饿中,但事实上,朝鲜也曾经富过,在朝鲜战争之后,朝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一段时间,人均gdp甚至超过了中国和韩国。尤其是在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都是中国人逃荒到朝鲜,跟现在朝鲜人逃到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

    朝鲜在80年代之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不低于韩国。1960年朝鲜人均gdp为253美元,韩国仅为82美元,不足朝鲜的1/3。1970年,朝鲜即宣布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到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有245元人民币,朝鲜却已达到约600美元。

    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多次提高职工工资,降低商品价格,并多次减免税收,最终免除了除关税以外的所有税收。朝鲜还实行免费住房、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保障,1975年开始,全国普遍实行十一年制义务教育。

    相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战后的朝鲜建设社会主义有其特殊之处。第一、知识分子的地位一直很高,与工人、农民有同等高的地位,不像中国在49年以后,贬低知识分子。第二、朝鲜没有经历什么大的政治运动,人心比较纯净。第三、背后有中苏两个大国的强力援助。(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个老朋友

    当时朝鲜的主要原料都是来自于中国和苏联,尤其是苏联廉价的石油,支撑起了朝鲜的工业化发展,等到苏联解体之后,朝鲜丧失了石油供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对他进行贸易封锁,这就使得大部分农业机械全部闲置,而曾经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钾肥和磷肥在90年代变得极难获得,加之1995年之后的自然灾害,使得土地盐碱化严重。

    同时朝鲜的工业品之前大部分都是直接出口中国和东欧各国,由于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在这么庞大的市场下,养活一个小小的朝鲜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朝鲜的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比起周边的中国和韩国,朝鲜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的支持金家王朝,但是在东欧剧变之后,东欧各国自己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自然不会再来朝鲜买东西。而此时的中国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也自然不会再来购买朝鲜生产的那些粗苯工业制品,这使得朝鲜的对外贸易瞬间崩溃。

    因此在这种情况,朝鲜政府被迫发动了全国范围内的“艰苦行军”运动,每人每天仅供应100克口粮,工厂开工率仅有百分之三十,所有城市的电车停开,连平壤都要每天分区停电。

    于是唐宁劝道:“别看朝鲜了,现在亚洲就日本这里生活的最好,连台湾都不行,所以你就安心在冲绳多呆几年,等到国内稳定了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