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午崛起- 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俄国的垄断组织主要是辛迪加,辛迪加是统一出卖产品和采购原料的联合组织。俄国的五金制品销售公司所联合的大工厂数量不超过该部门工厂总数的20%,却控制了全国冶金生产的80%以上。

    托拉斯是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形式,参加托拉斯的各企业完全合并起来,集中为一个大股份公司,由理事会统一管理,原先的企业主成为股东,按股领取红利。

    还有一种垄断组织叫康采恩,它出现得稍晚一些,是在垄断取得统治地位,并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它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垄断组织形式。

    康采恩在德语中是多种企业集团的意思,它把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在一起,而以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所组成的一个多种企业集团。

    垄断意味着统治,这些统治组织在自己的工业部门里到处建立起统治关系,现在已经不是小企业同大企业、技术落后的企业同技术先进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了,而是垄断者扼杀那些未参加垄断组织而又不屈服于自己的压迫和摆布的企业。这种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转变是帝国主义经济最重要的现象。

    工业部门的垄断开始于1873年的危机和危机后的萧条时期。此后,垄断组织占领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业部门,先是占领重工业部门,然后扩展到轻工业。

    危机大大加速了这个过程,使垄断组织在各先进国家里取得了完全的优势。

    它们一般都把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总量的十分之七、八集中到自己手里,成了经济生活的一种基础。资本主义变成了帝国主义。

    银行业也发生了同样的过程,小银行被大银行排挤,大银行又被最大的银行兼并,结果形成了为数不多的几家最大的银行,把持了占全国资本和货币收入大部分的资金。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起来使银行具有了新的功能。过去,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货币存贷,把不活动的货币汇集起来,贷给工业家,从中取利,因此,银行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中介机构。

    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资本,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它不仅用各种方法去征服各行各业的企业,把它们联合组成康采恩这样的垄断组织,而且在贷款给其他大公司时,要求有权监督它们的企业管理以及生产过程,向它们发号施令,这样,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结合大大地加深了垄断化过程。

    金融资本对其他一切形式的资本的优势使金融寡头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组织往往是以大吞小、残酷竞争之后产生的,这个过程充斥着暴力、欺诈和种种丑恶。

    商业投机活动中,大享们的手段更是卑劣,他们赚钱的基本方式就是行骗。

    尽管如此,垄断的形成仍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进步现象。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一种手段。在垄断的条件下,生产集中的程度和规模、生产设备的现代化、以及生产计划的加强等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扩大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和容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进步,而帝国主义比垄断前的资本主义进步。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以前要快得多。

    到十九世纪末,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

    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总想重新瓜分世界,就是说要把别人已经占有的殖民地抢夺过来,这就意味着战争。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正是以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作为历史标志的。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的下半叶,整个世界相对来说是太平的。

    这是因为各个列强的实力不足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更是因为,在19世纪最后的几十年当中,尤其是华皇出生之后,列强们就始终没有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困扰,这也为迅速推翻了清政府的华皇和华国,提供了最佳的时机。

    因为以英国,法国为首的,醉心于世界殖民的列强,这个阶段经济疲软,而华国却正在飞速发展,疯狂的道路修建,铁路修建,军备发展,刺激的华国重工业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向前奔驰。

    就在凯瑟琳从华国本土运送了两个师和大批的粮食,弹药到中亚省的时候,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也咬紧牙关,调集了英国大西洋舰队,运送两个师到伊斯坦布尔。

    并且,法国也明确表态,如果华军不停止对中南半岛的企图,他们就要直接派兵协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为了共同的利益,英法再次组成联军。

【1391 大结局13】

    华皇在里海边上的海滨重镇拉什特冷静的看着这一切。

    英军的两个师只有两万人,而华军现在在这一带的兵力,也是两个师,却有4万人,最关键的是,其中的两万人还是骑兵师。

    两万骑兵,在这个年代是很吓人的,尤其是正面战场对排枪,绝对有统治力。

    现在双方都在紧张的运兵当中。

    华国本土过来的两个师,顶替了布置在中亚省的华军第八野战师和华军第九野战师的位置,这样,华军的总兵力将达到4个师,8万人。

    而英军集结了2万人之后,辅助整个大西洋舰队,随之而来的还有5个法国野战师。

    法国最终决定出兵,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困扰下决定出兵,这是因为茹费理说服了部长会议,不能放弃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殖民计划,打败华国之后,他们将更多的获得殖民地,这是此前和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达成了共识的。

    英法联军的总兵力达到7万人,再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东拼西凑搞出来的50万陆军,英法土联军总兵力达到57万。

    本来拥有海军的优势,能掌握绝对的战争主动权的,搞笑的是,英法联军的确是被华国的陆军给打怕了。

    他们不敢从非洲登陆攻击苏伊士运河和开罗地区。

    事实上,那里只有一个师的华军,如果从下面打下苏伊士运河,就能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

    打怕了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英法联军这次过来,已经是动员了目前能达到的最大的经济能力了,7个师的远征军,至少要初始消耗70万华元,这还只是初始的,如果算上每个月的战争消耗,至少要140万华元。

    打仗就是打钱,华皇敢于单挑英法,也正是看准了深陷经济危机中的列强,没有这个实力,如果现在面对的是德国,可能德国能派出来的军队比英法加在一起都要多。

    “陛下,是不是要让那些胁从军打头阵?”王大山问道。

    华皇瞪了王大山一眼,“他们都是农民,能打仗吗?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王大山吓得赶紧闭嘴,支支吾吾的点头赔不是。他是被英法的标准配置模式给影响了,英法就从来都是胁从军打头阵嘛。

    华皇没有将上百万的伊斯兰兄弟当成武装,全部作为建设兵团,和从阿富汗胁从军,还有印度胁从军转过来的上百万人,弄出了二十多支建设兵团作为华军的补给后盾。

    这一点,让全世界为之感动,包括西方列强们,列强带着胁从军打仗,从来都是让胁从军作为炮灰的,而华军则从来都是自己撸袖子上,从来不要地方民兵做炮灰。

    这样,实际华军的参战兵力只有8万人,要面对57万的对手,一比7的兵力差距,这已经是超过一战之前的英布战争,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规模了,甚至能跟此前的俄土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规模平齐,仅此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是东方重新崛起的老牌强国,同欧洲正当巅峰的两个强国之间的对抗。

    华国此时的工业能力勉强进入世界前八,却敢单挑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两个工业国家,所有人都认为华皇疯了。

    这次战争中,华军是完全正义的一方,举着的大旗就是保护弱小国家不再受到殖民欺辱。

    华皇坐不住了,又从拉什特前往阿达纳。

    “陛下,不用亲自去吧?交给王大山就可以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对华皇道。

    王大山已经从阿什哈巴德赶到了阿达纳指挥全局,在阿富汗和印度战场的出色表现,让王大山现在在华军中红的发紫,这让轩建章,陆轩和骆国忠等人都嫉妒的眼睛发红呢。

    “阿达纳位于地中海东北角,跨塞伊汉河两岸,距河口约40公里,可通行小船,但以塞汉河三角洲西缘梅尔辛为港口,相距51公里。如果我估计的没有错,英军和法军将会派舰队对这一地区进行轰炸和登陆,这样能切断华军的进退路线。”华皇对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道,“这一次,我要亲自指挥战斗。”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没有做声,她并不担心陛下有没有亲自指挥作战的能力,肯定是有的,华军在最初的几年,都是陛下亲自指挥,一帮少将中将都是华皇亲自带出来的,不过,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并不赞同陛下这么做,一是危险,二是败了的话,会对陛下的声誉造成影响。

    对于这场战争,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内心评估,华国的胜算连两成都不到,因为在土耳其境内开战,不管是兵力,还是补给,优势都很明显的落在英法土联军一方。

    华皇不需要对任何人解释什么,他看出来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不希望自己直接指挥,心中不舒服,却并没有向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解释说明。

    英法土联军的总指挥部和总后勤设在伊斯坦布尔,华军的中转站设在阿达纳,中间隔着埃斯基谢希尔和安卡拉。

    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一个区域,华军和英法土联军,已经车马炮对上了。

    应该说是英法土联军的车马炮对上了华军的兵和马,华军由于远程作战,又没有海军的支持,这一战役,完全没有炮兵,只有同阿富汗战场一样,野战部队携带迫击炮。英法土联军则拥有上千门各式火炮。

    火力方面,也是英法土联军占有绝对优势,华军的总裁1878式步枪虽然是战场中最先进的,但是没有大炮的劣势,将步枪的优势,全部抵消掉。

    全世界一致看好英法土联军,所以,没有一个国家声援华国,就连华皇已经打通关系的西班牙也不出声了。

    英法土联军总指挥官是英国将军克里斯拉蒙特和法国将军特雷弗克莱夫诺特。

    克里斯拉蒙特为正,特雷弗克莱夫诺特为副。

    华皇到达阿达纳之后,立刻召开最高作战会议,说是八万人,英法土联军是57万人,其实还不止这么大的兵力差距,因为华军至少要留下一个旅驻守开罗和苏伊士运河塞得港一带,以防止英法利用海军优势,抄了华军的后路。

    等于说,华军4个师的实际参战兵力不是12个旅,而是只有11个旅,不到8万人,只有7万4千人左右,所以双方的兵力差距是1比8,而不是1比7,这是巨大的兵力差距。

    “陛下,我们之前研究过,进攻更加对我们有利,敌军的兵力数量大,却是临时组成,机动性不强,如果等到他们的炮兵摆好阵型,我们肯定抵挡不住。”王大山对华皇介绍道。

    华皇点点头,“跟我想的一样,你们继续。”

    “现在就是在讨论,看是先攻安卡拉,还是先攻埃斯基谢希尔,这两个重镇都不太好办,不过,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伊斯坦布尔,所以,不能绕开埃斯基谢希尔和安卡拉,否则,会有被包围的危险。”王大山继续向华皇介绍道。

    华皇看着地图,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埃斯基谢希尔位于波苏克河畔。安卡拉位于埃斯基谢希尔以东250千米,伊斯坦布尔位于埃斯基谢希尔西北350千米,屈塔希亚位于埃斯基谢希尔西南90千米。安卡拉是土耳其第二大城市,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贸易的中心,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安卡拉为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全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有东西行的铁路干线通全国主要城市和港口,另有公路多条通向各方。航空港保持国内外的航空联系。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素有“土耳其的心脏”之称。我看,先不要着急决定,三个骑兵旅向安卡拉和埃斯基谢希尔的结合部运动,六个旅分别向安卡拉和埃斯基谢希尔的周边运动,留下两个旅在阿达纳作为预备队,不要让敌军清楚我们的意图,等获取了准确的情报再决定。”

    王大山同意陛下的看法,华军在作战当中非常注意情报的搜集,这的确是最为稳妥的,既不让敌军先动手,自己也不先动手,运动战对运动战,这是华军最擅长的,否则,7万4千人的兵力要对付地方57万大军,根本没有机会。

    华军在研究英法土联军的动向,英法土联军也同样在研究华军。

    经过英军总指挥克里斯拉蒙特和法军总指挥特雷弗克莱夫诺特的商量,决定将大军平分为两部分,平行推进,均匀布置在安卡拉和埃斯基谢希尔两处,因为英法土联军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补给也不成问题,不怕打持久战,他们认为,只要稳扎稳打,不让华军找到突破口,华军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明显是老成持重的一套,非常合理,如果不是有几百万伊斯兰兄弟做后勤,华军根本不具备跑到欧亚大陆结合部向全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工业国家挑战的实力。

    英军总指挥克里斯拉蒙特和法军总指挥特雷弗克莱夫诺特的正确战略,使得华军的胜算连一成都不到了。

    英法土联军的大军平分为二,并且留下了半数的炮兵和土耳其军队防卫伊斯坦布尔,这也让华军意图切断英法土联军的退路,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的确布置的非常稳妥。

    英法土联军分别由英军总指挥克里斯拉蒙特带着往埃斯基谢希尔,和法军总指挥特雷弗克莱夫诺特带着前往安卡拉。各带一支炮营,每一个炮营各200门火炮。

    华国统计局的特工人员将情报发回到阿达纳。

    “陛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