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方平有宇宙洪荒之力,应该写不差,我就这么觉得。”

    街市上的民众群体和读书人不同,他们真不懂,但觉得听着还算霸气,又介于以往高方平的声望,于是无脑支持了。至于好在什么地方,老实说他们不是那么太关心,只要饲料继续便宜卖,猪肉继续便宜,他们就认为怒发冲冠不错。

    杭州。

    李清照拿到《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时候默念了许久也舍不得放下纸张,眼神中充满了奇怪的色彩。

    当时在京的时候,小高纵使对李清照也无比的吝啬,断断续续的听过那么一两句,并言及将来会有绝世统帅念完整版的给李清照听。

    李清照信了。

    “现在听说永乐军已经堪用,并且在进一步的升级打造。那么现在是不是他当时说的额‘将来’呢?”李清照喃喃轻声道。

    “这首词它真的有那么好吗?”赵明诚疑惑的道。

    “可能有些人会质疑高方平的文巧,而又有的人会说他罔顾当时的形势,质疑寇相公和皇帝的尽心尽力。是非功过清照不想以文人角度去评说,将来的历史会做出公正的判断。”李清照侃侃而谈道:“但是在清照都来,《怒发冲冠》不是一首词,这跟任何的文辞技巧和文学无关。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执念,有执念的能人会是民族英雄,至少也是枭雄。好吧我知道说他英雄你是不会认同的,许多人都不会认同,毕竟他也很市侩很猥琐。但是拜托你们文人别用苏轼的标准去要求他,他的一切和儒雅和风月没有任何的瓜葛,清照只在字里行间,读到了一种对山河不离不弃的执念。”

    妈的糟糕了。

    赵明诚非常头疼,他都不敢去说猪肉平的文章差劲透顶了,然而被妻子抬举到了如此的高度,这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啊。

    难怪是人都在说高方平猥琐,那小子他真的很能影响人,一步一步的来,温水煮青蛙。赵明诚敢肯定,这篇戾气深重的《怒发冲冠》若是在初期见到李清照的第一面提及,那绝对是不同的效果,李清照一定会攻击其中的文辞技巧啊什么的。

    感情就是这么的任性,当喜欢一个人到某种程度的时候,看他什么都是顺眼的,赵明诚首次领略到了这样的厉害。

    不想她过于思考这些,赵明诚岔开道:“好吧是好词,就到这里吧,你好久没更新大灰狼了,老在看西游记的故事,快更新吧。”

    李清照笑道:“再拖一段时间,这几天要以‘执念’为题写篇文章。”

    ……

    小朋友们没有等到《大灰狼》更新。

    然而文人圈子之内掀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个许久都没有作品问世的绝世才女李清照,发表了《执念》,不是词,就是用白话文写的论文。

    赵明诚的理解是对的,人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看她的大多数作为都是顺眼的。

    文人们喜欢李清照,于是把《执念》定位雅俗共赏的东西,老百姓也能看懂的东西。

    没有直接提及《怒发冲冠》和高方平,但是也能让人看的无比的振奋。

    不得不说李清照也是很有力量很聪明,甚至有点猥琐的人,她也能潜移默化一群人,让他们认真的理解《执念》。

    其后神奇的在于,文人圈子有那么一群人在接受了《执念》之后,也能静下心来,以另外一个角度去阅读《怒发冲冠》了,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好文章啊,执念深入浅出,说的这么有道理。”

    “易安出手就是不凡。”

    “我爱她一万年!”

    “然而没用,她对高方平有执念,你爱她就等于爱猪肉平,细思极恐!”

    “靠……”

    “我从不看李清照那些浪漫作品,这次倒是有些奇怪,她也能有耳目一新的东西面世。执念啊,真的很有力量,兴许是高方平床上功夫有了得,祸害了李清照后,让李清照产生了执念,好吧这篇文章她目的是给高方平背书,但是尽管如此老夫得评价,写的非常好,这就是执念。”

    “妈的你个老糊涂蛋,你才被祸害,你全家都被祸害,李清照和高方平是清白的。”

    “讲道理,《高衙内三戏李清照》的话本现在还在流传,以高方平的口碑之差劲,他们接触过于密集了,乃真的相信没什么吗?”

    “我就是相信,我也是有执念的人。”

    “你那叫脑子有病不叫执念,别侮辱易安的立意,更不要侮辱小高相公在怒发冲冠中的执念。”

    “汗,长见识了,你什么时候开始不黑猪肉平了?”

    “我家夫人又怀孕了,我两年的儿子咳嗽也治好了,从此不黑了,转为力挺猪肉平。”

    文人的圈子里充满了争议和讨论。但是的确和当时不同了,李清照的执念发表之后,高方平的词也开始被人接受了。

    妈的早前的时候猪肉平那么猥琐的人,名声那么坏,大流又是批斗猪肉平,所以即便有些人觉得《怒发冲冠》还行,也只能随波逐流的炮轰高方平几句了。

    但是文坛小泰斗李清照发表文章之后,形势就不同了。现在针对高方平的讨论,正面多了……

    “以前糊涂了,《怒发冲冠》分明大气磅礴,为何会跟着一起骂?”

    “你小子的节操还用评价啊,妈的墙头草。”

    “实话实说,以前对高方平有些偏见,没有仔细看,再加上赵鼎那厮带头,于是被误导了。”

    “可恶可恨,祸国殃民的赵鼎,竟敢带节奏!”

    “说什么呢,你家猪肉平才是带节奏迫害忠臣的祖宗,赵鼎乃是宰相苗子,不容侮辱。他只是价值观和高方平不一样。”

    “不用争了,人家叔夜相公,以及李清照都给高方平正名了,所以《怒发冲冠》即是正义。”

    “然而那是你的正义,我严正表示对张叔夜和李清照不服。”

    “打死对面那群异端,比武决定正义!”

    汗,汴京又有文人开始斗殴了,张商英对他们很无语,也不知道这些棒槌身为文人、为何会采用比武这么牛逼的手段来决定正义呢?论坛的出发点,就是要代替他们比武审判啊。

    “这群人已经没有任何节操可言了,墙头草,说不过还斗殴,给本官全部抓起来去喝茶。”

    赵鼎现在真的对高方平无语加投降了,文人打架斗殴的风气就是高方平带起来的,这根本毫无疑问……

    大观元年五月,火辣的太阳漂浮在上空,却无法阻止人们游玩的热情。

    目下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水深火热,然而汴京的繁华盛世景象却已经提前来临。

    出行的官员前呼后拥,比以往更加的受人爱戴,受益者包括小青天赵鼎在内。其实小赵也很喜欢这样的官员范,尤其喜欢被人叫青天,很有荣耀感,觉得责任重大。不过小赵经常性的选择性忽略了如今这幅“清明上河图”中高方平的功劳。

    民间妇女们浓妆艳抹,有点花枝招展也有点俗。如今街市次序良好,生意好做,天子脚下的居民相对富裕又爱面子。高方平的策论面世以来,死孩子少了,怀孕的多了,孩子们的咳嗽治愈率也在提高,也难怪在这些妇女的身上,提前显示出了盛世的景象了。

    纨绔才子们拿手着折扇四处游玩泡妞,用情诗挑逗良家妇女,虽然没什么卵用,但此举似乎带坏了开封府的风气,赵鼎尤其痛恨此点。于是赵鼎把这笔账算在高方平的头上,认为是小高带起来的节奏,这些纨绔子弟们,都在模仿高衙内三戏李清照的话本。

    太学旁边有道观玉仙观。

    在这如同盛世的景象之下,出巡游玩的人们依旧有不少人前往玉仙观。赵鼎便是其中之一。

    也不知道他对道士情有独钟的情结是怎么来的。

    北宋道士的崛起那真是触目心惊,尽管之前被张叔夜砍了一批,被高方平在舆论名声之上又给予了痛击,目下声势弱化了很多,但道观的香火依旧旺盛,当然比之前已经好了太多。大相国寺已能和他们分庭抗礼了。

    说起玉仙观,早先的一些年,范仲淹的孙子范子夷执掌开1封县,小范其实也做了和高方平差不多的事,整倒了一个很牛的道士,就是太学旁边这个玉仙观的观主,那也是个和大多数权贵结识,勾结权贵造势,迫害朝廷命官,祸害百姓的妖道。最后妖道被范子夷拖出去砍了。(未完待续。)

第272章 承诺兑现了

    小范破获玉仙观奇案后却也栽了。最终得罪了满朝权贵,被贬出京,在远恶军州苦熬。他要不是在北宋,要不是有个士大夫金腰带,换其他朝代他真是会死的不明不白。

    但是可惜了,开1封县的执政经历,如果奸诈一些不出幺蛾子的话,这是最佳的登入青云的黄金路线。可惜小范就是不够奸,斗不过他们,他捅的篓子应该没有高方平捅张怀素那么大,却还是被他们按倒在地了。

    后来汴京道士依旧逆天。直至高方平带永乐军进京给予张怀素暴击,也算是初步止住了他们的嚣张。

    但是东南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神霄万寿宫还在大肆兴建。且获得了东南系的官员权贵的支持。

    种师道是斗不过东南系官员的,所以也就斗不过东南的道士。明教种师道倒是打得过,但却不能打。因为一但没有了方腊和东南道士正面刚,东南迟早变为高方平也填不满的天坑。这就是高方平当初极力阻止《东南策》面世的由来。

    轴承的用量越来越大。目下的汴京城里,除了一线权贵们的特种马车之外,小权贵以及大土豪间开始流行自行车了。京城可以看到一群显摆的土豪骑着自行车出行游玩,在城里穿梭。

    目下的大宋道路无法普及自行车,但是汴京成内还算平整的青石板路可以。

    打造卖给皇家以及顶级权贵的、售价高达一万贯的马车所用的轴承,倒是由张商英的匠作监的顶级工匠倾力打造。但是介于太费工时,成本太高,所以供给土豪们的自行车数量大一些,张商英为了节约成本,就不自己造了,选择从高方平的团队处购买轴承,直接用于装车。

    这是一项跨时代的战略,因为生产量的加大,奖惩措施的科学制定。高方平的团队造的东西越多,累积的经验、技术的改进就越大。轴承的造价正在降低,更具吹毛求疵的土豪和小权贵们的意见,正在倒逼高方平铁匠团队提升工艺,修复缺点,从而累积更多冶金技术。

    获得了高方平的扩张许可,匠人总管韩毅正在急速扩大团队规模,招收民间各类技工、大量培训学徒,目下已经滚雪球似的扩张到了七百人的团队。但是一边生产精钢锁子甲,一边要完成匠作监委托的轴承项目订单,依旧有些忙不过来。

    冶金技术日新月异此点,赵佶不懂也不关心。但是不影响他高兴。站在宣德楼上,身边高俅和蔡京陪同,赵佶总是一副儒雅的神态,兴致勃勃的看着这个属于他的盛世。

    “蔡卿高卿你们瞧,自行车开始多了。那是朕惠及臣民,皇家制造了卖给他们使用的。”赵佶笑道。

    每次陪着皇帝上来,蔡京感觉就不太好,这下听闻又微微的脸颊抽搐,但是自上次童贯事件抗旨之后,老蔡也在刻意的低调,尽量的不反对官家。至少要等记心不好的官家把那次事件慢慢的淡忘,否则短期内逆反皇帝的次数太多,就变当初的赵挺之了。

    “快看,那是新版的马车,朕乃是全天下最先拥有的人。”赵佶又指着新出得马车笑道。

    其实某种程度来说,不止赵佶,蔡京也很高兴,看着各处酒家正店在大肆赚钱,人们涌入又怀着酒意离开。账房掌柜们都很忙碌,却很开心,基本时时刻刻都在计算着银钱的入账。人们手边的钱变多了,自然出入酒楼的次数就在增加之中。

    骄阳似火。大树的树荫下,一群书生聚集,喝着茶水,和以往的士人们清一色的纵酒高歌不同,如今的思想和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变。他们有的在和美女研究诗词歌赋,有的则是在讨论大灰狼和西游记。还有的人,则在讨论高方平和张商英的一些策论。亦或是正在低着头,研究他们新买的自行车,围绕要怎么改进、有什么优缺点进行争论,时而面红耳赤。

    只是东京的话,不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切都在高方平或明或暗的影响之下,改变着。

    在一定的程度上,宋人的儒雅也正在被潜移默化。人性的特点就在于:一但繁荣,一但好过,思维就会膨胀。

    东京目下的繁华,李清照的《执念》、高方平的《怒发冲冠》横空出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分人的观念,从论坛的反馈消息来看,如今的人们,“北望燕云十六州”的情绪正在逐渐的浓厚。

    同样是纵酒高歌的风气,同样是诗词音律在主导的大宋汴京、这个士人文青主宰的世界里,“柳三变”们不在拥有统治性地位,虽然依旧是主流,但已经有了《怒发冲冠》似的文风的一席之地,虽是小众却毕竟有了。

    “实在是好,看着这样的盛世景象,朕这心里就高兴。”赵佶笑道,“有人和朕说了,这一切的景象小高功不可没,蔡卿高卿,你们给朕说道说道,这是真的吗?”

    蔡京以为此番又要在官家的面前,各抒己见一番,来一次小型的御前官司。

    却怎料高俅老儿是个毫无骨气的混混,和稀泥无敌的存在,高俅率先抱拳道:“我大皇帝陛下英明神武,老夫的那个儿子调皮捣蛋,年纪太小,为人是有些才华的,却难免轻浮。此番盛世景象乃是上天赐下,这首先是大陛下的仁德护佑,其次是蔡相领导之下,各位臣工物尽其用,人尽其事。最后才轮到我家小高的一些鬼点子,缺一不可呐。”

    赵佶最爱听这种话了,虽心里认定了小高的功劳大过蔡京等人,但是皇帝就爱听人这么说啊,这也是上层的规矩。

    于是赵佶笑道:“高卿一向多智,一向知道朕的心思,所言甚是。”

    “……”蔡京对高俅这个老王八蛋真的很无语,此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