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便道:“过头了,打死了他们也没用的,难道破坏的花草它还能复原不成?简直是荒唐作为。”
荣德帝姬便揉着眼睛道:“世上只有爹爹好。”
就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小萝莉,皇后娘和梁师成一起也是醉了。
这下赵佶便心情好了起来,念着短胡须,这才第一次开始正视这架造成了巨大破坏的犁车。
观察了一下,赵佶发现这个东东的原理和自行车差不多,只是把自行车的车轮加大了,并且变为三轮,然后鱼胶覆盖的弹性轮变为了镶嵌大型刀片的齿轮,那些被翻了一遍的土,就是这东东的车轮造成的。
本着喜欢新奇的性格,赵佶便不在意被破坏的花土了,好奇的问:“朕都忘记了,这是谁送来的,有什么用处?”
梁师成急忙道:“回陛下,这是陶节夫相公的小儿子陶志明,在小高相公带领下设计出来,送来给陛下的,只因最近陛下事忙,没怎么关注。”
赵佶对陶志明不感冒,甚至就没什么印象,正因此,一直都没怎么关注这东东。不过此番听是“小高”带头的便也来了些兴趣。
事实上这就是陶志明设计的,只不过既然他是跟着高方平混的,那么当然也就可以套上高方平的名头。老梁这家伙就喜欢投其所好,把猪肉平的名字扔了出来,应该就万事大吉了,陛下就不会追究了。若是有功,他小高会感谢我老梁的。若是有过,扔了高方平这个大脑袋出来顶着,陶志明就只是次谋,陶节夫相公也会感谢我老梁的。
汗,这就是老梁喜欢睁着眼睛瞎说的原因,这会让他有翻云覆雨的快感和权威感。
“哦……”赵佶念着短胡须道:“既是小高弄出来的,想必这个东西必有妙用?你们谁来告诉朕,这个东西的真正用途是什么?”
皇城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种田是怎么种的,不过老梁还真知道,躬身道:“回陛下,这在目下东京售卖已经有段时间,它能较高效的用人力操作进行翻土,达到精耕细作的目的,降低我大宋因耕牛稀缺而带来的弊端。高效的耕种,当然就能带来相对高效的粮食产出了。老仆听到的就是这样。”
赵佶虽然不懂,但是没有一个皇帝不喜欢听到粮食增产的,便笑着问皇后道:“果真如此?”
“……”汗,皇后虽然贤惠节俭,但她毕竟出身在士大夫的家庭,也没做过农活,很小年纪就跟着赵佶做王妃了,不懂这些,所以尴尬的无法回答。
大太监杨戬代为应道:“回陛下话,梁总管说的是真的。您都看到了,小王爷和小帝姬还是两孩子,没多少力气,然而都把皇家的许多土翻开了。其实民间在很早前就有过类似的一些想法,也有人制造发明过类似的器械,但是最终失败了,没法使用。”
赵佶便好奇的道:“那为何小高和陶志明他们成功了?”
梁师成邀功似的抢着道:“回陛下话,因以前的人们虽有这样的思路,但那个时期的铁器铸造工艺、制造出来的犁轮强度不够,很容易就坏。若是大师锻造,则数量太少且难以统一标准,耗费工时成本太多,得不偿失。然而陛下慧眼识英才,如今三年时间过去,当初高方平在猪场大力发展的冶金铸造技术,材料技术,统一都有了长足进步,便可以开始尝试以前无法做到的生产工具改良,这一切说起来呢,老仆认为都是陛下的功劳。”
全部人听得大跌眼镜。这个梁师成简直太无耻、太会蛊惑圣心了,可惜这个太监能崛起是有原因的。同一个事件,换张克公来这里扯犊子的话,绝对能把皇帝、皇后娘、高方平三个巨头一起给得罪了。
对此最高兴的是皇帝,赵佶大有儿子赵大傻之风,听了夸奖后飘飘然,觉得自己英明神武,且责任重大,便把腰挺直了一些。当然一拍脑袋就给了高方平制造牌子,重用小高,是被许多人反对的,如今被老梁这一说,赵佶觉得原来这么大的功劳是朕的神来之笔啊。
这个时候,张商英正巧进宫来找皇帝要说事,听人说皇帝在这边就找来了,途中还看到了许多被毁坏的花草,进来之后看到一群人在这里扯犊子,张商英觉得要糟,转身就想离开。
却是被赵佶叫住道:“张卿来的正好,快些过来,解了朕的疑惑。”
张商英只得走了过来见礼:“臣张商英,见过官家,见过娘娘。”
赵佶便把刚刚的所见所闻说了一下,笑道:“果真是这个东西能促进产粮,是小高和陶志明设计的吗?”
张商英尴尬道:“原则上……是这样的。不过陛下你看,这些叶片钢火仍旧不够好,造型不够独特犀利,这个设计主要是卖给农民使用的,而不是给皇家使用的,皇家用,最好还是由我匠作监依小高的设计图纸来打造,只需官家一纸文书,让高方平那小子赶紧的,把他的技术图纸送来分享,老臣就打造出适合皇家的器械来,给小王爷和帝姬使用。”
“好啊。”赵佶答应了,他并不觉得这是张商英在坑害小高,反正不论份额在张商英还是在高方平手里,对于皇帝都是一样的。
荣德帝姬激动的握着小拳头道:“就是,听说皇家用的扁担,一定要用金的。如此才有档次和大气。”
梁师成和杨戬很尴尬,算好这是小孩子的童言无忌,换个人来说就算是反讽了。
张商英也是一阵瀑布汗,不知道小萝莉是不是在讽刺我匠作监,换个人说就肯定是了,譬如梁师成敢这么说直接一脚就踹过去了,然而这么小一只萝莉说,老张也不知道到底是讽刺还是童言无忌。
皇后娘暗觉好笑,这只腹黑萝莉还是有些用处的。
“皇后的意思呢?”赵佶便看着显恭皇后,就怕她又反对,宫里的用度就是显恭皇后再管,前些日子她缩减后宫一层用度,那是一大群人都反弹的,赵佶都非常的很不满。
皇后被将军了,只得有些尴尬的道:“那就,订购十套用于皇家吧,不过匠作监一向铺张浪费,制造东西太贵,臣妾还是倾向于让小高的猪场来制造。”
张商英和赵佶一阵郁闷,这下好,黄脸婆又不许使用“金扁担”了,却是没办法,赵佶也都不想惹这个黄脸婆的话,张商英就更不想惹了,于是就没人在说话了。
到此,算是敲定了订购十套犁车来宫里,然而其实并没有人弄懂,皇宫订购十套进来干嘛,难道真的要种地啊……(未完待续。。)
第567章 这届虫族很嚣张
“恭喜相公,贺喜相公,刚刚有传言,您家小衙内被官家点名表扬了。”
下属官员提及这个消息的时候,陶节夫苦笑不已,这下好,已经没人能阻止那个纨绔子弟跟着高方平玩奇技淫巧了。
话说老陶知道那小子不是读书做官的料,那便不强求,陶家也无需他去继承家业和家风,当初推送给猪肉平的目的是去学赚钱,学经商。不做官无所谓的,你小子好歹赚点钱来扩大一下家业,让陶家有些底气,将来在给他小子取个公主回家来,老老实实的过富贵日子其实也很不错。
总体陶节夫就是这样打算的。
然而这下好,小儿子也被猪肉平忽悠瘸了,不但没赚钱回来,就连给猪肉平搜寻人才都是用陶家的钱。要不是宰相工资高的话,老陶觉得真要被败家子和败家婆娘给彻底坑了,弄的老夫是无底洞一样的,其实么老夫还没有张叔夜有钱,张叔夜好歹有个小儿子做生意。
近三年汴京商业市场进一步繁华的时候,老张家小儿子虽然做生意没挣什么大钱,但是他那间当口已经很值钱了,听说高方平的钱庄想去收购,然而小张不卖,高家的狗腿再牛也不敢拆迁不是……
现在还有消息称,现在蔡京已经对那**佞忍无可忍。
最近这阵子对于汴京,对于皇家,真的是神一样的转折,有人的剧本拿错了。
那个前阵子险些被高方平干掉的郑居中已经逆天,身为资政殿学士、皇帝的贴身智囊,他是怎么咨询政务的呢?他有空就带着皇帝熘出皇城去逛窑子,已经弄的怨声载道。顺便有机会他就说蔡京的坏话,老蔡也不知道郑居中是不是疯了,话说得罪他的人是高方平吧?
所以现在的京城,许多人都想把郑居中给捉去活埋。
张叔夜知道郑居中的情况,但是介于这是皇帝的私生活,太师蔡京都不干涉,老张也就不好太过干涉。张克公倒是想去骂人,然而他是唯一的一个见不到皇帝的大佬。
蔡京和梁师成,以及开封府的藤元芳,想直接把郑居中给吊死在宣德门。因为郑居中一但带着皇帝去逛窑子,梁师成的皇城司工作量就特别大,要策划安全的流程和路线,出动大量保卫,然后藤元芳也要出动力量参与警卫,要是出一点幺蛾子,老梁和老藤都肯定会被背锅的。
其实郑贵妃也有点想和兄长郑居中决裂,因为绝对没有一个妻子喜欢别人带着自己的男人出去嫖1妓的。
最后也不知道蔡京是怎么想的,原本他不应该在这个失势的时候再拉仇恨了,但老蔡忍不住一反常规,带着祖训以太师的身份去说了皇帝一顿。皇帝对此肯定是不高兴的,却是面子上也只得收敛了些。
蔡京还要求皇帝“亲贤臣远小人”。据说蔡京的这个上表,让一大群官员直接喷茶水了。
此外高俅老爹为了不失宠,也开始相应蔡相公号召,强势反击郑居中这个小人,开始强势争宠了。
最近这阵子,正是因为好色猥琐的赵佶觉得宫里美女不够多,美食不够多,所以这才让郑居中这个奸佞有了可乘之机。
本质原因说白了,就是因皇后娘把宫里的用度缩减了些,于是选进宫的秀女变少了,经费缩减,也导致了宫里的各种表演各种唱曲场次减少了,甚至吃食都在缩减了。一个钱的问题,皇后娘还真得罪了包括皇帝在内的一大群人。就因为皇后娘方法不得当的动了一条不小的利益链。
最终,高俅老爹就经常请皇帝来高家娱乐,去逛窑子会被蔡京去扯犊子,名声也不好听,不过来高家玩耍,皇帝能在这里看到许多新奇的东西,吃到很多美食,各种什锦火锅啊,鸡蛋糕啊,总之去了一次之后,赵佶就震惊了,高家藏着的秘传真个是够多的。每次去,都被老高卿家伺候的好好的。
于是最近这阵子赵佶不喜欢和郑居中去逛青楼了,有空的时候,就喜欢去高家转悠一下。朝野上下感慨陛下苦啊,才出虎穴又入狼窝,总有那么一***佞在围着官家转悠。他们认为,大老鼠高俅比郑居中还可恶些。
无奈的在于逛窑子民声不好,会被蔡太师去训斥,然而去大臣家转悠,这除了是礼贤下士的一种表现外,还是大宋的固有传统,譬如太祖皇帝老赵,他就最喜欢离开皇城去赵普家啊,老曹家啊,四处去蹭食的……
现在江州乃至江南东路,气氛越来越不对了。
这些天以来,高方平马不停蹄的四处在野外查看,这个午后,高方平站在高地上,亲眼看着一些数量不多的蝗虫在蹦。
这一幕很常见,只是没人能关注到这样的细节。
在自然界有个特征是,一但形成潮流的东西胆子就特大,基本是无所畏惧的,人如此,动物如此,包括虫子也如此。
高方平现在紧缩着眉头,看着还不大的一个蚂蚱(蝗虫)蹦过来,跳到高方平的肩膀上,然后此蚂蚱嚣张的样子、在观察着哪里的草肥最美。直接无视大魔王的存在。
高方平看着肩膀上的蝗虫少顷,伸手过去,蝗虫就很自然的站在了高方平的手里,少顷,它那强有力的后退一弹,就跑去吃草了。
见高方平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菊京抱拳问道:“相公在当心什么?”
“蝗灾就快来了!兴许会比我想象的更快!”高方平看着下方连绵的梯田喃喃道。
菊京顿时色变,作为一个古代人,她当然知道蝗灾意味着什么。
“去年水灾……屋漏偏逢连夜雨,难道又要有大灾害?”高方平又自语道。
“这话是不能乱说的,相公因何现在就武断的认为会有蝗灾?”此番也跟随在身边的张绵成道。
高方平道:“狼一成群胆子就忒大,人同样。你刚刚看到‘这一届蝗虫的胆识’了。这就是天地给出了一个自然界密码,一个现象。通过现象,往往就能看到本质。”
张绵成不禁楞了楞,也不知道此君这理论是哪来的,但是听来似乎有些道理,加之以往大魔王英明神武,基本没说错过什么。于是张绵成将信将疑的担心了起来。
高方平道:“水灾之后虽然能带来良田增加,但同时也造成了蝗虫容易繁殖的环境,加之上个冬天并没有想象的寒冷,雪下的不够,冻死的虫卵极其有限。蝗虫的繁殖能力恐怖,冻死的虫卵不够,基数就大,那么蝗虫的增加是几何式的,立方式的。”
顿了顿高方平再道:“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此番大多数人聚集在江州,为了过冬,为了建造公屋,咱们砍了太多树木。”
“这和砍树有何关系?”张绵成疑惑了。
高方平道:“有关系的,砍树破坏植被区,也等于破坏蝗虫生存区,被动的改变了物种的自然习性。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水灾夺走了那些百姓的生存依靠,于是他们就大迁移来到我江州,寻找生存之地。蝗虫也是一样的道理,张绵成你懂了吗?”
张绵成不禁色变,听来又不知道是哪国的理论,然而似乎又有了一定的逻辑。
“还有重要的一个证据。”高方平道,“你注意到养殖户的有些鸡长的特别快了吗?那些尤其壮实的鸡,所产的蛋相比其他蛋较红?”
张绵成回忆了一下,妈的谁家的鸡大他如何知道,不过的确有些鸡蛋较为红一些,想不到大魔王连这些现象也注意到了。
“请明府指教?”张绵成抱拳道。
高方平道:“我攀的科技树,我是心中有数的。传统土鸡的蛋色翻红,而我麾下吃饲料的‘工业鸡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